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要与人为善
缺乏自知之明者的恶习之一就是使人难以接近。他们用荣誉来改变脾气。动不动就惹人发火,这绝不是成名的妙方。想起来,这类人无非是脾气乖张的怪物,随时准备撒野耍横、粗暴无礼。不幸的仆人走近他时,就像走近一头老虎一样,提心吊胆地用一根皮鞭护身。这种人为了谋求高位曾卑躬屈膝,见人就捧;现在一旦权柄在握,便想叫人人都感到不快,从而洗雪旧耻。对这种人最有礼貌的惩罚就是根本不要去理睬他。你如真有智慧,就把你的智慧用来造福于他人。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 智慧语录
善心,有时是不会轻易拥有的,更因为在世风日下的时代里,往往是做善事不得好报,甚至会遭到恶报,所以给人造成难以言说的假象:一种关注,一次帮助,一句宽慰的话,都必须小心谨慎。对于古人来讲,便无此限,展卷之余,你尽可痛哭不止,而不必顾到他们的自尊心。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对于更加务实的现代人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以往的恶人在干坏事的时候,总是或多或少地考虑到天理难容的道德问题,现在人们却对此根本就不在乎,一副大行其道的丑恶姿态,很多坏人干脆就把坏事做绝,因为在他们的人生观里,没有什么东西是可怕的。电视剧《绝代双娇》中有个人物叫李大嘴,他的凶残狠毒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罪犯们比较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那些站在审判台上的人们能把自己的母亲、妻子甚至孩子都卖掉或杀掉,然后供自己吃喝玩乐,终日沉醉得不知归路,难以想像人性竟然泯灭到如此的地步?
当然,他们会受到法律公正的惩罚,可是,最严厉的惩罚无非就是一死,这种结果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因为整个社会的良好风气不是靠几个人就能扭转过来的。
在很大程度上,坏人的存在是通过好人来衬托的,否则,人们真的很难认清坏人究竟能有多坏,好人究竟能有多好,社会之所以还没有毁灭,是因为诸如纳粹这样的恶魔毕竟有限,还没有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他们的阴暗心态还不足以扭转主流群体的积极心态。
好人之所以是好人,是因为他们首先具有一颗善心,他们的所言所行有可能得到的是别人的不理解,但是,一定会让自己心安理得。当他们做出某一件有损于别人的事情,就会陷入烦恼的境地,进而受到良心上的强烈谴责。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有一位年轻的朦胧派诗人深刻地谈及关于爱因斯坦肖像照的故事。有一天,他的6岁的儿子第一次看到爱因斯坦的肖像照,竟然不假思索地问道:“爸爸,这个大胡子老爷爷为什么会哭呢?”我们会想到,每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受到震撼。是啊,到底是什么使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如此悲哀呢?这或许将是一个很深刻的永远未知的文明话题。
后来,这幅肖像照的作者出版了一本书籍,其中详细介绍了爱因斯坦肖像照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他说,爱因斯坦起初是不愿意拍照的,在这位摄影师的百般请求下,才得以允许进入他的工作室。
那天,爱因斯坦按往常一样工作,完全忘记了拍照这一回事儿,当他突然抬起头的那一瞬间,摄影师被震惊了:那哀伤的眼神近乎于绝望!爱因斯坦问他:“你相信将来会没有战争吗?我没有想到自己的发明竟然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灾难,以后人们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吗?”这时,摄影师几乎用尽平生的力气按下了快门。
这幅肖像照拍出了爱因斯坦的灵魂,一个伟大的人,一颗伟大的善心。就是这个伟大的科学家为人类发明了相对论,而他却为此感到了深深的悲哀。因为,他没有想到,相对论的发明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又使得别有用心的人们用来制造了原子弹,这破坏了整个世界的和谐和安宁,对人类的和平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他为自己的行为在道德和良心上感到莫大的忏悔和悲哀。
有人说,比江河更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心。此话不假,爱因斯坦具有这样辽阔的心灵,它能包容整个世界。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高尚力量,它足以跨越一切前进的阻碍,并不断提醒我们记住自己的道德操守和应该承担的责任,通过良心的忏悔获得内心的宁静,让那些不与人为善的恶人们汗颜不止。
9.别在寒冷的三九天给别人送冰块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是坏的或是好的,关键要看你怎么去看待它们。一个人追求的东西可能是另一个人很讨厌的东西,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所有的事情是极其愚蠢的。完美并不意味着只让一个人满意:个人的趣味和人的脸一样形色各异。对你来说是不好的东西,总会有人喜欢。不要因为一件东西不能取悦于某些人你就对之看法不佳,总会有其他人欣赏它的。当然他们的喝彩也会受人指责。真正让人满意的标准是那些知道如何判断事物等级的名人的认可。一个人活着不能光听从一种意见,一种习惯,或是一个世纪的行为规范。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 智慧语录
生活在这个年代,有些人喜欢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人,如果一个人偶然间做错了一件事儿,那么就会被一棍子打死,永世不得翻身。岂不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事物的发展都有量与质的变化,如同一件过去还很流行的商品,不出几年就变得无人问津了一样。所以,我们看待事物的视野应该随着局势的发展而变化,如果一味地以静止的眼光去看待,肯定就要产生错觉。
曾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鼠王越来越为受到人类的歧视而深深苦恼。“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鼠目寸光,不识好歹”等嘲讽语的流行让他在鼠座前踱来踱去,试图彻底扭转老鼠家族的命运。有一天,鼠王在地下宫殿郑重发表一番别有滋味的演讲:“我亲爱的又可怜的鼠民们!我们如今的地位大家已经有目共睹了,可是这合情合理吗?大家都知道,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我们老鼠更深的冤。” 鼠民们义愤填膺地振臂高呼:“抗议!我们坚决地抗议,向人类讨回我们的尊严!”这时,鼠丞相献上妙计:“大王,现在我们公布一篇《鼠类宣言》,指明人类及猫的恶行,然后隐居起来,我们的忍耐是有限的。”
一个月内,人们竟然没有发现一只老鼠。起初,人们还纷纷炫耀着自己灭鼠的功绩,评出“十大灭鼠先进城市”、“十大灭鼠先进个人”,一时间声名远播。优秀的灭鼠专家也得到了荣誉表彰,被光荣地授予“金猫奖”。可是,几年之后,生物学家们渐渐地心里发慌了——地球上竟然少了一种动物。再后来,生物探险家无意中发现了《鼠类宣言》,并因此构成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发现。人们震惊了,为了表达内疚和自责,勇士追打着猫。艺术家拍摄了反映老鼠曾经存在过的生活影片,荣获了“金鼠奖”。鼠夹加工厂也被勒令关闭。“灭鼠先进城市”改作“害鼠典型城市”,不久之后便臭名远扬。人们将老鼠追溯为远古的图腾,成为内心的精神象征。
鼠王在得知消息后欣喜异常,激动得寝食难安。老鼠归来寻觅从前的旧窝。人们与老鼠比邻而居,但不久就再次发难: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老鼠,我们被欺骗了。动物保护组织为此立即打出了保护猫的招牌;制造鼠夹的加工厂再次被重新命名为“明星企业”;“害鼠典型城市”也被改回“灭鼠先进城市”,从而名垂青史。鼠类恢复了往昔的命运。细细回想起来,除了感到这个寓言过于诙谐之外,似乎还与人性的优劣有些关系。就是这种捉摸不定的人性成为某些人一直坚守的生活信念,因此,他们整天处于好与坏的摇摆之中,失去了作为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什么事儿都拿不定主意,一会儿翻手为云,一会儿又覆手为雨。
但是,很多人并不在乎这一点,甚至觉得自己就是掌握一切命运的主人,事事都得由自己说了算,听不得别人的半点意见。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一潭死水,每个人都处于变化发展的交替之中,你今天瞧不起的人,明天就可能成为你的顶头上司;你今天认为还很正确的事情,明天就可能是错误的。到那时候,从“灭鼠”改为“尊鼠”,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没有老鼠那么容易被欺骗,谁坑害过他,谁骗过他,他心里都明镜似的。而且,一旦认识到你是一个“鼠目寸光”之人,他们就会时刻拿着石头提防甚至压制着你,任凭你怎么摇尾乞怜都无济于事,除非他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
我们就此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什么时候,别在寒冷的三九天给别人送冰块,也别在人家还没有愈合的伤口上撒上盐粒。要相信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而且优点肯定比你的弱点强。况且,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谁都可能遇到虎落平阳龙困浅滩的时候,你一会装狼狗一会又装虾米的,注定干不成什么大事,因为你的合作伙伴不太好找,谁还愿意和一个虚伪狡猾之徒合作呢?其实,这也怨不得任何人,一切皆是因为你在嘲笑一只黑颜色的猪时,却没有看到自己其实就是站在猪身上的一只黑乌鸦。
10.千言万语一句话:做一个圣徒
美德是集众善之链,是一切幸福的中心。她使你谨慎、明辨、精明、通达、智慧、勇敢、小心、诚实、快乐、可敬、真实……总之,使你成为一个完美不惧的英雄。有三件东西可以使人获得幸福:圣洁、智慧和审慎。美德是这个凡尘世界的太阳,其半球是由良心构成的。美德是这样可爱,她既赢得了上帝的恩宠,也赢得了芸芸众生的青睐。没有什么东西像美德这么可爱,也没有什么东西像邪恶这么可恨。只有美德是为真实而存在的,其他一切都是虚假的。才华和伟大决定于美德而不是决定于好运。只有美德是自满自足的。她使我们热爱生者,怀念死者。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 智慧语录
明智和审慎的行为,当它指向比个人的健康、财富、地位和名誉更为伟大而高尚的目标时,时常而又非常合宜地被称作谨慎。我们谈论一个伟大将军的谨慎,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谨慎,一个成功商人的谨慎,都会被他们身上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在所有这些场合,谨慎都同许多更伟大和更显著的美德、同英勇、同广泛而又热心的善行、同对于正义准则的神圣和尊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所有这些都是由恰如其分的自我控制所维持的。它必然意味着所行之事都会受到公众的尊重,乃至产生一种规模浩大的效仿效应。
英国作家毛姆在小说《啼笑皆非》中讲过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一天,一个无名又无位的小人物一举成为著名作家了,新老朋友纷纷前来向他道贺,成名前的门可罗雀同成名后的门庭若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是让局外人感叹不已。毛姆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面—
一位早已疏远的老朋友找上门来向你道贺,怎么办呢?是接待他还是不接待他?按照本意,自己实在是无心见他,因为一无共同语言,二来浪费时间;可是人家好心好意来看你,闭门不见似乎又有点儿说不过去。于是只好见他了。见面后,对方又非得邀请你改日到他家去吃个便饭。尽管你内心一百个不乐意,但盛情难却,你不得不佯装愉悦地答应了。在饭桌上,尽管你没有叙旧之情,可是又怕冷场,于是又得强迫自己无话找话,故意活跃气氛。这种窘迫相可想而知……来而不往非礼也,虽然你不再愿意同这位朋友打交道,但你还是不得不提出要回请朋友一顿。你还得苦心盘算:究竟请这位朋友到哪家饭店吃饭比较合适呢?去高档次的大酒店吧,你担心你的朋友会疑心你是要在他面前摆阔;找个档次低一点儿的吧,你又担心朋友会觉得你过于吝啬……
用分析的眼光看,处于上述情境中,是可以有两种选择的,一种是像故事的主人公那样,充分照顾和尊重朋友的感情和愿望,违心地接待他,并接受邀请,然后再回请对方。这样做的结果是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和好心,而代价却是牺牲了真诚。另一种选择是充分照顾自己的感情和愿望,不愿见朋友就干脆拒绝招待,其结果是体现了自己的真诚,而付出的代价是违背了善意的要求。两种选择,究竟哪种更好些呢?这还真是很难说,前者符合善良、同情的道德要求,后者符合真诚的道德要求,而任何一种选择又都有所欠缺,选择了善良就得牺牲真诚,选择了真诚就得牺牲善良。这种让人遗憾的足以使人踟蹰徘徊的选择,正是我们所要说的典型的道德困境。
在道德生活中,在大是与大非之间、善良与丑恶之间、有价值的东西和无价值的东西之间进行选择是比较容易的;道德困境的实质恰恰是要人们在是与是之间、善与善之间、两个有价值的东西之间进行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生活中最深刻的悲剧就是由是与是之间的矛盾酝酿成的。
爱情与事业,归宿感与自我实现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电影《人生》中高加林夹在巧珍和黄亚平之间所做的选择实质上就是在爱情与事业之间进行选择,如果仅仅为了爱情,他内心的天平无疑是倾向于刘巧珍的,但是代价却是舍弃黄亚平可能为他提供的到大城市去显露才华的机会;如果单单为了事业,他也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黄亚平,但他犹豫了,原因就在于巧珍的爱情也是难以割舍的。这几年在社会上有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还是“嫁得好不如干得好”。有人为女强人大唱赞歌,又有人呼唤着贤妻良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也在于构成两种类型的人格要素很难共存于同一女性身上,而两种类型的女性又都是有价值的。
大哲学家康德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人应该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从生命价值的角度来讲,每个人的价值是一样的。所以,人们尽管不可能成为一个道德完人,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言行和后天的努力做个道德的忠实的信徒,去顽强地维护人类的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