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功父母的7堂课
7854200000015

第15章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好品性(3)

⑹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的谦让行为。

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谦让行为的时候,例如:孩子懂得把好吃的东西让给长辈吃,把好玩的玩具让给小伙伴玩,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等,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你真懂事,真是我们的好孩子!”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孩子会懂得这样做是对的。以后也会做得更好。

—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必然是一个崇尚礼节、谦恭礼让的人。在人们鄙视那些不文明行为的同时,崇尚礼节、谦恭礼让的人更加令人欣赏和喜爱,更加受人欢迎。因此,让孩子学会谦恭礼让才能获得更多的友情。

点石成金: 父母如何矫正孩子的自私

⑴父母要以身作则,摒弃自私的行为,做到大方得体。

⑵从小时候吃食物开始,就不能把好吃的东西全部给孩子独吞。

⑶从小就不允许孩子独占公共玩具,要时刻教导他给别的孩子留下使用时间。

⑷让孩子尝到利人的甜头,要有意识地让他明白从处处兼顾别人的利人中得到好处、回报,以用利益机制这个人类尤其孩子最有效的机制来引导他不自私。

⑸如果孩子有自私行为,父母要明确制止,尤其是从懂事时开始,让他感到这是雷区,是父母及他人、社会都不喜欢的。

⑹父母要给孩子讲明或通过事实让孩子明白自私的坏处、害处。要让孩子明白:自私的谐音是自失,即自私必产生自失,也就是个人的失败。

29. 让孩子远离嫉妒

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加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自己的不幸将使他痛苦万分。

——巴尔扎克

所谓嫉妒,是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待遇以及生活享受等各个方面不如别人,因而产生了羞愧、愤怒、怨恨等感受,组成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一个人如果被嫉妒的情绪占据心灵,他就会变得心胸狭窄、视野盲目、举止乖张,似乎对世界有无尽的要求和不满。

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嫉妒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一般的人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强于自己,会产生不平衡、不舒服的心态;如果性格极端的,就会心生嫉妒。嫉妒者由于视朋友为路人,视同学为对手,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算计、诽谤别人的行动中和因嫉妒他人而陷入烦恼和恐慌之中。再遇到一些不顺利的事情,那就不仅仅是妒忌了,简直要变成仇恨!于是,有些人用尽手段去摧毁自己心生羡慕却得不到的人和物,并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以不正当的手段去打击别人,自己也同样受害匪浅。

嫉妒之心,不光大人有,孩子也有。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看到妈妈抱起别人家的孩子,他就会很快地跑过去,闹着要求妈妈立即抱自己,这也是一种嫉妒心理的反映。

小华长得很漂亮,而受到同学小丽的嫉妒。一开始,她还能克制这种心理,可后来,小丽一直暗恋的男生喜欢上了小华,她再也压抑不住了,就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一直处心积虑的小丽想到了一个可以把小华的美貌彻底毁掉的办法,那就是用硫酸来帮自己的忙。她花7元钱买了一瓶浓硫酸带回了学校,半夜时,她拿着一杯浓硫酸来到小华的宿舍。由于宿舍门锁坏了,小丽很容易地就进了宿舍,接着残忍的把硫酸泼在了小华的脸上,小华重伤进了医院,正如小丽期望的那样,她暗恋的男生因为小华的毁容而离开了她,小丽的计划虽得逞了,但她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故意伤害罪,手段特别残忍,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可见,小丽正是出于嫉妒之心,把自己的心灵置入地狱之中,这样自己在嫉妒之中折磨来折磨去,最后也害了自己。

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还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和关爱。但是,孩子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复杂多样的问题,嫉妒就是其中一个。嫉妒可能会摧毁青少年的理智甚至扭曲他们的人格。假如孩子长期处于嫉妒这种消极不良的心理体验之中,情绪上便会产生强烈的压抑感,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器官功能减弱,机体协调出现障碍。而这种障碍又会加剧不良的心理体验,使孩子产生诸如忧愁、怀疑、自卑等不良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损伤。嫉妒犹如一种毒素,对人们的身心危害极大,父母不要以为嫉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而听之任之,一定要及早纠正。

面对孩子的嫉妒心理,家长应及时疏导,以免发展下去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形成古怪、多疑、粗暴、自卑、执拗或自暴自弃等毛病,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⑴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平时在孩子面前不要有嫉妒同事,朋友的言行,否则孩子潜移默化也会受影响。在家庭中为孩子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的生活环境,这是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重要基础。

⑵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涛涛的妈妈给她生了一个小妹妹,小妹妹聪明可爱,全家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小妹妹身上,甚至无意中还和涛涛开了个玩笑:“瞧小妹妹多可爱,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了!”涛涛信以为真,开始嫉恨妹妹。

林林是一个七岁的女孩子,脸上有一块胎记,经常听到别人说她“阴阳脸”,就对别人心存怨恨,天天照镜子,对别的孩子产生了嫉妒心,有一次,她甚至抓一把泥抹在别的孩子脸上。妈妈告诉她:“胎记是天生的,电视里常看到黑人、白人,他们也是天生的,其实这没有什么关系。你有许多优点,你的眼睛好看,脸长得很美,会唱歌,又会帮助大人做事、很能干。这些优点别的孩子都没有啊。”林林听了信心大增,不再执著于自己的脸上的小缺点。长大了很勤奋,学习刻苦,小学及中学阶段都是品学兼优。

孩子在一定条件下都会产生嫉妒心理,这是与生俱来的本性。不同的是,涛涛的家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无意中激起了孩子的嫉妒心;而林林的妈妈通过诱导,将孩子嫉妒别人的消极因素转化到积极方面,使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

⑶倾听孩子的心理感受。

面对孩子的嫉妒心理,父母切勿盲目对孩子的嫉妒行为进行批评,要耐心地倾听孩子内心的苦恼,理解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时所产生的痛苦心情,让孩子因嫉妒产生的不良情感能够得到宣泄。

⑷正确评价孩子。

父母要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能由于疼爱,就对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评价随意拔高,过分的褒奖,这样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不正确的印象;要适当地指出他的长处和短处,让孩子明白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学习,帮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

⑸帮助孩子找差距。

如果是因为别的孩子比自己强而产生嫉妒心理,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全面分析孩子和所嫉妒对象之间的差距产生的原因,这些差距能否缩短,以及缩短差距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使孩子能正确与他人进行比较,以积极的方式缩短实际存在的差距,最终化解内心的不平衡。

⑹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嫉妒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父母要引导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同别人相比,竞争是为了找出差距,更快地进步和取长补短,不能用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要把孩子的好胜心引向积极的方向。

点石成金: 嫉妒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⑴恶化人际关系。嫉妒的突出表现就是中伤别人,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这不利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

⑵危害身心健康。嫉恨心强的人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不仅影响学业进步,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其自身健康人格的形成。

⑶产生消极倦怠心理。嫉妒会使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倘若孩子长期处在嫉妒的心境里,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压抑的情绪,给自己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潜移默化地磨灭孩子奋发向上的信心。

30. 让孩子远离冷漠

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

——卢勤

某小学老师曾对她所教的班级进行了这样一个心理测试,题目是这样的:“一个小妹妹感冒了,非常冷,你愿意把外衣借给她穿吗?”

测试的试卷答案让老师看了以后很失望。

测试试卷有的答:“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有的答:“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会生病了。我妈妈还得担心。”结果,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找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穿。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由于父母的百般宠爱,很多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专横、霸道、任性,长大后,很容易成为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人。例如,发新书时,把好书留给自己,把坏书脏书留给别人;劳动时专做轻松的活儿;出去坐车时,总跑在最前头抢占最好的座位,从不让给老师或者体弱多病的同学坐。当这一切成为习惯,麻木就会取代孩子对他人痛苦与需要的关怀。当他人需要关怀时漠然地走开;当他人需要帮助时选择忽视……

究竟是什么使这些孩子这样冷漠?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对孩子的爱心教育。父母在给孩子无私的爱的时候,一定要想这样的问题:孩子们是否知道自己在得到爱和帮助的同时也应该为别人做点事情?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个,还以为享受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那么,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自私自利,只会关心自己的人。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理解,接受和认同等。同样,我们也需要去关心他人。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怎么关心他人。有些人关心知识,关心伟大的事业,关心物质世界,关心动植物,却对周围的人缺乏同情与关心。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也乐于接爱别人的关心,渴望生活在关心的环境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同情别人,爱别人、关心别人要从家教开始。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孩子刚刚懂事起,就得启发他去主动爱别人,关心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要做到关心他人其实很简单,走在校园里,看到有新生茫然无助的四处张望,走过去询问一下对方需不需要帮助;别人向你问路的时候,热情地指点道路或者说:“对不起,我也不清楚”;在公交车上为别人让座……这都是很简单的事情,举手之劳而已,但是却让人感到温暖。

关怀他人并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举动,我们要做的也许仅仅是一个淡淡微笑,一句小小的问候,一个真心的祈祷,一个轻轻的搀扶,一声赞许,一个依靠的肩膀……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抱着一颗真心、爱心、诚心去关心每一个人吧!不要低估了这些微小的动作,所有这些都有可能给一个人带来温暖,带来希望。

关心别人的痛苦和不幸,设法去帮助别人,减轻或消除痛苦和不幸,会使人变得高尚;竭尽全力去关心别人,会使人变得慷慨;时常为他人着想,会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加自己的涵养。

父母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可以参考以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