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罗通扫北
7633100000043

第43章 痴情女终遇牵线人负义郎永记杀弟仇

唐皇李世民把这封信看完了,觉得很奇,当时拿不定主意,让大元帅和军师看完,商议怎么办。

徐茂公说:“万岁,既然是康王的弱亲,灵王保驾,要进城拜祠堂。这有什么,谁不知道主公是仁义之人,咱们就这么……这么办。你看如何!”

“可以,这个办法很好,不过,她是真的拜祠堂,还是……”

“主公,这件事休要忧虑,事事有我们来保护你。”

就这样,君臣就把这件事商议好了。

他们总有千条妙计,咱们有一定之规,不管怎么说,胜利的大权是由咱们掌握着,赤壁保康王,老太太和灵王,恐怕也逃不了佛爷的手心。

他们君臣安排好了。程咬金一听,灵王保着老太太。上城里祭奠祠堂,拜她死去的亡失,还有突鲁公主,这个秘密,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起,只好等来了将计就计,见事而行。

李世民君臣议好之后,就传下旨意。元帅也把众将安排好了,派人迎接,而且把祠堂里,宫院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李世民虽然被困在牧羊城,但并没占领皇宫,因为他国的习惯和自己国的习惯不一样。他自己有行官,所以这个旧宫院,李世民根本没动,这回听说老太太来了,只是派人略微打扫一下就行,命人看守。估计明天早晨国母能到,李世民和元帅商量好了,净水泼地,黄地垫道,迎接国母进城。

罗通听说此事,紧锁双眉,心想,我父王有点过于仁义了。人们都说李世民是个仁义之君,所以现在罗通认为,和他讲什么也没有用,管他什么国母,拜什么祠堂,根本不该答应此事。而另一方面罗通心中的秘密很怕别人发现,他就是怕见到突鲁公主。罗通对这事也成心病了,他自己知道,真正打仗也打不过突鲁公主。要死也早就死了,所以,他心中忐忑不安。偏偏李世民还要亲自出城进迎接,所带的这些将官,其中还有他,自己没办法,也得跟着去,谁让是御儿子殿下呢?于是,罗通保着李世民迎出城来,君臣们下马,在城外等待,手下的唐兵排成左右两队等待国母的到来。

众君臣正等待北国的国母,只见远处来了一哨道队,前后有将士儿郎各持刀枪分成几队,正当中保着一辆轿车。这辆轿车是黄缎子罩顶挂着宝葫芦,四角挑起对着绿缎飞沿缉娱松扎就胡椒眼儿,每个角上还挂着小银铃。车围是黄缎子刺绣,左边绣的昭君出塞,右边刺的是文姬归汉,前车帘扎的是双凤朝阳。左右两布窗悬挂珠帘,红马架辕两匹青马拉套,每匹马脖子上都挂着响铃,走起来叮铃呆铃直响。轿车两边保驾的,一是灵王,一是突鲁公主,车离城门很远就停下了。有待女挑起车帘,老国母从里出来,踩着车凳以后,公主和二王一边一个搀扶着国母往牧羊城一看,大唐的皇上早率群臣出城迎接,老国母很受感动。心想:早就听说唐朝皇上出城迎接她,所以她命停车,下来一看果真如此,她从内心感到唐王李世民真是仁义之君。人家像接上宾一样出城等候,再细看,略!人家这阵势可真大呀!前后分成两排的鼓乐手,连吹带打鼓乐喧天,接着就是高挑鞭炮,噼僻啪啪,鞭炮齐鸣。文武百官分站两旁垂手而立。最后唐王李世民,他并非跨马提刀,而是满朝銮驾,金顶九曲黄罗伞下一乘九龙金辇,辇上绣龙刺风周围穿就珍珠翡翠,颤微微耀眼放光,黄绒套黄夹板,三匹黄马拉辇车,两边摆金瓜销斧指掌拳横,执扇掌扇琵琶扇,缨舞缕翻缨照缨,唐王李世民头戴皇冠,前后珠帘垂挂,身穿遮黄袍,绣九龙探爪,海水江涯,腰系珍珠玛瑙穿成的八宝玉带,脚蹬无优朝靴。端端正正早已在辇前等候。

李世民见老国母已经到了,带群臣一起迎上前来。

谁没想到这个举动,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开始有人来报,老太太不相信,后来一听是真的,老太太回过头看,看着灵王,又看看突鲁公主,突鲁公主手握剑柄,心说:“大唐朝皇帝真是个仁义之君,如果这么做,可真是太好了,两国不但求了和,再联上姻。这么一来,两国岂不成百年之好,成为唇齿之国?姑娘的心中非常高兴,灵王虽然不知姑娘心中的秘密,心中也愿两国求和,到那时,我的王兄也就无话可讲了,灵王搀着母亲,下地行走。老远的,李世民抱拳施礼顺道:“啊!老国母,两国战争,叫您老受惊了,这次听说您要进城拜祠堂,这是你们国家的风俗,我们大唐决不阻挡,不过,寡人迎接来晚一步,您千万不要见怪。”

哎呀!把这个老太太给乐得合不上嘴,把腕一抱说道:“门得门得,齐哩门得,齐哩门得。”

意思是,“我给你们见和了。”这是北国话。“门得门得”,是你好,齐哩门得”,是大家都好啊!老太太细一打量李世民:“哎呀!这真是尧眉舜目君王像,禹背汤肩天子表啊。”再看皇上身边的这个小将,浑身上下像块玉似的,小脸蛋白里套红,红里透白,人家这小孩是怎么长的,像在粉盘胭脂盒里拉出似的,这么俊,现在没有时间细问,赶忙回李世民的话道“久闻天朝皇上是明君,果然名不虚传啊,眼见为真,真是三生有幸,有劳大唐朝皇帝亲自接出城来,老身真是有罪呀,有罪。”

老太太也挺会说客气话,就这样,分宾主相称,把老太太给接进城。突鲁公主看见唐王身后的罗通,心说:“罗通呀罗通,你在城呆得倒挺稳当这么长时间了,一点信也没有,当初,临分手时,咱们是怎么说的,难道有什么事不愉快?这事还没和皇上说?”公主心中胡思乱想。

罗通看都不看一眼,心想,毛毛虫摆果碟子,越烦她,她还越来了。你来就来了吧,反正我不见,说话的机会也不给她,这些事,罗通自己心中有数,这叫“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可是,公主还真想找罗通说几句话。但罗通一步也不离李世民的左右,公主又不敢大胆和他接触,这样就进了牧羊城,把老太太让到银安殿上。老太太一看,这座牧羊城虽然被困了这么久,城里皇宫,就连民宅,一砖一瓦也没动。因为始终北国并没有调炮攻城,所以,城里的民宅仍是原样。

到了银安殿上一看,里面打扫的于干净净,李世民又把话给老太太讲,说寡人进城之后,并没住皇宫。秦叔宝又把唐将给国母介绍了遍,到了程咬金这里,程咬金非常高兴,老远的双手抱拳说:“老国母你门得门得。”

老太太一听,“哎呀,这位唐将还会说我们的话呢?”

“北国话,我也只会说几句,说的不好,你老千万不要见笑,你这回来放心吧。我们万岁都给你安排好了,你看看吧,你的皇宫,你的祠堂,你的所在,一切如故,皇上并没在这里住。”

程咬金介绍的很详细,这位老太太听了,连连点头。是啊,这可是事实呀!是我目睹眼见的,天朝的皇上真是有道的明君。难怪人家打仗那么心齐,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何况我小小的北国,我的皇儿如再不听良言相劝,那真是一错百错,错上加错啊!老太太从内心里敬佩李世民。”

当天李世民把老太太接进城来,留住在皇宫,吃的,喝的,用的,各方面都照顾的很周到。连灵王,公主都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他们想不到的,大唐君臣都想到了。第二天还是如此,并且还问,拜祠堂需要什么东西,我们给送来,并安排专人办这件事。这位老太太人不客气,想怎么就怎么,需要什么东西就说。国母和灵王在城内整整折腾了两天,第三天,老太太提出来要走。“我们今天在这里再呆一天,明天起早就回去,皇上还有什么话说?”

李世民说:“老国母?你这次来牧羊城是拜祠堂,祭奠亡夫,我们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请你们多多原谅吧。”

听此言,国母很高兴。“我这次进城,多蒙天朝君臣,对待我如亲故一样,我很受感动,稍带着跟你们说上两句,当初,我们打战表侵犯原,有今天这一仗,证明是我皇儿之错。”说到这里,老太太就说不下去了。

李世民一抱拳说:“老国母,不用再往下说了,你的心意我全明白,借这个机会,我多说上几句,我们这次来北国亲仗,不是我们无故侵犯你们的边境,是你的皇儿打战表,要与我中原交战,夺我大唐江山,把我国中原的雁门关夺去了,我也是为了中原的黎民百姓免遭涂炭,才御驾亲征。现在,仗已经打到这个地步了,你们只剩下一座小小的黑龙山,老国母,你是明白人,恐怕他有千条妙计,有千军万马,也是弹丸之地,恐怕是不攻而破,到那时,决一死战,两国损兵折将,百姓遭殃。你要不来,我也没机会与你见面,既然咱们见面了,就把这话给你皇儿捎回去,让他早日放下手中的刀枪,不要再战了。如果他愿意求和,我们大唐还是和以前一样,做唇齿之国,我们决不无故侵犯北国。”

李世民还想往下说,灵王在旁边有点呆不住了,肚子里的话直往外涌,于是他站起来说道:“天朝皇帝,你的话我听明白了,借你的话题我想说几句话。”

“二王有话请讲。”

“过去,我听说不少关于你的坏话,什么杀父夺权,什么除兄……,才使我们打战表,侵犯中原。”

是呀,李世民一共哥四个。他是老二,大哥建成,三弟元吉,四弟元霸,都是李渊之子。为什么李世民做了皇帝呢?看过《隋唐演义》的可能知道,李世民深得民心,你也认为只有他可以继位,而且还有秦叔宝这些人保他,更何况大太子和三太子的所做所为,不顺民心。所以,敬德把他们置于死地,保着李世民做了皇上。其他国家侵犯大唐,要夺大唐江山,首行第一条就说李世民杀父夺权,除兄也是为了夺权,把李世民说成个逆子罪人,都是借口。

灵王现在已经知道,他听信了别人的坏话,很抱歉地对李世民说:“天朝皇上,通过我黄龙岭被放,我母子来牧羊城降香,拜祠堂等几件事,证明你是个有道的明君,仁义之人,我承认,我皇兄做错了。这次我们回去,一定好好劝劝我皇兄,让他早日罢兵,做个唇齿之国。”

他们在这里谈论国事,可突鲁公主听不下去了,心想,我这事也没人提呀。

程咬金最会察颜观色,他坐在那,眼角不住地四下看着,看看罗通,看看突鲁公主,心想,这个谜,只有我来解,另外,这也是个机会。灵王和他母亲能起很大的作用,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得想法把这件事挑明,程咬金也知道,罗通不愿意,因为突鲁公主把他兄弟给杀了,他心中这个扣解不开。

程咬金等到皇上和灵王把话说完,上前插话道:“老国母,哈哈哈,老国母,我插一句话。”

“你是……?”

“哦,我叫程咬金,官居鲁国公。”

“啊,早听说你的大名。”

“你听说过就好,想当初,混世魔王,大德天子,九成皇帝,十八国的盟头,就是我,我也做过皇上。”

这些事是程咬金光荣历史,他是不会把它丢掉的,一提这些事,他就把自己放在前头,就是不提他卖竹耙子的事。

老国母早听说过程咬金的历史,便说道:“噢,程千岁,今日相见,真是三生有幸,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老国母,刚才听你说咱们两国罢兵不战,结为唇齿之国,什么是唇齿之国呢?就是说牙齿和嘴唇不分开,你说对不对?”

“对对对。”

“那好,你说这些话,可是真心实意?”

老太太不解地说:“哎呀,程老千岁,我所说的那些话都是肺腑之言。”

“您说的可是真的?”

“真的。”

“老国母,你这是真的,你愿咱们两国联盟,你愿不愿咱们两国联姻呢?”

“程老千岁,你说什么?”

罗通在旁边一听要坏事,哎呀!四伯父呀四伯父,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你怎么馋冬瓜汤馋得流涎水了,真是多此一举!把罗通气得甩袖子,脚一踩,脖子一耿耿,把脸就扭过了,一句话也不说了。

其实,程咬金把他这些动作,都看在眼里,又接着对老太太说:“老国母,你大概还不明白我的意思,你看见这位小将没有,这是我主万岁的御儿干殿下,越国公罗成之子,他叫罗通,这次来前敌,身为二路元帅。”

老太太一看,惊道:“哟,这就是二路元帅?听说过,小将军,近前来让我看看。”

老太太也是,还要看看,你想罗通能愿意吗?李世民在旁边说话了:“通儿。”

“儿在”

“过去见见国母。”

“是。”

罗通不过去不行了。这是皇上说的,出口是旨,抗旨不理,杀头之罪。

罗通没办法,捏着鼻子也得过去,上前施礼道:“拜见老国母。”

“哦,你叫罗通,真是大唐的栋梁。”

程咬金说:“老国母,我的话还没说完呢,你身边站的那个姑娘,我如果没说错的话,她就是你儿赤壁保康王的干女儿,突鲁公主吧?”

“啊,不错,正是我干孙女。”

老太太也把公主叫过来,给李世民,程咬金见礼。

姑娘心中是很高兴的。

见礼已毕,程咬金说:“老太太,你看见了,这真是郎才女貌,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一对阿!老太太,你意下如何?如果愿意的话,回去和你儿子说说,能不能把这位公主许配给我们的殿下?真是,不但是唇齿之国,而且是亲上加亲,近上加近,这该有多好啊!”

可罗通心中真有憋不住了,心想,程咬金呀程咬金,你可要我的命了,你怎么能在这里提亲呢,他正要上前答话,程咬金的大手一挥说:“等会儿,罗通,这还不到你说话的时候,急什么呢?”

罗通这个气呀,心想,我能不急吗?

李世民在旁边说:“老国母,你听明白了吗?这门子亲事你可愿意?”

可把老太太给乐坏了,满脸的皱纹都开缝了,嘴也合不上了,两只手都拍到一块了。笑道:“程老千岁,你能做主吗?唐王会应吗?”

程咬金说:“万岁,你意下如何?”

程咬金在这个时候把话挑明,李世民也很高兴,因为他在城上看见过这位姑娘,如果不是她闯进重围,抡开大刀违杀败将,罗儿也早就阵亡沙场了,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在城上我还问过军师,这位女将是何人?军师说是北国人,我还纳闷呢,为什么北国人要帮我们呢?今天才明白八九了。

呀,太好了,我儿能得到这么一位公主,不但是两国和好,而且我大唐江山也更加牢固。他俩年貌相当,郎才女貌,这姑娘又有一身好武艺,这美满的姻缘,寡人怎么能不成全呢?所以,他当时就答应了,说道:“如老国母不弃,寡人就做主了。”

老太太更高兴了。“我们小小偏帮属国,怎能高攀。唐王能答应此事,我就是打着灯笼也没处找呀!”

程咬金说:“好!老国母,你能答应,这件事咱们就定下来了。”谁知,这又惹出了塌天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