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功的人都懂得冷静思考的意义,他们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漂泊的浮萍,深知运作的火候如果掌握得恰到好处,就能在沉思过后爆发出更大的力量。在沉静期苦练基本功,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从笨马变为千里马,从而为人生找到重新发展的良好契机。相反,闭门造车或固步自封都是一种痛苦的表现,结局永远只能是不可原谅的悲剧。
5.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进针眼还难吗
品格高尚是英雄气质的必备要素之一,因为它激发起各种各样的伟大情怀。它使人增加趣味,放宽心胸,拓展视野,高贵修养,以堂堂之风为其所欲。无论出现在何处,它都惹人注目。幸运之神有时顿生妒意,试图把它抹煞,然而它却昂首翘然脱颖而出。即使环境严酷,它也能控制意志。豪爽、慷慨以及所有其他杰出品质均源于此。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 智慧语录
大家都知道,花开的声音是最美妙的,奉献爱心的故事是最感人的。
曾在非洲大陆各地频繁访问医院、关注疾病的比尔·盖茨夫妇,在亲身感受之下,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意愿:“有生之年,我们打算将价值400多亿美元的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
像比尔·盖茨这样的“贤富”,在美国富人行列中并非首例,也非特例,反倒是一个规律。在世界富翁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的美国银行家沃伦·巴菲特,也已写下遗嘱,将总值约305亿美元的个人私有财产的99%捐赠给社会慈善事业,用于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为计划生育方面的医学研究提供资金。
据了解,1999年的一份统计调查资料显示,美国1998年的慈善捐赠,已经占到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17%,居世界之首。而其中80%来自于个人捐赠,亦排列为世界首位。
许多人在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动机时,总忘不了特别强调他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气质与高尚的道德品质。
这其中无疑包含了对捐赠的鼓励因素。卡耐基就此曾经说过,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可能他也确实担心“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进针眼还难”,但一个伟大的慈善事业家,其实是有着更为崇高的道德冲动与现实关怀的。因此,卡耐基表白,如果财富使得原本是兄弟的富人与穷人成为仇家,那么将引发巨大的社会悲剧,富人们也因此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所以人们看到,美国的个人捐赠行为与基金会规则,绝大部分都是以医疗、教育、扶贫为落脚点的。
西方的“市民社会”的传统与精神,使得个人更注重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与责任。因此,后半生散发财富,同前半生聚敛财富一样,已经成为美国富人们同样倾心追求的事业,其深远的社会意义也被彰显出来。
不可否认,“名声”这个极有魅力的字眼,决定了在物质丰富之后追求精神的档次。如果你想让自己高贵起来,就必须让周围的人正视或仰视你。当然,得到别人仰视的手段有很多种,但是,没有哪一种手段能够比这更有说服力了。奉献爱心,如同一杯清淡的茶,那沁人肺腑的淡淡幽香,不像某些碳酸饮料,刚喝的时候甜滋滋的,过后发觉不解渴,反而越喝口越渴,与此同时,还有一股难言的苦涩味道。
在这个商业繁盛、规则大变的经济时代,狡诈之心往往有了巨大的用武之地。可是,恰恰在这个时候,“名声”才显得尤其可贵,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其内涵是无限的,靠什么去延长生命的内涵,只有靠奉献爱心去赢得好名声这种途径。古往今来,被后人怀念的都是一些堂堂正正做人,自己富了去帮助弱者的人,他们的光辉形象将永世长存。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我们来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子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接一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满了。”他反问:“真的?”说着他从桌上取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壁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说道。“很好!”他伸手从桌上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然后专家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劲,你还可以干更多的事。”
“不!”专家说,“那还不是它的寓意所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它们放进去了。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你的信仰、学识、梦想?或是和我一样,传道、授业、解惑?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你将终身错过了成功的机会。”
细细想来,像比尔·盖茨这样富裕的人的良心,还有上面所讲那个专家的思想认识,给我们也上了一堂真实而生动的人生示范课。在认识到自己对社会有所作为的同时,也使人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慢慢修炼得道。
6.世界会因心愿而改变
有见之人并非个个都睁着眼,睁眼之人亦非个个都看得见。醒悟太迟带来的不是平安,而是悔恨。有些人在什么都已看不到的时候才去看——他们在发现自己前早已失去了他们的家园和财物。给予一个缺乏意志的人以理解力是困难的,而给一个没有理解力的人以意志更加困难。人们像路遇盲人一般避开并挖苦他们,因为他们对忠告充耳不闻。有些人推崇这样的盲目——因为别人不盲目,所以他偏要盲目。一匹属于瞎眼睛的主人的马是不幸的,因为它永远也不会变得光洁漂亮。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 智慧语录
克里曼特·斯通是美国“联合保险公司”的董事长,美国最大的商业巨子之一,被称为“保险业怪才”。他也有过失败的惨痛经历,可是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反而展示出“自我肯定”的传奇色彩。
斯通幼年丧父,靠母亲替人缝衣服维持生活,为补贴家用,他很小就出去贩卖报纸了。有一次他走进一家饭馆叫卖报纸,被赶了出来。他乘餐馆老板不备,又偷着溜了进去卖报。气恼的餐馆老板一脚把他踢了出去,可是斯通只是揉了揉屁股,手里拿着更多的报纸,又一次溜进餐馆。那些客人见到他具有这种勇气,终于劝主人不要再去撵他,并纷纷买他的报纸看。斯通的屁股被踢得很痛了,但他的口袋里却装满了钱。
斯通在上中学的时候,开始试着去推销保险。他来到一栋大楼前,当年贩卖报纸时的情景又出现在他眼前,他一边发抖,一边安慰自己:“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而可能有大的收获,那就下手去做。”无论在任何时候,斯通做任何事情都会要求自己“马上就做”!
他走进大楼,他准备还像当年卖报纸一样,如果一旦被人踢出来,再试着进去。结果,每一间办公室,他都去了。他的脑海里一直想着:“做了就会有收获的!”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他每次走出一间办公室,都会有小小的收获,慢慢地找到一个秘诀,就是立刻冲进下一个办公室,就没有时间感到害怕而放弃。
那天,有两个人向他买了保险。就推销数量来说,他是失败的,但在了解自己和推销术方面,他有了极大的收获。第二天,他卖出了4份保险,第三天6份……他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
20岁的时候,斯通自己设立了只有他一个人的保险经纪社,开业的第一天,他就在繁华的大街上销出了54份保险。有一天,他创了一个令人几乎不敢相信的纪录——120份。以一天8小时计算,每4分钟就成交一份。
1938年底,克里曼特·斯通成了一名拥资过百万的富翁。他说,成功的秘诀是由于一项叫做“肯定人生观”的东西。他还说:如果你以坚定的、乐观的态度面对艰苦,你反而能从其中找到好处。
由此及彼,事业取得成功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失败、肯定自我的过程。因为任何一项大小事业要取得相当的成就,都会遇到困难,难免要犯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例如,在工作上想搞改革,越革新矛盾越突出;学识上想有所创新,越深入难度越大;技术想有所突破,越攀登险阻越多。著名科学家法拉第说:“世人何尝知道在那些科学研究工作者头脑里的思想和理论当中,有多少被他自己严格的批判、非难的考察,而默默地隐蔽地扼杀了。就是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得以实现的建议、希望、愿望以及初步的结论,也达不到十分之一。”至于一般人与这个比率比更要低得多。但是,他们在品尝失败滋味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肯定自我的价值。因此,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能不能经受住错误和失败的严峻考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人们在实践中遭到失败,除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外,还有诸多主观原因,主要是:决心不大,信心不强。古人云:“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畏首畏尾,身其余几。”缺乏决心和信心的人,往往优柔寡断,常常错失良机,正如俗话所说“太刚则折,太软则废,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是肯定自我的主要表现方式,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自信,那么,他就会连一点小困难也克服不了。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说道:“大石拦路,勇者视为进步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就要勇于将前进的障碍转化为进步的阶梯,只有那些勤于思考、善于安排的有心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7.用幸运的眼睛看待这个世界
明智的人可能卷入战争,但不会卷入肮脏的战争。保持自己的本性,不要被他人的意愿左右。面对敌手时从容大度是值得称道的。战斗不仅是为了赢得权力,而且要表明你是一位高明的斗士。不高尚的征服不是胜利,而只是敌人的屈服。善良的人不会使用卑劣的武器,比如因与朋友决裂而获得的武器。甚至友谊最终以仇恨结束时,也不要利用别人对你有过的信任谋取利益。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背信弃义,这是由于精神高贵不屑无赖之行。人应当随时随地皆可问心无愧地对世人说,慷慨磊落与诚实忠信的美德即使已绝迹于世上,也一定会存在于你的胸中。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 智慧语录
如果一个人在同任何人都没有交往的情况下,或在某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长大成人,那么,正如他不可能想到自己面貌的美或丑一样,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的品质,不可能想到自己情感和行为的合宜性或缺点,也不可能想到自己心灵的美或丑。所有这些都是他不能轻易弄清楚的,他自然也不会注意到它们,一旦把这个人带入社会,他就立即得到了在此以前缺少的镜子。这面镜子存在于同他相处的那些人的表情和行为之中,当他们理解或不赞同他的情感时,总会有所表示;并且他正是在这里第一次看到自己感情的合宜或不合宜,看到自己心灵的美和丑。
同样,我们最初的一些道德评论是针对别人的品质和行为的,并且,我们极其急切地观察着各种评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是我们不久就认识到,别人对我们同样是直言不讳的。我们渴望知道自己会得到他们何种程度的责难或称许,以及是否一定要对他们表现出他们向我们指出的令人愉快或令人不快的那种样子。为此,我们会考虑如果处于同样的境地,他们会对我们表现出什么样子,并以此审视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并且考虑自己的这些感情和行为在他们面前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假定自己是自己行为的旁观者,并且用这种眼光来尽力想像这种行为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我们能用别人的眼光来检查自己行为合宜性的惟一的镜子。如果在这种检查中它使我们感到高兴,我们就比较满意。我们可能对赞扬声满不在乎,并在某种程度上轻视世人的指责;无论受到怎样的误解或歪曲,我们都有把握成为自然和合宜的称赞对象。反之,如果我们感到自己的行为有问题,就经常为此更加渴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如果我们如人所说并非声名狼藉,那么,别人的指责就会使我们迷惑不解,备受折磨。
显然,当我努力考察自己的行为时;当我努力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并对此表示赞许或谴责时;在一切诸如此类的场合,我仿佛把自己分成两个人:一个我是审察者和评判者,扮演和另一个我不同的角色;另一个我是被审察和被评判的行为者。
第一个我是个旁观者,当以那个特殊的视点观察自己的行为时,尽力通过设身处地地去设想并考虑它在我们面前会如何表现来理解有关自己行为的情感。第二个我是行为者,恰当地说是我自己,对其行为我将以旁观者的身份做出某种评论。前者是评判者,后者是被评判者。不过,正如原因和结果不可能一样,评判者和被评判者也不可能全然相同。
据说,美德之所以是和蔼可亲和值得赞扬的品质,不是因为它是自我热爱和感激的对象,而是因为它在别人心中激起了那些感情。美德是这种令人愉快的尊敬对象的意识,成为必然随之而来的那种精神上的安宁和自我满足的根源,正如猜疑相反会引起令人痛苦的不道德行为一样。
和蔼可亲和值得赞扬的,即值得热爱和回报的,都是美德的高贵品质,而令人讨厌和可以惩罚的却是邪恶的品质。但是,所有这些品质都会直接涉及别人的感情。让美德永存于心中吧,那样你就会明白:被人敬爱和知道自己值得别人敬爱是多么巨大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