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7805800000022

第22章 文化古迹篇(4)

尽管如此,不少学者还是根据现有掌握的材料对该遗址进行了有价值的科学研究,自然看法、意见有着大相径庭之别。不少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建筑群是古代非洲文明的杰出代表,是津巴布韦人民的创造,而且在13~15世纪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在这鼎盛时期,居民达万人以上。在首都哈拉雷博物馆里陈列的不少文物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5只“津巴布韦鸟”。相传很久以前,在遗址附近居住的一个部落头领发现了一只“津巴布韦鸟”,他将它藏在家里,1889年被一个南非白人骗去,后又高价贩卖给开普敦殖民地总督,1891年英国皇家地质协会通过探险家本特又将在遗址搜集到的5只津巴布韦鸟和一些文物运往南非。先后从遗址共发现了8只这样的石鸟,石鸟由古代津巴布韦人民用皂石刻成,神态各异,鹰的身体鸽子的头,身高分别为20~30厘米,站在1~2米高的皂石柱上。独立后的津巴布韦政府把此鸟作为祖国的象征,印在国旗上,并于1981年1月将5只石鸟从开普敦运回首都。

持反对意见者中一派认为,遗址由公元前来自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建造的,认为非洲土著居民愚昧无知,不可能有如此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而另一派认为是当地非洲人在中世纪时代外来文明及民族文化影响下造就的;阿拉伯人则根据遗址内城的圆锥形石塔形状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尖塔相同,断言是阿拉伯人的杰作。

至于遗址原是什么所在,那就更各说一是了,有说是部落酋长府邸的,有说是祭奠已故酋长亡灵场所的,有说是开采、提炼黄金所在的……为了弄清真相,一部分考古学家在战后对遗址进行挖掘、考察,但仅在内城地基中发现了两块木片,经科学仪器测定,木片是从公元500~700年间一种叫登布提的树上砍下来的,由此一部分人推断说遗址建于公元6~8世纪,但还有一些人不同意此说,认为证据不足,木片也可以是后来用上去的,也可能是其他建筑物上用过后再到这里来的。

总之,大津巴布韦遗址至今仍深邃莫测,也许将永远成为一个无法揭开的谜。

新巴比伦王国修建过通天塔吗?

《旧约·创世纪》第十一章曾有这样一段记述:古时候,天下众多的人口,全都说着同一种语言,人们在向东迁移时,走到一处叫示拿的地方,发现一片平原,就定居下来。他们商定在这里用砖和生漆修建一座城和高耸通天的塔,以便传扬名声,免得四处流散。这件事惊动了耶和华,他看到城和大塔就要建成,十分嫉妒人们的智慧和成就,便施法术变乱了人们的口音,使人们言语彼此不通。结果工程不得不停止下来,人们从此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大塔终于没有建成。

通天塔关于如何看待《圣经》中这段记述,史学界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圣经》中这段传说,有所根据,主张《创世纪》记述的那座大塔的原型,就是古代两河流域(示拿)新巴比伦王国时代巴比伦城内马都克神庙大寺塔,这座大寺塔被称做埃特曼安基(意为天地的基本住所)。它动工兴建于新巴比伦国王那波帕拉沙尔(公元前626~前605年)在位时,到其子尼布甲尼撒(公元前604~前562年)在位时,才告落成,传于后世的一段铭文记述道:“那波帕拉沙尔已把塔基建好,并建到30肘(约合14.7米)高,但还未建塔顶。后来尼布甲尼撒着手这件工作,把从黎巴嫩茂盛的森林中运来的雪松木斩开用作建筑材料,又把围墙的大门建造得辉煌壮丽,像白昼那样炫目。”修建时,尼布甲尼撒曾下令:务将塔顶提升,以与天公比高。近代考古发掘证明,这种多层方形寺塔,它的结构形式早在苏美尔远古时期就已出现,寺塔是苏美尔人祭神的地方,也是他们观察天象、思索宇宙奥秘的场所。当时人们认为神会从天上利用星的飞行降到寺塔里,来会晤敬神者,尼布甲尼撤兴建的大寺塔共有7层。最下层为黑色,依次为橘红、红、金、黄、蓝、银各色,表示着七星(日、月、火、水、木、金、土)。塔顶上修有四角镀金的小庙,庙里供有马都克神的金像。据公元前229年的一件史料记载,大塔地基约295呎(1呎=30.48厘米)见方,第七层距地面的高度也是295呎。同近代考古发掘测定大塔的地基每边长90米大体相符。考古发掘证明建筑用的材料是砖和生漆(沥青),与《圣经》中的记述一致。这座高达90米的大塔,相当于一座20多层的高楼,在古代确实能给人以耸入天际的印象。被尼布甲尼撒俘虏封巴比伦城内的犹太人曾亲眼目睹过这座大塔,甚至很可能亲自参加过这类建筑的修建。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里,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宏大的建筑物,他们觉得这个高塔会通到天上。《圣经》中提到的耶和华惩罚人们妄想修建高塔,因而创立不同语言的传说,包含有尼布甲尼撤大兴土木时,参加修建工程的犹太俘虏的责咎情绪,有关传说也反映了新巴比伦王国时代,巴比伦城内居民种族众多、语言复杂的情况。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所著的《历史》一书第1卷181节中,对这座大塔有过下列记述:“在这个圣域的中央,有一个造得非常坚固,长宽各有一斯塔迪昂(古希腊长度单位,约合185米)的塔,塔上又有第二个塔,第二个塔上又有第三个塔,这样一直到第八个塔。人们必须循着像螺旋线那样地绕过各塔的扶梯到塔顶的地方去。在最后一重塔上,有一座巨大的圣堂。”希罗多德说塔共有8层,可能是把塔基的土台或塔顶的庙也计算在内了,公元前321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远征到巴比伦时,这座大塔已遭破坏,为了纪念自己的武功,亚历山大曾有意重建此塔,可是,据估算,只是清除地面材料,就需动用一万人,费时两个月,由于工程浩大,亚历山大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

有的学者不同意《圣经》中提到的通天塔就是新巴比伦时代马都克神庙大寺塔的说法,认为在巴比伦城内,早在新巴比伦时代以前就曾有两座神庙,一座叫做萨哥一埃尔(意为“通到云中”),一座叫做米堤一犹拉哥(意为“上与天平”),它们可能就是关于通天塔传说的素材。但是,有关这两座神庙,没有发现更多的史料。

还有的学者认为传说中的通天塔是乌尔大寺塔,它位于巴比伦城东南135呎处,遗址占地约两万平方呎,边长约135呎。相传,这是古代闪族人从乌尔迁到迦南时建造的,把乌尔大寺塔视为通天塔,其理由有三:(1)如果像《圣经》上传说的那样,闪族人曾有过从东方到西方的大迁徙,那可能就是指族长率部从乌尔迁到迦南。(2)在所有巴比伦的寺塔中,乌尔塔的工程最大,修建时间最早。(3)此处为造高塔的理想场地,这里是冲积地,上游带来的淤泥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建筑原料。

关于《圣经》记述的修建通天塔一事,是否属实?如果确有其事,通天塔修建于何时?修建的始末如何?其规模式样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一直是不解的疑谜。

古麻剌朗国王的王陵到底在何处?

古麻剌朗王国是古代东南亚的一个小小的岛国。在明代以前,我国历代朝廷均不知有这个小国的存在。到明朝永乐年间,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航海事业日新月异,朝廷不断派出庞大的使团对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继郑和七次下西洋之后不久,明成祖又下令让太监张谦率团出使东南亚一些国家,在途经淳泥等国家的航程途中,竟发现了一个以前从不知道的名叫古麻刺朗的小国家。张谦回国后当即将这个重大发现禀报明成祖。

永乐十五年即1417年9月,张谦作为皇帝的特使,手捧明成祖的诏书正式出访古麻刺朗国。他在晋见国王斡剌义亦敦奔时,代表明皇朝向其表达了友好之意,并赠上中国特产绒棉、纱罗、纻丝等礼物。古麻刺朗国王见自己一个小国家竟受到大明皇朝如此恩宠,十分欣喜,心想如果能进一步得到明皇朝的庇护,不但可以以此抵御周围一些国家的欺压和凌辱,而且还可通过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促进本国的繁荣。3年后,至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10月,古麻刺朗国王斡剌义亦敦奔决定启程朝贡大明皇帝。国王亲自率官员入贡,受到了明成祖的热烈隆重的欢迎和接待。整个京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皇城内锦衣卫陈设仪仗,庞大的宫廷乐队高奏起《感皇恩》曲子。斡剌义亦敦奔国王入乡随俗,一切按照中国礼仪行事。他和其妻子、儿子、大臣身着大明皇朝朝服,下跪于丹陛,拱手加额,高声三呼成祖皇帝“万岁!”当晚,明成祖在奉天大殿摆设盛宴款待古麻刺郎国嘉宾。

古麻剌朗国王一行自此在中国一住半年,至第二年即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天启程回国。不料在路过福建时,斡剌义亦敦奔国王染上重病,不久即不幸亡故。明成祖特赐谥号“康靖”。下令由礼部主事亲自主办丧礼。并按王公规格在当地营建陵寝,永乐二十二年即1424年10月古麻剌朗国新国王剌苾为报答明皇朝,派叭谛吉三等人奉金表笺到京,向大明皇上朝贡珠宝、长颈鹿等物。此后因东南沿海倭寇骚扰和西班牙入侵,古麻剌朗国不再派使臣到中国。时光流逝,转眼5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古麻剌朗国“康靖”王陵究竟现在何处?

不少海内外人士历尽艰辛希望寻找到康靖王陵,但终因历史变迁,至今未能查考到王陵原址。

1988年4月,菲律宾总统科·阿基诺来华访根寻祖。《福建日报》在4月16日发表了《中菲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菲律宾——古国国王葬于福州》一文,文章生动介绍了古麻剌朗国王斡刺义亦敦奔一行来华朝贡。殁后赐葬神州大地的感人史事,点明了国王葬于福州,但没说具体地址。

《福建日报》说法来源于《福州府志》。《福州府志》卷23《冢墓》云:“康靖王墓在草市都茶园山。”《闽都记》曰:“永乐间古麻刺朗国王入贡,以疾卒,赐谥‘康靖’,有司营葬,春秋祭之。其陪臣数姓皆内附官,给廪食。”从上可见,康靖王陵当在福州西郊凤凰池北之茶园山一带。

福建省和福州市领导曾多次组织考古工作者去福州市郊踏勘查寻,但均未找到陵址。据凤凰池村老人讲,早年那里确实存在康靖王陵,陵前有石翁仲二,石马、石羊各一头,分列在陵墓两边。石人着明朝朝服,一文一武。陵前有一座石碑,碑文字体如蝌蚪状,无人认识。1952年在此兴建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时,有人目睹石人、石马、石羊从茶园山半山坡上被推土机推下山来。目击者说康靖王陵呈圆丘形,陵前竖有两根旗杆,即望柱,面积约300平方米,封土系糯米汁、石灰、沙土拌成,非常紧固。但这些文物无一件保留下来。

据历史记载,自古麻剌朗国王病殁后,每年清明、重阳时节,明朝政府都派官员前往王陵祭祀。留在中国守陵的国王陪臣和他们的后代,均由当地政府发给俸薪和廪食。这些人随着历史岁月的流逝,已与中华民族融合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活。至今还能找到陪臣后裔葛氏家人。葛蔚庵是其始祖,康靖王下葬后他就居住在王陵西边的洪塘镇,当地官府奉朝廷之命发给房屋、田产、俸薪。到明末,葛氏家族中已有不少人出人头地,迁往府城定居。至晚清时散居在杨桥头、宦贵巷、仓角一带,大多从事教书,有一个叫葛世枢的还当过光绪皇帝的老师。现在葛氏家族中仍有不少是教育工作者,有的还以访问学者身份去欧洲讲学。

然而,康靖王陵究竟在哪里呢?人们从点滴历史资料和调查访问中只能知道它很可能在福州市郊,至于具体何处是王陵原址,恐怕难以考证了。

泰姬陵的建造迷雾

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泰姬陵,华丽壮观,气势磅礴,举世闻名。然而,长期以来,围绕着泰姬陵的设计建造和艺术流派问题。却引起了印度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和争议。使人尤感兴趣的问题是:(1)究竟是谁建造了泰姬陵?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是否参与设计?(2)泰姬陵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范还是一座印度教神庙圣殿的遗址?这后一个问题耐人寻味,最近几年又有人提出一些新说,并作了新的探讨。

美丽的泰姬陵众所周知,屹立在印度亚格拉近郊亚穆纳河畔的泰姬陵,是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贾汉为思念缅怀其宠妻阿柔曼·巴纽皇后而建造的一座陵园。皇后原名蒙泰姬·玛哈尔(意为“宫中首选”或“宫廷之光”)。相传,年轻貌美的泰姬19岁就为莫卧儿皇帝生儿育女,共生了14个。1631年在生最后一胎时,不幸因难产而离世。沙·贾汉惊悉后,悲痛至极,在病榻前,他曾答应皇后两项遗愿:一是不再续娶;二是为她建造一座陵墓。嗣后,世人一直把泰姬陵视为沙·贾汉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一个象征。也把它看成是印度莫卧儿伊斯兰文化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