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中国清真寺建筑艺术世界上伊斯兰建筑形式,埃及建筑大师夫郎兹·巴沙(FranzPasha)将其分为四大类:1、穆罕默德前的建筑(阿拉伯半岛传统建筑);2、东罗马式建筑;3、埃及、西班牙式伊斯兰建筑;4、混合式伊斯兰建筑。其中有西班牙混合式、犹太混合式、中国混合式。阿拉伯伊斯兰寺院建筑传到我国后,受到中国各地建筑的影响,而出现了中国混合式伊斯兰建筑。我国伊斯兰建筑主要类型有:礼拜寺、祠墓(玛礼)以及住宅壁龛。礼拜寺,又叫“清真寺”。它是穆斯林的聚会堂。每星期五为伊斯兰聚礼日(也叫“大礼拜”,或叫“主麻日”)礼拜殿殿身朝向,规定必须背着圣地麦加的克尔白(神庙),做礼拜时,人们必须面向克尔白的方向,因为穆罕默德诞生于麦加,它成为伊斯兰教的发祥地,所以各地礼拜寺的正殿是座西向东,不论大门朝向如何,正殿方向不变。如北京牛街清真寺,寺门在西,进大门须沿大殿南侧、北侧墙东走,转到大殿东面,才能进大殿;而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寺门在北,入门须右转进入大殿。寺殿多仿照汉族建筑上常用的三卷殿式样,叫作“色连搭”的方法,把几个屋顶连接在一起。如北京牛街清真寺大殿,殿顶采用三个“勾连搭”屋顶,后部有一个六角顶的亭式建筑物。三个勾连搭屋顶的前面两个是歇山顶,后一个是庑殿顶,富有变化。清真寺的形式和营建施工,多受当地建筑的影响,譬如四川的清真寺建筑和新疆的就大不相同。伊斯兰寺院的一端或两端,多建有高耸的塔楼,尤其是新疆地区的清真寺建有很高的尖塔。它是为宣礼员登临向四方召唤穆斯林进寺举行礼拜之用。故称此尖塔为“宣礼塔”。尖塔出现时期约为公元705-715年,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瓦里德第一位时创建尖塔。由尖塔变成楼阁式的建筑的时期现在尚未证实。中原地区清真寺多有此望楼形式,被称为“邦克楼”。它的形式看来是受汉式亭阁建筑的影响。有些地区的清真寺建望楼兼作邦克楼之用。望楼即“望月楼”。原来,阿拉伯半岛居民信奉拜物教,主要崇拜月亮。伊斯兰教兴起后,沿袭此旧习。他们入斋、出斋时都要眺望新月。望月楼是属于尖塔类高楼建筑。另外还有淋浴室、宿舍等建筑。清真寺一般不设女寺,如寺中设有女席者,必须在礼拜殿后部并在与男席座位之间挂幕帐分隔开来。寺中也有建亭、台、楼、阁的。清真寺在装饰方面,不采用人物、动物等形象,可能是出于穆罕默德的告械:“让我们共同遵守一种双方认为公平的信条,我们大家只崇拜真主,不以任何物来配他。”(见《古兰经》第三章第64节)所以为了使建筑得到美化的效果,只能精心建造,镶嵌花墙,大力美化窗格。装饰纹样多以富有装饰性的阿拉伯文字和植物为题材。伊斯兰教禁止在寺院的雕刻、绘画中出现了人物或动物等有生命之物,还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穆罕默德在其妻子阿伊东的房间里祈祷时,猛然抬头看见窗帘上绣着的色彩鲜明的飞鸟,他就认为动物形象在礼拜时出现,会分散向真主祈祷的诚心,所以便命其妻把绣有飞鸟的窗帘取下来。他沉痛地说,到最后审判的那天,艺术家们将遭到深重的灾难。真主不会降临画有动物的人家。同时,《古兰经》中也谈到禁止崇拜安拉以外的其他任何偶像。西北地区清真寺讲究用砖雕、木雕或石雕作为装饰,并普遍应用于照壁、大门口、山墙等部位。有些木材不施彩画,只涂清漆,显出木料原色,更为朴素幽雅。宁夏同心清真大寺,是宁夏现存的规模较大、历史比较久远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伊斯兰教在元代大量传入内地后,随着也传入了中亚的建筑形式。大约经一百年左右时间,中亚的伊斯兰教就被中国工匠们吸收融化,创造出中国的伊斯兰教建筑形式。此寺建筑便是一例。同心县清真大寺,门前一座仿木结构的砖砌照壁,照壁中心有大幅砖雕,非常精美。由门通过券洞,有台阶可以登上高达10米的台基。台基外表包砖,面积3500多平方米,上面建礼拜殿、宣礼楼、阿訇住房等,坐西向东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单檐歇山式顶的宏大建筑,面阔5间,进深9间,用20多根巨大的圆木柱支撑梁架。室内地面全面木板铺成。礼拜殿的右前侧,有二重檐、四面坡式的亭式建筑唤醒楼。礼拜殿和唤醒楼是汉式传统建筑和伊斯兰艺术的交融,体现出精湛的建筑技巧。此寺相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但礼拜殿脊檩题记,清乾隆五十六年、光绪三十三年曾重修。伊斯兰教在公元10至11世纪间传入新疆,但15世纪以后才成为维吾尔族信仰的宗教。在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之前,新疆地区的建筑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建筑结构有木柱密梁平顶和土著人坯(或穹隆顶)两种形式:建筑布局自由灵活;装饰和色彩都很。伊斯兰教由中亚传入新疆以后,在原有建筑体系的基础上接受了伊斯兰教特有的建筑因素,形成了中国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建筑。在以后的发展中又不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建筑因素,如汉族、回族、藏族的某些装饰纹样等。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建筑有三种类型,即礼拜寺、教经堂、教长陵墓。大型的教长陵墓也包括礼拜寺和经堂在内。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建筑便是民族传统建筑和宗教建筑事的产物。艾提尕清真寺位于喀什市中心的艾提尕广场,为目前新疆最大的清真寺。相传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之后又多次修建,到1838年形成现今的规模,其规模之大占地15亩之多。艾提尕清真寺门两侧屹立着两座10米之高的塔楼,塔楼和寺门以短墙相连,形成了一个建筑整体,在米黄色的砖面上勾着雪白的砖缝和花纹,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宏伟、壮丽的印象。门内为八角形门厅,左右通道可进入院内,院内有一水池,在清澈的水池周围是参天的白杨、苍松翠柏,十分清幽。院西面为礼拜殿,殿长160米,进深16米,分内外两殿,可容纳六、七千名穆斯林做礼拜。大殿有一百四十根绿色雕花木柱,其排列方式形成了网络状,支撑着白色的密肋顶棚,顶棚上相隔不远便有一幅藻井图案,绘有各种花卉,美不胜收。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伊斯兰古建筑。阿巴伙加玛札是新疆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新疆白山派和卓阿巴伙加的陵墓,位于喀什市近郊。阿巴伙加玛札是一组大型宗教建筑群,包括主墓室、4座礼拜寺和一所教经堂。18世纪初建造,经不断扩建,形成巨大规模的建筑群,其中建筑组合各自成组。大门、高礼拜寺、低礼拜寺和教经堂是一个组群。这几座建筑构成了陵墓前面的一个豪华的场景。这组建筑中高礼拜寺的造型最引人入胜。开敞的外殿集中了许多华丽的装饰。位于转角处的两个塔楼与大门两侧的塔楼,构成伊斯兰教建筑特有的轮廓,低礼拜寺和教经堂隐在高墙的后面,在造型上只起着陪衬作用。主墓室是陵园的主体。它的内部结构是用四个大尖栱支持一个穹隆顶,大栱四周用厚墙支托;外面用绿琉璃镶面和部分白墙面相结合,整个建筑造型稳重,简练而不呆板。内部全部刷成白色,具有静穆的气氛。大礼拜寺以墙环绕,自成一组。前殿高大,列柱林立,色调幽暗,具有伊斯兰特有的低沉而神秘的气氛,后殿是一系列低矮的栱顶,更加显出宗教气氛。大礼拜寺和主墓之间是绿顶礼拜寺,它的后殿和主墓室相似,前殿与大礼拜寺相似,在造型上成为大礼拜寺和主墓之间的过渡形式。阿巴伙加玛札主墓塔楼雕刻花纹异常豪华,塔楼窗子是胡椒纹孔,窗两旁是菱形几何图案,窗上下一周卷叶纹图案,塔顶为复莲花瓣,此墓葬着阿巴伙加一家五代72人。内蒙古的伊斯兰教建筑,是受西域地区的同类建筑影响发展起来的。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有大批回民自新疆迁移到呼和浩特,此处始建规模宏大的礼拜寺。这座礼拜寺位于呼和浩特市老城北门外。寺门上塑有各种图案装饰。寺内的主要建筑是庄严肃穆的圣殿。殿后有讲堂,穆斯林浴室等建筑。1933年当地回族人民捐资重修了这座寺殿,并增建一座望月楼。此楼为六角形,高约15米。顶亦六角形尖顶。楼内有梯道可登楼上,望月楼的风格绮丽雅致,挺拔清秀。具有清真寺普遍存在的素雅端庄的共同特色。望月楼内藏有阿拉伯文《古兰经》30册,是现存珍贵的文献资料。
千姿百态说宝塔
塔梵文称窣堵波、浮屠。我国自从汉朝就有了塔的建筑,当时佛寺以塔为主体。唐代以后佛寺布局以殿堂为主体,塔的造型从唐代以后开始多样化。塔的形式从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发展到密檐式、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唐代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也修建了一些塔。明清时期道教也修有塔,是仿照佛塔修建的。
塔的种类可以从造型上分,也可以根据用途分,不过从艺术家的角度着眼,还是从造型上分比较合适。
1.楼阁式宝塔
此类塔的特点同我国传统楼阁建筑构造相似。体形高大者可以登临,体形矮小的石刻楼阁式塔外表仿照楼阁式的塔形刻出门窗、斗拱、檐口。现存著名的楼阁式塔有:西安大雁塔、江苏苏州虎丘塔、苏州宋代双塔、杭州六和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开封佑国寺塔(俗称铁塔)、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应县木塔等等。
海宝塔:位于银川市北郊,又名赫宝塔、黑宝塔、北塔。塔身为砖砌楼式建筑,共11层,通高53.9米。平面呈方形,每面正中有券门,并略向外突出,塔的造型线条明朗,层次丰富,棱角分明,觚棱秀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此造型的塔在我国数千座塔中为仅有的实例,塔室为方形,门向东,内有四道栱券通向四面,空间以楼板相隔,有木梯可以盘旋登上九层,可以远眺巍巍贺兰山,浩浩黄河水,塞上江南风光一览无余。
相传此塔5世纪初西夏国王赫连勃勃重修,始建年代不详。现存的塔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1963年董必武登此塔时赋诗一首:银川郊外赫连塔,高势孤危欲出云,真以方形风格异,只缘本色火砖红。
玉泉铁塔:位于湖北当阳城西15公里的玉泉寺内一座土丘上。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所铸,塔基用特制青砖砌成,塔身全为生铁铸造,重达53.3吨,塔为双层须弥座,每层每边铸有“八仙过海”、“二龙戏珠”以及山峦、海水纹样、线条流畅。台座为八角,各角铸有托塔力士一尊,个个身披甲胄、脚踏仙山,仪态威猛。塔身为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八角,共13层,通高17.9米,每层均设有腰檐平座,置斗拱出檐,在相对四面各设有弧形门龛,其他四面雕饰造像及其他纹样,在角梁飞檐的前端,铸出凌空龙头,悬有风铃。塔体分段冶铸,逐层迭装,不加焊接,形体挺拔,稳健玲珑。
2.密檐式宝塔
密檐式塔特点是塔身下部第一层特别高大,以上各层之间距离短,塔檐紧密相接,第一层以上各层之间没有门窗结构,早期的塔有小型假窗。一般不能登临,有的虽可以登临,但不适于眺望。辽、金时期的密檐塔第一层有佛龛、门窗、斗拱等雕饰。
现存最早的密檐塔是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塔身似炮弹形,呈十二角的锥体,是国内孤例。
唐代、北宋密檐式塔多为方形,第一层塔身无繁复的装饰,如云南大理千寻塔、四川乐山凌云寺白塔。
辽金密檐式塔代表作品有北京天宁寺塔、辽宁辽阳白塔、北镇崇兴寺双塔、锦州塔等。
3.亭阁式宝塔
亭阁式塔的样式是印度的窣堵波与我国传统建筑亭阁相结合的产物。特点是:塔身为一单层,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的亭子,下边建有台基,顶部有塔刹,塔檐多为单层。这种塔是高僧墓塔的主要形式。现存最早的是隋代建立的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唐代的亭阁式塔有:山东长清灵亭岩寺慧崇塔、三藏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五台山佛光寺方便和尚塔。
4.窣堵波式宝塔
喇嘛教的塔多为窣堵波式,也叫喇嘛塔。佛教徒雕塑的小型窣堵波式塔,在经案上供奉。这类小型窣堵波最早的是甘肃省博物馆所藏北凉时期的小塔。元代建筑的北京妙应寺白塔是较早的大型窣堵波。明代有山西五台塔院寺舍利塔。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是清代建筑。青海塔尔寺如意宝塔群也是清代作品。
如意宝塔:此塔为一喇嘛塔群位于塔尔寺内。此塔为一排八座,纪念释迦牟尼的八件大事。再如八帮塔,是纪念释迦牟尼降生时行走七步,每步生一莲花;胜利塔,是纪念释迦牟尼战胜一切魔鬼;涅槃塔,是纪念释迦牟尼的涅槃(不生不灭)。喇嘛塔在中原各地甚多,但一排八尊者尚不多见。
一百零八塔:这是一处喇嘛塔群。位于宁夏青铜峡县黄河西岸。塔群的排列为一、三、七、奇数排成十二行,形成总体为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塔的单体形制与北京妙应寺白塔相似,因此可认为是同时代的遗物,即元代建筑。它是我国古塔建筑中唯一的大型塔群。
喇嘛塔,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在西藏是极普遍的,塔中有的藏经书,有的藏佛像,有的藏法器,较多的是藏舍利的塔,也就是灵塔。西藏的灵塔所藏的是木乃伊。布达拉宫的达赖灵塔,扎什伦布寺中的班禅灵塔,其中所藏都是达赖和班禅的干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