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7629000000025

第25章 楼成人去散亦聚(2)

我们缓步走入主楼大堂,大堂为挑高三层的空间,整体设计为中西结合式风格。高耸的拱廊延续着外围回廊的设计风格,使得内外空间自然连接。在延续回廊整体设计的同时,设计师还特别处理墙面、地面拼花及天花铁艺等细节,不仅美化了大堂区,更加强了大堂作为一楼空间中最重要的地位。

大堂包括接待区、茶水吧、会议室及教室等功能区,一个专门展陈和销售南师作品的书店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层公共区域的走廊采完全开放的设计,站在二楼可以看见整个大堂的空间,而且石拱门还将一层和二层结合为一体,铁艺栏杆也延续了楼梯间的设计风格。

戚小姐建议我们走楼梯上楼,说是让我们感受一下受西方传统建筑中楼梯样式所启发的楼梯风格,每一层台阶都优雅而宽大,以方便上下楼。这种设计鼓励人们多走楼梯而不搭乘电梯,从而更有利于健康与环保。楼梯中央是开放的,不仅创造明亮而通风的环境,而且在视觉上连接着主楼的所有主要楼层。

主楼六层为南师的工作及居住区域,主要风格延续太湖大学堂的中西式设计,色彩丰富的胡桃木镶板及房门烘托出整个空间的大气与稳重氛围,而且营造出宁静舒适的工作环境。

接待区外是图书馆和一个很大的会议室。图书馆有桌椅以供阅读与学习。居住区、南老师的私人接待室和个人书房、餐厅、厨房、药房分别坐落在东面,办公室皆在西面。

牟炼姐告诉我们,楼上的一桌一椅、一床一凳皆是南师亲手设计的,南师说,一定要为大家提供最好的舒适度。

参观完主楼,郑主任说:我们先看看禅堂吧,这是南老师最关心的地方。于是我们来到东翼辅楼,一层多功能厅设计风格同太湖大学堂多功能厅一脉相承,并使用回廊将整体环境融合在一起。室内的主要色彩是由深褐色的胡桃木及黑白色的地砖所组成。因为是多功能厅,为达到良好的音响传播效果,设计师特意将天花板设计成手帕型的弧线造型。

通往二层禅堂的大楼梯间也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宽广的阶梯、传统的左右对称造型,天窗不仅可以看到前方的河流,还有充足的自然光投射进来。楼梯的扶手墙面使用仿石材的马来漆装饰,搭配着古铜色的扶手栏杆,营造出一种只能在五星级酒店或重要公共建筑才能见到的安静而幽美的氛围。

二、三层的禅堂设计大致与太湖大学堂的禅堂设计相同,大量使用色彩丰富的胡桃木。讲台区域贯通两层,整体呈现圆拱造型,搭配外围可移动的拱门,成为整个空间的注目焦点。椭圆天花板造型及顶面仿太阳光的设计,意在营造出神圣宁静的氛围,也增强了禅堂的立体感。禅堂周围的走廊和太湖大学堂的禅堂一样有不同的修禅功用。

我们一路参观,不断赞叹,王红则不断请牟炼帮忙留影。

沿着回廊,我们来到了西翼附楼。一层员工餐厅设计为现代风格。厚实而高耸的深褐色系胡桃木连续门拱,将交替的网形柱子变成一面连续的有镂空的墙,与庙港的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面墙也区隔了就餐区域,形成舒适愉快的就餐环境。墙面上的水纹和晚餐盘造形的斯米克瓷砖在图像上区分就餐的重点区域。

二层主要由酒店式的客房所组成,三层主要作为居家及客房使用的空间。

午饭就在一层餐厅就餐,我们吃着建筑人员的工作餐,憧憬着南师来这里讲课的场景,仿佛现在已经开讲了。

晚餐桌上,见到一位新面孔,头发花白,戴着眼镜。南师介绍:这是著名佛像雕塑家詹文魁詹大师。

我早就知道詹先生的大名,于2001年9月正式落成的中台禅寺二十余尊以全新意念形塑的大佛奠定了他的声誉。早在1985年,他就在美国文化中心首开石雕个展,声动美邦。吾蜀峨眉山金顶的十方普贤金像亦是他的杰作,该像通高48米,重达600多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贤像。

詹文魁曾说,我的人生是为雕大佛来的,他曾经发愿要雕大佛,认为雕大佛的心境宽拓、没有边际,而中台寺的惟觉老和尚也圆满了他的愿力。他记得老和尚第一次邀请他雕中台主体的佛像时,他告诉和尚,我不为名来,亦不为利来,而老和尚开示,不求名,名自来;不求利,利自来,雕佛成佛!

那天晚上,詹先生又带来了他最新的几件佛像雕塑作品,请南师欣赏并提意见。通过电脑,詹先生的作品在电视屏幕上得以展示,他刀下不采纳台湾固有日本殖民文化下的佛像造型——脸大大、脖子短短、眼睛眯眯、体型胖胖,亦不采取大陆造型,完全是以佛之心,造佛之像,自是无相成相,臻至最高境界。超越一般艺术领域所探讨的至真、至善、至美,显现出另一种佛像样态。

据詹文魁介绍,他的团队都是理念的结合,唯有对名利看得很淡才能投入。他们完全照古法来,工作前要打坐、持斋、诵经,从选好石材开始,艺术家们便以虔诚之心早晚礼拜所雕之佛。

南师对詹文魁的发心与作品赞誉有加,并提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詹先生欣然领受。

随后,南师说:牟炼,把你们今天拍的东西让我们看看怎么样啊?看看慈雄这五年来的成绩吧。

南师一边看视频,一边频频点头称好。

看完后,南师问:慈雄,全部完工,大概还需要多久?

李慈雄说:如果不出意外,九月底可以使用,那里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老师可以搬过去办公、讲课。

南师高兴地说:那好哇!我一定去!

李慈雄说:到时候,老师就更累了,太湖大学堂和书院两个地方跑。

当天晚上,南师反复叮嘱李慈雄:你的书院建好后,一定要多做弘扬东西精华文化的事业。

2012年8月,诸事完备。

那是李慈雄倾尽一生的智慧和心血,为南师建造的一个修习、工作和讲课的地方,大厅墙壁上画中的那尾鱼栩栩如生,仿佛要游出墙壁,六楼的书房、客厅、餐厅、厨房、洗手间、药房布置一新,庄严肃穆的禅堂里檀香弥漫、梵声低回……

慈雄兄原定于10月1日至10日,请南师入驻书院讲学,不料南师已掩关谢客,但仍召李慈雄入室:学院你先安排开始文化活动吧!待我康复后再去讲课不迟。

而南师,却最终没有去成。

离书院开讲时间原定的10月1日还有两天,南师辞世。

空空的房间里有风穿过,那是一座书院呜呜的悲声。

南师离去,悲不自尽,无奈之下,书院更名为恒南书院。

2013年3月17日,南师诞辰。

这一天,李慈雄在恒南书院倡议发起身心性命研讨会,来自美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北京、香港、四川、澳门、台湾等各地的南师之亲友学生近两百人参加这一活动。刘雨虹来了、小舜哥来了、宏忍师来了、永会师来了、王洪欣来了、彭公子、有慧姐、宏达兄、牟炼姐、德重兄、品磊兄、品锋兄……都来了。

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先生,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文殊院住持宗性法师,台湾著名书法家、中华书道学会创会理事长杜忠诰先生,香港太平绅士、著名遗传学家林德深先生在研讨会上做了精彩演讲。

与其说,这是一次学术活动,倒不如说这是一次以学术的方式向南师表达哀思与缅怀的追思活动。

所有与会者都参观了恒南书院,大家在为南师准备的房间里驻足,摩挲着那些散发着木头芬芳的书架、椅子、茶几、餐桌……忆及南师的音容笑貌、点点滴滴,人们情绪哀伤,思潮起伏,有的友朋学生眼中已经泛起了泪花,久久徘徊,不忍离去。

大家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见到南师。

因为我们相信,南师虽已往生,但南师从来都不曾离开我们。

离开恒南书院的时候,天上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难道这是因为所有友朋学生思念南师,感动了上苍,连天公都动了情?

看着眼前的绿树流水,我想,南师或许早已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