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7565900000023

第23章 改变教学观念(17)

1给予学生赏识性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给予学生自信的心,激发学习的无穷动力。学生学习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同时学生在客观、全面认识自己的时候也开始能够赏识自己,同时也能够去赏识别人,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

2教师以赏识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能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失败、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这样能够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走自己合适的路成长。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过程,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多用赏识性的评价,学生不但感到了快乐,同时给周围的学生也带来了快乐。在赏识性评价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能够唤起学生善良的心,在得到别的同学帮助后能够表示感谢,同时在自己学习和帮助别人的时候更加积极地开动脑筋、启迪智慧。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课堂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灵活地利用课堂评价好比“春雨”“润物”,能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和谐统一,可以使学生重拾自信,也可以使课堂峰回路转,高潮迭起,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结课,一切尽在回味中

结课,是课堂教学进程发展的最后一个教学阶段,因为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教学时间,结课就是将要用完教学时间,打下课铃前的很短时间的一个课堂教学阶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经过近40~45分钟的高强度学习,普遍出现疲惫状态,有些学生甚至开始出现分心的情况,因此,结课作为一个教学阶段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是学生最容易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时候,也是教师最难调控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师做好这个短暂阶段的课堂组织工作,对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圆满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至关重要。教学组织工作做得好,一节课从头到尾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工作做得不好,课堂教学就有缺陷,学生的学习也受影响,所以有人说,一节课仅有“凤头”和“猪肚”,缺少“豹尾”,算不上一节好课。

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的教育案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教学《难忘的一课》的结课片段在悠扬婉转的《思乡曲》中,师生共同深情地朗诵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

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话足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只有那一句——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放声朗读,来表达你此时的情怀吧!

(学生再读)师:下面,请大家拿起笔,再写一写这句话,并将这句话永远地镌刻在你心灵的深处。(师生共同写话,教师用红笔)(生一个个凝神静气地、庄严地、神圣地含着热泪写这句话)师:想读就读吧!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语气虽然不同,但感受和认识是一样的深刻!

师(激情地):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但惟独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或许有一天,你身在国外,请你也别忘了今天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们大家再读这句话吧!

生(铿锵有力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读得太好了!同学们,咱们今天上的不是普通的语文课,而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因此,这也就称得上是——生:难忘的一课!

(老师在课题后加上感叹号,在全场的掌声中结束教学)案例中,窦桂梅老师声情并茂,学生情绪高昂,历经了一次思想的洗礼。窦老师把文中所蕴涵的情感恰到好处地加工、提炼,从而在教学中收到了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并育的效果。可以想象,课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后,心灵深处一定烙上了鲜红的“中国印”。

好的结课,能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但这绝不是教师只凭灵机一动就能达到的效果,而需要教师增强对教学结课的设计意识,挖掘教材,对这一环节精心设计、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结课的艺术水平。

一、方式多样,不拘一格结课的方式很多,教师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不要总是一个模式,具体说来,结课方式主要有:

1梳理内容式讲课结束前,把当堂所讲内容作一番梳理,把重点、难点再突出强调一下,把知识结构与脉络理清。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通过谈话法让学生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哪些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有哪些疑难问题需要提出来等等。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2归纳总结式这种方式与第一种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侧重点是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所讲知识进行总结,以归纳出一般的知识结构、解题规律和方法等。这种归纳可以是当堂的课,也可以是有联系的几堂课。如讲完一篇课文后,归纳一下这篇课文应掌握的字、词、句等,讲完几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后,把这几种方法归纳总结一下。

例如,有个历史教师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结语是:“这一节课简单地说可以小结为‘一、二、三、四、五’。一个原因: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两个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南线。四大战役: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和日德兰海战。五个年头:从1914年到1918年。”这段利用几个数字巧妙地进行归纳的结语,提纲挈领,概括明确,使学生在饶有兴趣之中巩固了知识,又在头脑里留下了清晰、整体的印象。

3首尾呼应式课堂教学结束时呼应开头提出的问题,以便给学生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如在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时,设疑导入时曾设问学生:桃花、杏花、芍药花等为什么呈现出红色?讲完课文后可以回应一下这个问题,使学生有一个前后照应、结构完整的感觉。

4左右沟通式所谓左右沟通,是指相关的知识结构之间、相关的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如讲完一篇议论文,结束时可与相关的记叙文或说明文比照一下,讲完有关行程、溶液等应用题解法时,可与有关的物理、化学知识相对照。

5指明规律式课堂上分层分步讲完知识后,结束时应综合归纳一下,指明知识的联系规律或解题规律。如有的教师讲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后,给学生归纳了四步解题规律:①分解图形;②分别求出;③求和或差;④验算并写答案。数学、物理、化学课等,可多采取这种方法。

6画龙点睛式在讲完课堂内容的基础上,结课时用几句话点明课的精华所在,使学生对关键问题豁然开朗。如讲解《药》,分析完全文之后,末尾点明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药”作为题目,这样有什么深刻含义,能较好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7概括中心式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几句简练的话把一堂课所讲的知识中心或主题思想概括出来,以帮助学生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把握中心、明确主题。这样的结尾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运用知识,受到深刻的教育。

8提炼升华式如果说归纳式和概括中心式是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话,那么提炼升华式则是在此基础上对讲授内容进行整理、挖掘和提炼,揭示其深刻的内涵。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刻含义,而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有的政治教师在讲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理论时,往往是在讲完“一国两制”的提出、内容和意义之后,末尾又着重阐述了“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贡献。这就将所讲的内容提炼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9省略中止式把课堂教学的高潮放在结尾,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给学生留有余味,留有思考的余地。如讲授《荔枝蜜》,作者在文章末尾写道: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教师讲到这里时可提问:作者为什么写“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其含义是什么?同学们课下可以考虑、讨论。”然后戛然而止,课虽完而思未尽,这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0延伸开拓式课堂教学结束时,有目的地把所讲知识延伸到课外,以便沟通课内课外的联系,为课外学科活动创造条件。如对“多种方法解应用题”,课堂上可只讲一种,结束时布置学生课下用别的办法解。物理、化学、生物课等牵扯到实验采集标本的,可以布置学生课下进行实验、采集标本等,这样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

11含蓄暗示式课堂教学结束时,不把某些问题的现成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在稍微启发之后让学生课下去思考。如讲完《七根火柴》一文后,可以布置学生写一篇读后感——《七根火柴的启示》。结课前可以暗示一下学生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这样既把教师的意图体现出来,又能启发学生思维。

12象征寓意式讲课结束时揭示讲授内容的象征意义或其包含的深刻寓意,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雨中》一课,在讲述了放学的小学生及各色行人帮助一位姑娘捡翻落在地上的苹果的故事后,末尾写道:那满满的两筐大苹果,又回到姑娘的货车上,闪着亮晶晶的光芒。显然,这“亮晶晶的光芒”别有一番象征意义——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思想的美好和精神的高尚。讲授结束时给学生点明这一象征寓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3异峰突起式在课堂教学结尾时有意制造一个小高潮,使其异峰突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讲授“质数”时,一位教师在结课阶段说: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现在我们根据已学知识也来做一道“哥德巴赫猜想”题。出示24=()+()=()+()=()+()。请找出不同的3组质数,使它们的和分别是24。学生积极动脑,争着发言,结课前形成一个小高潮。

14激发感情式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可根据课程的特点,用充满热情而又具有鼓舞性、激励性的语言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或用含蓄深沉的话语促人深思,耐人寻味,使学生从思想上受到启发、鼓舞,进而成为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如某特级教师在讲授《松树的风格》一课结尾时,用了简短而又充满激情的语言赞美了松树的风格,激发和鼓励学生要像松树那样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15引导观察式课堂教学结束时,着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有关事物或社会现象,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学了《看云识天气》,可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中云的变化;学了《水的循环》,可引导学生观察水在不同气温下的变化等。

16联系实际式为了巩固和应用课内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在课堂教学结束时,也可采用多种多样的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诸如,政治课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具体实际联系起来,进行分组讨论,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物理、化学课可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化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地理、生物课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有关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语文、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还可展示并评价学习成果,进行知识、技能竞赛,以增加学生的成功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7竞赛抢答式把所学知识化为竞赛试题,在课堂教学结束时用小组竞赛或个人抢答的方法,使学生在热烈的竞赛抢答中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学了“名”的几种含义后,可让学生列举带“名”字的成语,然后解释“名”在成语中的意思,看谁列举得又快又多。

18分组讨论式讲授结束时,把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罗列出来,让学生前后桌两人一组或者几个人一组讨论,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19表格填充式课前预先设计好表格,结课时出示表格,让学生根据课堂练习内容进行填写。如讲授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时,可预先设计好三大战役填充表,分时间、地点、歼灭敌军人数等栏目,让学生填写。

20对比式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各门学科都可以采用比较、分析等对比的方式来明辨事物的异同,从而获得其本质认识以结束全课。如有一位中学特级教师在讲授《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最后结课总结本文,启发学生思考“杂文”是一种怎样的文体时,是通过“①这篇文章有叙事,有议论,是以叙事为主,还是以议论为主?②这篇文章是针对什么写的?③这篇文章跟一般的议论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三个问题的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的结论,使学生初步认识了“杂文”的文体特点。

课堂教学结课的组织方式还有图示式、图表式、游戏式、故事式、儿歌式、猜谜式、音乐式等,教师在使用时要注意灵活运用。结课无定法,妙在巧用中。绝妙精彩的结课是教学内容与组织方式完美的结合。结课方式运用得好,不仅可以归结全篇,深化题旨,而且可以巧布悬念,使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重视并进行结课的组织方式的学习与研究,不断地总结、创造与运用课堂结课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