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7818200000047

第47章 正心(1)

【原文】

《诗》曰①:“衣锦尚絅②。”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③;小人之道,的然④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⑤,知风之自⑥,知微之显⑦,可与入德矣。

《诗》云⑧:“潜虽伏矣⑨,亦孔之昭⑩。”故君子内省不疚B11,无恶于志B12。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B13:“相在尔室B14,尚不愧于屋漏B15。”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B16:“奏假无言B17,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B18,不怒而民威于铁钺B19。

《诗》云B20:“不显B21惟德,百辟其刑之B22。”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B23:“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B24:“德輶如毛。”毛犹有伦B25。“上天之载,无声无臭B26。”至矣。

【注释】

①《诗》曰:这句诗出自《诗经·卫风·硕人》。这首诗写的是:卫庄公的夫人姜氏是一个美人。她初嫁到卫国来的那天就给了卫国人一个深刻印象。那印象就是这首诗里所描写的情况。

②衣锦尚絅:衣(yì),用作动词,穿。锦,这里指色彩华美的丝绸服装。尚,加在上面。絅(jiǒng),用麻纱制作的单罩衣。尚絅,即加上麻纱罩衣。原诗为“褧衣”。

③闇然:暗淡的样子,闇,“暗”的异体字。日章:日渐彰明。章,同“彰”。

④的然:鲜艳的样子。的(dì),鲜艳,显著,宋玉《神女赋》:“朱唇的其若丹。”

⑤知远之近:意为知道远是从近开始。

⑥知风之自:意为知道教化别人必从自己做起。风,指教化。《书·毕命》:“树之风声。”孔传:“立其善风,扬其善声。”

⑦知微之显:意为知道隐微之处对显著之处也有一定的影响。微,指隐蔽细微之处。

⑧《诗》云: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小雅·正月》。这是一首揭露社会现实的诗。

⑨潜:潜藏。伏:隐匿。

⑩孔:很,甚。昭:《诗经》作“熠”,炤(zhào)与昭同,意为明显。

内省(xǐng):经常在内心省察自己。《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疚(jiù):原意为久病。《释名·释疾病》:“疚,久也;久在体中也。”引申为忧虑不安。《诗经·小雅·采薇》:“忧心孔疚。”

无恶。引申为“无愧”的意思。志:心。《诗·关雎序》:“在心为志。”

《诗》云句: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抑》篇。

相(xiàng):看。在尔室:你独自一人在室。尔,你。

尚:当。不愧于屋漏:意指心地光明,不在暗中做坏事或起坏念头。屋漏,屋之西北角阴暗处。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诗》曰: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商颂·烈祖》。这首诗是商的后代宋国在祭祀祖先时唱的乐歌。

奏假:祷告,祈祷。无言:默默无声。

不赏而民劝:君王不须赏赐就能使百姓受到鼓励。

□(fū)钺(yuè):古代执行军法时用的斧子,与“斧钺”同。这里引申为刑戮。□,铡刀。古人用以腰斩的刑具。钺,古代一种兵器。

《诗》云: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周颂·烈文》。这是周王在举行封侯仪式上所唱的乐歌。

不显:充分显扬。不,通“丕”,大。

百辟(bì):指诸侯。刑:同“型”,法则。此为效法。

《诗》云: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皇矣》。这是一首史诗,叙述周朝祖先开国创业的历史。

《诗》曰:这句诗出自《诗经·大雅·烝民》。德:指德的微妙。輶(yòu):古代一种轻便车,引申意为轻。毛:羽毛。

毛犹有伦:这句是说羽毛虽然轻微,但还是有东西可以类比的。伦,比也。

上天: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载:事。臭(xiù):气味。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上天化育万物的道理。没有声音和气味,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形容它的高妙。

【译文】

《诗经》里说:“内穿锦缎,外罩麻衣。”这样做是因为讨厌锦服的文彩太鲜艳了。因此,君子为人处事的道理在于,外表暗淡无色,而内心美德才日渐彰明;小人为人处事的道理在于,外表色彩鲜艳,但时间一长便会日渐消亡,君子为人的道理还在于,外表平淡而内具意味,外表简朴而内含文采,外表温和而内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知道教化别人是从自己做起,知道细微的地方会影响到显著的地方,能够掌握以上这些道理,就可进入到圣人崇高美德的行列中去了。

《诗经》里说:“鱼儿潜伏深水中,仍然清晰看得见。”因此,君子经常在内心深处省察自己而不感到内疚,就不会有愧心。由此可知,别人不及君子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君子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严格要求自己。

《诗经》里说:“看你独自在室中,心地光明应无愧。”所以,君子即使没行动时,也能怀着恭敬的态度,即使没言谈时,也能表现出他的诚实。

《诗经》里说:“默默无声作祈祷,今时不再有争执。”所以君子不须赏赐,百姓就会受到鼓励;君子不必发怒,百姓就会比看到刑戮还要畏惧。

《诗经》里说:“充分弘扬好德性,诸侯便会齐效行。”所以君子忠实恭敬,天下国家就会太平。

《诗经》里说:“文王美德我怀念,大声厉色从不用。”孔子说:“用大声厉色去感化百姓,这是没有抓住根本啊!”《诗经》里说:“美德微妙如鸿毛。”鸿毛虽然轻微细小,但还是有东西可以类比。《诗经》里说:“天生万物有其道,无声无味真微妙。”这才是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了。

【朱熹提示】

右第三十三章。子思因前章极致之言,反求其本;复自下学为己谨独之事,推而言之,以驯致乎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又赞其妙,至于无声无臭而后已焉。盖举一篇之要,而约言之。其反复丁宁示人之意,至深切矣,学者其可不尽心乎?

【译文】

朱熹说,上面一段是第三十三章。子思按照前章所说圣人道德的极致,反过来探求其根本方法。这一章再从后学立身慎独说起,一直讲到君子笃厚恭谨而天下太平的盛况,更称赞他们德行高妙,达到了“无声无臭”的最高境界。这是举出《中庸》一书的要旨,而加以总结说明。这种反复叮咛教人,的用意,真是深远恳切啊,学习的人难道可以不尽心去研究吗?附录儒行集粹【原文】

哀公命席,孔子侍,曰:

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①,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注释】

①夙:音素。强:音抢。

【译文】

鲁哀公命人铺设席位,孔子陪侍,说:

儒者有似席上的宝玉,来等待诸侯行聘礼时采用;早晚努力学习,来等待别人询问;心怀忠信,来等待举荐;尽力而行,来等待录取。儒者的自立精神就是这样的。【原文】

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①。其容貌有如此者。

【注释】

①粥:音育。

【译文】

儒者的衣冠适中,动作谨慎,临大利而辞让有如傲慢,临小利而谦让有如虚伪;做大事审慎,如同有所畏惧,做小事恭谨,如同心怀惭愧;他们难于躁进而易于谦退,柔弱谦卑的样子好像是无能。儒者的容貌就是这样的。【原文】

儒有居处齐难①,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②,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③。其备豫有如此者。

【注释】

①处:音杵。齐:音摘。难:去声。

②涂:通途。

③为:音魏。

【译文】

儒者日常起居庄重小心,他们坐下站起都很恭敬,讲话必以信用为先,行为必定中正不偏;在道路上不与人争难走易走的便宜,冬天夏天不与人争暖和凉快的舒适;爱惜生命为了有所等待,保养身体为了有所作为。儒者从政前修养方面的准备就是这样的。【原文】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见①,不以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注释】

①见:现的本字。

【译文】

儒者不把金玉当宝贝,而把忠信当宝贝;不祈望土地,而把建立道义当作土地;不祈望多积财富,而把多学得文化知识当作财富;儒者为人公直,难于得到,得到了,因儒者不争物质待遇,所以容易授予俸禄,虽然容易授他俸禄,但儒者坚持原则,所以难于畜养。不到适当的时候儒者不出现,岂不是很难得到吗?不是正义的事儒者就不合作,岂不是难以畜养吗?先效劳而后受禄,岂不是很容易给俸禄吗?儒者的待人接物就是这样的。【原文】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①,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②,见死不更其守③;鸷虫攫搏④,不程勇者⑤;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

【注释】

①乐:音要。好:音浩。

②沮:音举。

③更:音耕。

④鸷:音至。攫:音决。

⑤不程秀者:王念孙云:“当作‘不程其勇’,与‘不程其力’对文。”

【译文】

对儒者,把钱财货物付与他,用玩乐嗜好沉溺他,儒者不会见利而害义;利用众人来胁迫他,使用兵器来恐吓他,儒者不会面对死亡而改变操守;遭到鸷鸟猛兽攻击,挺身与之搏斗,不度量自己的武勇成不成;牵引重鼎,尽力而为,不度量个人的体力够不够;过去的机遇不追悔,到来的机遇不欢欣;说错的话不会再说,听到流言,不屑于刨根问底;不断地保持自己的威重,不研习什么权术谋略。儒者立身独特就是这样的。【原文】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①,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②。其刚毅有如此者。

【注释】

①溽:音入。

②数:音属。

【译文】

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以劫持,可以接近而不可以强迫,可以杀掉而不可以侮辱;他们的居处不奢淫,他们的饮食不丰厚,他们的过失可以委婉的辨析而不可以当面数落。儒者的刚强坚毅就是这样的。【原文】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①;戴仁而行,抱义而处②;虽有****,不更其所③。其自立有如此者。

【注释】

①橹:音鲁。

②处:音杵。

③更:音耕。

【译文】

儒者用忠信作为盔甲,用礼义作为盾牌,头戴着仁而行动,怀抱着义而居处,即使国有****,也不变更自己所守。儒者的自立就是这样的。【原文】

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箪门圭窬①,蓬户瓮牖②;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谄③。其仕有如此者。

【注释】

①箪:音毕。窬:音俞。

②蓬:音朋。瓮:翁的去声。牖:音友。

③谄:音产。

【译文】

儒者有一亩地的宅院,住着周围一丈见方的房间,竹子编的院门,又在院墙上挖出上尖下方其形如圭的小旁门,用蓬草编的房户,用破瓮为边框做的圆窗,全家共有一件完整外衣,谁出门就换上,两天吃一天的粮食;君上答应采纳自己的建议,就不敢产生疑虑,君上不答应自己的建议,就不敢谄媚求进。儒者做官人仕清廉奉公的精神就是这样的。【原文】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①;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②;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志③,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注释】

①稽:音基。

②谗:音蝉。比:音必。

③信:音深,通伸。

【译文】

儒者与今人一起居住,而与古人的意趣相合;儒者今世的行为,可以作为后世的楷模;碰巧没遇到盛世,上边没人援引,下边没人推荐,进谗言、献谄媚的人又有结党而要危害他的;身体是可以危害的,而志向是不可以剥夺的;即使危及他的生活起居,最终他还要伸展自己的志向,仍将念念不忘老百姓的痛苦。儒者的忧虑思念就是这样的。【原文】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①,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注释】

①行:音杏。

【译文】

儒者广博学习而无休止,专意实行而不厌倦;隐居独处的时候而不淫邪放纵,通达于上的时候而不失态困窘;遵循礼的以和为贵的原则,本着忠信的美德,应用优柔的方式方法;仰慕贤能而包容群众,有时可以削损自己方正的棱角而依随众人,有如房瓦之叠合。儒者的宽容大度就是这样的。【原文】

儒有内称不辟亲①,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注释】

①辟:音必,通避。下同。

【译文】

儒者推荐人才,只要对方德才兼备能够胜任,对内不避称举亲属,对外不避推举怨家。儒者度量功绩,积累事实,推荐贤能而进达于上,不祈望他们的报答,从而也遂了国君用贤的心愿;只要有利于国家就行,儒者并不通过荐贤而企求富贵。儒者推举贤能的风格就是这样。【原文】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其任举有如此者。

【译文】

儒者之间,听到善事就互相告知,见到善言就互相传示;有了爵位就互相推先,有了患难就互相效死;有的朋友久在下位,就等待他升迁,有的朋友在远方不得意,就设法招致他来入仕。儒者对待和举荐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是这样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