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习惯影响一生
7414000000025

第25章 工作是一种乐趣,习惯是浓化趣味的措施(2)

3.会读书

读书不只是为了消遣,而要切合自己的实际状况,针对自己的弱项,找些这方面的精品书籍去读,从而弥补你知识上的缺陷。会读书,还要吸取书中的精华,拿来为我所用。

人要有三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书本得来的一个头脑,再加一个会思考、会推理的头脑。

——俄国作家契诃夫

在2008年的春节晚会上,蔡明、郭达表演的小品《梦幻家园》中,蔡明那嗲声嗲气的“为什么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几分钟内即成为全国上下的流行语。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蔡明那句“为什么呢”的口头禅频频出现,不仅在客观上烘托了表演效果,增添了几分笑料,而且,在笑过之后,却又不得不引发国人的深深思考: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什么不能像“蔡小姐”一样多问几个“为什么呢”?

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似乎对“为什么呢”这样的话总是显得很吝啬,以至于“没长脑子”成了批评那些因为不善于思考而把事情搞砸的人的通俗用语。

遇事不善于追根问底,不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往往会使学习工作深入不够,结果成效不佳,质量不高,甚至可能吃亏上当,蒙受巨大经济财产损失。究其原因,大多是人们不懂装懂,懒于思考,虚荣心在作祟。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伟大的灵魂是向往怀疑的。”这也许是让张爱玲一直喜欢自己四岁时怀疑一切的眼光的缘故吧。人最可贵的品质就是能思考,因此遇事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在脑子里多划几个问号,把多疑善思融入我们的日常习惯之中,从而磨砺出一种勤奋思考、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品质来,让有可能弄明白的事情不再糊涂。事后想来,也不会感到后悔。

多问几个“为什么呢”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对明天认识的惟一限度,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怀疑。”但是,人们在具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却都习惯于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殊不知,这是通往成功之路上的绊脚石,是成功的大敌。

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求索精神,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在追问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打牢我们的人生基础,为明天的成功做准备。

世界着名的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就曾经使用过提问法来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从而使很多疑难问题都得到了根本的解决。

有一天,丰田汽车公司的一台生产配件的机器在生产期间突然停止运转。然后,管理者就立即把大家召集起来,通过连续提出诸如机器为什么不转动了、保险丝为什么会断等6个“为什么”,让大家各抒己见,最终使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

丰田公司的举动说明了,在解决问题时,只有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追根问底,才能使问题露出本来的面目,从而消除可能的隐患,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获得最大的效益。

我国古代还有个着名的《戴震难师》的故事。

戴震,清代人,字东原,考据学家,思想家,安徽休宁隆阜(今属屯溪)人。进士出身,曾任纂修、翰林院庶吉士之职。大概是聪明的缘故,戴震刚会说话那年,跟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并且每天背到几千字后还不肯停下来。

有一天,老师教授《大学章句》的内容。戴震问老师:“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是由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文公说的。”他马上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曾子,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周朝人。”“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差不多两千年了。”“既然相隔这么久,朱文公又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老师无法回答,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

后来确实证明了戴震是个“不寻常的孩子”。戴震就是凭着这种多疑善思的精神,才在考据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就告诉我们不要迷信权威,不要迷信书本,而要敢于怀疑,善于怀疑,才能取得进步。

由此我们可以说,多问几个为什么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因为它能开启人们的思路,进行深入的分析,引导人们做出准确判断和科学的选择。

事实上,科学发现往往就是由一个好奇或疑虑开始的。苹果熟了,会自然地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向空中,面对这个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现象,牛顿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进行了艰苦的“为什么呢”的探索,并最终从中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1.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事物的假象所迷惑,甚至让自己吃亏,所以,要多留心身边发生的事,多观察周围的一些现象,多思考一些司空见惯的事,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假象所迷惑,从而认清事物的真相。

2.不迷信权威和定论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说,即使是对于真理也应该持一份怀疑的态度,因为,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真理的真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的。所以,对于那些权威和定论也不能一味地迷信,而是在有所接受的同时,也要持几分怀疑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发现。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波斯诗人萨迪

着名生物学家威哥里伏斯还清晰地记得他幼年发生的一件事:“我5岁那年,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我把一只毛毛虫关在瓶子里,它吐丝作茧,几天后,在我仔细、惊奇的观察下竟出现了一只蝴蝶。”

他把这个发现称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其实这个发现也很平常,但由于是亲自去做,亲眼看见,便具有不一般的意义,由此也照亮了这位科学家的心灵,使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学的诱人,这对他的整个成长、整个人生价值意义非凡。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知识,并不等于就具备了与之相应的能力,因为从知识到能力还需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即我们常说的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国有句谚语,“学了知识不运用,如同耕地不播种”,说得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实践,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事实证明,养成学以致用、亲身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还可能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读透生活这本“无字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人既要掌握充足的知识,也要有丰富的阅历。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较好地利用知识处理各种事情。丰富的阅历是成大事者的重要资本。因此,我们不但要注重从书本中吸收知识,也要注重从生活、从社会中吸取知识。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费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他之所以能在科学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关键就在于他有高超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强烈的对实践的探究兴趣。

童年时,费曼就对各种实验特别感兴趣。11岁那年,他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里开设了一个“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他自己动手学会了电灯的并联和串联,学会了把酒变成水,并拿这些学会的东西为小伙伴们“变魔术”。

费曼为了搞清楚狗的鼻子为什么特别灵敏,便亲自试验,自己像警犬一样在地上爬来爬去。结果他用自己的实验证明,狗的嗅觉能力的确强于人,但是人的嗅觉能力也被低估了。他认为这是由于人的直立行走造成的,因为人的站立就使得鼻子离地面太远,从而难以闻到地面上的气味。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经常向别人演示:他自己先走出书房,让书房里的其他人每人都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堆在一起。

当费曼进来后,他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出哪本书是哪个人碰过的。大家都以为他又在变什么魔术,其实这都是费曼亲身试验的结果。因为人手上的气味差别很大,而经过锻炼的人的嗅觉是足可以分辨出来的。

一天,费曼坐在研究所的餐厅里,他发现有人在餐厅里玩,把碟子抛向空中。

费曼发现,当碟子飞出去的时候,是边飞边摆动的。而碟子上的花边也是随之转来转去的。他被碟子转动的方式吸引住了。他发现当角度很小的时候,碟子上图案旋转的速度是碟子摆动速度的两倍。由此,他进一步思考电子轨道在相对状态下的任何运动,研究量子力学,为以后发现费曼图奠定了基础。

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费曼感叹道:“后来我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全来自于那天我把注意力放在了一个转动的碟子上。”

费曼是个物理学界的怪才,他用自己的行动很好地诠释了实践的重要性。当你亲身去体验学来的知识时,最容易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当你亲身去实践时,也最容易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当知识已经融合于你的内心时,它便会产生长久而巨大的作用。

我国古代的学者们都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从22岁出游,30年间足迹踏遍16个省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翻越千山万水,克服重重困难,对祖国的山川源流、地形地貌、岩石洞壑、动物植物,甚至民情民俗,他都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观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地理资料和知识。他在亲身游历和实地考察中,获得了大量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并且还有大量的新发现,敢于大胆否定书本上定论,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都是他亲身实践的结果。

西方有句谚语,要想知道西瓜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品尝一下。只有养成学以致用、亲身实践的习惯,你才能学得更好,学得更有用。

1.开放自己的耳目

其实,人的一生都有学习的时间,而我们所置身的这个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宝贵资料。只要我们开放自己的耳目,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2.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起来

我们学习的书本上的知识,终归是借鉴的他人的经验,还没有得到我们自己的检验,还没有转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而只有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将知识很好地转化为我们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起来。

即使最脆弱的生命,一旦集中精力为了一个目标去奋斗,也能取得成功;即使再强大的生命,如果将精力四处分散,也只能一事无成。

——苏格兰散文家、历史学家卡莱尔

瓦特从小被认为是出了名的心灵手巧。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对机械构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小瓦特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消磨在了父亲造船作坊的车间里,观察大人们干活,静静地思考。瓦特是一个内向、好静的孩子。但是,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事,无论他准备做、正在做、还是暂时中断,他都会把全部心思花在上面。用了很短的时间他就掌握了修理航海仪表的技术,工匠们都很喜欢他,夸他说:“每根手指头上都刻着好运纹。”正是因为他的专注学习,才为他后来发明蒸汽机奠定了基础。

其实,学习一门技艺,就是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就是要吃得苦中苦,须下苦功夫。或许,这就是很多绝顶聪明、天赋极高的人并没有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而那些看似平平庸庸的人却取得较大成功的原因吧。

那些看似愚钝的人,他们一旦确定做什么事,就会具有坚如磐石的决心,不偏离自己的既定目标,专心致志地做想要做成的事情。而那些聪明的人,自认为高人一等,于是,做事马马虎虎、三心二意,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四处出击,结果精力分散,浪费才华,最终很难取得什么杰出的成就。

因此,养成专心致志去学习技艺的习惯,久而久之,即使是原本平庸的你,也会成为专家,甚至是大师。

进入“忘我”之化境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专注能使我们集中精力,更加专注,更加全力以赴,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去解决,去办好。这就像放大镜一样,只有聚光才能使火柴燃烧,如果是散光,那永远也不可能使火柴燃烧。因此,只有专注地做事,不断地积累,才能铸就成功。

在日本幕府时代,有位将军想用雄鸡图来装饰壁龛。他找来一位大画家,并对他说:“能给我画一张最好的雄鸡图吗?”

画家点了点头:“好的,我尽力而为。”

此后,画家回到山上的小屋中,买了很多鸟禽解剖图,还有历代名家画鸡的作品集。为了捕捉公鸡微妙的动态神韵,他跋山涉水、走村入户去写生。他画山林里的野鸡,闺房里的家鸡,谷仓下食粮啄米的鸡,打斗时昂扬凌厉的鸡,破门而入、摆着武士道姿势的鸡,仪态端庄如贵族肖像的鸡……他用石头雕刻、用画笔描绘的除了鸡还是鸡。

一晃十年过去了。

某日,正在打猎的将军猛然想到了他的雄鸡图,便拨转马头赶到了画家的小屋。推开门,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大摞大摞画鸡的草图堆到了棚顶,到处都是鸡的雕塑、鸡的骨骼标本……屋子里简直没有插脚的地方。

“我的雄鸡图在哪儿?”将军好不容易才看到正在挥毫作画的画家后问道。

“哦,”画家拍拍脑门,“对不起,我忘了。”说着,他拿过一张宣纸,用墨如飞,悠然几笔之后递给将军说:“给您。”将军看后很是满意。

所以,只有练至“忘我”之化境,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技艺如此,诸事莫不如此。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区别并不在于他们各自做了多少事情,而在于他是否专注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否能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为这个目标服务。假如一个人总是把精力分散到许多事情上,急于求成,幻想把所有的事都一下子办好,而对眼下重要的事情却视而不见,不会静下心来将敏捷的判断力、准确的逻辑推理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所做事情的具体细节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做不成事,反而会增加错误的几率,严重时还会给自己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现实中,之所以有很多人的梦想无法实现,就是因为他们涉足的领域太多、太杂,这样很容易使他们分散精力,最终什么也干不成。反过来,如果能够集中精力专注于某事,那就很可能做出成就。

1.专心地做好一件事

如果有很多事时,就选择最重要的事,每次只做一件,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样你就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昂扬的斗志。在做每件事前,要了解你所承担的责任和你的极限,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做,而不能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只有做得少一点,做得好一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培养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所谓“十年磨一剑”,是说只有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并且持之以恒,才能使自己的做事效率得到最大的发挥,才能取得成功。我们不能因为从事并不紧要的事情而分散了我们的精力。为了做好一件事,必须摒弃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东西,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向自己的目标努力。

3.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

缺乏理智的人容易感情用事,这样的人是不能干好事情的。即使很有理性的人,有时也会情绪失控,所以要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克服心浮气躁的情绪。既要保持信念,又要自我反省,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一切价值都是由专业服务创造的。

——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