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十年树人
7783300000027

第27章 徐春浩:生如春水,浩浩荡荡

徐春浩———

学院2005届毕业生。在学生时代就创办过几家公司,现任宁波银行甬港支行行长。

一个成功人士总有它自己的坚持与付出。回归母校,他西装革履、目光坚定,展现出精英人士的风范。那真诚的笑容和温和的谈吐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性格决定命运”。“我的性格比较直爽,喜欢交际,这也是我选择从事金融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他看来,事业一定要与爱好相一致,这样你才有激情投入其中,从中获得快乐。本着对金融方面的喜爱,徐春浩就决定要选择经济类相关的专业。

作为一个宁波人,徐春浩想与其毕业后再回到宁波,不如就在宁波读大学了。就这样,在2001年9月,他迈进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大门,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学习中,他秉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对待具体操作、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学习时尤为认真。

在大学期间,除了专业的学习,工作的实践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校期间,他担任过班长,信息服务协会会长,以及分院学生会主席。从初中开始他就多次参加创业大赛,对于未来的规划有着明确的目标。徐春浩说道,他从大一就开始接触社会了,常常接触一些小的生意。在大一、大二两个多的春夏秋冬交替中,他活跃在各个领域,在内贸、外贸以及事业机关等方面都有过尝试。徐春浩在不断地尝试过后才给自己的未来找到了一个定位。有了定位,有了奋斗的目标,就要开始将之付诸实践。在大三下学期,他和一位校外的朋友合作,创办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他主要负责策划、装修、包装、营销方面工作。有了第一次创办公司的经验,在2005年毕业之后,他另外又创办了一家外贸公司。

一步一步走来,徐春浩靠的不仅仅是他的努力,还有他对人对事的端正态度。他认为,他能得到的这些成绩很大一部分靠的是他做人做事的原则。“做事先做人。”他如是说道。他认为做人靠的是积累,极为重要的就是要真诚待人,要明白“吃亏就是赚便宜”的舍得之道。多些努力少些抱怨,选中了一件事就要为之努力执著。

作为一个为事业不断奋斗的人,徐春浩认为企业经营不单单只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修为。他用《孙子兵法》中提到的智、信、仁、勇、严来说明成功人士所要达到的境界。智即需要不断充电,不断地充实自己;信即是做事要以诚信立本,这样才能建立起好的人脉、生意基础;仁就是要孝敬父母,以真诚对待朋友;勇则要求做人要敢担当,遇到自己喜欢的事要敢于出击,但是在敢于尝试的同时却又不做影响家庭的事情。

如今已经工作有几个年头的徐春浩并没有满足于现状,现今的他依旧在工作之余到浙江大学研读EMBA。对此,他还说道,之所以去研读这样一个课程,一是以此来学习一些经营管理的知识,二是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做打算,因为“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同什么样的人交往,这样才能接触到更多的人,吸取到更多的精华,不断地提升自己”。采访中,徐春浩侃侃而谈,曾经的努力和奋斗在现在都换成了生活的幸福感,在他看来,工作是为了享受生活,而生活则是为了更开心地活着。这样一种平和、简单的心态也让他在追求自己事业的同时增添了一些温馨的色彩。面对事业,他有他的目标;面对生活,他亦有自己的想法。生活中的徐春浩喜欢新鲜事物,钟爱徒步旅行,钟情于美食,这样的生活也为他增添了一种随性的气质。

曾经的徐春浩并不似今天看到的这样健谈、有思想,人生路上的百转千回使他懂得许多、亦改变许多。

青少年时期的徐春浩一直是一个闷葫芦,不善于表现自己,亦不善于与人交流。那时的他是自卑的。一直到初中的一次校运会,班级需要一名男生参加5000米长跑,在所有人都不愿意参加的情况下,老师想到了这个低调的孩子。徐春浩回忆当时的场景,笑着说:“老师把一个好大的帽子直接扣我头上,说我有责任心又热爱班集体之类的,就这样我也没怎么想就答应去参加比赛。”既然答应了就必须尽力完成。怀着这样的想法,徐春浩坚持每天训练。1圈、2圈? ?10圈,直至完成每天给自己定下的早晚各跑20圈的任务。当时周围的同学都建议他重在参与,不要这么较真。可是他执著地坚持着。最终,他不但拔得头筹而且破了校记录。更值得一提的是在5000米比赛前的男子跨栏中他跌倒过,双脚被煤渣弄得伤痕累累,校医嘱咐再三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老师也劝其好好休养,可是他还是选择了坚持。这次经历让徐春浩意识到执著与勇于尝试的力量。也是从冲过终点线起,这个内向的孩子开始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放眼大未来。

青春永远是一台躁动不安的机器。高三时期的徐春浩一度十分迷茫,他不知道用无数习题堆砌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凭借着一腔热血,在高考前一个月他竟然捏着100元钱离家出走去了上海。除去路费住宿费,刚刚抵达上海不到一天的徐春浩立马陷入四面楚歌的无助之中。于是他选择在一家饭店打工,洗了一天的碗赚到了几十块钱,他没敢乱用这笔辛苦得来的钱,为了省钱,当晚他在一个桥洞下过夜,意外与一群流浪汉相遇。5月的街头还带着微寒,一个善良的流浪汉给了他一床薄被,询问他为何流落街头,在徐春浩说明原委后,这名流浪汉不禁扼腕,十分不赞同他如此不珍惜学习机会的行为,并劝说徐春浩尽快回学校。在这名文化程度并不高的中年男人看来,学习不仅仅是应对社会竞争的方式,更是充实自己的途径,他念念不忘的就是自己没有好好学习,落得今日这般田地。次日,徐春浩带着流浪汉的话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回忆起那个初夏的夜晚,徐春浩还是十分激动。

大学时期,让徐春浩记忆犹新的是一次讲座,它的主讲人是万里学院董事长徐亚芬———一个从小小的万里驾校负责人做起的女强人。在那次讲座上徐亚芬告诫当时台下的学子:“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机会,你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句话一直烙在徐春浩的心里,往后的日子里他也坚守着这份信念,勇敢地接受每一次挑战,努力把握每一次机遇。也正是基于这股毅力,铸就了他今日的辉煌。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数种可能,既然选择了其中的一种,那便要像徐春浩一样风雨兼程。

采写:陈也悠 包婷婷 蔡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