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玉谷传奇
7606900000070

第70章 穆王西巡原从睦邻求发展,教授慨叹错把古物作文明(2)

这正是七月流火的季节。经过一天烤晒,晚上了依旧酷热难消。进入水中后,马上就有种清凉的感觉洇上心头,自觉心怀大畅,快乐无比。

那些河中嬉闹的少女见穆王下河,有几个泼辣的便趟过来,挨挨挤挤地围看穆王同巴依,告诉他们怎样识玉、辨玉。穆王看着这群半裸的烂漫少女,不自禁地把目光定了格,行为自然有些儿不检点起来,把个巴依看得只咬牙。倒是那个西王母国王,对着这争风拈醋的逞奇斗艳,不由得放怀大笑。

这捞玉之法并不神秘,也就是就着月光看河里的石头。如发现光从水中泛出,就可以肯定有璞玉;然后伸手水中,拣选滑不溜秋的捞起来,再看皮色品相自可定出是否真玉。只是这捞玉全凭得是运气,有人信手拈来,便有上好籽玉得手;有人频频弯腰,苦苦拣选,却总是一无所获。

这周穆王见着好玩,正好脚下有块石头绊脚,便弯腰把它抱起来,觉着沉沉地好重的分量;再看外皮黑不溜秋地不好玩,正准备着扔进河中,却见旁边的西王母国王打着手势叫他别扔。

西王母国王对着那块石头看了半天,肯定地点点头,又对着他伸伸大拇指,叽哩哇拉几句,就见通译过来躬身施礼,告诉他捡到了一块上好美玉。

周穆王高兴地大笑,一旁的巴依也顾不上双手是水,抱着穆王来了个响吻。

这晚的捞玉,人们一直到朝暾初起,晨光大放才告结束。

周穆王玩过几天想回去了。西王母国王说晚上要设宴饯别。

宴会在国王的大庭里举行。四周是华丽的白玉灯,轻烟四笼,幽香暗送,宾主席地而坐,每个人前面摆了几件中土的青铜器,里面盛放着煮熟了的羊羔、乳猪,全鸡全鸭,直与周王宫内一般无二。不同的倒是各色器皿,皆是依照青铜式样,和阗玉制成,看上去稳重大方、华丽非凡。

穆王觉着并不神奇,倒把个巴依看得连连称妙。她虽出身王室,只是义渠国向来国小民贫,国王宴赏也止毡房古堡,整羊鲜乳地已觉超常,此番见着西王母国酬宾的气概,见着这盛宴华庭,自觉大开眼界。

众人寒暄后在席上盘腿坐定,却见侍女递给每人一只白玉无奈杯角杯,杯上盘了几只螭龙,栩栩如生,十分生动。这杯有种古怪,盛上酒只能端在手里一饮而尽,却不能中途搁置。独独到了穆王,换了个带脚的,显见可以直立放置,也看得出主人待客的诚意。

酒过两三巡,菜上七八道,除了先前诸般生熟,再上来却是瓜果蔬菜,只是这些东西却很少在中土见到,就是那位经历丰富的穆天子也觉眼界大开。

诸般瓜果中有种圆圆的瓜儿,外皮绿如翠玉,隐有条纹;切开来却又是红瓤黑籽,煞是好看。穆王口咬之下,但觉清凉爽口,甜美无比。

西王母国王一直把他送到国境出口处,临别时又送给穆王几辆马车,车上居然载着十几个妙龄舞女,个个端庄丰满,洋溢着青春活力。西王母国王说:“把她们带回去吧。让你们那里的人也看看我们的女人,我们的舞乐。”

作为报答,周穆王让姝喜和她的舞伴留下来,为西王母国王作中土之舞。

周穆王一行又经过几天的跋涉,回到了国都。他把族弟杨乙叫过来,对他说:“杨乙啊,我现在把你派回晋国你父亲那里,给你建一个伯国,食邑要隐蔽,由你选定。主要任务就是为王宫琢制玉器,却不许流入民间,让百姓拿了去。”

杨乙奉旨回到龙城,就离城不远的地方,就是现在宰相垴附近的大草甸选了址,然后在这里动工修造国都。经过一年的建设,国都建好后,周穆王亲临视察,把杨乙的国度定名为“种玉国”。

关于这个名称,秦教授考证后得出了结论。在汉以前人们尚红不尚白,人死后多用红铁矿和朱砂铺垫墓底。为了改变玉的白色,玉器作好后,种玉国的人便把新玉器连同朱砂一起埋入土中,待朱砂沁入玉器后再行挖出。由于玉质坚硬,不是短时间可以奏效,有些玉器只能在几十年或数百年后才会挖出来,这是西域制玉的古法,被杨家如法炮制,便成了“种玉国”的由来。

杨乙建国后不负所望,从此承担起周王室的制玉任务,用源源而来的上好和阗白玉,生产出许多精美的玉器作品。

嗣后虽然屡经朝代更迭,杨家为王者制玉的本事从未改过,竟成了一种专利。

春秋以降,经秦入汉,到西汉末年,王莽纂了汉位之后不久,杨氏接到新朝皇帝王莽的指令,要他们尽快献上一批上好玉作,用来装饰宫廷。杨氏不敢怠慢,忙忙地准备起来;不期然又听到王莽被推翻的消息。无奈之下,只好坐观等待。

这是个阴雨天气,中午时分,杨氏族人忽然接到长老的传令,让大家马上到祠堂开会。杨家祠堂原来是种玉国议政的大殿。因为国号取消,种玉国便改为种玉谷;大家旧物利用,把大殿改做祠堂,只是出于习惯,族中有了大事,便齐集在这里商议,因而,祠堂便兼了议事厅。

却说大家来到祠堂后,便听到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说是事败的王莽正日夜兼程地赶来,准备把谷中藏玉悉数带走,以作东山再起的打算。事关族人生死,长老把大家召集来,自然是问计于众的意思。

长老话刚讲完,有几个年轻人便愤愤地开了腔,他们主张对抗王莽,说种玉国建国之时埋设的机关均未使用,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也有胆小怕事的,总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主张来个集体大逃亡,到其它地方另谋发展。

大家议来议去,却是抵抗的占了多数,竟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多是些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原来古人尚武,任侠成风,保家卫国,自是当然责任;虽说有类螳臂挡车,但其勇可奖。当即长老做出决定,族中年龄五十岁者及全部妇女儿童,及家中只有单子者全部举家外出避祸。余人全副武装,修工事、垒围墙,厉兵秣马做好战斗准备。这次抗战,种玉谷人引入山外的溪水,把原来进入村庄的路径变成了一片沼泽。入谷的路只剩下那条山洞,虽说进出很不方便,但毕竟易守难攻,有利于对抗王莽的叛军。

其实,连族长也清楚,此战以少抗众,凶险万分,自然要做好牺牲的准备。

几天后,经过准备的种玉国人,一部分携老带幼地走出了大草甸;另一部分人则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叛军到达龙城后,先是忙乎着布防,准备着迎战刘秀的汉军,并未马上进军种玉国。数月之后,种玉谷人见莽军不至,也就稍稍放松了警惕。

这是一个阴霾四合的早晨,宰相垴来了数十名汉军,说是汉王刘秀派来的使节,准备着去种玉谷中宣旨。

宰相垴村里不敢怠慢,忙着把他们领到种玉谷。当这些进入谷中,很快便拔刀相向,杀掉洞口守卫,占据了洞中位置。紧接着,大批莽军便忽然出现,通过山洞进入种玉谷。毫无防备的种玉谷人奋起反抗,他们怀着必死的决心,利用地势浴血奋战。最后,种玉谷人终因寡不敌众,全数战死。

原来,王莽自知此战必败,一方面虚张声势地在龙城市布防,另一方面却在进行充分的准备之后,开始进军种玉谷。种玉谷中的事虽是皇家秘密,但早在他做宰相的时候,便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甚至,他还搞到了一张种玉谷的秘图,让人将图分别刻在姑姑王太后赐给他的两只金觚上。

王莽进军种玉谷,自是为着谷中的奇玉而来。依照汉时价值,一件普通玉作,价值就在几十万铢,己是一户公侯近十年的贡赋收入。何况,自秦代以来,佩玉、用玉只是公子王侯、达官贵人的专利,普通老百姓决不许染指,违背了甚至要坐牢杀头。况且,古玉通灵,借着古玉灵性,寄托卷土重来的构思,或可获得上天眷顾关怀也未可知呢!如此一来,也就坚定了王莽进军种玉谷的决心。

这王莽本是败军之将。种玉谷一番杀戮,竟夺得数万件上佳玉作,只是没想到这些什物携带着很不方便,只能徒增负累。如此一来,这诡诈成奸的王莽只好选了三五个亲信,在长老家院子里掘个大坑,连尸体带古玉埋在地下,备作后用。然后又仓仓皇皇地带着残兵败将,撤离了种玉谷。

秦教授在洞中发现的骆宾王手稿中就记载着这件事,至于骆宾王是怎样知道的这个秘密?那是因为,骆宾王一个已战死同僚的祖辈,曾是王莽埋玉时的亲信;生死弥留之际,这个后辈儿孙把玉藏的秘密告诉了骆宾王。

龙城市公安局为李力军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会上,应天碧局长宣读了关于追认李力军同志为革命烈士的决定;己提升为市公安局副局长的杨波,宣读了公安部关于在公安系统开展学习李力军先进事迹的决定。最后是与遗体告别,鸣枪三十二响。这郑重其事的三十二响,象征了李力军来到世间的三十二个年头。

只是,任谁都不相信,这个年轻的公安干警,家中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是老家一位早寡的邻居,正是这位老太太把李力军这个孤儿抚养成人;另外,李力军还在家里收养了十二名年龄不一的遗弃儿童,最大的正读高中,最小的还在念小学。现在,大家才明白李力军之所以未成家的真正原因。

当这家老老小小的人齐聚李力军灵前痛不欲生地悲泣的时候,人们从他们无助的眼神中体会到了生活的另一面:生死挣扎的无奈和失去亲人的真切哀伤。

这个发现不仅震动了龙城市公安局的所有干警,也惊动了晋省的高层。

那天,省委书记梅刚听到这个消息后,禁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拿起桌上的纸,给省民政厅厅长写了个便函,让他亲自到李力军家里处理这件事,可以根据他们的意愿,或者到福利院生活,或者发给生活补贴,不要破坏这个家庭的安宁。梅刚说,一定要处理好这件事,以告慰这位烈士的在天之灵。

民政厅厅长走后,梅刚坐在自己办公桌前,开始了深深的思索。

社会之于个人仅仅是个生存的环境。人们造出许许多多的主义来,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更加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更多的社会财富。具体到一个人身上,中国传统文化把大公无私和为社会利益奉献视为一种美德,孔夫子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大同社会的特质来描写,赋予它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把它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来颂扬,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一种最高境界。

但是,人们却总是在“有私”与“无私”的界限上徘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依照自己人生的原则做出许多“恶”与“善”来。其结果,有时伤害了人类共存的原则,造成了彼此间的争斗;有时弥合了人际间的裂痕,给人们一种生活的鼓励。

这个最最简单的道理,在为善与从恶这个具体的选择上,总是不能被人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实中,与李力军急公好义、慷慨赴死相对应的,是古云的自私和腐败。这究竟是社会的责任,还是个人的责任?为什么如此相同的环境,竟会产生如此大的不同?难道说,人的善与恶,真是一种与生俱来吗?

就一个社会而言,风尚映现它的本质。而风尚之形成,却总是人类在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间的一种徘徊,有丢弃的犹豫,也有创造的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