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语文
7419100000036

第36章 戏剧(7)

2《哈姆雷特》一剧的语言十分精彩,如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一段,历来脍炙人口。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怎样鉴赏戏剧文学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综合体,是以塑造舞台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直观艺术。戏剧文学,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是供戏剧演出的剧本,因此,戏剧文学具有其他文学体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它要供舞台演出,要受戏剧艺术特点的制约,这便形成了戏剧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征:一是人物、事件、时间、空间的高度集中性;二是尖锐的矛盾冲突;三是语言个性化。

鉴赏戏剧文学,应从下面两方面入手。

一、把握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的生命。戏剧要在两三小时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就必须把矛盾集中在有限的时空中,使之达到尖锐、剧烈的程度。所以,有人说,“戏剧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文学必须表现冲突,鉴赏戏剧文学必须把握戏剧冲突,把握了戏剧冲突,也就把握了全剧的中心。

1了解戏剧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为了紧紧吸引住观众,戏剧文学非常讲究情节性,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了戏剧情节,才能把握戏剧冲突,受到艺术感染。

为使戏剧的情节发展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展开,戏剧文学一般都通过一个主要冲突的提出—展开事件—发展冲突—推向高潮—矛盾解决这样一种结构方式来完成的,力避松散、拖沓和缓慢。为此,我们应从情节的推进入手来分析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一是分析情节结构,通过对情节结构的分析,了解戏剧的基本情节,从而把握戏剧冲突。比如《西厢记》,一共有五本21折。第一本写崔莺莺和张生爱情的发生。第二本写爱情发展、解围、赖婚。第三本写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试探和误会。第四本写与老夫人的斗争取得胜利,二人获得了爱情的自由。第五本主要写崔莺莺、张生的团圆。基本的情节结构搞清楚了,我们就很容易找到戏剧冲突:其一是莺莺、张生、红娘和老夫人的冲突,其二是莺莺、张生、红娘三人间的误会。二是分析情节的线索。戏剧的情节主线就是贯穿全剧的主要矛盾冲突,《西厢记》的情节主线很清楚,就是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经历了许婚、赖婚、逼迫等发展阶段,尖锐地抨击了以“门当户对”和父母包办为特点的封建婚姻制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冷酷,歌颂了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斗争精神。

2分析冲突性质,把握戏剧主题

戏剧冲突包括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自身的冲突和人物与环境的冲突等。

戏剧冲突的实质是性格冲突,剧作家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中,特别是人物性格(指人物的世界观、阶级立场、政治观点、道德品质、思想感情、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相互“抵触”、相互冲突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因此,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把握戏剧主题,应从分析戏剧冲突入手。其方法是分析戏剧写了多少冲突,哪些是主要冲突,以及引起各种冲突的原因等。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构成戏剧冲突的有哈姆雷特与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宫廷势力的矛盾,有哈姆雷特与莱阿替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之子)的矛盾,还有哈姆雷特内心的矛盾冲突,一共写了三个方面的冲突。这些冲突的性质是不同的,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冲突,实质上是人文主义的理想与封建、资本主义的现实罪恶之间的斗争;哈姆雷特与莱阿替斯的矛盾,更多的是一种家庭关系、情感复仇方面的冲突;而哈姆雷特内心的矛盾冲突,则更深刻地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和致命弱点。在这些冲突中,前后两者是主要冲突,引起这些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人文主义思想者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作为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者的软弱和不可解决的矛盾。

二、品味戏剧语言

戏剧文学作品中一般有两种语言:一是舞台说明。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布景的说明,动作、表情、声调的说明,幕起、幕落的说明;二是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戏剧语言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鉴赏戏剧人物形象,主要从分析戏剧语言着手。

1分析舞台说明,体会它对塑造人物的辅助作用。如《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开头的舞台说明:“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这一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氛围,烘托出靳尚之流的阴险与狠毒,也为下文屈原的长篇抒情作了铺垫与造势。

2分析人物语言,领会它对塑造人物的作用。人物语言是戏剧文学语言中的重要部分,它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基本手段。鉴赏时,可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潜台词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什么人说什么话,个性化的语言是指剧中人物的台词,不仅要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经历、教养以及特定情境。鉴赏时,抓住那些特定情境下特定人物与众不同的特殊语言,就能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说:“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智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使!洞察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人的高度赞美,正表现了哈姆雷特的作为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理想个性,而这种话,是除他之外,剧中任何一个人也说不出来的。

第二,人物语言的动作性。是指不论人物的对话或独白,都要有一种思想的意向和行动目的,既能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又能引起人物行动上的强烈反响。换言之,就是人物的台词,能够随着话语的说出而同时表演和推动剧情发展。如《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有一段[普天乐]唱词:“晚妆残,乌云享单,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作品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轻匀、乱挽、拈、按、开拆、看、颠来倒去等,表现了莺莺见简后的感情变化,写得细腻有层次,见简后,莺莺并没有立即拆看,她表面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心里却想早点知道简帖的内容,所以才无心梳妆。用“轻匀”、“乱挽”等动词,把胡乱对付的情态,刻画得跃然纸上。

第三,戏剧语言,要求含意深邃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做到含蓄凝练,使读者有充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有潜台词。所谓潜台词,就是除话的表面意思外,还隐含着没有说出来的更深一层的意思,这更深一层的意思即是潜台词。我们鉴赏时,就是要揣摩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体味话中之话,话外之意,补充和丰富原台词的内容,从而把握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在曹禺的《雷雨》中,很多人物的精彩对白具有丰富的潜台词。如第一幕繁漪与四凤有一段对话,繁漪想从四凤嘴里打听周萍的消息,却不便显得过于急切,怕暴露了自己与周萍的暧昧关系。四凤也生怕繁漪知道她和周萍的关系,于是一问三不知。繁漪很不高兴,因此,繁漪“(看了她一眼)嗯?”这一眼里有丰富的潜台词,好像在说,你真坏,在我面前装正经。“嗯?”的一声里就是说,难道你真的不知道么?小心我总有一天要揭穿你。四风对繁漪的追问不免做贼心虚,感到胆怯,不能不为自己撇清,便回答说:“我没看见大少爷。”四凤的回答使繁漪感到恼火,于是两人的意志冲突就越来越激烈了。但四凤毕竟是仆人,她不能不顾及到自己的身份和尊重繁漪的地位,所以当繁漪问“他在这几天就走,究竟到什么地方去呢?”时,她知道繁漪问的“他”是周萍,但要掩盖自己与周萍的关系,又怕繁漪难堪,便装着胆怯地问:“您是说大少爷?”繁漪“(注视着四凤)嗯。”这次繁漪的注视和前面的注视完全不同,前面是轻慢,这次则有恳求的意思,好像说,好啦,你别再装了,我也顾不得面子了,求你告诉我吧。体味繁漪和四凤的这段对话,我们能准确感受到说话人的情绪、内心动态和心理活动,听出她们的弦外之音和意志冲突。第1章 比较鉴赏

比较鉴赏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1]。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2]。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3]。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4]。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5]。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6]。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7]。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8]。颖乎尔诚能[9],无以冰炭置我肠[10]。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依嫂郑氏抚育培养,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迁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减关中赋、役,触怒德宗,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改江陵法曹参军。元和中为国子监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随宰相裴度平淮西之乱,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宪宗迎佛骨事,贬潮州(今广东潮阳)刺史,不久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御史大夫及兵部、吏部侍郎。

韩愈推崇儒学,力排佛老;维护中央集权,反对潘镇割据;提倡散文,反对骈文,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主张力去陈言,文从字顺。文章气势奔放,遒劲有力。其诗兼学李杜,而自成一家。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雄健奇崛和以文为诗,对宋诗发展影响极大。但因过于追求新奇,有时不免流于艰涩险怪。有《韩昌黎集》。

【注释】

[1]“昵昵”二句:意谓琴声之缠绵宛转,有如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似的。昵昵,亲近的意思。尔、汝,都是第二人称。相尔汝,以尔、汝互相称呼,表示亲昵。

[2]“划然”二句:意谓琴声高亢雄壮。

[3]“浮云”二句:比喻琴声的悠扬。

[4]“喧啾”二句:比喻琴声忽而如百鸟竞喧,忽而如孤凤长鸣。

[5]“跻攀”二句:写声调高低的变化。跻,登。跻攀,意指调子越弹越高。分寸不可上,形容高到不能再高。千丈强,千丈有余,极言其低。

[6]省:懂得。丝篁:即丝竹、丝管,泛指乐器,这里借指音乐。

[7]起坐:忽然坐起,意即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8]滂滂:流溢的样子。

[9]能:指擅长弹琴。

[10]“无以”句:意谓琴声荡人心魂,再弹就禁受不起。冰炭置我肠,比喻作者完全被琴声的悲欢所左右,一会儿满腔高兴,一会儿心情沮丧,情感剧烈地波动。

琵琶行

白居易

元和十年[1],予左迁九江郡司马[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3]。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4]。问其人,本长安倡女[5],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6],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7]。遂命酒[8],使快弹数曲[9]。曲罢悯然[10]。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11],转徙于江湖间[12]。余出官二年[13],恬然自安[14],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1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16],凡六百一十二言[17],命曰《琵琶行》[18]。

浔阳江头夜送客[19],枫叶荻花秋瑟瑟[20]。主人下马客在船[21],举杯欲饮无管弦[22]。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23]。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24]。寻声暗问弹者谁[25]?琵琶声停欲语迟[26]。移船相近邀相见[27],添酒回灯重开宴[28]。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9]。

转轴拨弦三两声[30],未成曲调先有情[31]。弦弦掩抑声声思[32],似诉平生不得志[33]。低眉信手续续弹[34],说尽心中无限事[35]。轻拢慢捻抹复挑[36],初为霓裳后六幺[37]。大弦嘈嘈如急雨[38],小弦切切如私语[39]。嘈嘈切切错杂弹[40],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41],幽咽泉流冰下难[42]。冰泉冷涩弦凝绝[43],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44],此时无声胜有声[45]。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46]。曲终收拨当心画[47],四弦一声如裂帛[48]。东舟西舫悄无言[49],唯见江心秋月白[50]。

沉吟放拨插弦中[51],整顿衣裳起敛容[52]。自言本是京城女[53],家在虾蟆陵下住[54]。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55]。曲罢曾教善才伏[56],妆成每被秋娘妒[57]。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58]。钿头云篦击节碎[59],血色罗裙翻酒污[60]。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61]。弟走从军阿姨死[62],暮去朝来颜色故[63]。门前冷落鞍马稀[64],老大嫁作商人妇[65]。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66]。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67]。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68]!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6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70]!我从去年辞帝京[71],谪居卧病浔阳城[72]。浔阳地僻无音乐[73],终岁不闻丝竹声[74]。住近湓江地低湿[75],黄芦苦竹绕宅生[76]。其间旦暮闻何物[77]?杜鹃啼血猿哀鸣[78]。春江花朝秋月夜[79],往往取酒还独倾[80]。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81]。今夜闻君琵琶语[82],如听仙乐耳暂明[83]。莫辞更坐弹一曲[84],为君翻作琵琶行[85]。感我此言良久立[86],却坐促弦弦转急[87]。凄凄不似先前声[88],满座重闻皆掩泣[89]。座中泣下谁最多[90],江州司马青衫湿[91]。

【注释】

[1]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806—820)。

[2]予:我。左迁:降职,贬官。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左表示降级。迁表示职位的变动。九江郡:隋代的郡名,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唐天宝元年(742)改称浔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九江,所以诗中所说的九江郡、浔阳城、江州都是指的九江。司马:官名,州刺史的副职。当时的司马是冗员散职,没有实权。

[3]湓(pén)浦口:湓水源出江西瑞昌县,东流至九江西,进入长江处的渡口叫湓浦口,又称湓口。

[4]铮(zhēng)铮:象声词,形容金属相碰的声音。这里指琵琶的清脆声。京都声:京城长安流行的声调。

[5]倡女:这里指歌女。“倡”同“娼”。

[6]尝:曾经。善才:唐人对琵琶师的称呼。

[7]委身:将己身托付于人。封建社会,女子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必须嫁给男子,故称委身。为贾(gǔ)人妇:做商人的妻子。

[8]遂:于是。命酒;吩咐人设酒席。

[9]数曲:几曲。

[10]曲罢:指琵琶曲弹完了。悯然:悲伤愁苦的样子。自叙:自我叙述,介绍。

[11]漂沦:漂泊,流落。憔悴:面色黄瘦。

[12]转徙(xǐ)于江湖:辗转迁移到四方各地,就是说从京城长安流落到外地,江湖是对长安而言。

[13]余:我。出官:指从京官贬为地方官。

[14]恬(tián)然:形容心里很平静。

[15]感斯人言:被这个人的话所感动。斯人,此人,指琵琶女。是夕:此夜。始:才。有迁谪(zhé)意:有被降职外调的不痛快的感觉。

[16]因:因此。为(wéi)长句:此指作七言古诗。长句,唐人惯称七言古诗为长句。歌:吟咏。之:指代琵琶女。

[17]凡:统计及总称一切之词,这里是“总共”的意思。六百一十二言:六百一十二字。全诗为六百一十六字,每句七字,共八十八句。“二”字当是后人传刻之误。

[18]命:取名。行:乐府歌辞的一体,与“歌”类似,往往泛称为歌行。

[19]浔阳江:长江流经九江市北面的一段称浔阳江。

[20]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边,跟芦苇相似。瑟瑟:风吹草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