书城小说农村兵
7897900000003

第3章 长车

高原上的太阳出来得早,加上雪地的映衬,让兵站的黎明变得亮晃晃的。起床号声还未响起,李应高已从麦草地铺上爬了起来。他穿好衣服轻轻走出教室,来到热气腾腾的灶房。他打算和灶房的师傅要一碗滚烫的开水,滋润一下自己渴得冒烟的嗓子,再抓紧把昨天晚上军医给的那些药吃下去。他觉得自己其实在刚进这个兵站时已经感冒了。只是这个兵站的蒸馍烩菜太香,让他忽略了身体不适的征兆。等到进了电影院,看到国民党军那个张军长声嘶力竭地大喊“请你们坚持最后五分钟”时,他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坚持不住了。他的嗓子冒烟头痛欲裂,全身冷得一个劲发抖,他不得不喊了报告。他在班长的带领下找随队军医,打针吃药后一觉睡倒,直到高原的天空射出了阳光。

灶房里蒸汽大得什么都看不清楚。李应高见有人从面前过,伸手拉住对方说:“师傅,给我一碗开水,我要吃药。”

对方没理他的话却大声喊道:“张师,又来了一个做好人好事的新兵,安排他做什么?”

蒸汽后面的声音说:“杨师你让他们一块刮洋芋皮吧。刮完了洗,洗完切好。”叫杨师的人便把他拉到前面,让他坐在一大筐洋芋边。

李应高刚坐下就有人拍着他的肩膀说:“你也来帮灶了?”转头一看,竟然是周志凌。

李应高忙说:“我昨晚感冒了,现在刚好了点。我来灶房想喝点水吃点药。”

周志凌忙起身给他倒来一碗水递给他说:“快喝吧。一会儿你就在这里坐着不要出去,这里挺暖和的。等药劲散一散我领你回去。”

李应高和周志凌直到起床号响过好一会儿才回到大教室的草铺去打背包整理自己的东西。在列队上车前,接兵连长点名表扬了今天早晨帮灶的两个新兵。随后队伍又登上运兵卡车向西进发。

越过古老的万里长城,从一片沙漠中间穿出来后拐下一道大坡,眼前突然就成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周志凌似乎很熟悉这个地方,他对李应高和身边的新兵介绍说,前面大概就要过黄河了。这一段平原是黄河的两岸,就像无定河川道一样。不同的是无定河太窄,水流又急,岸边只形成了断断续续的川道地。而黄河在这里却是温顺平缓的,她从这里的青铜峡一路向北,在包头附近转了个弯,最后又继续向东奔去。她在向北和拐弯的地区冲积出几百里河套平原,盛产了最好的大米白面……

他们身边的新兵都用期待的眼光向远方眺望,盼着眼前出现一条滚滚的大河。

卡车走了很久,期盼中的黄河却一直没有出现。午后的阳光斜射过来,把河套平原的积雪照得亮晃晃的非常刺眼。大部分新兵都无奈地闭上了眼睛,不再奢望横渡黄河的美好瞬间。只有牛德善和林知雨还时不时睁开眼睛向卡车两侧张望,漫无目的地对着大河套上空的蓝天白云作着黄河流水般一泻千里的遐想……

其实,他们离黄河已经越来越远。早在周志凌提起黄河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从黄河上面穿越过来了。只是因为这里的黄河并不比河岸低多少,加上河水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与茫茫雪原融为了一体,在他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山里娃眼前一闪而过了。

牛德善觉得有个影子在眼前闪了一下。睁眼一看,远处的雪地上立着一堵黑黝黝的城墙。城墙上没有一点白雪的影子,也没有泥土的黄色,竟黑得通体染过了一般发着暗光。牛德善见过白泥筑就的赫连勃勃的统万城,也到过青砖绿瓦的榆林城,但他没想到还会有黑色的城墙。心中正盘算着这样的城墙是用什么材料修成,城墙那边突然“呜——”地长嚎了一声,把他狠狠地吓了一跳。牛德善一个激灵,放开嗓门大喊了一声:

“火车!”

所有的新兵都睁开眼睛向远处张望,他们只看到了那堵黑黝黝的城墙。但他们同时也看到了城墙前面冒着白烟的火车头,加上车头那里及时“呜——”又一声嚎叫,使他们终于相信这个黑不溜秋的家伙就是梦想中的火车。

大家的目光马上回到了牛德善身上。他们失望的眼神似乎是在质问他:“你敢确定这个又黑又长的家伙就是火车吗?”

牛德善被大家看得心里发毛,嘴上又冒了一句:“这个火车太难看了!”

这时接兵的班长大声说:“大家不要激动,保持安静。今晚我们就能到部队了。部队那里火车有的是,大家每天能和火车在一起。头顶上是火车,脚底下是火车。白天火车向你撒汽,半夜火车喊你撒尿。到时候让火车把你们烦死,你们就再也不稀罕这个东西了。”

有几个人还很不甘心地向着铁路方向张望。大部分新兵顺从地闭上了眼睛……

李应高觉得过了很久,又似乎是班长话音刚落,天突然一下就黑了下来。卡车机器的吼声变得大了。吼声不是从车头传来,而是从四面八方一起压了过来。卡车一会儿前低后高一会儿前高后低,左右摇晃的程度也比原来大了。天越来越黑,借着卡车的灯光,李应高看到一辆接一辆运兵卡车组成了一条蜿蜒的长车阵,车四周全是悬崖峭壁。他坐的那辆车在好几个地方眼看就要撞上前面的大石头,结果一个急转弯又闪了过去。好几个新兵“哇哇”地呕吐起来,接兵班长大声喊着《南征北战》里那句最著名的台词:请你们坚持最后五分钟!李应高咬紧牙关抬头望天坚持着,突然听到天上传来“呜——”的一声鸣叫,一列亮着无数窗口的长车“轰隆隆”从头顶开了过去……

第二天天刚亮,李应高被一阵嘹亮的军号声惊醒了。李应高觉得浑身轻松了许多,感冒好像已经彻底过去了。看来部队军医的药就是管用。

从房间出来,李应高一眼看见面前立着一座山。他吃了一惊,这不是又回到生他养他的芦源村了吗?但他很快看出,这座山比起芦源村对面的山来要高大很多倍,而且是一座石头山,不像芦源村是厚厚的黄土山。他转身回顾四周,眼前是一大片红砖红瓦的营房,远处环绕着高低不等的山头。山头上白一片黄一片斑斑驳驳,没有雪的地方全是石头悬崖。

营房的四处传来一阵阵早操的号子声。新兵们听到号子纷纷从房间跑了出来,但看到院子里并没有集合队伍,又都调转头回到房间的床铺上去了。这时,周志凌从另一个房间走出来,他已从新兵班长那里得知,陕北无定河来的是今年的第一拨新兵。接下来的几天,这个部队还会从甘肃、四川、宁夏等地送来很多新兵。他对李应高说,新兵班长卖关子似的告诉他一串奇怪的名字,说他们驻扎的这个地方叫“阿拉善左旗呼噜斯太”,而眼前这座大山就是宋代名将岳飞要驾长车踏破的贺兰山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