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碧娜———
信息分院电子信息工程200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都较为突出,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等职,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三好学生等荣誉。2005年6月毕业后进入宁波国家电网鄞州电业局工作,于2007年9月考取南昌航空大学硕士研究生,攻读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2009年12月硕士提前毕业,作为紧缺人才被梅山保税港区特招进入现在单位工作,并很快提升为部门主管。
在自我提升中追逐梦想
2001年的秋天,怀着高考失利的惆怅和对象牙塔生活的憧憬,郑碧娜踏入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大门,从此开始了她的四年本科学习生涯。郑碧娜同所有的大一新生一样,有过迷茫,有过踌躇,但更多的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可能有的人会选择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地度过四年,但她没有,也许是天生的不服输和不甘于现状的性格,同样是在对未来一片模糊的情况下,她选择了做自己能做的也是应该做的事———读书。高尔基有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广泛的阅读,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探讨,在实践中逐步消除了自己的茫然,渐渐清晰了自己的方向。机会和成绩总是留给那些勤奋、有准备的人。本科四年的学习和学生工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科毕业后,郑碧娜凭着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顺利进入宁波国家电网鄞州电业局工作。在很多人看来,一个女孩子能够在国企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算是不错的选择,然而,对于她而言这种“稳定”可能带来的更多的是枯燥,工作按部就班、生活静如死水,她常常问自己,难道就这样过一辈子吗?看着昔日的一些同学好友仍然徜徉在大学里,诉说着研究生生活的酸甜苦辣,她再也淡定不下去了,她喜欢折腾的个性占了上风,于是她毅然选择重新拿起了课本,走上了考研之路,报考了清华大学通信专业。众所周知,考研之路何其辛苦,半工半读更是一种考验,何况报考的还是首屈一指的名校名专业,但是碧娜并没有就此退却。她并不怕苦,相对于备考苦读,可能死气沉沉的生活才会更叫人痛苦。而且碧娜并不孤单,她曾说,这一路走来有密友、恩师和亲人相伴,他们给她的帮助不仅仅是一本书、一套试卷的帮助那么简单,更是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终以高分通过了清华大学的初试分数线,但正当郑碧娜全力准备复试之时,老天似乎给她开了个玩笑,她迟迟未收到复试通知书,获知名额已被强军计划所调整,意味着她与清华失之交臂,这样的打击她一下子承受不住,觉得老天对她很不公平,于是她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了怀疑。正当她一筹莫展之时,亲友、师长给了她很多的鼓励和安慰,其中考研备考时认识的一位清华大学通信专业的博导主动与她联系,建议她调剂,并把她推荐给了他的师弟———南昌航空大学的研究生院院长,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博导,于是郑碧娜进入了南昌航空大学,拜读于江院长的门下。在导师的悉心开导下,在实验室师兄们的合力帮助下,她重新又燃起了斗志,并对人生有了新的定位和思考。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这类世界前沿课题要求学生的外语水平非常高,所有专业书本和论文资料都是英文,他的导师是严谨出了名的,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通过英语专八,要求每周六进行周例会汇报,要求论文高质量等。研一的忙碌并没有使她感到沮丧,重新燃起了斗志,她决心把握新的机会,身体开始处于亢奋状态,对知识的渴望犹如海绵吸水,对学习更是如饥似渴。那时她的人生格言便已是:人的潜力是逼出来的!
研二时成功通过了硕博连读的考核,之后的忙碌程度不言而喻。在郑碧娜的回忆中,导师给了她很大的影响,她的导师不仅对学术研究要求严格,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亦是如此。强劲的体魄也是做学问所需,所以碧娜每天都早起锻炼。一切的成功都是要有基础的,当然,那时的锻炼也为碧娜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健康基础。
硕博连读期间,一个消息成为碧娜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郑碧娜得知自己的家乡———梅山岛,顺利通过国务院审批,成为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浙江省唯一的保税港区。看着原始封闭的海岛就要蜕变成这么一副宏伟的前景,郑碧娜感到内心非常激动,这不正是自己一直追求的人生价值体现吗?把自己投身到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把自身的所学运用到能够实现自己价值的岗位上。但同时她必须面临两难的抉择———学业还是事业。
郑碧娜为了此事和父母进行了商量,她的父母是土生土长的宁波梅山农民,然而他们却并没有农村人的传统思想,儿时父母便支持碧娜自行决定事情。所以当碧娜最终决定放弃攻读博士选择回乡时,父母也是给予了支持,尊重了她的决定。
郑碧娜毅然中断了博士学位的攻读,选择硕士提前毕业打算回乡投身梅山岛的建设事业,开始了追逐梦想新的旅程。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致力于建设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城市的核心功能区、浙江深化对外开放和实施“港航强省”战略的先导先行区、长三角建设资源配置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功能区、国家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验区。梅山保税港区刚开始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它需要建设者们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保税港区先行先试的综合示范效应,从而形成与国际接轨、特色鲜明、运作高效的新型管理和运行模式。梅山岛的开发前期非常的艰难,郑碧娜承担的工作是港区封关运作软件平台的开发,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人手缺,在最白热化的三个月,她牺牲了休息日,并且每晚几乎只睡四个小时,她就这么咬着牙,投入了她所有的激情才挺了过来。很久以后她回想说,她其实一点都不感到累,“因为心不累,身体是永远不会累的。”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郑碧娜与她的同事们同甘共苦,共同奋斗,梅山岛保税港的开发建设所取得的业绩引起了外界的关注。而郑碧娜作为一名基层工作的典型为人们所知,同时她与她的同事们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苦干、实干的精神作为一种“梅山精神”将一直在梅山岛开发建设中勉励着大家共同奋斗。
郑碧娜坚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可能你付出了却没有回报,那只能证明你付出的还不够。”对于中断学术之路她表示有一定的遗憾,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投身于家乡建设是她所希望的,现在的她,很幸福!
采访人:倪慧楠 邱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