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①,立天下之大本②,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③其仁,渊渊其渊④,浩浩其天⑤。苟不固⑥聪明圣知,达天德者⑦,其孰能知之⑧?
【注释】
①经纶:原指在用蚕丝纺织以前整理丝缕。这里引申为治理国家大事,创制天下的法规。经,纺织的经线,引申为常道、法规。
②大本:根本大德。本,根本。
③肫肫(zhūnzhūn):与“忳忳”同,诚挚的样子。郑玄注:“肫肫,读如‘海尔忳忳’之‘忳’。忳,恳诚貌也。”
④渊渊其渊:意为圣人的思虑如潭水一般幽深。渊渊,水深。《庄子·知北游》:“渊渊乎其若海。”
⑤浩浩其天:圣人的美德如苍天一般广阔。浩浩,原指水盛大的样子。《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昊天。”引申意为广阔。《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吴天。”这里浩浩引申为广阔。
⑥固:实在、真实。
⑦达天德者:通达天赋美德的人。达,通达,通贯。
⑧其孰能知之:之,代词。指文中首句中“天下至诚”。
【译文】
只有天下地道的真诚,才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崇高典范,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深刻道理,这需要什么依靠呢!他的仁心那样诚挚,他的思虑像潭水那样幽深,他的美德像苍天那样广阔。如果不真是聪明智慧,通达天赋美德的人,还有谁能知道天下地地道道的真诚呢?
【朱熹提示】
右第三十二章。
【译文】
朱熹说,上面一段是第三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