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7495000000023

第23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3)

命题五, 他们指出,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最终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当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相协调与一致时它们当然自发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当政治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而呈现不协调时,新建立的国家政权及政治力量可以采取积极措施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形成新的协调,从而大大解放生产力;当经济发展超前于政治发展呈现不协调时,其内在蕴涵的利益调整机制也相应产生政治变革的诉求,要求建立与之相应的政权与组织形式,从而推动二者走向新的协调。经济与政治发展局部的不协调就是以这种逻辑在历史长河中体现出协调。从某种程度上说,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的不协调,也不存在绝对的协调。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从整体上看政治经济两方面是协调的,但是在现阶段,我们仍然看到它的种种经济问题,根源就在于其政治制度的失效;同样,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政治与经济两方面在总体上是协调的,但现阶段我们也面临着大量的经济问题,根源也在于政治体制,这又体现出不协调。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协调或不协调,区别在于根本方向不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再协调,也是要走向灭亡的,我国的经济政治发展再不协调,其方向前途也是光明的。当然,对于我们自己,即使成功解决自身的不协调,形成新的协调发展局面,那时又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再次造成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协调,从而形成“不协调—协调—不协调—协调”发展的循环;即使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个协调发展的自由平等人的联合体社会里,我们可以预想,它同样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只不过那时经济政治合而为一了,经济与政治不协调或协调都直接体现为问题、矛盾的出现与克服。

命题六,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推进经济政治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人类的历史活动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有思想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无论经济政治关系是协调还是不协调,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都能极大推动二者向协调发展方向更进一步。这种能动作用特别体现在二者不协调时。当经济政治发展的方向是同一时,如西方国家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出现市场经济的萌芽,正是当时的领主顺应潮流制定一系列法规,规范经济交往的秩序,才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向欧洲学习,引进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使俄罗斯开始迅速走上强国之路;还有如土耳其的凯末尔所推行的改革,当代美国总统克林顿推动的政府改革,等等。而经济政治发展不协调时,常常是政治上层建筑的迟滞,更需要人们发挥能动性,按历史规律采取行动,或革命或改良,以重建新的制度关系与结构,来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并不是自动地带来政治发展,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人的这种能动性主要体现在思想与行动上,人们需要根据既有的理性判断提出先进的主张,然后通过组织化加以行动。

现当代国家的政党尤其是执政党与政府中的领导人,都是由人民群众中相对杰出的一部分组成的,由于他们在国家体制中的地位,其政治主张如果科学合理,对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而即使是普通群众,其思想意识的提高,认识到经济政治发展的辩证关系,也能大大促进二者的协调。当代中国,革命的任务,推翻旧社会秩序的任务早已经完成,现在我们需要和谐,就是一种统治、治理能力的维持与提高。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人们要以此为出发点推动经济政治关系的发展。

命题七,面对经济政治发展不协调,人们要根据具体社会条件分析原因并加以改进。事物是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政治原理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论述,本质上也是理论上的抽象,是对复杂客观世界简化的认识,当具体到特定时空下的特定事物时,人们必须坚持具体分析。经济政治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人们不得不审慎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二者的不协调,二者的不协调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当代中国为例,我们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总体上是协调的,但是我们又要考察政治发展滞后拖了经济发展后腿是由哪些方面导致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是要论证不协调首先要说明经济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与政府与社会间的关系,与政府内部横向和纵向的关系、政党和政府间的关系,与政府能力提升、权力产生机制与运用机制等政治发展方面有什么样的相关性,有无可能因经济发展制约政治发展而出现不协调?经济政治不协调除彼此之间的影响之外,有无其他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与经济政治关系又是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东西与活的灵魂,它源于马克思主义对矛盾的认识,矛盾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事物就是矛盾的统一体,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坚持这个方法论。对经济政治协调发展而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我们不仅要正确全面认识二者间的关系,还要勇于解放思想,探索在现阶段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实现途径。

三、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命题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政治是双向互动的,而二者的协调发展就是指双方在各自内部协调的基础上相互适应又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那么,经济与政治为什么能够协调呢?

仅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政治,政治要为经济服务、政治关系植根于经济关系之中的原理来解释是不够的。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然后我们可以简要讨论这中间蕴藏的冲突。

第一,政治系统的主体与经济系统的主体是同一的。政治系统的主体可以概括为民众以及由民众组成的各种政治及社会性组织,如公民、政府、政党、利益团体、第三部门、军队、自治组织等,而经济系统的主体也是民众及由民众组成的各种经济性组织,如劳工、工厂、公司等。

首先,主体的同一性,表现在两大系统都是由共同的民众组成的,只不过平时的工作重点不一样,而且人的身份是交叉的。如大部分人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广大的工人(包括运输工人)、农牧渔民、商人等,但他们同时也是国家的公民,有着自己的政治权利,对国家政治系统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如选举,遵守法律等;而政府、政党及社会公益组织的成员,虽然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但是却也是在创造财富,付出劳动,政府政党的运行也要消耗经济财富,这对整个经济系统的维持有重要作用。而且在中国,更加突出的是,由于公有制的地位与作用,政府还是许多国有企业的所有人,直接管理着国企的宏观运行,甚至于微观运行。除这种情况外,现实中即使没有合法身份,许多政府、军队组织私办经济实体,在客观上也说明两大系统的主体是同一的。就算这种行为得到了清理,也不能说明二者的主体不是同一的。

其次,主体的同一性还表现在,这些民众以及他们组成的政治性组织或经济性组织,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他们工作内容的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人的自我满足。从工作重点看,经济系统要重视经济总量增加与结构优化,但最终是为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物质满足则为精神与政治满足提供前提;政治系统则是要为经济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包括政治方向,如公平、社会稳定、理顺政治系统内部权责关系有助于宏观调控等,同时政治系统的发展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需求。当人们正确认识到这种共同发展目标时,经济政治的协调就有了可能。

再次,主体的同一性还表现在,这些民众能够具有相互适应的素质需求,并能够意识到二者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要讲效率、公平,政治发展同样要有效率与公平,经济发展离不开政治发展。那么人们具体在从事经济工作时或政治工作时,无论政府人员还是一般工农商业人员都会注意办事效率、政治参与意识、平等观念,二者的协调发展也就有了可能。

第二,政治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运行内容具有相互适应的一面。政治、经济系统的运行都表现为各自主体的活动内容,即其日常工作。首先,从前面主体的同一性中可以看出,这种相互适应首先也表现在其目标方向是大体一致的,功能与效用相互促进。一般经济组织的活动,其经济性特点是不言自明的,而政府的行为也是经济性的,人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政府的主要行为是经济性的……政府承担着繁重的经济任务”。人们一般把经济看成是财富的生产,把政治看成是财富的权威分配活动。其实,现代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政治活动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工作,围绕经济工作展开。

其次,这种相互适应还表现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要彼此尊重,经济工作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与政策,而政治工作也要以现有经济状况为基础来确定目标和任务。再次,它们各自工作具体的开展在方式方法上相互借鉴、沟通,如经济工作可以用市场办法,但是在每一个经济组织内部,它也少不了行政方法,更何况,现有绝大多数经济组织总是集权式的管理模式;而政治工作的开展,完成政治目标与任务,可以用行政方法,也可以用经济激励机制与市场竞争机制。

第三,政治系统与经济系统在运行机制上有相互适应的要求。它们的运行机制就是各自工作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展现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活动。

这两大系统的主体的同一性及工作内容要相互适应,内在要求两大系统的运行规律也要相互适应,这表现在:首先,在组织文化上,二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绝大部分经济组织具有集权性质,而政府、政党等政治组织也差不多,这可能是人类组织管理的共同需要。这一点决定了在这些组织内的组织文化具有相容性,如精神面貌、奖惩机制,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强调团结奋进、都会施行类似的签到制度与业绩激励。这是单纯从单个组织内部而言的。其次,从社会组织大系统而言,经济系统与政治系统也有相似性,从而为相互借鉴提供了可能。

比如说,整个经济系统要有活力,每个企业领导人就要具备市场眼光,以最小投入换取最大产出,只有这样才能生存;政治系统要有活力,各种类型的组织也要注意效率、抓大放小,所以才有了“企业家政府”这样的口号,要把企业家经营企业的方式运用于政府。再次,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一本质决定了政治系统与经济系统运行机制必须相互适应。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说到底就是市场机制,政治系统的运行机制核心在于法治,如果市场经济没有相应的法治规范,它不可能完善或良好运行,它需要政府来调控;而政府也不能瞎折腾,必须按法治精神办事,尊重市场规律,按民主、高效的方向运行。最后,政治制度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动力之一。传统上我们认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于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等要素,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制度是否优良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新制度主义学派的兴起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又如何理解现实中表现的经济与政治不协调的局面?笔者以为,首先这是个客观产物,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在协调与不协调中交替。因此出现不协调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冲突所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人们才能更好为二者的协调发展而努力。

经济政治不协调,笔者前面谈到过,如果政治发展超前,是可以能动推动经济向前发展。但现在人们重点关心的却是,政治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形。这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3个方面:第一,优势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改变现状。政治系统虽然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政治成员,但是经济发展在特定的阶段并不见得让所有成员得益,通常是权势阶层或少数行业精英得利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愿意放弃现有的可见的利益。政治系统中,人们的权势与地位是不对等的,由于优势群体占据特定的政治地位,其他群体与之博弈很艰难。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可能优势群体会为值得期待的利益违背那些共同的运行规律,如违反法律而搞权钱交易。那么,是不是这就意味着优势群体将永远占据有利位置,不协调现状将永远保持下去?统治集团不是铁板一块的,发展的动力总是潜在的。当时机成熟策略得当时,事情就有了转机。第二,旧体制的惯性。旧的制度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时期继续运行,以至于当一些人主动去变革时会遇到其他人的反对。新体制要让人接受,一些人要看清楚新体制对自己带来的利益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时,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让其接受新的制度及观念。第三,时机、策略的不成熟。不协调局面要打破,需要稳健的转变,这意味着有一个周全的策略与时机。然而,对于中国而言,内部各社会阶层心态各异,相互沟通少,外部甚至还有复杂的敌对势力,有国家发展的国际战略要考虑,因此,政治改革,政治发展的推进必须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