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7805700000015

第15章 中经

中经,是《鬼谷子》关于由内心发出以把握外部事物的方法,是处理人事、说服辩论应掌握的一项原则。包括察言观色、闻声和音、解仇斗郄、补充情思、驳斥言辞、笼络人心、恪守义道等七种具体方法,其中不乏狡诈奸巧,目的是为“制人者握权”,以便使“制于人者失命”。

【原文】

中经①,谓振穷趋急②,施之能言厚德③之人。救拘执④,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⑤;施德者,依道⑥;而救拘执者,养使⑦小人。盖士,当世异时⑧,或当因免阗坑⑨,或当伐害能言⑩,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自善,或当败败自立。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

【注释】

①中经:由内心发出管理外部事物。经,治理。《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明德,经理宇内。”陶弘景释《中经》云:“谓由中以经外,发于心,本以弥缝于物者也。”

②振穷趋急:使走投无路的人振作,使紧急的人趋于缓解。振,振作。穷,走投无路。

③厚德:品德厚道。

④拘执:《四部丛刊》本为“物执”,从陶注看,当为“拘执”。拘执,拘捕。

⑤俦善博惠:与善人成为好友而广施恩惠。俦,同类。陶注云:“谓能言之士解纷救难,虽不失善人之类,而能博行恩惠也。”

⑥施德者,依道:施行德义之人所作所为合于道。

⑦养使:救养役使。陶弘景注云:“言小人在拘执而能救养之,则小人可得而使也。”

⑧当世异时:面对时代变异。当,面对。世异,谓时代变化。

⑨阗坑:以土充满地穴,此指在乱世中,免于祸患。陶弘景释云:“阗坑,谓将有兵难,转使沟壑,士或有所因,而能免斯祸者。”

⑩伐害能言:残害能言善辩之士。陶弘景释云:“谓小人之道,谗人罔极,故能言之士多被戮害。”

破德为雄:放下斯文,起兵作战。陶弘景释云:“谓毁文德,崇兵战。”

抑拘成罪:被冤曲拘捕,定下罪名。陶弘景释云:“谓人不辜,横被缧绁。”

戚戚自善:心情忧郁而自守善道。陶弘景释之云:“谓天下荡荡,无复纲纪,而贤者守死善道,真心不逾,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败败自立:天下危败仍能自立。陶弘景释之云:“谓天未悔祸,危败相仍,君子穷而必通,终能自立,若管仲者也。”

道贵制人:其道贵在控制别人。道,原则、方法,此为控制对方之道。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指见到对方形象就可认知容貌的方法。

闻声和音:指听见声音就可随声唱和的方法。

解仇斗郄:指解除小的仇恨,使强者相争斗的方法。

缀去:指补充情思的方法。

却语:指驳斥言语的方法。

摄心:指摄取内心的方法。

守义:恪守道义的方法。

本经:指《本经阴符》七篇。

变要:变化的主要部分。

【译文】

所谓中经,就是使走投无路的人振作,使紧急的人趋于缓解,实施于那些能言善辩品德厚道的人。解救被拘捕的人,这样走投无路的人就不会忘记恩德。能言善辩的人,与善人成为好友而广施恩惠;施行德义之人所作所为合于道;而解救被拘捕的人,然后就可以驱使他。士人面对时代变异,或者在乱世中免于祸患,或者残害能言善辩之士,或者放下文德起兵称雄,或者被冤拘捕定罪,或者心情忧郁自守善道,或者天下危败仍能自立。所以其道贵在控制别人,而不能被别人控制;控制别人就握有权柄,被人控制就被掌握了命运。所以有见到对方形象就可认知容貌的方法,听见声音就可以随声唱和的方法,解除小的仇恨而使强者相争斗的方法,补充情思的方法,驳斥言语的方法,摄取内心的方法,恪守道义的方法。《本经阴符》主要是记载的道术,其变化的主要部分在《持枢》、《中经》。

【原文】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①,可以影响、形容、象貌②而得之也。有守③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④,以道为形,以听为容⑤,貌庄色温⑥,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⑦。

【注释】

①爻为之生也:陶弘景注云:“谓用爻卦占卜而知之也。”清人俞樾在《诸子平议补录》注云:“‘爻’乃‘交’之误。‘交’读曰‘狡’;‘为’读曰‘伪’;并古通用字也。此言狡伪之主,其中无守,故可以象貌得之。若有守之人,不可象貌而得矣。陶注未达假借之旨,乃谓用卦爻占而知之,殊误。”俞氏之说可从。

②影响、形容、象貌:指人的外表信息,声、形、貌等。

③有守:有操守。

④僻淫:僻,不正、邪僻。淫,邪恶。

⑤以道为形,以听为容:俞樾认为“听”为“德”之误,其说可从。意为:以道德为形状外貌。

⑥貌庄色温:面貌庄严表情和气。色,脸色、表情。《史记·西门豹传》:“色如死灰。”温,和气、柔和。《管子·形势解》:“温良宽厚,则民爱之。”

⑦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这种情况下就应隐瞒实情堵塞漏洞离开他。

【译文】

见到对方形象就可了解对方容貌的方法,是指那些狡猾虚伪者而言,可以从人的外表信息声、形、貌中得出结论。有操守的人,不视非礼,不听邪僻,言必根据《诗经》、《尚书》,行为不邪恶,以道德为形状外貌,面容庄严表情和气,不可能从相貌中得到什么。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隐瞒实情堵塞漏洞离开他。

【原文】

闻声和音,谓声气不同,则恩爱不接①。故商、角不二合②,徵、羽不相配③。能为四声之主者,其唯宫乎④?故音不和则悲⑤,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⑥。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⑦,合翼⑧相须⑨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⑩者也。

【注释】

①声气不同,则恩爱不接:意气不相投,就不恩爱友善。

②商、角不二合:商、角二音不相合。商、角,古代五音音阶的第二音和第三音。古乐五声音阶有五个阶名,分别是宫、商、角、徵、羽。

③徵、羽不相配:徵、羽二音不相协调。

④能为四声之主者,其唯宫乎:能够成为上述四声之主的,只有宫音。陶弘景释云:“宫则土也,土主四季,四者由之以生,故为四声主也。”古人将五音分别与五行联系起来,认为其中“土为宫,金为商,木为角,火为徵,水为羽”。

⑤音不和则悲:音调不和谐就会产生悲韵。

⑥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陶弘景释云:“散伤丑害,不和之音,音气不和,必与彼乖,故其言必逆耳。”本句意为:声音丑陋不和的,必然很难入耳。

⑦比目:指比目鱼。传说中此鱼只一目,须两条并游。

⑧合翼:指合翼鸟。传说中此鸟一眼一翅,需二鸟并飞。

⑨须:需要。

⑩调:协调、调和。《史记·历书》:“阴阳调,风雨节。”

【译文】

听到声音就随声附和,是指如果意气不相投,就不会恩爱友善。所以商、角二音不相合,徵、羽二音不相协调。能够成为上述四声之主的,只有宫音吗?所以音调不和谐就会产生悲韵,声音丑陋不和的,必然很难入耳。虽然有美好的言行名声,却不能像比目鱼、比翼鸟一样和谐,是因为声气不相投,音韵不和谐。

【原文】

解仇斗郄,谓解羸微①之仇。斗郄者,斗强②也。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弱者哀其负,伤其卑③,污其名④,耻其宗⑤。故胜者,斗其功势⑥,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郄无极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⑦。

【注释】

①羸微:指微小。羸,疲弱。微,微小。

②斗强:使强者相争斗。陶弘景阐释云:“辩说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故羸微为仇,从而解之,强者为郄,从而斗之也。”

③伤其卑:为其卑下伤心。伤,悲伤,哀痛。《战国策·秦策一》:“天下莫不伤。”

④污其名:玷污其名声。污,玷污。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以污陛下之聪明,而终无补于世。”

⑤宗:祖先、祖宗。《左传·成公三年》:“使嗣宗职。”

⑥故胜者,斗其功势:俞樾考证“斗”当为“闻”,其《诸子平议补录》本条下云:“‘斗’乃‘闻’字之误,上云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此云闻功势,即谓彼闻我之功高势盛也。下云弱者闻哀其负,亦承上文弱者哀其负而言,与此正同,可以为证。俗书‘斗’字作‘閗’,与闻相似,因而致误耳。”

⑦郄无极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有间隙未达极点,抵御捍卫的也不强大,那么就都可以以兵相威胁而吞并他们。

【译文】

解除小的仇恨使强者相斗,就是说解除弱者的不和,而挑动强者争斗。强者出现争斗,获得胜利的一方,炫耀武功,显示势力。弱者哀伤自己的失败,伤心其卑下,玷污了名声,使祖宗受辱。所以胜利的一方,以其胜绩盛大,前进而不知退却。弱者因为哀伤失败,见到自己所受损伤斗志倍增,死战而已。仇恨没有达到最大,对方防御也并非很强,则都可以武力相威胁而吞并他。

【原文】

缀去者,谓缀己之系言①,使有馀思②也。故接贞信③者,称其行④,厉其志⑤,言可为可复⑥,会之期⑦喜。以他人之庶⑧,引验以结往⑨,明疑疑而去之⑩。

【注释】

①缀己之系言:倾诉自己挽留的话。陶弘景释云:“系,属也,谓己令去而欲缀其所属之言。”

②馀思:之后仍存有的思虑。

③贞信:正直诚实。《商君书·定分》:“名分定,则大诈贞信,民皆愿悫而各自治也。”明范景文《〈鹿奉常集〉序》:“与君父言慈仁,臣子言敬孝,兄弟言友恭,朋友言贞信。”

④称其行:称颂他的品行。称,称颂。《商君书·徕民》:“此四王者,万世之所称也,以为圣王,然其道犹不能取用于后。”其,指上文“贞信者”。行,品行。《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陆逊陈其素行。”

⑤厉其志:激励他的志向。厉,鼓励、激励。《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亲秉旄钺,以厉三军。”

⑥言可为可复:商谈可以做可以恢复的。

⑦会之期:再次相会的日期。

⑧庶:希望、欣幸。

⑨引验以结往:结合以往的经验。

⑩明疑疑而去之:阐明疑惑加以排除。

【译文】

缀去,是指倾诉自己挽留的话,使他离去仍存有思虑,所以结交正直诚实的人,要称颂他的品行,激励他的志向,高谈可以做可以恢复的,希望喜悦地再会。利用他人的希望,引用以往的经验,交结以发展将来,阐明疑惑而加以排除。

【原文】

却语者,察伺短也①。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议其短验之②。动以忌讳③,示以时禁④;然后结信以安其心⑤,收语⑥盖藏而却之⑦,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⑧。

【注释】

①察伺短也:探察对方的短处。

②议其短验之:议论对方短处加以证实。

③动以忌讳:以忌讳触动对方。

④示以时禁:以当时禁令展示对方。陶弘景阐释云:“既有其短,则以忌讳动之,时禁示之,其人因以怀惧。”

⑤安其心:安抚对方的恐惧之心。

⑥收语:收回刚才“动以忌讳,示以时禁”的言语。

⑦盖藏而却之:掩藏起来斥责对方。

⑧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不要使自己所不能做的事让许多人知道。陶弘景阐释云:“既藏向语,又戒之曰:勿于多方人前见其所不能也。”

【译文】

驳斥言语的方法,就是探察对方的短处。所以说的话多一定有失误的时候,议论对方短处加以证实。以忌讳触动对方,以当时禁令展示对方;然后用诚信同他结交,将其失言掩藏来驳斥对方,并告诫他不要在许多人前表露他所不能做的事。

【原文】

摄心者,谓逢好学伎①术者,则为之称远②;方验之,警以奇怪③,人系其心于己④。效之于人⑤,验去乱其前⑥,吾归诚于己⑦。遭淫色酒者⑧,为之术,音乐动之⑨,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⑩,喜以自所不见之事,终可以观漫澜之命,使有后会。

【注释】

①伎:技艺。《荀子·王制》:“案谨募选阅材技之士。”

②称远:称誉远方。

③警以奇怪:以其技艺为神奇怪异,从而惊叹。

④系:联接、关联。指人心被笼络。陶弘景释云:“既为作声誉,方且以道验其伎术,又以奇怪从而惊动之,如此则彼人心系于己也。”

⑤效之于人:陶弘景释云:“又效之于时人。”效,征验,意为在人们面前征验。

⑥验去乱其前:陶弘景释云:“验之于往贤,然后更理其前所为。”意为把其与先贤比较相验证。

⑦吾归诚于己:那些有技艺之人就从内心上归于自己。

⑧遭淫色酒者:碰到沉迷于酒色的人。

⑨音乐动之:以音乐之美触动他。

⑩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让他感到过于沉溺于酒色,必定会置自己于死地,有生之日必定减少。

喜以自所不见之事:以自己所没有见到的事使他高兴。

漫澜:无边无际的样子。陶弘景阐发本句意蕴云:“又以音乐之事彼所不见者以喜悦之。言终以可观,何必淫于酒色?若能如此,则性命漫澜而无极,终会于永年。愚人非可以道胜说,故唯音乐可以摄其心。”

【译文】

摄取内心的方法,就是遇见好学技术的人,就称赞他的长处,传播远方;然后验证,以其技艺为神奇怪异,从而惊叹,这样他人心绪就会归向于我。在人们面前证验,又与先贤相比较,那些有技艺之人就从内心上归于自己。碰到沉迷酒色的人,使用此术就是用音乐感动他,让他感到过于沉溺酒色,必定会置自己于死地,有生之日必定减少,再以他不曾见闻的事取悦他,最终可以看见生命充满希望,使得有再见之期。

【原文】

守义者,谓守以人义①,探心在内以合也②。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内,事有系由而随也③。故小人比人,则左道④而用之,至能败家夺国⑤。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注释】

①守以人义:坚守人的义理。

②探心在内以合也:探求内心以相符合。

③从外制内,事有系由而随也:从外面来控制内心,那么任何事都可以随顺而成功。陶弘景注云:“得心既深,故能从外制内;内由我制,则何事不行?故事有所属,莫不由随之也。”

④左道:旁门邪道,不正之道。

⑤夺国:丢掉国家。夺,使失去。《荀子·富国》:“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

【译文】

所谓守义,就是坚守人的义理,探求内心以相符合。探察人的心灵深处就是要深入了解其意图。从外面控制内心,那么任何事都可以随顺成功。所以小人以小人之心用此道,就会走入旁门邪道,而致使败家误国。不是贤良智慧的人,不能以义行守住家业,不能以道义守住邦国。圣人在于掌握道的微妙之处,确实可以转危为安,救亡图存啊。

智谋的八大基本原则

以正治国

凡是国家的治理,社会的管理,一定要用正谋,堂堂正正、方方正正、公公正正。歪门邪道不能治国,“上梁不正下梁歪”,雕虫小技不能治国,阴谋诡计更不能治国。治国需要宏图大略,堂堂正正。作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无论是思想政治建设还是经济文化建设,都需要把正谋作为最基础的指导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出凝聚力,产生向心力,才能有战斗力。否则以雕虫小技去笼络、收买人,甚至用阴谋诡计去驾驭和控制人,一时可能得逞,从长远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中国古来的国君都讲究以正治国。以正治国,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四点:

适应伦理环境。从智谋的发生看,智谋者总是要置身于一定的伦理环境,离不开这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里所指的伦理环境包括智谋者本身的伦理道德修养、智谋者所处社会的伦理体系和价值规范、智谋者本身的价值观以及某一智谋所预设的价值取向等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智谋的产生过程及其所呈现的状态。

把握价值尺度。从智谋的选择看,选择什么样的智谋来加以实施,总要涉及一定的价值尺度。选择性是人类意志、心智和理性的特有性质,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必然要与价值尺度联系在一起。这种价值尺度受到特定社会历史传统的影响,也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也就是说,智谋的选择离不开传统和现实中的价值标准。例如,同样是资产阶级革命,法国人选择激烈的暴力形态,英国人选择的则是温和的改良形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不同,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与各自社会的价值尺度有关。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法国人较多地信奉反抗现实、摧毁一切黑暗势力的浪漫主义,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他依据的价值尺度是:“没有恐怖的德行是软弱无力的,没有德行的恐怖是残酷的”;而英国人则较多地倾向于承认阴暗面的存在,愿意采取温文尔雅的绅士式的改良方案,即使必须使用暴力手段的时候,仍然是“温文尔雅”的,以克伦威尔为代表(有位雕塑家是这样表现克伦威尔形象的:一手拿着宝剑,一手拿着祈祷书)。据资料表明,“二战”以来,美国先后直接或间接地对南朝鲜、越南等11个国家进行了军事干涉。同时,苏联则对下列国家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军事干涉: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越南、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南也门、柬埔寨、阿富汗。其中,美国对越南和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干涉是最大的两次,且都以严重的失败而告终。两个超级大国对本来就是相当复杂的地区冲突的干涉,总是使这些地区的冲突更加尖锐,造成紧张局势进一步增强,并使政治解决的可能性更加复杂,而且这种干涉增强了战争升级的危险性。事实证明,肆意动用武力来解决地区冲突是绝不会有好效果的。苏联国内曾上映了反映阿富汗战争的纪录片《痛苦》,其解说词中说:苏联人“必须明白,通过使用暴力解决国际问题是行不通的;阿富汗的情况表明,这种办法是行不通、不可靠和不可采取的”。这部影片上映后,场场爆满,人们从血的代价和“痛苦”中汲取了教训。马列主义创始人主张革命暴力,列宁曾说,暴力思想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基础”。必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暴力思想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但苏联领导人坚持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而“必有一战”。为了在下一场“制度战”中彻底战胜对手,苏联必须尽最大力量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军事机器,从实力上压倒对手。勃列日涅夫曾说,苏联把它的国防力量保持在最高水平上符合马列思想,是“过去60年以来的一个主要结论”。可以说,苏联崇拜武力的思想是对马列“革命暴力”思想和价值尺度的变态继承和发展。再如,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与前三场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有所不同,由于是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企图占领伊拉克,美军此战并没有得到人道主义的支持,所以美军特别强调将军与民分开的战略指导,但伊拉克采取的却是藏兵于民的游击战术,因此,美军的行动受到很大牵制,只能采取“蛙跳”和占领战略目标的战术。据媒体统计,自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截至2007年4月13日,美军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已超过3290人。美国已经陷入伊拉克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由此可见,智谋选择与应用必然与价值尺度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价值尺度决定智谋的应用情况。

运用道德手段。从智谋的运用看,任何智谋实践活动都少不了一定的道德手段。智谋要得到具体的实施,必须得到人们对它的理解和同意,这就体现出道德因素的作用。有的智谋,道德因素是如此之强,以至于积极地运用它、强化它就可以取得巨大成功;而如果不恰当地引导它或忽视它,就难以成功甚至彻底失败。中国革命史中有着丰富而生动的范例。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一开始只是少数人的革命,靠一些热血青年的小规模起义或暗杀、收买等活动来进行,不相信广大民众的力量,不懂得利用道德精神来激发民众的革命热情,结果总是不能成功,反而被掌握着军事实力的军阀官僚所利用。后来孙中山听从共产党人的建议,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才搞起了北伐,取得了一些效果。而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汲取了孙中山的经验教训,从土地改革、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经过数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解放了全中国。对比一下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历程,我们就可以发现,重视智谋中的道德因素以及如何重视、重视什么样的道德因素,是多么重要。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不仅仅在于其洞察入微的政治智谋和出神入化的军事智谋,还在于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善于用精神聚众(无私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而且还身体力行,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显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运用道德手段实施智谋的典范。

注重道德效果。从智谋的结果看,任何智谋实践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道德效果。智谋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实现,也就是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过程中,必然实现了某种道德效果。表面看来,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与道德无关。实则不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也必然深刻地改变了个体与类的本质及其关系。比如,工业革命的直接后果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兴盛,这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劳资对立、剥削与反剥削、资本主义的繁荣与危机这一系列问题所导致的道德变革是前所未有的:剥削阶级由热衷于权势与荣华转向了疯狂追求金钱与利润;被剥削阶级则由对人身自由权利的要求转向了对生活保障的要求。再者,人对社会的认识和改造活动本身就属于道德化的过程,因为人对自身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的深化,必然要导致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深化;人对社会的改造,人与人、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立和抗争,也必然使社会道德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世界普遍出现了精神危机,人们表现出沮丧、绝望的情绪,对文明和生活的价值,对人本身的价值产生困惑,并作了重新估价,从而出现了西方历史上又一次道德大转变。如果说资本主义的兴起把人们的眼光从上帝移向了金钱,这次道德大转变则从金钱转向了人本身。思想家们激烈抨击资本主义拜金思想对人的异化,号召人们重新审视人本身的价值,尊重人的主体人格力量。其实,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博大精深,古圣先贤在运用道德手段和效果实施智谋方面,早已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一举打败了鲁国,鲁庄公被迫签订降书,就在鲁庄公和齐桓公签降约的时候,鲁国的一个将军叫曹沫,突然冲到堂前,掏出匕首,对着齐桓公说:“你攻打我们,占领了我们的领地,还要叫我们签降约,你必须把你侵占的土地都归还我们鲁国,要不我这匕首……”意思就是说鱼死网破。齐桓公虽然是胜利者,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是被人家胁迫者,他不答应,生命就受到威胁,答应了,他又非常不愿意。当时管仲跟随齐桓公左右,他看到情况不妙,如果不答应,齐桓公就有生命危险,就劝齐桓公答应曹沫的要求,把攻占鲁国的土地都退还给鲁国。这样,鲁庄公和齐桓公的降约就签成了齐国退还鲁国土地的和约。齐桓公回去以后,非常恼怒,为什么?他攻下来的土地又要在被胁迫的情况下归还给鲁国,他怎么能愿意呢?他就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加害曹沫,把曹沫杀掉,才解他的心头之恨。管仲就反复地劝齐桓公,说你和鲁国签订了这个协约,诸侯国全知道了。你如果现在反悔不认账,特别是不归还攻占的土地城池,诸侯国会说你不讲信用,因此你一定要归还。管仲当时在齐桓公的心目中是很有地位的,齐桓公就放弃了杀害曹沫的计划。一年之后,把所有占领的地盘都如数归还了鲁国。齐国没有占到便宜,但诸侯国却对齐桓公这种讲信义的做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又过了一年,齐桓公就被诸侯国推荐为盟主。齐桓公虽然丢掉了已经攻占了的土地,但取得的是诸侯国的信任,最后不是用战争,而是用信义得到了盟主的地位。所以战国的时候,春秋的时候,所有的君王治理国家,对道德效果的利用,都是非常强调的,也被历朝历代的君王所推崇。以正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也是我们今天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领导人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借鉴和把握的。可以说,以正治国是第一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