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7818800000017

第17章 郑败宋师获华元(宣公二年)

【解题】

本篇述郑宋两国之间发生的大棘之战。由于宋军统帅的愚昧、迂腐,酿成宋师的失败。并利用“君子曰”表达了作者的批判态度。作品通过狂狡倒戟救人反被俘、华元未犒赏羊斟遭败绩、华元与羊斟对话、修城人的歌唱等几件琐事的精彩描写,使叙事生动有趣,人物个性鲜明突出。

【原文】

二年春,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①御之。二月壬子,战于大棘②,宋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狂狡③辂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狡。君子曰:“失礼违命,宜其为禽也。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易之,戮也。”

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与入郑师,故败。君子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于是刑孰大焉。《诗》所谓‘人之无良’④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而入。见叔牂⑤,曰:“子之马然也。”对曰:“非马也,其人也。”既合而来奔。

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復。于思于思,弃甲復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耶?”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注释】

①华元:宋国的执政:乐吕:宋国的司寇。

②大棘:地名,在今河南省拓城县西北。

③狂狡:宋国大夫。

④见《诗经·鄘风·鹑之奔奔》。

⑤叔牂:即羊斟。

⑥犀:犀牛;兕:独角犀。

【译文】

鲁宣公二年春,郑国公子归生接受楚国的命令攻打宋国。宋国的华元、乐吕带兵抵御。二月十日,在大棘交战,宋军大败。郑国俘虏了华元,斩杀了乐吕,缴获战车四百六十辆,俘虏二百五十人。打死而献其左耳者一百人。宋国大夫狂狡迎战郑军。有个郑国人跳进井里躲避。狂狡把戟倒过来,把戟的柄递给郑人,将他拉起来,那人出井以后拿着戟,反而将狂狡俘虏了。君子说:“作战不顾规定而违反命令,他的被俘就是应该的了。在作战中,要发扬果敢和毅力的精神,然后要服从命令叫做礼。能英勇杀敌就是勇敢,能够勇敢就是刚毅。如果违反这一点,就是自取灭亡。”

当宋国准备与郑国开战时,华元杀羊犒劳士兵,可是他的车夫羊斟不在犒劳之列。到了打仗的时候,羊斟说:“日前,是由你作主;今天打仗,是由我主。”于是有意驱车进入郑军,所以宋军失败了。君子认为:“羊斟真不是个人,只是与主帅有点私人的怨恨,使国家战败、危害百姓,如果从刑法的角度看,还有什么罪行比这更大呢?《诗经》上所说的‘人群中的品行不良的人’,大概说的就是羊斟这种人了,他残害百姓以求自己的满足。”

宋国人用兵车一百辆、毛色有文采的马四百匹,从郑国赎回华元。才送去了一半,华元就逃回来了。华元站在城门外,跟守门人介绍了自己的身份,然后才进城。见到羊斟后说:“那天,是你的马不听使唤的原因才冲进敌阵中的。”羊斟回答说:“不是马的原因,而在于驾御马的人。”回答完后就急忙逃到鲁国去了。

宋国人修整城墙,华元当督工,巡视工地。筑城的人唱道:“鼓起大眼睛,挺着一个大肚皮,被郑国的军队打得丢盔卸甲逃回来。满脸的大胡须呀,丢盔卸甲逃回来。”华元听后,让他的同车随行对他们说:“牛有牛皮,而犀和兕的皮更多,丢了一些盔甲又有什么了关系?”修筑城墙的人又唱道:“虽然牛身上有许多牛皮,那皮上所涂饰的丹漆又怎么办呢?”华元说:“离开他们吧,他们的嘴多,而我们的嘴少,说不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