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针炙与按摩
7681000000048

第48章 消化系统疾病(1)

胃痛

一、疾病概述

(一)相关知识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该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应尽早诊断治疗。

(二)病因病机

胃痛病位在胃,肝脾起重要作用,胆肾也与之相关。其发病主要是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所致。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寒邪客胃气机凝滞,胃气不和,收引作痛。

2.饮食伤胃胃中气机阻滞,胃气失和而疼痛。

3.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4.脾胃虚弱寒痛是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作痛;热痛为胃阴耗伤,胃失濡养,致使胃痛。

(三)临床表现

病变部位在心下胃脘,有时还可分为上脘、中脘、下脘,其疼痛性质常因病因病机不同而不同,可为胀痛、刺痛、钝痛、隐痛、灼痛、绞痛、闷痛,而以胀痛、刺痛、隐痛常见,疼痛可为持续性,也可为发作性,可无压痛,或压痛不明显,无反跳痛。其痛常因寒暖失宜、饮食失调、情志不舒等诱因而发作或加重,并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症状。

(四)诊断

1.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

2.起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

3.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4.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五)治疗

胃痛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及相应的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主要为日常生活注意,包括勿暴饮暴食、勿平躺、勿睡前吃晚餐、消除生活压力、减肥等方面。

2.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选用帮助消化、抑制胃酸的药物,还可配合理气和胃止痛的中药、中成药以增强疗效。另外,还应避免服用一些对胃肠刺激较大的药物。

(六)预防

对胃脘痛患者要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调摄,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劳逸结合,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饮食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可减轻胃痛发作,进而达到预防胃痛的目的。

二、点穴按摩

(一)点穴疗法

1.取穴

主穴:中脘、足三里、合谷、内关、公孙、脾俞、胃俞。

配穴:肝气犯胃者加太冲,阳陵泉,期门;脾胃虚寒者加胃上穴、天枢、气海。

2.定位

中脘—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

合谷—第二掌骨中点桡侧缘。

内关—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

公孙—趾趾本节后1寸,赤白肉际处。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太冲—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阳陵泉一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期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胃上穴—脐上2寸,旁开4寸。

天枢—腹部,脐中旁开2寸。

气海—脐下1.5寸。

(二)自我按摩法

1.旋摩右手掌放于右下腹,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从右下腹起,顺时针在全腹反复环摩,手法要快而轻柔,使局部有较强的温热感,摩100~200次。

2.摩脾胃两手掌重叠放在腹部,从左肋下旋摩至右肋下,反复50~100次。

3.拇指揉在中脘、气海、足三里、内关等穴反复揉压,每穴各2分钟。

4.疏通用两手四指从两侧腹后向前移动,大拇指合拢于腹部。再用右手抓住腹肌。再以左手全掌从剑突下往下推,反复6遍。

5.擦腰背由他人操作,沿第一胸椎,挟脊两旁向下推至骶部9次,再点压脾俞、胃俞、肝俞各1分钟。

呕吐

一、疾病概述

(一)相关知识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并称呕吐。

(二)病因病机

呕吐病位在胃,还与肝脾有关。其病机无外乎虚实两大类。实者由外邪、饮食、痰饮、郁气等邪气犯胃,致胃失和降,气逆而发;虚者由气虚、阳虚、阴虚等正气不足,使胃失温养、濡润、胃虚不降所致。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外邪犯胃邪犯胃腑,气机不利,胃失和降,水谷随逆气上出,发生呕吐。

2.饮食不节伤食滞脾,食滞内停,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呕吐。

3.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4.脾胃虚弱脾胃素虚,病后体虚,劳倦过度,耗伤中气,胃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停积胃中,上逆成呕。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为脾阳虚、胃阴虚。前者为不能腐熟水谷,致寒浊内生,气逆而呕;后者因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不得润降,而成呕吐。

(三)临床表现

其主症为呕吐,具体症状不尽一致,或干呕,或无声而呕吐,或声高而呕吐,甚或呕吐如喷;或食后即吐,或良久复出,或不食干呕;或呕吐新人之食,或呕吐涎沫;呕吐之物或多或少。同时,常有闻及特殊气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寒暖失宜等诱因,并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厌食、反酸嘈杂等症状。

(四)诊断

1.呕吐以呕吐食物、痰涎、水液诸物,或干呕无物为主症,一日数次不等,持续或反复发作。常兼有脘腹不适,恶心纳呆,泛酸嘈杂等症。

2.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恶心欲吐之感,多由气味、饮食、情志、冷热等因素而诱发,或因服用化学药物,误食毒物而致。

3.上消化道X线检查及内窥镜检查,常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五)治疗

轻的呕吐对健康影响不大,无须治疗。重的呕吐不仅吐出大量水分,而且吐掉电解质,出现脱水和酸碱失衡的症状,必须作紧急处理。

1.禁食6~8小时轻度或中度脱水可服“口服补液盐”,多次少量服,多数病人能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如不能纠正,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血生化检验进行静脉输液矫治。

2.治疗原发病外科梗阻性疾病,应施行手术解除梗阻段。如为内科性呕吐,即应治疗原发病。

3.服用止吐药最安全最有效的药物为吗丁啉,每次每公斤体重0.3毫克,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

4.再发性呕吐在禁食期间可少量多次饮凉开水或冰水。喝温水易引起呕吐。

(六)预防

避免风寒湿之邪或秽浊之气的侵袭,避免精神刺激,避免进食腥秽之物,不可暴饮暴食,忌食生冷、辛辣、香燥之品。呕吐剧烈者应卧床休息。

二、点穴按摩

(一)点穴疗法

1.取穴内关、公孙、足三里、中脘、天枢、膈俞、膻中、太冲。

2.定位

内关—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

公孙—趾本节后1寸,赤白肉际处。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中指)。

中脘—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天枢—腹部,脐中旁开2寸。

膈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膻中—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太冲—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二)自我按摩法

1.掐揉穴位用拇指用力掐揉内关、公孙、足三里、中脘、天枢穴各1分钟。

2.擦腹直肌将双掌置于两侧腹直肌处,由上至下行擦法,约1分钟,擦至腹部微热微红。

3.叩背法半握拳,轻叩胸3至胸12脊椎两侧膀胱经约1分钟。

4.提拿脊背患者俯卧,他人由命门穴开始,提拿脊柱两侧骶脊肌,止于大椎穴处,反复20次。

泄泻

一、疾病概述

(一)相关知识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泄泻主要由于湿盛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泄泻易反复发作,有的随个人体质、季节、地域之不同,又有各自不同的兼证。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将大便清稀如水而下者称为泻之说,现临床一般统称为泄泻。另外,根据发病的缓急,现多分为急慢性两类。

(二)病因病机

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急慢性泄泻的发病又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急性泄泻饮食生冷不洁或受寒湿暑热,使邪客于肠胃,邪滞交阻,气机不和,胃肠的受盛和传导功能失常,致使水谷相混、清浊不分,发为泄泻。

2.慢性泄泻脾胃素弱,久病气虚,使得中焦健运衰退,食物难以消磨,宿食内停“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助脾熟腐水谷,完谷不化,水湿积滞泛溢肠间,均发生泄泻。

(三)临床表现

泄泻的病变部位在肠,以大便清稀为临床特征(便次增多、便质改变)。急慢性泄泻表现又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急性泄泻发病较急,便次与数量增多。如偏于寒湿,则便质清稀,水谷相杂,肠鸣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脉迟,舌淡苔白滑。如偏于湿热,则所下黄糜热臭,腹痛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脉象濡数,舌质黄腻,或兼身热口渴。

2.慢性泄泻发病较缓,或由急性泄泻转变而成,每日便次较少。可有脾虚、肾虚之不同。前者面色萎黄,或神疲肢软,喜温畏寒,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脉濡软无力,舌嫩苔白。后者每于黎明之前腹中微痛,痛即泄泻,或肠鸣而不痛,每晨一次或数次,脉沉细,舌淡苔白,又称为五更泻。

(四)诊断

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状;或完谷不化。

2.常兼有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窥镜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4.需排除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五)治疗

泄泻的治疗一般可分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主要是日常生活注意,应避免一些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急性泄泻,全身失水较严重时,应注意水液的补充,必要时可予以静脉补液。

2.药物治疗可针对病情适当选用抗生素,并可服用有运脾化湿作用的中成药,如黄连素等。

(六)预防

泄泻应以预防为主。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饮生水,不食生冷瓜果;居处冷暖适宜;并可结合食疗健脾益胃。对急性泄泻,患者应于每次大便后用软纸轻轻擦拭肛门并用温水清洗,以免肛门发生感染,粘膜溃破。对重度泄泻者,应注意防止津液亏损,及时补充体液。泄泻痊愈后还应注意饮食调养、精神调养和体育锻炼,防止复发。

二、点穴按摩

(一)点穴疗法

1.取穴

(1)急性泄泻取中脘、天枢、上巨虚、阴陵泉。

(2)慢性泄泻取脾俞、章门、中脘、天枢、足三里、命门、关元。

2.定位

中脘—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天枢—腹部,脐中旁开2寸。

上巨虚—犊鼻穴下6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

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章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

命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二)自我按摩法

1.揉小腹取坐位或仰卧位,在小腹用掌揉法按顺时针方向操作约2分钟,以温热为度。

2.按揉气海取坐位或仰卧位,掌心按揉气海约2分钟。

3.捏脊患者俯卧,他人从命门开始,捏紧脊柱部皮肤,一松一紧向上至大椎,重复操作9次。

4.推骶尾部患者俯卧,他人用掌根抵住尾骨,自下向上,推至命门穴,操作2分钟,至局部微红、微热。

肝脏疾病

一、疾病概述

(一)基本知识

1.肝脏在我们人体的什么部位肝脏在腹腔右上部(部分在腹腔左上部),分为左(小)、右(大)二叶,重1200~1500克。肝上界在右胸廓5~6肋之间;下界不超过肋骨下缘,有时剑突下可摸到,但不超过3cm。肝脏可随呼吸而上下移动。其下面有肝门,为肝动静脉、门静脉、肝胆管、淋巴管、神经出入口,下面左侧有胆囊。

2.肝脏有什么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储存肝糖元及解毒等重要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被称作人体的化工厂。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均需要肝脏参加。其他物质的储存和代谢也需要肝脏参加,如:维生素、激素、胆红素等。另外,肝脏还有解毒和吞噬作用,能保护人体。

(二)肝炎

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肝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组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有:不愿吃饭、容易疲劳、恶心、呕吐、肝脾肿大、肝功能检查异常,或有黄疸、发热。

2.病毒性肝炎有多少种常见肝炎至少有5种:甲型(HA)、乙型(HB)、丙型(HC)、丁型(HD)、戊型(HE)。甲、戊型是经粪一口途径传播。其中,甲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若防治不力,可暴发流行;戊型多发生在雨季和洪水后,很少转为慢性。乙、丙、丁型则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以散发为主,容易形成慢性,且部分可转化为肝硬化,最后导致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