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日本首相评传
7483500000077

第77章 安倍晋三(1)

(安倍晋三AbeShinzō1954.9.21-)。

出任第90届(2006.9.26-2007.9.26)内阁首相安倍晋三(1954-)是日本战后出生的第一个首相,也是战后以来日本最年轻的首相。与其外祖父岸信介一道,成为日本战后政治史上的第一对“爷孙”首相。作为一名主张“摆脱战后体制”而有着浓厚民族主义色彩的政治新星,祖上的余荫为他的迅速崛起铺平了道路。他的登台拜相,可谓圆了先父当首相的夙愿,也创造了当代日本政治史上诸多打破常规而直线升迁的先例。上任后他闪电访问中韩两国,改善了日本与东亚邻国的关系,然而“美丽国家”的剧场政治在内政上却无所建树,不得不在勉强执政满一年后撂挑子而去,未能摆脱“短命政权”的宿命,谁知却成为推倒自民党政权这个“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

1954年9月21日,安倍晋三出生于东京一个政治世家,祖籍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现在的长门市)。祖父安倍宽是战前的众议院议员,也是日本前首相三木武夫的好友。父亲安倍晋太郎是中曾根内阁的外相、福田赳夫派的继承者即安倍派的领袖。外祖父是日本第56、57任首相岸信介,外叔祖父是第61-63任首相佐藤荣作,所以,安倍晋三可以说是一个“爷孙式”的“世袭首相”。因为在其母洋子看来,连其父安倍晋太郎之所以能够1958年第一次出马就当选众议员,也是“现任首相岸信介”的招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政治家族中成长起来的安倍,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在1960年的日美安保斗争中,33万人的游行队伍包围了国会和首相岸信介在涉谷南平台的官邸。据安倍回忆,“对于还是小孩子的我们来说,远处传来的游行队伍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节日活动的歌声。当我们在外公和父亲面前调皮地跺着脚喊‘反对安保、反对安保’时,父亲和母亲半开玩笑似地批评说:‘快喊赞成安保’。外公则只是微笑着看着我们。”在后来安倍的眼里,祖父是“思考日本未来的严肃的政治家,在巨大的反对力量面前,他的立场非常坚定,作为这个家庭的一员,我感到骄傲”。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熏陶出来的安倍,走向政坛后发誓要做一个坚强的“战斗的政治家”,也就不足为怪了。安倍本人也认为:“我的政治DNA更多地继承了岸信介的遗传。”其母洋子在介绍安倍时也说:“政策上像外祖父,性格上像他父亲。”的确,安倍晋三在国家观、思想立场、政治路线等方面深受岸信介的影响,而处事方式和政治风格应该说相当程度上继承于安倍晋太郎。

安倍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生涯是在成蹊学园这样一所贵族学校中度过的,没有像同龄人那样经历过“考试战争”的洗礼或挫折。他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从小学时代起,父母就为他们兄弟聘请了东京大学的学生做家教。1977年3月,安倍从成蹊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又去美国的语言学校和南加州大学留学两年,为自己并不显眼的学历镀了些金。1979年4月,安倍回国,进入神户钢铁公司工作。就是这短短三年多的社会工作经历,对于一直生长在富裕的高级官宦家庭的安倍来说,是一段难得的历练经历,成为他自己所谓的“我的起点”和“走向社会的出发点”。1982年11月,安倍晋太郎就任中曾根内阁的外相。在父母的要求下,安倍晋三辞去公司工作,成为外相的秘书。这是通向政治家的一条捷径,政治家子女一旦做了其父的秘书,就意味着他有意子承父业,将来继承父亲的政治地盘,去当一名政治家。

“男人就要做政治家”,这是安倍晋三母亲洋子的口头禅。在她的影响下,给人以诚实厚道、不擅言谈之感的安倍跟随父亲,学习从政经验。在父亲安倍晋太郎三年零八个月的外相任期内,他随父跑了二十多个国家。1987年,安倍晋三与日本最大的糖果和巧克力制造商森永集团总裁松崎昭雄的长女松崎昭惠结婚,这样“世袭”的安倍通过婚姻关系,自身获得并巩固了“闺阀”的地位。政官财结合形成的“闺阀世袭”家族或集团,实际上成为当代日本“隐形的统治结构”。

安倍晋太郎是80年代后期与竹下登、宫泽喜一并列为中曾根康弘之后最有力的候选接班人,结果1987年中曾根下台时指定了竹下登为接班人。1991年5月,安倍晋太郎终因健康等原因,壮志未酬,因病去世。1993年安倍晋三继承父亲的地盘,从山口县出马竞选众议员。对于安倍晋三,父亲留下的最宝贵遗产,一是在家乡山口县长期构筑的选举地盘,另一个是在中央政界的关系网和在自民党内的影响力。其母安倍洋子凭借参加祖父岸信介和父亲安倍晋太郎选举的经验,亲自披挂上阵,指导动用各方力量,声援安倍晋三。声援者中包括前首相竹下登,安倍洋子直言,竹下登今天之所以对安倍晋三的选举如此尽心,就是因为他要通过这项行动向安倍家还债,以此取得自己良心上的平衡。据说,竹下登在酒后曾说过:“实际上当初之所以我能当选,还是由于安倍说了一句‘还是你先干吧’,中曾根康弘才选了我。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不已,如果当初我和安倍晋太郎的顺序倒过来反倒好了。安倍晋太郎就可以当上总理之后去世,我也可以避开利库路特案事件,建设一个长期政权。”

1993年7月,当了八年多秘书的安倍继承父亲的地盘,首次出马便当选为众议员。在冷战结束后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兴起的情况下,刚刚正式步入政界的安倍,就加入了新成立的“自民党历史研究委员会”,开始参与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1995年以后,他相继担任“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光明的日本国会议员联盟”的事务局长代理,1997年又担任“探讨日本未来与历史教育年轻议员联盟”的事务局长、“日本会议国会议员恳谈会”下设的“防卫、外交、领土问题”分会的负责人。此外,他还担任过“神道政治联盟国会议员恳谈会”的事务局长,并参加了“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

因长期担任外相秘书,安倍当选的第一年就被破例推选为自民党外交委员会委员。1999年10月升任为政务调查会社会部部长。2000年7月4日,第二届森喜朗内阁组建,安倍被提拔为官房副长官,作为首相官邸的一员,登上了政治决策的前台。当天小泉纯一郎看着电视上的阁僚名单,问他的同学政治评论家浅川博忠,这次组阁中最夺人眼球的人和事是什么?浅川以为他说的是外务大臣或女大臣,但是小泉一口否定,狡黠地笑着说:“不对,不对,是官房副长官安倍晋三,这是我推荐的。”

2001年4月,小泉接替森喜朗出任首相,沿用了“福田康夫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副长官”的体制,左膀右臂竟然都是曾任本派领袖的公子。世纪之交,安倍亲眼目睹了传统型政治家森喜朗令人掩面的超低人气和“永田町怪人”小泉掀起的“小泉旋风”,痛感国民人气的必要性,一直在寻找着拉开“安倍剧场”的时机。一年半后,安倍因“朝鲜绑架问题”而在对朝外交上一直持强硬态度,一举成为备受瞩目的政治新星。2002年9月,安倍随同小泉首相访问朝鲜。在平壤首脑会谈的休息时间,安倍向小泉建议:“如果对方承认绑架而不道歉的话,那么最好不要在共同宣言上签字。”这话日后传到日本国内,“果敢的安倍”形象在国民中广为传播,加之在整个访朝过程中,他到处都以家属会代表的形象出现,动辄就提及日本的国家利益,给人们留下了安倍时刻为民族大义着想的印象。按照《日本经济新闻》的说法:“不是日本,而是朝鲜培育了‘安倍总理’。”

为了报答老安倍的知遇之恩,2003年9月小泉破格将安倍提拔为自民党干事长,成为仅次于总裁的二号人物,在当时被称为“惊天动地的任职”。没有大臣经验的年轻议员出任自民党干事长,成为极其特殊的事例,同时这一举动也打破了多年来自民党总裁与干事长分属于不同派阀的原则。换个角度看,应该说小泉重用安倍,也是出于将其当做“选举招牌”,以应对2003年10月众议院大选和翌年参议院选举。然而,在2004年7月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中,任职刚十个月的安倍,因没有保住自民党原有席位而引咎辞职。同年9月,在后任干事长武部勤的要求下,安倍就任干事长代理,这在自民党历史上也是极其异类的事情。2005年10月“邮政大选”后的小泉组建第三届内阁,安倍被进一步提拔为内阁官房长官,协助首相主持内阁工作,频繁的出镜率,进一步提升了他的人气,成为小泉后最有可能荣任首相的明星人物。

在有力的竞争者福田康夫于2006年7月宣布放弃参选总裁的情况下,安倍的胜出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时隔5年零5个月,2006年9月20日,自民党举行新总裁选举,安倍以绝对优势当选第21任自民党总裁。9月26日,刚过52岁生日的安倍在临时国会上被选举为第90任首相,超过54岁就任首相的田中角荣,成为日本战后出生的首位首相,也是战后以来最年轻的首相。安倍晋三从当选议员到首相,只用了短短的十三年时间,实现了当年其父未竟之夙愿。安倍晋三的登台拜相之路,既没有担任大臣或长期担任自民党高层职位的经历,也不像他父亲或以往的大多数首相那样通过竞争派阀领袖的地位而后再去角逐首相位置,可以说他的升迁之途打破了自民党内担任总裁和内阁首相的不成文的最低规定。除了上述安倍的关系背景发挥重要作用外,安倍利用媒体的“人气诱导”的影响亦不可小觑,这也是小泉以来“剧场政治”的再次上演,这种党外诱导人气,进而党内造势的政治生态,实际上一定程度改变了过去自民党内依靠党内资历和派系合纵连横而胜出的惯例。据《日本经济新闻》9月26-27日的舆论调查显示,安倍内阁成立时的支持率高达71%,仅次于小泉上台之初的80%,高居第二位。《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调查的内阁支持率分别为63%和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