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牮———
浙江台州人,2001年进入宁波理工学院法学专业学习。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毕业后通过司法考试并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法律部从事银行法律工作。工作三年后考入香港大学法学院学习金融法。现在深圳发展银行行长办公室任职。
大学时代打好基础
尹牮,是理工建校第一届的学生。虽然高考成绩不理想,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尹牮丝毫没有气馁,学习十分刻苦。他学习的法学专业有大量的知识是需要记忆的,因此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再次把今天所学的知识重新温习一遍,加深记忆。除了掌握好书本上的知识,他在大学四年中还阅读了大量其他学科的书籍以求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正是凭着这样一种认真、勤奋的态度,尹牮在大学里多次获得奖学金。
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尹牮最大的感受就是充实。大学四年他一直牢记着自己的理想并不断为之奋斗。“当时选择法学,是因为自己心存强烈的理想,希望自己将来可以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使诸多不公平之事得到公平的处理,诸多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获得公正的评价,希望可以尽自己的所能促进一点社会正义。因此大学四年我对专业课一直都是怀着强烈的兴趣的去读的,从来没有觉得法律只是一门需要死记硬背的学科。”
随着对学科学习的深入他萌生了考研的想法。希望自己在毕业之后能多开阔眼界,多接受点先进的法律教育,所以大学里面他就开做足了准备。“首先是专业课,因为良好的GPA是国外的好学校录取的一个基础条件,其次是英语,这个需要积累。”大学四年一晃而过,在追求理想道路上前行的尹牮感到很幸福。
毕业之后梦圆港大
理工毕业后,尹牮参加了工作,在他看来工作之后能让自己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毕业后他便应聘进入了工商银行宁波分行法律部从事银行法务工作,在工行工作的三年时间里,通过了司法考试也拿到过工行总行的法律工作荣誉奖励。但在工作第三年的时候,尹牮发现自己在知识上还不够完整系统,强烈地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再深造,再多学点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尹牮又开始捡起英语,考雅思,准备材料,最后幸运地考取香港大学法学院金融法专业研究生。
谈起在港大的学习情况,尹牮感触颇深。“在港大法学院学习的那段时间是非常充实的。每次上课前老师都会发一些需要学生阅读的材料,那些材料都非常厚,因此熬夜读材料是法学院学生的常态。港大老师上课从来不会照本宣科,都是在假设你读完材料的基础上做重点分析讲解。因此如果你不读材料,第二天上课就会发现你是在裸听,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
另外,尹牮还向我们介绍了港大和内地大学的区别。“和内地很多高校相比,港大法学院更重视学生的讨论和分析,经常会有讨论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学生在讨论会上的表现也会作为期末考试分数考核。而且港大的学校氛围很自由,常常会举行各种各样的讲座,其丰富程度超过了内地绝大部分学校。这样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很大发展,学生不盲从,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遇到问题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在港大深造的那一年时间里除了学习,尹牮的生活也很丰富多彩。据他介绍,香港的大学有非常良好的设施,学生周末很少住校,所以一到周末放假学校就很冷清,通常都是大陆学生独享学校设备。偌大的电脑房和运动场、舒服的游泳池,都有尹牮不少美好回忆。“在香港的各个学校都有大陆学生的联谊会,周末会组织一些活动,可以认识不少来自内地的学生。而且香港本地的学生也很好打交道,不像内地的一些学生常常过分盘算自己的明天,将自己逼得很累。加上他们对内地很感兴趣,因此只要主动点和他们交流,也是可以结识不少朋友的。”尹牮说,粤语并不是他交流的障碍,在香港很多人听得懂普通话,而且粤语也不难学,不留神就长进不少。
读研之后,尹牮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长了很多见识。“就像在小地方呆久的人出来见了大海。”尹牮学会了谦虚,承认自己所可以理解到的、可以认识到的只是这世界的太小一部分。“在我的脑力范围外有太大的空间。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有过多的自负,每天都在或多或少地干着坐井观天的蠢事,争论着盲人摸象的争论。”
留学归来不断进取
尹牮在香港大学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习后通过应聘顺利进入深圳发展银行总行法律部,继续从事银行法律工作。最近,因为行里组织变动,他被安排进入行长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现在的工作让他接触到了更多的内容,视野比以前宽了很多,但同时感到肩上的压力也更大了,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他希望自己能在新的岗位上获得更多的发展。
尹牮总是精益求精,怀揣着梦想不断奋斗。虽然他说能被港大录取是一种幸运,但是这又更像是偶然之中的必然。天道酬勤,这是他辛勤付出之后获得的回报。尹牮的港大之路走得踏实、坚定,而他在港大所学习到的一切也必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采写:徐安洁 叶溯义 余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