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诗与思的交响
7487100000009

第9章 高职高专课程更名质疑

因为评估,高职高专迎来了各路专家,也因为专家,一些传统的课程名称受到了专家的非议。为确保评估的顺利,于是这些受非议的课程按要求纷纷换上新的招牌。

比如,原先的“市场营销学”就被删去了“学”字,更名为“市场营销”;“新闻评论学”也缩水为“新闻评论”。由此,几乎所有带有“学”的课程统统被阉割。据说这样变脸的理由是为区别本科和大专的差异性,突出专科生的实践技能学习,而不要求像本科生一样过多地去从事理论研究。听起来很有些道理。如今的一些高职高专确实因为定位的不准,办成了本科的压缩版,失去自身的特点。因此,在课程的名称上做些文章,似乎起到些补救的作用。但这样的大面积弃“学”不能不引发人们对原先课程定名的反思,即传统的课程真的存在定名上的疏漏?同时新定名课程是否引发新的问题,以下就这些问题提出我个人的几点质疑。

质疑一:删“学”字引发课程名称概念的歧义

众所周知,大学中一门课程的设置和定名有着严格的科学性,它既体现所授课程的学科范围,又对该课程的性质有明确的定义,绝不是随心所欲的产物。比如“市场营销学”,其定义是“以经济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等科学为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是“从属于管理学范畴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在高校的专业教育中,它是对市场营销,这种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在概念、定义、内在规律、方法技巧、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传授和引导。它既有成为一门科学的理论结晶,又有指导实际操作的方法技能。如果去掉了“学”字,更名为“市场营销”则带来概念和教育行为的全盘变化。“市场营销”从语义上解析,仅是企业的一种经济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也为社会、消费者提供了服务。试问,我们的大学是为这种行为和目的去招生,是以这样的行为目的去教育我们的学生吗?果如此,那我们的教师不得天天带着学生做买卖,月月追着学生讨利润。那大学岂不等同于一个企业或公司?再如“新闻评论学”,它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无疑,这其中就已包含了理论和实践契合。作为一门教学课程的名称,它的表述是完整而科学的。若改为“新闻评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它是以一条新闻为由头,表达写作者对此的观点、情感、建议等,它仅仅是一种新闻记者行为活动,如果我们仅教授学生做什么,而不去告诉他们怎么做,那就极大狭隘了我们的教育。恰恰是一个“学”完整和科学化了课程名称的内涵,使我们的教学成为一种有方法、有目的的文明传承行为,而非自在自为、自行其是。

质疑二:删“学”隐含错误逻辑判定和形而上学视阈

据说更名的理由是为了更明确的区分本科和高职高专的课程差异性。在少数评估专家看来,原来课程所定的“××××学”带上了重理论、少实践的本科色彩,不适合大专学生。这实在是个逻辑错误。一门课的实践和理论的分配是重理论还是重实践技能,完全取决于所选用教材的版本、课时的分配和教师的教学观,与课程的名称叫法并无干系。如果大专没有一套有别于本科的系统性教材,如果职业教育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没有彻底的更新,就算所有的课程名称都叫得与本科不一样,充其量也只是变换了“形”而非改造了“质”。这就像改变一个人,仅仅给他换个姓名是不够的,他可能依然故我。此外,在一门课程课时分配上,通常是按照2+1或2+2即两节理论课加一或两节实践课的要求去做,并未因一个“学”字就放弃了高职高专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性。即便这个“学”字曾经背负着重理论的“罪名”,是精英式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写照”。但在当今现代化的教育中,它早已从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体系走出来,向着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和完善。这个“学”可以说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变化、不断吸收人类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不断扬弃陈旧知识的一门课程名称,是“活学”而不是“死学”,这个“学”大有学问。可以认定,一个兼收并蓄的动态开放学科,对当今大学(大专),对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普适性,轻率地否定,是对一门课程本身已经形成的活的灵魂进行了形而上学的判定。

质疑三:删“学”引发课程系统的紊乱

翻开修改后的课程表,就出现了有的留“学”,有的去“学”,有的被生硬的改造。既然课程名称中一个“学”字模糊了专科与本科的界限而必欲去之为快,那么,为何有的又“幸存”下来?去留的标准又是怎样制定的?其实根本不存在着所谓的标准,仔细一看就不难发现,被留的大都是实在不能删去,删了连基本的语法逻辑都不通。比如,总不能把“数学”这门课程名称单称为“数”,也不能将“心理学”改之成“心理”或“心理基础和技能”(遗憾的是心理没有技能可言)。那么在整个课程大系统中,去留“学”的标准变成语法语义的大游戏,只要看得过去,皆被阉之。这样做的后果是大家各行其是,同一种课程的名称五花八门。如此混乱的现象给教学管理与执行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出现名称更改后连课程代码都找不到,日后势必也很难统一规范课程的代码。如果代码都很难统一,那么怎么保证相近的课程名称不会出现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课程名称实际又是相同的内容!

质疑四:删“学”缺少理论和政策的依据

在高职高专对课程名称进行大规模地去“学”化的行动中,似乎没有专家对这种行为进行理论上的说明,也没有见之于学术刊物的相关文章,不免使人疑问其理论依据何在?退一步说,即便没有相关的理论依据,那么至少也该有些管理政策依据可循。因为课程名称的变更牵涉面颇广,引发的问题也不少。如前所述,课程的代码因更名后的缺失就是一例。那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部门应对此下发相关的文件,以规范统一高职高专的课程名称的制定。但迄今为止,也看不到类似的指导意见的文件,那么我们又要发问,其政策依据又在哪里?再退一步,就算没有理论和政策的支撑,如果是评估专家的同感或共识,那还有些指导性意义。遗憾的是,这一要求,目前仅是个别专家的感觉,并非是集体性的意见。个人的感觉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因人、因时、因地的改变而改变。如果这个专家来了是一种感觉而提出他的意见,另一个专家来了可能又会是另一种感觉而提出他的意见;或者,这个时段这个地点专家的感觉是如此,一旦时过境迁,可能专家的感觉又发生了变化,那被评估的学校肯定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而我们的高职教育岂不是跟着感觉走了!

质疑五:删“学”行为是自贴的一相情愿标签

如今一提及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别,似乎有一个定论,就是本科教育重理论,专科则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此也带来了本科学生只有理论基础而少实践技能的印象。我认为这种认识带些贴标签意识。从高等教育发展及社会现状看,这种观点已然过时。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从以往的精英式转向为大众式,技术性、技能型人才日益成为社会急需,同时社会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为了适应社会竞争,本科生早已从过去的象牙塔的小天地走出来,他们必须带着更多的技术与技能的掌握走向社会。可以说,今日的本科教育也因开始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和昔日教育理念比,发生了质的变化。那么,怎么能认为重实践、讲技能就是专科的“专利”,就是专与本的“楚河汉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目标的表述:“具有良好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初步的科研能力,一定的人文底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培养实践技能以及适应社会岗位的能力。”在这表述中,除了“良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初步的科研能力”不属于大专层次培养学生的要求外,其他方面,特别是实践技能方面与专科生几乎并无二致,而“良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初步的科研能力”也正是本科比专科多了一年学制带来的结果。再从现今用人单位对本科生与专科生的比较进行分析,我们会看到,其反馈的意见几乎集中在本科生对工资及工作岗位期望值高,而专科生因学历低可以接受更为底层的工作,报酬也可相对少些。这是就业观念的问题,而非两种毕业生在理论和技术技能上的差异。所以,以为一个“学”字就甄别了专、本科的性质不啻为一种一相情愿。

我们应尊重专家意见或建议对高校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但并不等于说专家的意见建议都是金科玉律。高校“迎评”是为了“促建”,而不是为“迎合”。如果在课程名称设置上删掉一个“学”字会引发诸多的问题,那我们还是应该拿出科学的态度和勇气,为课程的名称重新“正名”,还其原有的面目。

参考资料:

①李世宗.市场营销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

②胡文龙.新闻评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