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罗通扫北
7633100000044

第44章 奉旨成亲并非本意咬金下聘喜迎公主

程咬金从中做媒,老国母给公主主婚,李世民给罗通主婚,这门亲事就订下来了,可罗通此时此刻是心急如焚,抢行几步来到唐王李世民的面前,‘扑通”跪倒在地,说道:“父王,这门亲事万万订不得。”

突鲁公主在老国母身后站着,脑袋“嗡”的一声,当时心里就没底了,心想,他怎么又变卦了?公主就像傻了似的。

老太太一愣:“怎么!这么好的公主许配他,他还不愿意?”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凉气说:“你……”

“啊,父王有所不知,孩儿有下情回禀:第一,突鲁公主是北国番王之女,我们是冰火不同炉。

第二,我的兄弟死在她的手下,杀弟之仇至今未报,父王,不能做这个主,通儿我万万不能答应。”

李世民听了,看着程咬金问:“程王兄,他说的这些是事实吗?”

“四伯父,你老千万要说实话呀!”

程咬金心想,这小子,要猴拉稀——坏肠子了,这可不行,便说道:“万岁,两国交兵,必然要有人战死,至于他兄弟被杀之事,那是两军阵前的事,公主不知道是罗通的兄弟,又加上傻小子不会说话,顺口胡说,这姑娘一怒之下才把他杀的。可是后来,和罗通相见之后,姑娘愿意归顺大唐,从中起了不少作用。”

李世民把手一挥,因为守着公主,就不便多说了,说:“皇儿,你的事情为父全都知道,此事已定,你就不必多说了,有什么话,以后再说,下去吧。”

罗通一听,李世民不但不让他说,而且都不让他呆在这了。他看看程咬金,心想,四伯父呀四伯父,你是诚心和我过不去呀。

罗通走后,李世民回过身来说:“老国母,这件事由寡人作主,寡人答应了。”

国母心想,他们刚才说的话,我没全明白,罗通为什么不同意呢?正想问个究竟。

唐王看出国母的意思,他忙说道:“啊,老国母,我皇儿很讲义气,当初两军阵前,公主杀了他弟弟,他恐怕日后追她的罪名,这是两国战争,各为其主,哪有不伤人的?寡人传旨意,不深究也就是了,但不知喜日定在哪天呢?”

老国母回头看看公主,公主低着头,脸一会白,一会红的,老国母说:“这么办吧,我回去后,跟我皇儿说明情况,如果三天之后我们不来送信,你们就去迎亲,你看怎样?”

“好!就这么定了。”

李世民又摆宴席给国母送行,把他们君臣送至牧羊城外,临分手时这老太太好像有好多的知心话要跟李世民说,根本就看不出是两国人,就好像故友重逢一样,这位老国母觉得李世民可亲可近。李世民呢,也觉得这位老国母确实可敬。分手之手,不提国母回到番营。

单说李世民回到城中,叫来罗通。

罗通见李世民,跪倒在地,泪如雨下:“父王,你给儿臣做主订亲,这是天大的幸事,孩儿不应该不从,可是父王,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这门亲事我说什么也不能从,突鲁公主我说什么也不能娶。”

李世民说:“你嫌她貌丑?”

“不是”

“嫌他的武艺不精。”

“也不是。”

“那是嫌门不当户不对。”

“唉,父王,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他杀了我的弟弟,这个仇我是一定要报的,你知道罗仁不是我的亲弟弟,他是老家人的儿子,幼时他母亲去逝,我母亲把他抚养成人,收为义子,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他比我小一岁,我们亲同手足,别看他傻乎乎的,像缺个心眼似的,可什么事情他都热心向着我,这次要不是他帮忙,我二路元帅的帅印也夺不到,特别是在两军阵前,要不是他及时赶到,我也早就死在疆场了,就说来救父王你吧,是我们兄弟赶到把铁雷金牙置于死地,把孩儿我给救了,一路之上,帮着我打仗,这次碰到突鲁公主,突鲁公主把他给杀了,虽然是两国打仗,哪不伤兵的,即是这样,杀人者偿命,欠债还钱,她把我兄弟杀了,我应该拿她算帐,给我弟弟报仇,如果两国求和,罢兵不战了,那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你非要把杀我弟弟的仇人,许配给我,硬把我们提到一块,我怎么能和她拜堂成亲呢!父王请想,我真的和她成了亲,你叫我回中原,见到我的奶奶,我的母亲,叫我怎么说呀?我的傻兄弟从小没娘,又死得这么惨,父王,这门亲事不能应,不能应啊!”

罗通是轻易不哭的,这回连气带急,眼泪直往外流,李世民知道罗通讲的这些不是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于是就把程咬金找来说:“程王兄,罗通和突鲁公主私自订亲是真是假?”

“是真的,没错,那是我亲眼所见。”

“那好,你把事情的经过和我说说。”

“万岁,你要不怪我多嘴,那我就说。”

人就怕做亏心事,罗通在黄龙岭假意应亲骗了突鲁公主总觉得理亏,所以一提这事就有点心虚。

今天程咬金回答皇上的话这么肯定,这么干脆,不由暗暗吃惊:嗯!他怎么知道啊,难道我和突鲁公主的事他看见了?

不可能。我看你说什么,到时候随机应变。

结果,程咬金说的一点没错,罗通是怎么被甩下马的,是怎么被绑的,突鲁公主是怎么说的,罗通是怎么答应的,又是怎么给他松的绑,罗通要的条件,突鲁公主——答应了,把她所使的暗器、飞刀、飞镖、飞爪、百链全部毁了,为了嫁给罗通,突鲁公主自愿退出黄龙岭,并答应帮着他到牧羊城报号,这样。我们才占领了黄龙岭,不然的话,我们甭说救驾。

就牧羊城的边也靠不上,就一个黄龙岭,你连飞也飞不过去,这位公主武艺高强,一口刀十分厉害,他一个人就能挡住我们的二路人马,更谈不到牧羊城救驾了。罗通对天盟誓,如果他有反侮,将怎么怎么死。

罗通听到这些话,脸都气白了。

皇上点了点头说:“还有吗?”程咬金说:“还有,这次罗通闯营报号,力杀四门,就是因为苏烈苏定芳混进城里,你不辨真假,把他收留下来,见了罗通,苏烈想来个借棒打嘴,借刀杀人,罗通力杀四门,左车轮派了四五十员战将,把他围住跟着快要落人重围了,是突鲁公主把敌将吓住,单刀匹马,掩杀敌将,把罗通给救了,要没有突鲁公主,罗通早归天了。他这次拿苏烈,也是公主拔刀相助。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不信,你问问他自己。”

罗通在旁边气得嘴唇都在打哆凛,心想,这事他怎么都知道呢?李世民拍案说道:“罗通?”

“程千岁说的这些是真的吗?”

罗通“扑通”一声跪下了,不敢说假话。

“父王,刚才程伯父所说都是真的,一句也不假,一句也不假,我是答应了这门亲事。当时,是为了让她把暗器毁坏。”

李世民“啪!”的一拍龙案,怒道:“罗通,你已经对天盟誓,答应了这亲事,可为什么现在又要反悔?”

“哎呀父王啊!你怎么还不明白,当初我和她交战,恨不得一枪把她刺于马下,给我弟弟报仇雪恨,怎奈她武艺高强,我敌不过她,为了牧羊城救驾,我暂时忍气吞声,瞒哄过关,只要她让出黄龙岭,毁掉暗器,我就答应她。

我想,把父王救出来,有什么话再说,现在,牧羊城打开了,咱们君臣父子也团聚了。这个丫头,说什么我也不要,她是敌国的公主,何况我与她有杀弟之仇,求父王给我做主,把这门亲事退了吧!”

李世民气得,一下子就起来了,一只手扶着龙案,一只手指着罗通,怒道:“你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小冤家,你怎么能这么办事,你是堂堂七尺男子汉,怎么能言行不一呢!我大唐都是忠臣孝子,正人君子,你怎么在一个黄花闺女面前说骗人家?”

其实,李世民也很喜欢突鲁公主,认为罗通所言,是强词夺理,所以,他很生气,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朕为大唐皇帝,不能说了不算,你为大唐将军,更不能欺骗姑娘,这事,你愿意也得愿意,不愿意也得愿意。”

罗通吓得什么话也不敢说了,一看李世民气得双眉都立起来了,眼珠瞪着,气呼呼的直吹胡子。心想:哎!我不能再说了,我要再说,父王就得杀我。这事不怪别人,都怪程咬金,把事情给说坏了。哼!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反正这丫头我是不要。

罗通这么想,在那跪着一声也不吭。李世民这才稍微消了气把罗通数落了一顿,让他回去准备准备,罗通答应着,退了出去。

回过头来,李世民又对程咬金说:“程千岁,我这么处理这件事对吗?”

“对,很对,她杀罗仁是误杀,那时候罗通还没出马,公主根本没和他见面。头一天,突鲁公主的傻姐姐突鲁花跟罗仁打仗,让罗仁把她治服了。

他俩都有点缺心眼,二人事先说好了,如果罗仁败了,就跟傻姑娘去番营,如果突鲁花败了,就跟罗仁回唐营,两个人拜天地,他两个人都有点傻。

“给拜兄弟”和“结拜成兄弟。”可他俩说成“拜天了”了,结果傻姑娘三次败在罗仁手下,傻姑娘挺守信用,二人手拉着手进了唐营。

第二天,二王出马。被我们拿住,突鲁公主本来就有气,再加上罗仁说些不中听的话,“你看你姐姐已经跟我进了唐营,你也去吧,跟我哥哥拜天地吧!”

当时姑娘又羞又躁,又气又急,把罗仁给杀了。罗通报仇心切与公主交手。万岁,你还不知道罗通这个人吗?他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别人,败在别人手里,心中很不高兴。

其实,公主的武艺,容貌,都配得上他。就因为他是公主手下的败将,自觉脸面无光,因而不愿意这门亲事。”

程咬金这么一说,李世还真相信了,心想,罗通罗通,你如果有这个毛病,我非给你治过来不可,现在突鲁公主的武艺比你高,等你们完婚之后,非叫媳妇管着你。

李世民认为,结婚之后,他俩也就慢慢缓和矛盾了。

程咬金在当中也说了很多好话,最后李世民说:“程王兄,三日之后,就求你辛苦一趟吧。”

“行,不过,我一个去可不行,一个人为单,两个人为双,现在还不知康王能不能答应呢!我可不能自己就这么去啊!”

那是当然了,朕多派几个人跟你去。这回程王兄成了大忙人了,你不但去迎亲,朕还得给你们找个事干。”

“什么事?”

“皇儿的新房你布置一下,还有拜堂所需用品,你也得准备准备。”

“行,只要万岁信得过我,这点算什么呢?”

军师徐茂公说道:“程四弟,常言说的好,能者多劳嘛!”

“甭管能不能,行不行,反正这碗冬瓜汤是我的事。”

“好啊,但愿这样的冬瓜汤你多喝几碗就好了!”

程咬金高高兴兴地出去了。吩咐程铁牛、程万牛、尉迟宝林、尉迟宝庆、秦怀玉等小将做好准备。

罗通始终撅着嘴,闷闷不乐,就这样,一天,二天,三天过去了。北国没有什么动静,说明这门亲事已经成了。

程咬金要去接亲,可不能一个人去呀!他又叫着敖国公尉迟敬德。敬德说:“程千岁,你干什么叫我陪你去呀?你被杀,我就得去陪绑啊!”

“是啊,现在没别人啦,就是咱两能说到一起去,另外,再带几位小将。”

临走之前,唐王亲笔给赤壁保康王写了封信,内容大意是告诉康王,朕姻之后,喜日一过,唐军将立即还朝,请康王重回牧羊城,我们两国永结友邦。信写的很诚实,交给程咬金要面交保康王。

程咬金带好信,备好车辆,车上拉着黄花矫,因为是山路,抬着轿走不方便,先放在车上拉着去,等回来好抬新人,车上还有些聘礼。

几里外就看到那座山口了,张灯结彩的,五色绸,五色灯,五色旗,早就挂出来了,也是净水泼地,黄土垫道,人家早就准备好了。

到了黑龙山,程咬金第一个上前答话,在马上大大方方的,胸脯子往外一挺,“呀,山里边有带气的吗?”

军兵一听,这是谁这么说话呀?不带气,不都臭了吗?有军兵老远就看见了,“你们是干什么的!”

“哎!小番兵,往里传,往里禀,禀报你们赤壁保康王和灵王得知,就说大唐朝皇帝派来鲁国公程咬金前来迎亲。”

“好了,原来是迎新的队伍到了。你等一下,我这就报信去。”

转身就‘蹬蹬蹬”的跑进去了。

程咬金往后一摆手,队伍就停下了。工夫不大,就听见里面牛角号声“嗡嗡”直响,鞭炮齐响,吹吹钉打,鼓乐喧天,一支鼓乐队就迎出来了。灵王从里边出来,步下行走,把拳一抱,学着中原的礼节说道:“程老千岁,请!”

程咬金见是与熟人见面,赶紧跳下马,一抱拳说过:“二王你好啊?”

二人互相道好,手拉手,并肩同路,来到山上铁瓦银安殿。

康王正在那等着呢,看见程咬金,勉强带笑说:“程老千岁,你是奉了李世民之命前来迎亲的吧?”

“正是,正是。”程咬金说着话从头顶上取出唐王的亲笔信交给康王。

康王看完信连连点头,对程咬金说:“你们早就准备好了,叫突鲁丞相亲自把他女儿归唐完婚。”

程咬金命人把花轿抬下车,将聘礼给康王,当然是重重的厚礼了。

突鲁丞相特别高兴,叫丫环搀扶公主上轿,自己带着几个亲兵也都上马,这叫送亲。

程咬金心里这个高兴啊:“这回总算有头了,战争结束了,而且又联了姻,给罗通找了个好媳妇,也算对得起死去的老兄弟。”

他辞别了二王和康王,命轿夫起轿。

康王和二王等人送出很远。

这一起轿,又是鞭又是炮,又是鼓又是号,好个热闹,人得喜事精神爽,这一高兴,一热闹,觉得工夫不大就到了牧羊城。

城内一些小将们早就在外边等着迎亲哪,有爱开玩笑的。什么侯山啦丁海啦,齐天胜等人,就是程铁牛没敢动。因为这儿有他爹,这些少公爷呼啦下子全上来了,不等新人下轿都想去看看。

程咬金一看,生气地喊道:“都滚开,进城再看。”花轿进了城就拜天地,才有突鲁花大闹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