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就在抬头间
7813600000002

第2章 第一辑:人生风雨一肩担

窗外有树玉兰花,朵朵白嫩,坠坠地,不舍得落下。是因为树的承担,所以花选择恋枝,选择仁慈与宽厚。哪怕凄风飘,苦雨落,热爱是唯一的妆容。世间的风雨压下来,肩上就是沉重的人生。压不垮,是因为,在人生航线上,星星点点布满了怡人的憩园。

是的,年轻不是借口。走错一步,做错一事,忏悔不需要理由,接受处罚不需要推托。没有借口,宽恕才像一束开得灿烂的洁白的香水百合一样,让馨香弥漫在那曾潮湿而阴暗的心空。

年轻不是借口

一直以来,出行时我喜欢打“摩的”,除了省钱,更乐意与跑摩的的司机在风中闲谈。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那么跑“摩的”人,就是一本以草纸为材质的边角泛黄且微微卷起的通俗读物。在这一本本书里,记录着底层人生活的辛酸与不屈,无奈与奋争。

他是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摩的司机。

上了他的车后,我探听他的年纪:“你有30岁了吧?”在风中跑“摩的”的他们,面色与城市格格不入,经风经雨,显得更苍老一些。黑灰色的面庞总是虚假地展示着比实际年龄偏大的沧桑。所以,问他们的年纪,我总会说得比印象中更年轻一些,那样会更接近实际。他说:“我已42岁了。”这多少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下面的一问一答就更让我意外。我问:“那你孩子多大了?”风中传来他的声音:“4岁呀!”

我知道跑“摩的”的人,大都是城市边缘人,有的是失业工人,有的来自市郊的农民,甚至离城市很远地方的农民。他们结婚早,生孩子也早,按说,他这个岁数,孩子至少有10多岁才对。我惊问:“怎么这么小呀?”他坦白地说:“我被关在牢10年了。”

听到这儿,我多少有些惊惧,这曾经是一个服刑的犯人。他见我不吱声,就自说自话:“唉,都是那时年轻气盛,不懂事。”通过他的叙述,我才知道,他那时嫌挣钱太少太慢,就动了歪念头,端着一把猎枪,到村里一个富裕人家“借”钱。他确实是想借钱,有了钱,就可以承包村里的鱼塘,然后发家致富。之前,他曾向此人开口借过,但人家嫌他穷,没有偿还能力,一口回绝了。

钱没能借着,他被“借”进了监狱。

出狱后,找到现在的妻子,虽说她是个二婚,但人好,对他也好。他们现在养育一个4岁的孩子,一个跑“摩的”,一个带孩子,生活安宁而温馨。

下车后,我劝慰他:“那时你年轻啊!年轻人总会犯些错误的。你现在这样生活,就很挺好,好好过吧。兄弟,你是有福的人啊。”

更让我没想到是,他居然说出了一番非常有哲理的话:“年轻不是借口。在狱中10年,我才明白,自己所做的是极为严重的持枪抢劫。所以,我用了10年光阴去反省。年轻不是犯错的借口,任何错误都要受到用惩罚。你说的对,我现在过得很好,虽然日子苦点,但心情很舒畅。”

他一加油,摩托车消失在都市的霓虹里。

这让我想起德国纳粹头目希特勒生前最后一位女秘书特劳德·琼格(Traudl Junge)的在纪录片《盲点》中说的一番话来。

战败后,特劳德通过纽伦堡审判才知道纳粹屠杀了600万犹太人,战争让500万人丧生,但她没有觉得这和她的过去有什么联系。她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觉得自己并没有“个人罪行”,因为她在为希特勒做秘书的时候,并不知道集中营的屠杀,更看不出希特勒其实“是一个罪犯”。

特劳德说:“有一天,我路过弗朗兹·约瑟夫大街的索菲·肖尔纪念碑,纪念一个反对希特勒的年轻女孩,我相信她和我同样年龄,也就在我开始为希特勒工作的那一年,她因为反对希特勒被处以死刑。就在那一刻,我真的相信,在那个年代,找出真相,也许是可能的。年轻不是借口。”

是的,年轻不是借口。走错一步,做错一事,忏悔不需要理由,接受处罚不需要推托。没有借口,宽恕才像一束开得灿烂的洁白的香水百合一样,让馨香弥漫在那曾潮湿而阴暗的心空。

羞涩是最美的心灵灯盏。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挂一盏心灯,点亮一片光,美,便会如影相随,永远存续那份真诚与良善。

羞涩是最美的心灵灯盏

接到那个电话,我感到十分震惊,作为一名从教10年的老师,甚至还有点茫然无措,以致结结巴巴地应答。

她是我最为得意的学生之一,文章写得飘逸,写作水平远在同学之上。我在课堂上,给予她极高的评价:“某某同学是我从教10年来,所教学生中,写得最好的同学。日后,定能成为有出息的作家。”新闻班的大专生,个个文笔不赖,突然冒出一个被老师如许夸赞的同学,惊羡之情,赞许的目光,都幸运地向她投去。

遗憾的是,我教了这个班两个学期,某某同学还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这让我多少有些失望。班上的同学对她的赞叹,也慢慢变成半是尊崇,半是嘲弄的戏谑:“大作家,又在写作啊!大作家,又发表文章了吗?”压力一一向她袭去,仿佛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她柔弱的肉身。她是个性格极内向的孩子,这样一来,她感到更加孤独,独来独往,少与人交流。

也许是感到辜负了我的期望,她没再和我联系,甚至也没拿过习作让我修改。

沉寂一年,她突然打电话向我报喜:“陈老师,《青年文摘》今年第6期红版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那篇作者与她同名同姓的文章我早读过,写得很棒,真正地作者是我四川的一个文友,她常有文章被《读者》、《青年文摘》转载的。

心想,某某同学,叫我如何说你呢?我一时无语。

冷静地想了一会儿,我觉得没必要那么快,点破她的小秘密。我对她说:“陈老师要恭喜你了,居然把文章发到《青年文摘》去了,一定要把杂志留好,找工作也会用得着。你的起点非常高,处女作居然就上了《青年文摘》。高起点,要保持高水准啊!”

某某同学说:“那文章是我过年在家里写的,回到学校后乱投乱投,就被《青年文摘》发表了!”

我问她文章原发何处,谁人推荐?她却支吾过去。我告诉她如何索要自己的稿费,她说:“稿费就算了,反正没几个钱……”

都到这份上了,她显然是有备而来。我严正地说:“做人不能贪图虚荣,作文也要诚实。四川有我一个文友,与你同名同姓,发表了不少文章,已是一位成名的作家。”

她只反问了一句:“真的?”便不再炫耀,三言二语匆匆挂机。

第二天,我接到有生以来最长的一条短信,是某某同学发来的,言辞恳切,态度诚实,详细说明了自己没有发表文章的苦恼,辜负老师期望后的失落等等。最后,她说:“这事我从来没对谁说,希望陈老师帮我保住这个秘密,我一定会以此为契机,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作文,以报答陈老师对我的鼓励。”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两个字:羞涩。我明白,此生有救了。因为,羞涩已让她自己完成了内心的救赎。

毕业后不久,她从老家给我寄来一封信,信中夹了当地的一份晚报,某某同学以《揭开我谎言的良师》为题,在副刊上发表了真正的处女作。是的,在写作上,她扬帆启航了。只要不停下手中的笔,上《青年文摘》还会远吗?

谁都有犯错的时候,谁不会偶尔虚荣一下,这时,羞涩就是世间最美的一盏心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避开歧路,踏上正道。

羞涩是最美的心灵灯盏。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挂一盏心灯,点亮一片光,美,便会如影相随,永远存续那份真诚与良善。

向着一个目标飞速前进,关键时刻不知止,就有可能撞得头破血流,甚至会摔得粉身碎骨。为了理想、信仰,我们得努力奋斗,不过,在开动马力之前,请认真检查自己的制动系统,那是高速飞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知止而后进

朋友从北方旅游回来,念念不忘北国的雪地,以及那新奇的山地滑雪。南方无雪,能够在雪地一纵飞驰,确实是无数南方人梦寐以求的。

说到滑雪,朋友憾声连连,他说:“虽说是套上滑雪板在雪地里由高往低滑动,但不出5步,就变成滚了。你不知道,那模样十足的熊打滚。”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狼狈,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脚吗?有高低势能,吱溜一下,不就滑下去了吗?朋友笑了,颇有过来人的沧桑,说:“滑雪真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没滑过雪的人,初次滑,就觉得很难,其实难就难在如何让自己停下来。该停却停不下来,就得在雪地里像狗熊一样翻滚了。”

在朋友的指导下,收看了几场滑雪比赛的电视实况转播,发现滑雪运动员总能在危急当头让自己停下。他们停滑的动作很简单,稍稍一转身,滑板向上,就嘎然而止了。然而,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收停动作,却难倒了很多的初学者。

我才真正明白,没有掌握如何停下来,就会在滑雪场出尽洋相了。

生活中这类现象比比皆是,可以这么说,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能够让自己飞速向前。

平时骑自行车就有如此感受,要让车骑得更快,并不是蹬得更急,而是在关键时刻让单车停止不前。用力更大,蹬得更急,往往是灾祸的开端,不是撞上行人、车辆,就是碰上灯杆、护栏。好的自行车,轻便固然是其一大优势,但刹车灵敏、完善,那才是根本。

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有其完备的制动系统,汽车有手刹脚刹;火车有减速阀,每节车厢还有紧急制动阀;飞机在危急时刻,能够终止飞行,紧急迫降……凡此种种,无不告诉人们,知止是前进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向着一个目标飞速前进,关键时刻不知止,就有可能撞得头破血流,甚至会摔得粉身碎骨。为了理想、信仰,我们得努力奋斗,不过,在开动马力之前,还得认真检查自己的制动系统,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成功条件之一。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套用这话的格式,可以这么说:知止而后进。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云只在低处飞,它遮住的只是在底层徘徊的人的去路。若要获得人生的晴空,路径只有一条,就是拼命地向上,向上!

云在低处飞

姐姐家在福建山区,那一年,她在家对面的半山腰上办了一个黑木茸种植园。在几万截朽木段里挖孔填菌,让它们自然生发。一年下来,姐姐培植的黑木茸,产量并不高,辛辛苦苦,保本都难。

后来,姐姐请了林科所的一位专家来把脉,才知症结之所在。原来,黑木茸培植基地处在半山腰上,这里经常飘浮着山云,湿气大,对黑木茸最初的生长不利。专家给姐姐提了个建议,云只在低处飞,只要把基地搬到山顶上去,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姐姐在专家的指导下,把基地向上移,当年就喜获丰收。

云在低处飞,多么富有深意的一句话啊。对此,我也有一次深刻的体验。

那一次,我头一回坐飞机,去福建看望姐姐。当时,在昌北(国际)机场,地面乌云翻滚,如恶浪排空飞机冲破云层,一直向上飞行,浓密的云在舷窗上飞流而过。飞机平稳运行的时候,我看到灿烂的晴空,乌云成了脚底下翻腾的黑浪。

是的,黑云只是在低空翻飞,在它的头顶上永远是灿烂的晴空。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云只在低处飞,它遮住的只是在底层徘徊的人的去路。若要获得人生的晴空,路径只有一条,就是拼命地向上,向上!

疏与导,是立于心桥两边的人们护桥的最佳方法罢。

桥上有水,水上有桥

在云南丽江,水是古城的灵魂。

玉河水从象山脚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到古城,在玉龙桥一分为三,即东河、中河和西河,逶迤而行,缓缓入城。古城中河乃自然河道,河面宽,落差大,与东西两河道相比,水流大且急,是古城内排沙泄洪的主河道。三河分流处,早先有一桥,名叫双石桥,当地俗称“桥上有水,水上有桥”。此桥利用中河的大水流、高落差,把东面山沟里冲刷下来的泥沙,从水上桥跨过东河,直接注入中河,然后,又利用中河的排沙泄洪能力,把泥沙排出古城,以防止河道被泥沙淤积。

八百年来,古城河道畅流无阻,水清如许,除人工的清淤保护外,主要靠中河的冲沙排洪能力。

“桥上有水,水上有桥”这座神奇别致的桥,后因战火,消失在云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但是,因了此桥的神奇功能和奇特的名字,即使消失多年,人们仍然记住了它。

其实,也有类似“桥上有水,水上有桥”的一座桥,长久地隐居在人们心中,这就是为人们交流沟通而搭建的心桥。健康和谐的心桥,具有疏与导的双重功能。

疏,是心桥的沟通功能。你的想法,我的想法,在桥上走来走去,你的思想我的思想在桥上溜来溜去,你的关爱我的关爱在桥上跑来跑去……于是,在心桥两头,积爱积思想,积情积温暖。疏与通,是孪生姐妹,心桥疏通你我内在的心结,打通横在个体迥异的两个人之间的千仞立壁,让清风吹来,让阳光射来,从此紧握的手,联结着朋友的心。

导,是心桥的自净功能。心桥承载着爱、关怀、智慧、怜悯……但是,怨恨、愤怒、悲观、嫉妒之类也趁机在大摇大摆地走上桥,把那些健康优良的因子,挤压得空间逼仄,容不得转身。如果不及时将这些负面情绪驱逐出境,心桥两边的人们,就会积怨,积恨,积怒,总有一天,横眉冷对,翻脸不认。那时,心桥也塌毁于一旦。

我们的心桥,就像“桥上有水,水上有桥”将水与沙导出去那样,保证交流渠道的畅通,同时,还确保剔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疏与导,是立于心桥两边的人们护桥的最佳方法罢。

从考古看人生,觉得人生许多难解之谜,也可以借鉴远古时代的人们所运用的土屯法:把目标踩在脚下。如何实现人生的各种目标呢?就是不断地用智慧、胸襟、胆识等人生之土,将自己垫高,高到把目标踩在脚下,自然就成功了。

垫高自己

世间有许多未解谜。

自古以来,破解各种谜团,是那些求新求知人士所热衷的,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考古学家朱利安对英格兰索利兹伯里平原巨石镇上的巨大石头,十分着迷,带了一个考古队和一帮志愿者在这儿驻扎,进行科考和实验。

巨石镇里的巨型石块,是远古时期留下来的,谁也不能确定它从何而来,是什么人把它们弄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些石柱有高有低,模样千奇百怪,架在石柱上的石梁有大有小,其中一块重达14吨的巨石架在14米高的巨型石柱上。在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远古时代,巨石是如何竖起来的,巨型石梁又是如何架上去的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朱利安实验小组经过多次实验,对古人如何把石柱竖起来有了基本了解,并且在志愿人员的帮助下,复原了这一过程。可是,如何将40吨重的巨石架在14米高的石柱上,科研人员陷入了迷局。

朱利安小组经过严密考证和多次试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古人是用土屯法将巨石架上石柱的,也就是说,在石柱一侧不断地壅土,使土层高至与石柱顶部齐平,并与地面形成一个斜坡,巨石在滚轮(圆木)、撬棍的作用下,爬坡而上。朱利安对记者说,古人的目标就是能够踩在石柱顶端,否则没法行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只有用土垫高地面,使之与石柱顶部齐平。

为了取得实证资料,朱利安带领小组人员用土屯法把架起巨石,只不过是用钢管支架取代了土坡而已。几十名志愿者花了半天功夫,把一块重达40吨的巨石架在14米高的石柱上。

当电视镜头聚焦在巨石和石柱榫头相接合的时候,我心一震,深深地为古人过人的智慧所折服。

从考古看人生,觉得人生许多难解之谜,也可以借鉴远古时代的人们所运用的土屯法:把目标踩在脚下。如何实现人生的各种目标呢?就是不断地用智慧、胸襟、胆识等人生之“土”,将自己垫高,高到把目标踩在脚下,自然就成功了。

人的一生,有没有比“将40吨重的巨石如何架在14米高的石柱上”更难实现的目标?肯定有。那么,我们就要努力地用才情与毅力把自己垫得更高,惟有高,才有广阔胸怀,才有无穷力量。

如此,人生才不会架在云端,踏空而行。

危险固然可怕,但比危险更可怕的是人的麻痹大意。危险不一定制造灾难,但人的疏忽往往是灾难的渊薮。

最危险的地方

一位游客为了领略山间的野趣,一个人来到一片奇异的山林,左转右转迷失了方向。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挑山货的美丽少女。

少女嫣然一笑,问道:“先生是从景点那边走迷失的吧。请跟我来吧,我带你抄小路往山下赶,那里有旅游公司的汽车等着你。”

游客像是遇见转世观音,高兴得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嘴里只是一个接一个地蹦出“好”字来。少女看到他这副模样,笑得更灿烂了。

游客随着少女穿越丛林,阳光在林间映出千万道漂亮的光柱,晶莹的水汽在光柱里飘飘忽忽,十分壮观。游客心想,有美女陪伴,有美景欣赏,不虚此行啊!正这么想着少女开口说话了,她说:“先生,前面一点就是我们这儿的‘鬼谷’,是这片山林中最危险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的峡谷。”

游客说:“姑娘,既然你挑这么沉的担子能走,那我肯定不会出什么问题。”

少女停下来,认真地对游客说:“我们这儿的规矩是路过此地,一定要挑点或者扛点什么东西。”

游客惊问:“这么危险的地方,再负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险吗?”

少女笑了,解释说:“既然你觉得更危险了,就会更加集中精力,那样反而会更安全。灾难往往发生在没有压力的游客身上。这儿发生过好几起坠谷事件,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而我们每天都担东西来来去去,从来就没人出过什么事。”听了这话,游客接过少女递过来的两根沉沉的木条,扛在肩上,轻轻松松地走过“鬼谷”。

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游客在扛上沉木条之后,把自己推向了最危险的境地,全身心地投入,所以化险为夷,成功地闯过鬼谷。

与此相类似的是香港启德机场,它就位于市中心,飞机掠过九龙等闹市的时候,乘客都能清楚地看见住家阳台上晒的衣服。正是这么一个被称作“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的机场,数十年直至关闭都没有出现过灾难,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危险,所以全世界的机师、飞行员都小心翼翼,不容许自己出一点差错。香港的启德因此才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机场之一。

危险固然可怕,但比危险更可怕的是人的麻痹大意。危险不一定制造灾难,但人的疏忽往往是灾难的渊薮。这正是压力效应,推而广之,人生中的许多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在自己的肩上压上两根“沉木条”,从而唤醒斗志和韧性?

我们要背上理想、道德、进取心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等必要的“推进剂”,然后,大胆地卸下不切实际的梦想、自私心以及好逸恶劳等沉重的包袱,这样,我们才能像火箭那样飞得更高,走得更远,看到更多的人生美景。

让火箭飞得更高

1964年盛夏,中国第一枚火箭在一个大漠中准备发射升空。关键时刻,火箭出现了故障,被迫推迟了点火。

这时,年轻的中尉军官王永志找到设计师,提出:“泄出600公斤推进剂,也许就行了。”设计师想,这想法太幼稚了,哪有动力越少,火箭飞得越高的道理?于是,他断然拒绝了王永志的建议。

后来,王永志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反映:箭体的重量直接影响到射程,泄出一些推进剂,不就等于减轻了箭体的自重吗?这样一来,火箭不就可以飞得更高吗?钱学森认真听取他的建议,当即拍板:“我看这个办法行!”

不久,大漠一声巨响,火箭发射成功了!

多年以后,王永志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什么方法使火箭飞得更高?泄下负担!与此同理,什么方法让我们走得更远?丢掉包袱。就像年轻的王永志那样,丢掉包袱,大胆设想,大胆建议,唯其如此,才能脱颖而出,抢占先机,从而走得更远。

我们要背上理想、道德、进取心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等必要的“推进剂”,然后,大胆地卸下不切实际的梦想、自私心以及好逸恶劳等沉重的包袱,这样,我们才能像火箭那样飞得更高,走得更远,看到更多的人生美景。

有能力做屋檐的人,在自己有生之年多做几处吧!没能力,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心怀天下,悲悯苍生。

屋檐

在一处古村游览风景区,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清代江南某五品官遗下的豪宅。古宅形体庞大、精巧别致,给人极大的新鲜感。站在古宅前,游客们心里都纳闷:这宅子的屋檐也真怪,怎么做成一间小巧的屋子?导游小姐站在屋檐下,给游客们卖了一个关子。她指着屋檐下那间小屋,学着某娱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气问道:“大家知道这间小屋子是干什么用的吗?”经这么一吊胃口,大伙的兴趣就来了,纷纷抢答。

有人说:“放鞋子用的。”

有人说:“训小孩用的。孩子做错了事,让他闭门思过。”

有人说:“雨天进门,把蓑衣放在这。”

有人说:“防贼的。双重门,起到很好的防盗作用。”

有人说:“关鸡的。”

……

导游小姐抿嘴一笑,无奈地摇摇头。她告诉大家:“大家都没猜对。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遮风挡雨,歇脚过夜的。”

游客们哑然失笑。

现代人生活舒适了,不知在街上行乞,在世间流浪的人的悲苦,谁还会把他们放在心上?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的同情心渐渐被挤进一处孤独的暗角,我们的悲悯情怀也正一点点丢失。在现实中,人们不会为流浪汉做一个能挡风雨隔黑暗的屋檐,在心灵里,也没有给社会上的弱者留一个充盈同情与关爱的“屋檐”。

有人说:“屋檐是前进中不得不舍弃的东西,因为高楼大厦不需要它,也不知道谁真正依赖它。”但反过来想想,大家都没有胸怀博爱的“屋檐意识”,总不会是好事,往轻处说,至少也是我们的一大悲哀。

屋檐下藏着对他人的关爱,对弱者的帮扶。我想,清代的子民就知道给自己的屋做这么一个檐,现在舍弃,未免不是一大遗憾。人活于世,谁没有一个难处,谁能保证自己不需要他人的帮扶?

屋檐,是千百年来,前辈们爱心的凝聚。

有能力做屋檐的人,在自己有生之年多做几处吧!没能力,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

——心怀天下,悲悯苍生。

这水慢慢地流啊流,它不去争先后,而是在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到时候,有力量了,还在乎什么先后呢?

母亲传给我的两滴水

我的母亲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家妇女,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她连初小都没上完。在我的成长路上,母亲并没有因为自己缺少文化而忽略对我的教育。她总是用乡下常见的东西比如水来开导我,启迪我混沌的心灵。

年少时候,母亲曾在无意之中传给我两滴水,至今我仍然铭记在心。人生道路上,这两滴水给予我的力量和智慧,远比书本上的文化知识来得深刻和丰富多彩。

流水不争先

10岁那年,我开始上三年级了。村里流传这么一种说法:读书读到三年级,爹妈管教要加紧。开学之初,村小的老师来到我家,对我的母亲说:“你家的伢子读三年级了,对他的学习要抓紧一点,管严一点,三年级是一个关啊!”

此后,我去上学的时候,母亲总不忘叮嘱一句:“在学校里要好好读书!”在这之前,她总是这么说:“在学校里莫跟别人打架!”

一个星期天,母亲提着桶子到门前小溪里去洗衣服,我夹着语文书也跟了去。阳光明媚,风清云淡,小鸟在树上鸣叫,树叶在风中跳舞,我坐在溪边一块岩石上,捧着课本一本正经地朗读。

母亲停下手中的活,对我说:“宏仔还在看书哇?”

我说:“是啊,老师说要抓紧点嘛!”

母亲指着溪水说:“古话说得好:流水不争先。读书不能靠一时性急,想读就猛读一气。你看,这水慢慢地流啊流,它不去争先后,而是在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到时候,有力量了,还在乎什么先后呢?”

我问:“妈,你是不是不要我看书啊?”

母亲说:“不是不要你看书,而是该看书的时候就好好看,该玩的时候就尽情地玩。你越要争先,越争不到先,做什么事都要慢慢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

母亲的话一说完,我就扔下书本,一头钻到皂角树林里,采摘皂角。在我看来,那是再好玩不过的了。那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在皂角树上尽情地享受着玩耍的快乐。母亲洗好衣服的时候,我的衣服兜里装满了青嫩的皂角。

从此,我的脑袋里装下了这么一句话:流水不争先。

满水不供家

上初中后,因为学校离家很远,我只有在周末才回一次家。那个时候,我们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发誓要炼出一个男子汉的身材来。每天早上,我和同寝室的同学早早起床,在一颗树下打沙包。就这样,长了不少劲,身体渐渐有了男子汉的风格。

那次回到家,为了展示自己的男子汉风度,我主动帮母亲提水。母亲看着我提着两个水桶,眼角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

我家在院子里自掘了一口压水井,把水桶放在出水口下,只消轻轻地压,井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我用力地压水,出水口的井水喷涌而出,不一会儿,两只水桶满满当当地盛着清澈的井水。

母亲从厨房追了出来,冲我喊:“宏仔,你莫把水装得太满,满水不供家哩!”

我说:“没事,我提得动它!”

当我左右开弓一手提一只盛满水的木桶,只听见哗哗的泼水声,井水沾湿了一路。

在厨房,母亲说:“你看,满水提到屋里,还不是少了一大截?”

我没有去理会少没少水,而是疑惑不解地问:“妈,‘满水不供家’是什么意思!”

母亲说:“水装得太满了,不就泼了吗?泼了的水怎么供得了家?其实,做什么事都是这样,不能太过头了,太过头就什么都没了。”

优秀是优秀者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痣多星

那天,单位请来一高人讲课,他一进门,全场窃笑此起彼伏。此人个头像潘长江,标准的“浓缩就是精华”的身材,墨水瓶口型的圆嘴,塌鼻子,最让人惊奇的是满脸的黑痣,赛过天上的星斗。

他开口一句:“我肚里的墨水不多,但脸上的黑痣多,属于痣多星。”笑得人前俯后仰。这种奇特的自嘲方式,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我们头一回知道,这世上还有“痣多星”这一说法。

“痣多星”的课讲得颇为生动,听来如沐春风。单位曾邀请过无数“高人”来传授新知识,给我们的印象不过是空洞的下午,或者苍白的上午。惟有这堂讲座,以鲜活的姿态,让我们记住了那位个头像潘长江的“痣多星”,错了,应该是智多星。

记得在这之前,有一位脸上长了三两颗痣的女士,给我们讲“高校后勤管理”。我们听得不知所云,给她起了一个外号:麻子理论。同事们都已忘记她讲过什么东西,只清晰地记得,她是一个麻子,不折不扣的恐龙级女人。

痣,多平凡的东西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会长,它是那么地公平,那么地不讲情面——想长在人家脸上,就毫不客气地长,大有破人相的气概。因人的不同,痣的待遇也有上下之别,在优秀人士脸上,它是“痣(智)多星”,美不胜收;在平庸者脸上,它就是大麻子,丑八怪一个!

一个人相当出色的时候,人们对他的缺点不作贬抑,甚至褒扬它,把缺点美化成人生标志,奉为神赐。一个人极度平庸的时候,缺点就会被人无限放大,以致全世界都认为这人一钱不值。这是一条既温暖又残酷的法则,你不得不正视它,善待它。如果你不把自己锻造成一个出色的人,一个优秀的人,去弥补缺点带来的瑕疵,那么这一法则便会用缺点将你彻底淹没,让你永无出头之日。

套用一句经典诗句:“优秀是优秀者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亲爱的朋友,你是选择“痣(智)多星”,还是大麻子呢?

生存不容易,惟惧者胜出。惧者,乃心怀忧患,倍感危机之人。唯有惧心相随,才能让人有切肤之感,进而迸发生命最原始的活力,最激越的精神,最昂扬的斗志。

惧者生存

一位青年感到自己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着实有点招架不住。他很迷茫,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活出人生的意义来。

这天,青年路过一片枫树林,一阵悠扬的钟声吸引了他,于是,动了访山问寺的念头。青年爬山时刺破了手,涉水时沾湿了衣,风尘仆仆来到一座寺庙里,见一长老拄着杖,气定神闲地打坐,便虔诚了跪了下去。

长老问:“年轻人,你在尘世遇到什么困难?”

青年回答道:“我的生活压力太大,对前途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长老有没有高招、妙法让我摆脱压力,轻松上路。”

长老捋了捋白胡须,呵呵一笑,说:“高妙倒谈不上。这个你带回家后,每天早晚各看一次,认真想一遍,症结自然消解。”说完,长老给青年一块折了4折的白纱布。

青年回到家后,早晚各看一次,想一遍白纱布上的4个遒劲的大字,顿感精神为之一震,从容应对各种压力,潇潇洒洒地创造出人生价值。他的生存压力仍在,但感觉不出沉重,更不会招架不住。

山寺长老给青年的四个字是:俱者生存!

生存不容易,惟惧者胜出。惧者,乃心怀忧患,倍感危机之人。唯有惧心相随,才能让人有切肤之感,进而迸发生命最原始的活力,最激越的精神,最昂扬的斗志。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怀疑别人易,质疑自己难,让别人承担易,让自己担当难,甚至,为一己之利,一己之便,可以博命去争取。

掀开那层蒙住心灵的布

前些天,在国美买了一款数码相机,在回家的路上,欣欣然,拍下沿途的城市美景。到了家里,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掏出相机来,镜头对着家里的角角落落,快门按了又按。在相机液晶显示屏上,我看到了画质清晰,色彩艳丽,晶莹透亮的一桢桢彩照。忙乎了大半天,打开电脑,将数码相机连上USB端口,我把所有自拍的“得意”之作,全上传到电脑。

打开图片,我傻眼了: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的照片,一张一张,灰蒙蒙的,这究竟怎么一回事呢?肯定是相机的问题!我不假思索地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国美的原则是,如果售出的电器有质量问题,七天之内,包换包退!我才刚刚买来一天,离最后期限还有几天呢。我想尝试在阳光下拍照,以验证最终效果。毕竟,跑去商场换货,自己也心烦啊。

这是一个冬日的午后,太阳正好,暖融融的,有春天的气息。我下楼到小区花园里,拍冬日的红花,拍碧绿的香樟,拍阳光下铺展得宽大香艳的各式花色的棉被。在手动调节状态下拍了,用简单模式(全自动傻瓜式操作)也照了,所有的一切,都指向相机潜藏重大质量问题!

再一次把数码相机里的照片上传到电脑上,问题照旧。相机液晶显示屏里,效果好,而电脑显示屏上却是暗无光线,画质差到极点。我认定了买来的这款数码相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不换自己便要吃大亏了。

在去国美退货之前,我按说明书指引,把数码相机里的照片和连续照片(视频)在自家的电视机上演绎,除了分辨率差一些,效果也还不错,画面透亮,色彩艳丽。事于至此,已无法消除我对这款数码相机的深重疑虑。

当即赶往国美,与柜台导购小姐交涉,她的态度非常好,答应只要验证的情况如我所述,退货换货由我选择。她拿着我的相机,在商场内拍下几张光线欠佳的室内景,然后,把我所有的照片上传到隔壁电脑专柜的展示机上,屏幕显示的结果与我家电脑截然不同,画面清楚,光线与画质好到无法挑剔的地步。

我惊问:“怎么会是这样?”

导购小姐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你现在也可以看到,没有你所说的那种问题的。”

我听明白了她的意思,不必再换了。如果,我再纠缠人家退换货,确实有点不厚道了。这时,我想起以前电视台的同事来,他们精通频听产品,对这个问题,也许他们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电话打到一摄像师朋友那里,把病症给他说了,那头,他大笑起来:“现在的相机肯定不会出现这么弱智的问题。问题一定出在你家电脑的读图软件上,你没有把它调试好。你回家再调一调,就好了!”

其实,早在照片上传到电视机上,我看到的一切,就确凿无疑地把我的怀疑粉碎掉了,电视能逼真的显示,而电脑却不能,再冤枉数码相机,真是师出无名啊。

沉静良久,我固执地认为,问题不出在我家电脑读图软件上,而是自己的内心。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怀疑别人易,质疑自己难,让别人承担易,让自己承担难,甚至,为一己之利,一己之便,可以博命去争取。凡此种种,是心灵被一层名叫自私的黑布蒙住了罢。掀开那层蒙住心灵的布,我们的境界,我们的心胸,就会跃上新的层次,新的高度。没有那层布蒙住的心灵,我们心胸豁达,淡定从容,快乐就会长久地伴着我们。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在最冷的时候,收到吴美玲那半块温暖心灵的橡皮,那段温暖一生的友情。

半块薄荷香味的橡皮

高二那年,我创办了学校第一个文学社——新星文学社,一度开启了被自卑蒙蔽的心灵,心中透着一丝丝自信的光亮。从召开社员大会,到聘请指导教师;从组织稿件,到油印分发新报;从举办写作大赛,到张罗颁奖(总结)大会……事事亲躬,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收获了自信的我,跌入了更为深重的泥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时,我的总分排在全班倒数第一!在以“跳农门”为主要目的高中阶段,我的境况是多么糟糕。

高三一开学,班主任把在乡下做民办教师的父亲叫来,当着我的面,对父亲说:“你可以把你的儿子领回去了!省得留在学校拉升学率的后腿。”基于对学校和自己名声的爱护,班主任损人至极,当面让父亲下不来台,也让我感到无地自容。走之前,父亲眼里噙着泪,扔下一句:“儿子,是继续做文学梦,还是想考一个学校,你看着办吧!”父亲走了,留给我一道甚是落寞的孤独背影,以及一道沉重的人生思考题。是继续上学,还是回乡务农呢?

之后,我召开了最后一次社员大会,把担子交给高二文科班的同学,然后,一个人默默地离开学校,回到家中,心里冰冷。

一个星期后,吴美玲找到我家里,她笑呵呵地说:“社长,你家好难找啊,山重水复的。”吴美玲是我同班同学,也是我们文学社副社长兼社刊《新星》的副主编,她爸妈是江西磷肥厂的干部,一个典型的县城姑娘,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我问她:“你找我有事吗?”她说:“当然,我要你回学校去!你肯定行的,马上要举行第一次摸底考试,如果这次还考得不好,再回家也行啊!”吴美玲左劝右劝,终于把我拉上当天回城的最后一班车。

当晚,吴美玲在文学社的办公室里,教我填涂答题卡。她说:“摸底考试,和高考一样,是要填答题卡的。你不在时我们都学过填涂了,为了你,我特意从老师那里多买了一份。”因为是第一次涂,老不到位。有几格填涂得不饱满,我想擦掉重来,却找不到橡皮。这时,吴美玲从自己的文具盒里掏出一块带薄荷香味的橡皮擦,一把掰成二半,递给我一半,自己留一半。

她说:“这半块橡皮就送给你吧,把过去的一切不快,全部擦掉,重新开始,还来得及,我们还有一年的时间呢。”

听了这话,我的心激烈地颤动着,被一种全新的力量鼓动着,仿佛看见美好的未来。透过半块橡皮传递过来的温暖,我那颗处于冰点的心,有了倔强的温度,渐渐复苏了。擦掉答题卡上几个自认为填涂不到位的黑点,在吴美玲手把手的教导中,我终于掌握了要领。

第一次高考摸拟考试,吴美玲倒数第一,我倒数第二!全班同学为之哗然,班主任更是急得火烧眉毛,纳闷道:“她原本成绩不错呢,中上游的排名,怎么就掉得这么厉害,给陈志宏垫底了呢?”

我握着那半块橡皮,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是的,在这个极度紧张的高三,只有我明白吴美玲的良苦用心啊。

我没有理由不再刻苦学习,没有理由辜负她的一片好心。深夜里,我闻到橡皮的薄荷香味,便精神焕发;迷茫时,我握着那半块橡皮,便信心陡增……我看到了吴美玲迷人的笑容,也看到了其他同学惊疑和不屑的目光,但我努力着,朝一个目标前进:把成绩搞上去。

高三上学期结束前,期末考试与第三次摸底考试合二为一,在这场考试中,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总分在全班72名同学中,排名第12,政治单科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吴美玲再次找到我,鼓励我:“我说你一定行的!不会错吧。只要你保持下去,考一个好学校,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是握着吴美玲赠与的那半块橡皮进入1994年高考考场的,尽管发挥不正常,尽管我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但我毕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成功地跳出了农门。

回首高中三年,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在最冷的时候,收到吴美玲那半块温暖心灵的橡皮,那段温暖一生的友情。

呵,半块散发薄荷香味的橡皮啊!

他们选择了喝酒,选择在人情世故中穿行,义无返顾地融入俗世红尘。有多少孩子在喝酒,就有多少心酸,在世间流传。这,也是另一种成长吧。孩子们迎着风,逆流而上,拼着劲,开拓属于自己的未来,打拼自己的那片蓝天。

喝酒的孩子

眨眼之间,我与学生便有了江长水阔的距离,那是时间河,给我们划定的界限。

N年前一个夏日,手执省教委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办签发的一纸派遣证,我入校当了教师,当时,班上的学生,有一半年纪比自己还大,课后,都没大没小的涌到我的单身宿舍,打打闹闹,煞是亲热。一年一年,时光流逝,学生永远是那么大,而自己的华年无情老去,顿觉岁月严酷,眼前人不老,自己身已衰。现在,我心安理得地叫我的学生为孩子,他们都是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孩子们!

朋友陆从北京回来,创办本城最有品味的时尚生活彩报,轰轰烈烈,影响甚广。有一次,一个毕业班的学生曲里八拐地找到我,让我给她引荐,见见我那位朋友,以便在这份新报里,谋个职位,哪怕是小小的校对。这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女孩,平时说话都会脸红,轻言轻语,仿佛林黛玉一般,娇身柔骨里藏着一颗玲珑的心。她与我说话,还是那般孩子气:“老师,你要帮帮我啊,好不好嘛?”一副在大人面前撒娇惯了的模样,看了让人心疼。

这样一个孩子,能经受剑拔弩张式的职场考验吗?我非常担心。不过,我还是把她介绍给朋友见了,一路绿灯,她在报社做起了文字编辑。

那天,我去报社看望朋友,学生在办公室里小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领了第一个月的工资,2300块,一定要请你和陆总吃饭!”朋友陆见她心诚若此,便笑着应承下来。

那一桌酒席,颇为丰盛,啤酒一端就是一箱。席间,我感受到我的学生在酒场上的稚嫩与失礼,但真诚与坦荡,却毫无保留地写在她笑容里和行动上。她喝酒,一杯接一杯,敬了陆总又敬我,教了她二年,真没发现,她居然这么有酒量!她只是感谢,话语如洪水溃堤一般,谢了一遍又一遍。朋友说:“不用谢了,是你自己能力还行啊!没能力,我和陈老师再帮你,也是没用的!”她笑了,满脸绯红,说:“陆总,你看,我都失态了!对不起,多包涵啊!”

之后,她的话便重三复四,颠倒无序。她醉了,是酒醉心明的那份浓醉。朋友打电话叫来她的上级编辑,也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把我的学生领走了。

她们走后,朋友陆说:“看到这帮孩子,我就会想起我读高中的儿子,几年之后,他也会像她们一样,面临这样的情景。想想都心酸啊!”

事后,我的学生告诉我,她从来都没喝过这么多酒,醉得真是难受,吐得一塌糊涂,二三天都没缓过神来。

又一次,朋友陆叫我去吃饭,是一个年轻的男生做东,他从大学新闻系毕业一年,在一家影响甚微,薪水极低的小杂志上班,很想换动工作,做一线记者。他在“江西新闻人QQ群”里找到陆,请出来吃个饭,希望帮忙介绍到家庭报去上班。朋友陆曾是家庭报的骨干记者,与他同事的好友,现已是报社副总。

饭局上,那个男生频频敬酒,边喝边聊,直到酒店关门打烊。我佩服他的健谈,那么由衷地说陆和我的好话。那一顿饭,气氛好极了,像故友一般,聊得火热。

离开酒店,那男生便翻江倒海般地呕吐,像要把肠子吐出来似的。我们上前帮忙,他都非常礼貌地谢拒,说:“没事,一点事都没有!”醉意熏熏的他,拦了出租车,交了车费,送走了陆,又送我。灯红酒绿的街边,看着这个无助的孩子东倒西歪的模样,我心里又一次泛了酸,悲悯之情如沸泉一般往外涌,有泪盈眶。

如今,80后的孩子,已相继步入工作之龄了,他们没有如我辈般的幸运,领一纸派遣证就无后顾之忧了。他们选择了喝酒,选择了在人情世故穿行,义无返顾地融入俗世红尘。有多少孩子在喝酒,就有多少心酸,在世间流传。

这,也是另一种成长吧。孩子们迎着风,逆流而上,拼着劲,开拓属于自己的未来,打拼自己的那片蓝天。

生活之难,但难不到那一个个喝酒的孩子,一个个曾被大人唤作“小皇帝”的孩子们。

90℃的人生信条,是人生际遇里不可或缺的,是汇聚迷茫、困惑、苦痛、烦闷等低迷情绪的海洋里,泛起的亮闪闪的人生蓝藻。

90℃的人生信条

年少时候,蓝色梦想总是伴着莫名的哀愁与烦忧,而生发乱长的。那时,过度自尊、自卑而多疑,过于坚强、脆弱且敏感,风吹草动,都能在心底掀起狂涛巨澜。每一句不切实际的话,每一个痴心妄想的举动,人们都一语以蔽之:青春症候群。

她的青春症候似乎来的更早一些,高中毕业,因为没考上大学,过早被生活卷入社会大潮。困惑席卷而来,迷惘的她,情绪一度跌落至低谷。后来,她当上了一名推销员,向客户推销鸡血石和文房四宝,初入行,成功地做了几单业务,高兴之余,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养活自己。接下来,天天跑,天天落空,泪水混在汗水里,滴落下来,而她,亦是不哭,用一个女孩的坚强,撑起自己的青春梦想。

和她这么大的女孩,电影明星,都是蓝色梦想中最耀眼的光环,时时诱惑着,怎么也放心不下。1992年春天,她带着推销挣来的700元钱,踏上了杭州开往上海的列车,去参加上海戏剧学院的考试。

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在报名处,她就深切地体会到了。

那天,她穿一件白色T恤,外面披一件马甲,一条泛白的牛仔裤,脚上蹬着一双10块钱的白色舞鞋。因为情绪不佳,总觉得自己这儿不好,那儿也不好,再正常不过的衣服,在自己眼里,却是那么不好看。填报名表的时候,她哆嗦着,握笔的手不停地颤抖。

面试时,老师出题,让她谈自己的成长经历。下意识地,她有了倾诉的愿望,话匣一开,就滔滔不绝:“高中毕业后,我找不到什么事做,就在外面推销鸡血石和文房四宝,日子很辛苦……”良久,面试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孩子,你对生活太没有热情了。”

无疑,她落榜了。走到上戏大门外,同伴建议,我们再去北京电影学院碰碰运气吧?他们一行七人,接着北上,奔电影学院而去。

北京电影学院的考试有多场面试。在舞蹈考场上,考官一声令下,所有考生都要在空旷的大教室里按要求学蛤蟆跳,一边跳一边嘴里还要发出“呱呱”的叫声……看着欢闹的同伴,而她却的一点激情也没有,索性当起寂寞的看客来。她不明白这样的表演有什么意义,与考试有什么关系。

走出考场,她突然感到很沮丧,抑制不住地想回家,想见妈妈,听听她的声音,于是含泪给家里打了电话。妈妈听完她苦闷的述说后,妈妈迟疑了半晌,突然很干脆地说:“我的好女儿呀,我要告诉你,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低落的时候,这种情绪注定会伴随我们一生的。除了用一生来面对它、克服它,你别无选择!”

一语惊醒梦中人。妈妈那句你“别无选择”,铿锵如雷,她明白了,很多事,踏进来了,就别无选择了!既然别无选择了,为什么要退缩,为什么不积极一点,振作一点呢?

下午再进考场时,她满面春风,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从容面对考官,变得热切起来、人也表现得睿智多了。

1992年9月,她走进北京电影学院,成了表演系的一名新生,她的名字,叫袁立。从那时起,就有身边的朋友说她永远像“90℃的水”:热情、自信,随时准备沸腾。支撑袁立“90℃的水”的卓越表现,正是90℃人生信条。

青春需要蓝色梦想,而人生需要90℃信条。

人生就是一锅水,而燃沸这锅水的薪柴,就是人们苦苦追寻的90℃人生信条,它有时,是亲人的一句话,有时,是人生拐弯处的一次失败,有时,是一种踏破铁鞋而不得的辛苦遭逢。90℃的人生信条,是人生际遇里不可或缺的,是汇聚迷茫、困惑、苦痛、烦闷等低迷情绪的海洋里,泛起的亮闪闪的人生蓝藻。

90℃的人生信条,让人积极,奔放,热情,并随时,准备趁势腾飞!

“只要你没有被那种从内到外的自卑摧毁,只要你站起来了,回头去看,你会感谢少年时期经历的磨难,它让你心态更早地成熟,让你更懂得珍惜今天的快乐。”

人生若只如初见

1984年,一个先天性脑瘫女婴,出生了。每一个类似的婴儿出世,都是一出人生悲剧的拉幕上演,更是一个家庭苦难史的第一笔。

她的母亲,并没有消沉于苦难的悲剧,而是努力地开发女儿的心智,以便用健全的大脑,弥补行动不便给她带来的窘困。母亲用浓爱密布的方式培养着她,让她获得了其他孩子一样的快乐童年。

上学时,她和别的同学不一样,拄着拐杖,低着头,一步一步走进校园。她觉得自己的这副模样,一定会招来同学讥讽的目光,以及嘲笑的窃窃私语。父亲母亲鼓励她坚强,勇敢面对现实。当她抬起头来,才发现,友善时时围绕在自己身边,就像春风秋月一样自然而又和谐地在身边流淌。

性格孤僻的她,爱上了校园,爱上了和同学交往,与人相处时,总能欢乐和谐。只是青春期的敏感,让她过早地染上忧郁。她的忧虑感如夏日骤雨前的浓云一般,厚实而庞大,怎么也躲避不开。她常常一个人独自发呆,想着渺茫的未来——是啊,一个先天性脑瘫患者,未来会有多美好呢。她想,如果我有男朋友,他会习惯别人惊诧的目光吗?如果我不继续读书,就连去肯德基打工的机会都没有,我靠什么来养活自己呢?如果……

母亲也受够了她的过度敏感,同时,还担心她不能自立,甚至不能像常人一样拥有自己的家庭,烦不胜烦,有时出语就像暗箭一样,直刺她脆弱的心。她想离家出走,却无力走远,颓废中,甚至数度尝试自杀。相互深爱着的母女,渐渐生了难于弥合的裂缝。

母亲疼爱女儿没有二心,是博大无私的母爱,一次次化解她的忧伤,让她有信心,苦撑着,强熬着,度过艰涩的青春岁月。

是的,忧郁青春光阴,她一寸一寸地苦熬着,因了岁月沉重,她无愧于一等一的坚强。

终于毕业了,她一直找不到工作。父亲母亲不急于她挣钱贴补家用,只愿她活得快乐,于是,鼓励她上网。她常去的一个“金庸客栈”的网站,天天泡着,便成了论坛里的名人了。她在自己的贴子里,用清丽感性的笔调,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那些文字,在论坛里,迅速传播开来,点击量直线飚升。

后来,在“金庸客栈”网友们的帮助下,她将精选好的帖子,辑录成书出版。

生平第一次,她拥了成就感,那顶“先天性脑瘫”的沉重帽子,被她轻轻地摘去了。特别是有了一份工作之后,青春期的所有忧虑,像气泡似的一个个都化为虚无。后来,她也拥有了相爱的男友,母亲对她的忧心,便彻底放下了。母女贴心如初。

2006年,全国各大书店公开发售《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和《思无邪》等文学随笔集,数月里,高踞畅销书排行榜,开创了别样读诗词的新路子。这些书,都是她一字一句,勤心创作,磨砺而出的。

热爱文字的人,想必已知道了,她就是80后才女——安意如。

“人生若只如初见”,也许,她就只剩绝望,经历了青春的阵痛之后,回顾往昔,“只道当时是寻常”罢了。安意如总结自己的青春印象,有一句话颇为感人:“只要你没有被那种从内到外的自卑摧毁,只要你站起来了,回头去看,你会感谢少年时期经历的磨难,它让你心态更早地成熟,让你更懂得珍惜今天的快乐。”

这就是一代才女的青春悟语,生命感言。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比“有心栽花花不成”,不知奇妙多少万倍。顺其自然,多好呀。人不可没有理想,但当自己的理想走进了死胡同的时候,听命于外界的召唤,也许就是海阔天空一片新天地,任你施展拳脚,无穷无尽。

火车没有方向盘

一直以为,天下的车,都是有方向盘的,否则,怎么撑控方向呀?就算香港的汽车和内地的不一样,但毕竟还是有方向盘的,只不过是居右而已。直到一位搞广告的朋友说出自己的那段人生经历,我才知道,火车是没有方向盘的。

那一年,朋友辞别教师一职,从县城跑来省城打拼人生。他在师大学的是中文,当了几年中学教师,仍念念不忘自己最初的梦想,做一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的记者。

他从一名见习记者做起,处处小心,时时在意,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新鲜得不得了,又紧张得不行。论文笔,他不比别人差,写得一手让人艳羡的漂亮文章,发表作品的剪贴本足足八大本,是个小有成绩的作家!比人稍逊一筹的,只是采访,不过,他是个性格外向的人,善于交际,与人沟通起来,相当活泛。更何况他肯学,爱干,勤奋……按道理,一路顺风顺水,会很快转正,迅速走红,成为报社的一大名记。

但是,无论他怎么使力,他的报道总是很难见报。主编不是说他的文章文学味太浓了根本不像新闻,就说他采访不深入浮在浅层次,会让读者看得云里雾里,甚至,逮着一个错别字,也会煞有其事地猛训他一顿。而对其他几位一同考进报社同一部门的新记者,主编压根就不说什么。朋友觉得自己太委屈了,处处受到领导的刁难,越做越没了信心。

其他见习记者的稿子天天上报,而他,快满见习期,才发了了数篇稿子,如期转正,变得悬而又悬了。

怎么办?破釜沉舟地从县城出来,难道就是这样的种结局吗?自己的梦想,难道就要这样破灭吗?自己选择的道路,难道就是在离开报社的那天看到“此路不通”的警示牌?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空茫,那么让人绝望。

见习期的最后一次编前会,朋友正处绝望当中,还没来得及找到一个合适的选题。主编问他:“准备做什么呢?”他只有摇头,第一次摇头,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了吧?每次编前会,开始都开得非常严肃,到后来,就变成轻松的闲聊了,以前,朋友也会参与到闲聊中来,而今,却是独自发愣,呆若木鸡。体验版的选题,没人报,主编点题,让大家踊跃思考。有说体验三陪小姐,有说体验啤酒女孩,有说体验刚从国外传来的大学女生的“援助交际”……趣味品味无不低了点,主编没有认同。那时,全国上下学习北京公交售票员李素丽,主编点将要求记者去体验公交售票员或者司机。记者们觉得体验不出什么结果来,要体验就体验火车司机,极为神秘的群体,读者肯定喜欢看!主编也觉着好,一槌定音。可是,没人愿意接,毕竟联系火车司机是个大麻烦的事,而报纸三天之后就要出来。

朋友手头没有选题,就认下了,单独去做。通过铁路上一位作家朋友帮忙,他很快就以私人身份上了火车头。与司机副司机握手之后,他第一个问题就出来了:“怎么没有圆圆的方向盘呢?”

司机们笑了,说:“火车没有方向盘呀!”

他惊呆了:“那火车怎么控制方向啊?”好像马上就要看到火车相撞似的,他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火车真的没有方向盘,掌控方向靠的是红绿灯、车载无线电台和铁道上的扳道工人的人工或智能操作。对于火车司机而言,只要提速,减速,停止,就行了,方向自有安排,这有点听命于人的意思。

体验完火车司机的生活,朋友写了最后一篇报道《走进火车司机》。见报的当天,他看到报社关于他们这批招聘记者去留的文件,正式记者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他没能成功走过见习期,落聘了。

记者梦,像阳光下漂亮的肥皂泡,彻底破灭了。

之后,朋友为了生计,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当业务员,一路走来,他居然成了省城广告界大腕,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大型广告公司。

朋友说:“选择有时极为痛苦,而一旦选择了,你还得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品尝更多的苦痛。人生方向,有时,不是自己选择就算数的,就像没有方向盘的火车,全靠外界给定的方向。而这种类似无以选择的方向,有时,才是自己的唯一。当时,如果我不做广告业务员,也许就饿死了,要不就退回县城,过那种波澜不惊的生活。而一做起来,这个命定的方向,竟然就被我走成康庄大道。”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比“有心栽花花不成”,不知奇妙多少万倍。顺其自然,多好呀。人不可没有理想,但当自己的理想走进了死胡同的时候,听命于外界的召唤,也许就是海阔天空一片新天地,任你施展拳脚,无穷无尽。

火车没有方向盘,可以稳健走远;人生没有方向,顺着自己的感觉,就着命运给定的坡儿下,照样也能踏出一行成功的足迹来!

不自觉地在想象中,把困难无限放大,是习惯使然。这不仅束缚了行动的自由,也扑灭了心里自信的烈焰,应该算作另一版本的作茧自缚吧。

世上事没有想象得那么复杂

这是一堂《民间文学》课,内容是“民间歌谣”。

我在黑板上列举“江西十大民歌”,一学生忽地站起来说:“陈老师,你唱两首来听听吧!”

台下,一片附和声,微笑从他们稚气未脱的脸上漾开来,像静湖里落入一粒石子,涟漪阵阵。

惊惧与慌乱,莫名袭来。

在熟悉的讲台,我竟像刚毕业初执教鞭那样,怯场了。

镇静一会,我一字一句缓缓地说:“如果我们这门课结束得早,一定唱,而且一定让大家学会唱一首本土民歌。”

说得斩钉截铁,其实,心是虚的。

在这大学课堂,突突兀兀地响起歌声,其他老师其他班的学生将会怎么看待?我唱的民歌学生们会喜欢吗?教学生唱民歌,他们之中的反对者会不会将之上告校方……

不尽的担忧,不尽的愁。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为那句轻率说出去的话感到慌恐。

说到定当做到,这是为师尊严的一部分。

花不少时间,从网上下载了江西十大民歌,并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十送红军》,苦练起来。

毕竟不是音乐老师,我没有经验,找来两名会唱的同学,合起来教唱。

初夏的风,将歌声传得很远。唱完之后,同学们个个称有趣,脸上堆满了舒心惬意的笑。甚至有学生说,这辈子也不会忘记大学里居然有个老师教唱江西经典民歌。

我预想的种种麻烦重重困扰,一个也没出现。

《十送红军》再一次从电脑音箱里飘逸而出,霎时顿悟:世间事,没有想象得那么复杂那么难。以善为出发点,努力为之,用心经营,结局都将是一种怡人爽心的美,就像民歌那样,质朴、本真,且纯净如水。

不自觉地在想象中,把困难无限放大,是习惯使然。这不仅束缚了行动的自由,也扑灭了心里自信的烈焰,应该算作另一版本的作茧自缚吧。

推开心的樊篱,放眼望去,大地那么辽阔,天那么蓝。

人生,如浪里行船,逃避只是一时的安逸,注定是毁亡的。与其坐而待毙,不如迎难前行,对着礁石去,所有的挫折、困难、折磨、险阻,甚至流言、哗变、失意和失败等等,都会因为我们的勇敢面对,而淡如云烟。

对着礁石去

从叶子坝山顶下来,怪石棱棱,涛声阵阵,这儿便是神农溪了。一溪浩浩荡荡的清水,把神秘的神龙架和壮丽的长江连结在一起,故而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乘舟在溪上漂流,是一次惊险之旅,刺激得游人每一根神经都紧绷。

漂流的船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弯豆角。船如豆荚,两头有高高的船尖,游人一坐上去,便个个如顽皮的青豆了。船夫矣乃一声,便地动山移,“弯豆角”浪里飞梭,迅疾如电。再不大喊大叫,已无法释放积压在内心的惊恐和畅快了。

船飞溪中,浪激千丈。

一粒粒礁石,小如钟,大如屋,横卧在溪流里,“弯豆角”仿佛要直撞上去,却在交碰的一刹那,擦肩而过。这种有惊无险的漂流,刺激度直逼人的忍受极限。仿佛要触礁而船崩人亡,却一一化险为夷。

这全仗掌舵闯滩的船夫了。他们的驾船技艺,已达出神入化的地步。

曾经,这儿的礁石被人称作水鬼。便是因了太多“弯豆角”触礁而毁亡。哪儿有险,就往哪儿冒,这是神农溪船夫们的性格。千百年来,他们历经险滩,经历生死,总结出了成功闯滩二十字诀:对着礁石去,大吉又大利;躲着礁石走,大祸要临头。

浪遏飞舟,船夫们远远地就对着礁石行船,临近礁石,船夫将艄头一顶,船头一扭,便绕道驶上安全水道。游人坐在“弯豆角”里,船夫的神勇气概,不由地让人想起世间的种种艰难险阻。

世上的难,是躲不过的,越是躲,越是大祸临头。古人云: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每一道险阻,每一重难关,勇闯与强行,是一大艰难选择,但也是唯一通向成功的路子。难关之门,为每一个神勇的前行者而开;险阻之途,为每一个迎难而上的执着者而延展。

想起身边一个朋友来,他最初只是一名普通的下岗工人,极好写作,但那粗鄙的文字让许多接触他稿件的编辑头痛。文友集会,他总是被凉落在一旁,只有当听众的份。写作,对他而言,是莫大的艰难,他自己这么觉得,外人也无一不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