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十年树人
7783300000028

第28章 叶盛:一个勤勤恳恳的织梦者

叶盛———

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就读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于冰箱的结构设计工作,获得了几个冰箱的外观设计专利,2011年评上了助理工程师。

他,简简单单。他,也曾是一个花季少年,爱闹爱玩。他,没有浮躁,足履实地。他,一直潜心于做自己的事,孜孜不倦。他,并不满足于当下的成功,力求更好。

就业,从大学开始扬帆

成功从来不是一步登天的,包括比尔·盖茨、李嘉诚、马云,也包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叶盛。

叶盛今天的成绩与当初专业的选择是密切相关的。报考的时候,他并不是盲目地追随热门专业,而是基于对就业前景的分析和个人兴趣的偏好,选择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

但是,对于很多大一新生而言,课程的学习往往会觉得力不从心,有时候甚至会想,“到底是我选择了专业,还是专业选择了我”。这样的迷茫谁都有,刚上大学的叶盛也有这样的烦恼,不太明白现在自己在学什么,毕业以后又真的会去做什么。不过,徘徊了一段时间后,年轻的叶盛很快就醒悟过来,要对自己负责,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于是大学学习生涯在真正意义上重新开始了。

大学的课程设置总是广而不精的,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学,比起大多数人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简单的学习,叶盛总是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像proe这样专业相关度较大、个人比较偏爱的软件。日积月累下,成就了他的一技之长,对就业有了很大的帮助。

大学四年,叶盛放弃了很多竞争学生干部,参加各种比赛的机会,选择给自己最充沛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愿意做、应该去做的事。约上好友在篮球场上尽情地挥洒汗水,或者跑到人才网上看看人才需求,又或者坐在宿舍里安静地画一些机械结构。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在校外找兼职,为了勤工俭学,或为了积累从业经验。叶盛认为:“如果这份工作与你的专业相关性不是很大的话,不如放弃,与其为了这一点点工资奔波,不如把时间留出。转而将学校当成自助餐厅,效仿鲁迅把别人喝茶的功夫用在专业学习上,扶着墙进来扶着墙出去。毕竟那笔高额学费摆在那里,它是死的,但思想是活的。”

时间不会等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学自己的知识,那才是真实的,才能真正为我们的未来创造些什么。

就业,从足下开始起航

岁月不居,时光荏苒。大学毕业后,就业的压力摆在叶盛面前。经过在各种不同的车间实习之后,他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找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专长,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

在网上可以搜到很多关于求职技巧、面试技巧的文章,但是在叶盛看来,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肚子里有墨水,有可以让人青睐的专业知识特长,有能够胜任所应聘的工作岗位的能力。这样,面试当天你就可以很自信地告诉面试官:“如果错过我就是你们的损失。”

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的介绍,叶盛进入到了冰箱外观设计这一领域。刚开始接触这个工作的他对此也只是略知一二,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得从头开始。就这样,他先在车间实习了两三个月,然后又在实验室工作了半年,最后进入办公室工作。一路走来,他就是凭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细心,不耻下问的虚心,持之以恒的耐心,从生疏过渡到了解再到熟知。

最让叶盛引以为豪、最难忘的事是他获得的第一个冰箱外观设计专利。那一段拼搏的时光,虽然谈不上刻骨铭心,但却是那么的深刻。当时的他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真正要自己动手设计出一个图形那就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了。困难是肯定有的,所有的东西都要靠自己一点一点琢磨、推敲,或是向前辈请教。他负责的是结构设计,在工作的两三个月里,一直从早到晚地坐在电脑前研究设计,再累再苦,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总坚信咬咬牙就会过去的。历时四五个月的团队合作、研究,他们的作品终于得到了认可,获得了冰箱外观设计专利。所有有过的失落惆怅,所有流过的泪和汗,在这一刻都显得格外渺小。

作为公司研发部门的一员,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每年都有不少新品要开发,用户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冰箱外观设计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也标志着这个行业的进步和创新。看着自己的作品和心血被别人所认可,那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喜悦。虽然叶盛已经拿到了几项冰箱外观设计专利,但是学习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一直在学习相关的软件,武装自己的头脑,与时俱进。2011年他不仅换了新的公司,更是通过努力,评上了助理工程师。以后的日子,他会一如既往地保持最初的那份热情,继续奋斗。

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提到,当下我们大学生应该好好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不要虚度光阴。大学四年其实很短暂,转瞬即逝,要把握时机,活在当下。人生,需要不断地树立新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就像很多人说的,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学习吧,就像永远都不会饱和一样。

采写:马梦霞 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