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呼家将
7713400000055

第55章 杨文广奉命探山段红玉施法取胜

英雄小将到边关,解救重围破敌蛮。

为国为亲诚两尽,他朝奏绩凯歌还。

话说大宋师一路行程,催促进发,忽有探子报道:“前面有兵一支,打着大宋旗号,不知哪方兵马。请令定夺。”元帅闻报,吩咐暂驻征兵。三军住足,看其哪一方救兵。住师一会,果见前面旗幡招展,打着云南总兵旗号。

原来这支兵马,乃云南总兵陈沔、余靖二人。前时,狄元帅初进兵,已知会他同征。只因南蛮王早已败了昆仑关,邑州尽下。至此,狄元帅吩咐陈、余二位总兵把守住广南,待他大兵征进,方才无后顾之忧。此乃狄元帅行军慎重之处。至此二人奉命,紧守广南一府。前时屡屡差人打听,只闻元帅大胜,正副二位总兵大悦,是以安心把守广南。待等狄元帅大兵攻破他数关,复进交趾,破他巢穴,便见成功,然后移兵复回昆仑关,拿获南蛮王,早日班师。后数月,探听元帅,不独不闻胜败,连营盘人马不知去向。至此,二人心实是惊慌,是以尽与人马三万,亲往蒙云关,看元帅下落。

此时两军相遇,陈沔、余靖二总兵,见了正副元帅、众位将军,各各说明起兵之由,合兵一处。二总兵闻元帅困在高山,算来已有五月,甚为惊骇。

大兵又是行程半月,已至蒙云关。离城五十里,元帅吩咐择地安营。二位元帅升帐,众将列于两旁,王元帅说:“哪位将军往探其山穴,然后进兵?”有狄龙、狄虎应声:“愿往。”王元帅说:“二位贤侄虽然英勇,但初至边庭,路途不熟,待本帅另点别人罢。”狄龙正要开言,这杨文广愿与他弟兄同往,元帅许之。有刘庆、张忠亦愿随副元帅与狄龙、狄虎二侄前往。王元帅见是刘庆、张忠二人,大喜:“二位将军同去甚善,只因你路途已熟。须要小心。”众将应诺,领兵三千而去。王怀女仍放心不下,又差岳纲、高明带兵一千,分进峡山,接应副元帅,不得有误。二人领兵而去,慢表。

又说南蛮探子,报进府堂,大宋救兵已到原由。段洪闻报,对女儿说:“今大宋已有救兵到来,扎营关外。杨家将领兵,也是有名的,我儿倒要小心。”小姐说:“父亲放心。他纵然本事高强,自有女儿抵敌。他既先差人到山凹,纵使杀散守山的兵,狄青还隔高山万丈,焉得知之?除非生翅能飞。他兵既至,待女儿先挫他锐气,教他救兵不敢藐视我们。”段洪说:“但凭我女儿主意,须要小心。”小姐应诺,即时上马提刀,领兵一千,出关而去。

再说杨文广与四将带了三千兵,一路来到两峡山凹,虽有南兵把守,不过数百名。杨文广喝令:“杀奔上前。”众南兵见宋兵大队杀进,早惊吓得四散,不剩一人。刘庆、张忠细观这个山凹,唬了一惊,说:“不好了!我们前时回朝取救,山凹上下,俱是崖地,今水势奔腾,汪洋上下。不如杀散守山兵将,席云回山,报知元帅,但无船筏可渡众人,也是枉然。”只是长吁短叹。杨文广听了,默默无言,二位公子仰天惨切,呼声:“上天!我父王困于山涧之中,未知生死,今救兵到来,又遇水灌山凹,不能上去,必然凶多吉少了。”哀哀痛哭。刘庆、张忠见他弟兄二人痛哭,心头不忍,不觉虎目圆睁,忍不住流泪,呼声:“元帅,今日看来,果然难以搭救你了。”兄弟二人,倍加凄惨,恰似平西王当真死了一般的痛哭。弟兄悲痛之际,狄龙将手中长枪抛于地下,跳下马来说:“不能救父,焉能苟全性命。不如跳下山凹涧中,与父同死罢。”说未完,狄虎也跳下马,一同走前数步。杨文广看来不对,连忙下马拦阻,说:“不要走。”早已左手挽住狄龙,右手挽住狄虎。张忠、刘庆亦忙来拦住弟兄,大呼:“二位贤侄,今你父虽然遭困,今日王元帅奉旨解危,回营商议,自然有个主意,可使你父脱离此难的。二位贤侄何须性急?”杨文广也来劝他回营。狄龙、狄虎见三人力劝他回营,带泪含悲说:“列位相劝,乃一场诚心。只是古云:‘君有难为臣死节,父有难子岂独生。’乞三位放手,全我兄弟之念罢。”说完大哭。三人此时十分着急。杨文广说:“二位贤弟,我且问你。你言君父有难,应臣子死节,但今你父困在山中,手下现有兵将十五六万,不过是没有出路,目下不能即脱此难。我今回营,见了元帅商量,自有计策解救你父。倘你一时气忿,跳下涧凹中死了,岂不枉送了性命?且身负不孝之名,有何益处?你父实乃未死,你们如此执迷,岂不作他当真死了,不孝孰大于此。即使你父果死,还有母亲在,何至一刻轻生?贤弟,你们二人可想,愚兄之言是否?”当时,狄龙、狄虎听了杨文广之言,忽然醒悟,忙向三人深深打躬:“蒙兄金玉良言,敢不如命。”说完,众人上马。

忽见那前面来了一支南兵,排开队伍,拦阻去路。杨文广一见,吩咐列开阵势以待。队伍中来了一位女将,刘庆对杨文广说:“这位女将便是会用邪术的段红玉。他今来拦阻我们,倒要小心。”杨将军听了,催马上前,大喝:“贱丫头,通下名来。”段小姐一见来了一员小将,十分威武,想来早间探马报道,“杨家女将王怀女领兵”,如今看这位小将打扮模样,又有四人保护,极似个领兵主帅一般,遂大喝:“来将何名?”杨元帅说:“小丫头,你听真了:吾乃山后寨、威振石关、金刀杨令公之曾孙,三关元帅杨延昭之孙,杨宗保之子。本帅乃副元帅杨文广。若知我的大名,早早下马,献关投降,放出天兵将士,共拿叛逆,不失封侯禄位。如若仍然执迷不悟,难免玉石俱焚。”段小姐闻言大怒,指着杨将军,喝声:“你这年少匹夫!我且问你通名,就说出瞒天大话,许多妄言。看刀。”言未了,双刀挥来。杨文广金枪急架相迎。一连战了二十余合,段红玉看看抵敌不住:“不好了!这小贼本事厉害,再战,恐怕性命不保,不如用法擒他便了。”杨文广喝道:“小丫头,交锋未有十合之勇,便来阻截我师。本帅来取你命。”正要催马追赶,一想起不好赶他,但他用邪法,我且勒马看他怎样,再作道理。登时停马不追。段红玉见杨文广一时住马不赶,暗骂一声:“好一个伶俐小贼!知我有法术伤他,是以勒马不追。罢了,虽然你乖巧,如若单单容你回去,不独便宜了你,也不知我法力高低。”即口念真言,一向北方用剑一指,霎时间飞砂走石,日色无光。其砂尘竟向宋军队里打来,宋兵顿时大乱,队伍不整,四下奔逃。小姐喝令一千兵杀上,宋军大败。小姐正在催马喝兵追杀宋兵,又见两峡山一队军马,打着大宋旗号,十分严整,方才不敢穷追,收军回关而去。

且言宋兵见飞砂走石住了,见后没有追兵,方聚于一处。当时岳纲、杨唐见了副元帅,说:“奉王元帅之令,惟恐有失,特差我二人来接应。”杨文广五人,清点人马,折去七八百。即时回营,进了帐中,将探山战败,一一说知。王元帅说:“胜败初次,何足挂怀。败此一阵,乃本帅之过也。明日待本帅临阵,拼个高低便了。”

有狄龙、狄虎上前,口称:“元帅,我父困在高山之中,未知生死,望祈元帅早定良谋,救出我父,恩如山海,自当犬马效劳。”王元帅说:“贤侄,你休得性急。这小丫头用法移营于南山,时值三更春,水灌发在山凹。昨刘将军所说,秋冬时,山凹干涸,俱是旱地,止容一人一马,山凹下有兵丁把守,上面虽有英雄好汉,数十万雄兵,不能得下。为今之计,必然众兵往山伐木为渡,杀散守山兵,刘将军席云上山,报知狄元帅,一渡可下。且瞒不过这贱婢必然。本帅明日出阵,看他山势如何,与这丫头斗法。待元帅众人一同渡下,就可脱离此难了。但是性急不来的。明日,本帅亲自出阵,一者看其山势,在何方可乘木筏,二者看他这蒙云关,如何险阻。然后众军上山伐木,十天方能作用。二位贤侄性急不得的。”兄弟闻言,打拱称谢。

但不知来日交锋,何人胜败,如何救出狄元帅众人下山,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