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包括植物膳食纤维、半膳食纤维、木质素等,是一类不易被消化的多糖,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水果(特别是果皮)、麸皮、豆类及杂粮等。膳食纤维可形成对肠壁的刺激,产生肠蠕动;同时膳食纤维是食物被消化吸收后的主要残渣,是形成粪便的主要成分。只有进食一定量的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才能保证所形成的粪便量达到一定体积,足以刺激肠壁产生肠蠕动而排便。
膳食纤维吸收水分后膨胀,增加粪便的体积,增强对肠壁刺激,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当肠道中的细菌在膳食纤维中繁殖时,能产生胶状团块,具有缓泻作用,从而保证粪便在肠道中的滑润性,有利于顺利通过肠道。研究表明,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从摄入食物到排出大便,约需14小时,而摄入精细食物则需28小时左右,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者,每天排便量约460克,而进食精细食物者,每天排便量仅为115克。膳食纤维还可刺激大肠黏膜黏液细胞分泌黏液,保持肠道滑润,有利于粪便通过,同时又保护肠黏膜。如果食物中膳食纤维过少,则大肠内黏液分泌减少,不仅使粪便易于干燥,而且使肠黏膜长时间裸露在碱性环境中受刺激,易导致肠上皮增生变性。
膳食纤维在通便的同时,还可与肠道中致癌物质或有害物质结合,减少它们对肠黏膜的刺激和接触时间,从而使大肠癌发病率下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还能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预防阑尾炎、痔疮、肛裂、憩室炎的发生。
摄入含有丰富纤维的食品后,其纤维成分除能软化大肠内的粪便外,还可以吸收大肠内的致癌物质、胆固醇和其他有害物质,促使粪便通畅地排出体外。所谓的膳食纤维,就是食物中不易被肠道消化的那一部分。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体内所吸收,但能促使肠胃蠕动,使粪便易于排出体外。某些便秘,特别是某些功能性便秘是由于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引起的,导致肠内食物残渣缺少,对结肠的刺激减少而发生便秘。因此鼓励患者多进食,或适当调节食品的品种,增加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蔬菜、瓜果等,并多进水,增加肠内食物残渣,从而增加对结肠的刺激,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
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在通过胃和小肠时,基本上被完全吸收。只有膳食纤维不被消化,几乎是原封不动地送到大肠。在大肠中,膳食纤维可发挥重要的作用。膳食纤维有海绵吸水样的作用,可以吸收大肠中的致癌物质、剩余水分、胆固醇等。然后将原有残留物质一起顺利地排出体外。正常的情况下,食物被消化吸收后,所余下的残渣,在降结肠中储存到一定的量时,就会对大肠黏膜产生刺激,通过神经传导产生便意。为了使每次排便通畅顺利,饮食中一定要含有足够数量的膳食纤维。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机体吸收,但能促使肠胃蠕动,使粪便易于排出体外。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海带、香菇、芋类以及粗加工的米面等。蔬菜和水果中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慢性便秘患者平时应多吃蔬菜和水果。
一般情况下,如果要想保持正常通便,每天就要食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从蔬菜食入的数量讲,需要蘑菇50克,或马铃薯60克,或海藻类300克。
将平时用精白米做的饭改成糙米饭,这对防治便秘有奇效。随着人们对膳食纤维的作用的认识增强,人们认识到膳食纤维对人身体健康有利,麦麸和米糠不但能预防便秘,还能对癌症有预防作用。人们可能不容易接受糙米做的饭,但有意识地逐渐提高糙米在所食主食中的含量,慢慢地就会接受糙米。
对于食入的膳食纤维的数量多少,可通过观察粪便的颜色来了解。当粪便呈黑色时(病理性黑便除外),是肉、蛋的摄入量多了,膳食纤维的摄食量少了。当粪便呈黄色时,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正常。这个简便的观察方法,可使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粪便颜色来调节自己的饮食,保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有效地预防便秘的发生。
目前在一些副食品商店、集贸市场,以往人们花高价购置的好米、精面,反倒不如粗粮有人问津了。究其原因,粗粮营养成分多,对人体健康有益,吃得过细、过精,反而会使人体摄入的营养成分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疾病。营养专家甚至主张,以红薯白米饭作为现代人的营养食谱。因为红薯中所含的膳食纤维能在肠道内吸收大量的水分,增大粪便体积,对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有良好的功效。可见,人吃食物一定要粗细搭配,不能因细粮好吃而忘了粗粮。研究表明,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主要有粮食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等几种,而肉类、蛋类、鱼类、奶类的纤维含量很少。粮食类富含纤维的有高粱、小米、荞麦、青稞、玉米、粳米、小麦等。豆类中富含纤维的有大豆、赤豆、绿豆、蚕豆、青豆等。蔬菜类富含纤维的有青菜、菠菜、油菜、马铃薯、萝卜、番茄、黄瓜等。水果类有苹果、梨、杏、山楂、杨梅、柑、枣、香蕉、橙、西瓜等,这些水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而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都有预防便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