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谁在守约
7380400000019

第19章 驾驭信仰之舟(5)

原玉兰想起这个段子,忍不住笑了。而此时的她,好像觉得自己也应该如此。不能有怨言,不该有委屈,否则她对不起丈夫。她擦去眼泪把思念压在心底,重新调整好心态,决定单人独马扛起家庭的重担。前些日子她见了组织部长还哭诉说,裴庆生在组织部干得好好的,为甚让他去大同。

组织部长说,玉兰,裴庆生到大同是组织上信任他提拔他,他是经得住考验的人,这是资格,你以为谁想去就去了?你一向是明智的可不能拉他的后腿啊。家庭有困难是明摆着的,可孩子们也都大了,再坚持一下啊。原玉兰明知给谁说也没用,可她还是见了组织部的人就想哭、就想说,她说提拔不提拔没关系,她就想一家人在一起啊!

老上级批评原玉兰不如过去有英气了,一说就流泪,小裴有才干,下基层锻炼去了,又不是去劳动改造。

原玉兰不言了。

裴庆生在6月15日还有写另外一封信,是给两个儿子的:

军儿、斌儿:

那天匆匆离家,想要向你们交代的话都没有来得及说,如果你母亲还没有回来,望一定要十分小心谨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军儿长你弟弟几岁,要处处注意照顾他,斌儿是个有良心的孩子,也逐渐懂事了,他也会尊敬你的。关于军儿的分配问题,我意也不可强求,万一分配到外地也不要紧,“好男儿志在四方”,单独在社会上锻炼一下,对你成长也是有好处的。

斌儿的考期将近,须注意三件事:一、不可用功过度伤了身子;二、要有计划、持之以恒;三、基本知识要特别注意,有些要注意记忆,要养成耐心、细心的习惯,字要用心写工整。

这一段是斌儿最关键的一段,要特别注意加强营养,每天至少要吃两三个鸡蛋,一杯牛奶及足够的蔬菜,要尽可能地早睡(最迟10点半)。

为了斌儿考学,我提议七月十日前不要看电视了,不知你们能否做到。斌儿是个好孩子,你前一段学习基础没有打好,那是为父之过,你万一考不上大专院校,也不要悲观失望,父母绝不会责备你,我们深知我儿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作为学1986年临近过年时,裴庆生在大同还未归家。有人送来非常多礼品,妻子原玉兰连连推辞,结果无效,全家人面对一堆礼品束手无策。最后让大儿子借了一个秤,把所送物件一一记数,并当夜写了一封信给父亲,列明礼品清单。后来裴庆生同意妻子的意见,羊捎回老家,以免放坏浪费,其余的按市场价折款赔付。生是好学生,作为儿子是好儿子,我已为斌儿在大同补学作了安排,因为有的老师就是爸爸的老同学。

我走得急,所有我留在家里的文件资料要捆在一起,妥为保存,不要放到外边。书籍整理一下,放到一个纸箱里,你母亲如果回来,望你们一定要为母分忧,一不能顶撞母亲,伤她的心,二要分担家务,我原来的打扫卫生,军儿要主动替我办了。

祝你们不断进步!

父1986年6月15日斌儿读着信哭了,大滴大滴的泪水滴在纸上。原玉兰摸摸斌儿的头表示抚慰。斌儿说,妈妈刚回来爸爸又走了,而且那么远,这么长时间也不回来,我想妈妈,我也想爸爸,为什么咱们家总是分离。

原玉兰说,吃公家饭就得听任公家调遣,你们长大参加了工作也是一样的。

爸就不能给省里说说不去那么远吗?

当然不能!能你爸也不说。对你爸来说调令如山,调令如法。你爸给你们做榜样哩,你们都是七尺男儿,要想立足于世就得有吃苦牺牲精神,经得起各种考验。斌儿,你爸也想咱们,他把想念放在心里。咱们想念可以互相抚慰,可你爸想念又有谁去抚慰?要想抚慰你爸,让他放心,只有你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是你该做的,擦干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像你爸一样做个流血不流泪的硬汉子。公职人员不止咱们一家,你爸不去,别人也得去,咱家有困难,别家也会有困难。让你爸实现他的理想吧,咱们只能支持不能拉后腿了。

军儿,你爸走远了,什么时候能回来很难说,也许直到退休。咱娘仨准备还过从黎城回来的日子,你俩长大了,比起那时候妈妈好过多了。

但妈妈不让你远走,就在太原,在妈眼皮底下心才踏实,这点不能听你爸的。

军儿听话地点点头表示听母亲的,对“分离”也许军儿更有体会,人生什么都好面对,可分离的滋味是最难承受的。军儿没有斌儿那么多眼泪,是因为几次分离磨硬了神经,他用仅有的承受力扛起来,抚慰母亲和弟弟。说我爸走远了,没人照顾妈妈,我力争留在太原照顾妈妈。

原玉兰感动地流泪了,军儿真的长大了。她看着军儿下巴上长起的几缕嫩须,那方正的脸盘,有神的眼睛,稳重的性格,做事的精细,无声无息地关心别人,活脱脱就是当年她初见裴庆生的样子啊!平时她像个老母鸡一样,把他们保护在翅膀之下,她忐忑不安地走了四十天回来,两个儿子给了她一个全新的感觉,竟让她心里为之一动!

那一年全家人以书信传递感情,互相汇报各自的情况。但在1986年临近过年时,裴庆生在大同还没有回来,有人前来送礼品,这礼品的繁多是前所未有的,原玉兰被惊住了,赶紧连连推辞,结果无效。全家人面对一堆礼品束手无策。原玉兰说都做了记录急速汇报你爸爸。于是大儿子军儿借了一个秤,把所送物件一一记数,并当夜写了一封信给父亲,抄录如下:

爸爸:

您好,有两件事急需向你报告。十三日晚,南郊王部长让司机小杨捎来东西如下:

羊一只,50多斤

油两桶,30多斤

道口烧鸡10只(每只一斤多)

鸡蛋156只

今天晚上宾馆姓袁的三同志来放下东西就走了:

生鸡三只,共15斤

鸡蛋210只

猪耳和猪肝共4斤4两

熟牛肉4斤9两

鱼三条,约13斤

冷冻虾一盒,4斤

水发海参,鱿鱼等,共8斤

健力宝一箱。

妈妈想将那只羊让原成宝捎回老家北石槽,其他东西等你回来处理。我们都同意回家过年,望爸爸按时回来。

此致:

敬礼!

儿军军

1987年1月16日裴庆生同意妻子的意见,羊捎回老家,以免放坏浪费了。其余的按市场价折款返还。

原玉兰觉得春节回家,折款返还,回家的钱有些吃紧,建议原物退回。裴庆生怕东西变质退回去不好,对送物的人也影响不好,坚持折款返还。妻子虽为难但也只好同意!

令这个家庭惊喜的是,裴庆生到大同工作了22个月后,于1988年3月又调往晋中任地委副书记。情形和上次调大同一样,从大同到晋中,路过家门没有回家,直达晋中地区任地委副书记去了。

那一天裴庆生6点起床,想悄悄离开,提前一天他该道别的都道了别,第二天一早就不用麻烦同仁们送别了。令他意外的是,他一出门竟挤了满满一院的人,这些人除去机关人员,老干部,更多的是完全不认识的群众。人们站在院里静静地等待,谁也不和谁说话,三月天,冷气仍然很硬,寒流刮着人们的脸红扑扑的,嘴里的热气如同一缕缕小气流袅绕出不同姿态的愁丝,有的人鼻尖下挂着清鼻涕,有的人不时地揉着泪湿的眼睛。中国的老百姓就是这样有着深情厚谊,你对他们好他们就以百倍深情滋润你。裴庆生被这种场面怔住了!这么多人送别他有些情不自禁了。人们看他提着行李出来,就像大海的浪潮呼啦啦涌过去,不约而同地叫着“裴书记……”争先扑过去与他握手。他到大同分管政法,那一天,裴庆生六点起床,想悄悄离开。令他意外的是,门外竟挤了满满一院的人,这些人大都是完全不认识的群众。人们冒着寒流,站在院里静静地等待着他。

那些“文革”中受冤的老干部,经他手平反昭雪后,把他当做知己。听说他调离大同个个依依惜别,握着他的手老泪纵横,除去抖动的身体,努力克制失控外,竟说不出一句话。裴庆生被深深打动,他也忍不住两眼含泪。

人越挤越多,从宿舍到车上仅一步之遥,可他到不了车前,人们簇拥着他,流着泪,惜别的情谊无声地化作空气,他在整个气氛中无法自拔。裴庆生的两只手被紧紧抓住:“裴书记回来看我们。”

会的会的,大家到太原、到晋中去做客。

只听到这个裴书记那个裴书记地叫,半个小时挪不了一步,一个钉鞋老人拿着一双灯芯绒鞋,喊着裴书记,费尽周折挤到近前:裴书记,你那两双鞋都不能再钉了,我亲自给你做了双布鞋,就你这钉了又钉的穿法,这双鞋够你穿一阵的,多年不做了,手生了,要觉着好,我给你再做几双……裴庆生拿到手里,那热乎乎的手温,暖透了他的心,他再一次涌出了泪水,由于激动他竟连一个谢字也说不出来,只是连连点头致谢……司机喊道:老乡们,同志们,时间不早了,晋中那边还在等,该出发了,请大家让一让吧。

然而,没有人听从喊叫,更不愿给他让路。他依然无法走到车前。

他说:谢谢大家的深情厚谊,我裴庆生没齿不忘!大家让一让,晋中那边还在等,对不住了。

送行的人好不容易为他打开通道上了车,车在惜别中徐徐开动,可是十里长街站满了夹道送别的群众,长城般的送别队伍,直到怀仁县还有人在送别。裴庆生不得不中途下来多次与老百姓握手、道别。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裴庆生坐在车上,手里一直攥着钉鞋老人送给他的手工鞋,那细密的针脚,千针万线的情谊,裴庆生舍不得穿在脚上,他把它用心地存放起来,不是自己家中,而是他工作所在地的住处。这是一种乡情的永恒纪念。每次他对妻子说起此情此景,他都会眼圈发红,拿出鞋来穿在脚上,在屋里走来走去,说很舒服,比买下的合脚多了,他是怎么知道我的脚会穿这么大鞋的?

妻子说,做衣的懂衣,做鞋的会鞋,老人家看你整天钉鞋,早用上心了。

嗯!肯定是这样,他笑话过我,说现在谁还钉鞋补底,机关干部你可是给我送钱最多的人。后来认识了他不收我的钱,我只能想办法硬给。

玉兰你说,其实咱给老百姓办事很有限,可是,老百姓给咱的回报又这么多。就说这钉鞋老人,我只不过多去钉了几次鞋,我说他钉的鞋实受好穿,也没给他办过什么事,可他就这样感激我……在大同任职期间他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

私欲邪念难公正,人情债下无廉明。

牢记公仆责任心,不忘云中父老情。

这是他和着感情的汁液写就的诗,诗人如果没有真情实感,文字是苍白的,这是他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后由衷的感慨,老百姓的反映就是执政者的一面镜子。一个执政者需要理智,但又往往是感性的,感性即是对人的感情,管理人需要法则更需要感情,法则是准绳,感情是互动。

任何一个政体所出台的法则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利民利国利党三者合一,坚守它就是对三者的忠诚;放弃它,为一己私利另辟蹊径就会遭到唾弃,社会就会失去准绳,人心就会背道而驰。裴庆生没有被刻版的原则板结成一个教条与形式的标本,老百姓并不怕原则,关键是执政者在原则面前厚此薄彼伤害了人心,从而执政者才面目全非。

人们不理解裴庆生何以在离开大同时赢得了如此隆重的告别仪式,我以为其根源就在于他忠诚地坚守公约吧。

大同一些熟悉他的人说,这人主要是内心清明,有仁爱之心,没有官僚思想,在他手里办事从来是两个字“高效”!不作难,不推诿,不拖拉,能办即办,不能办有足够的理由,让人心服口服。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说,别人不敢管的事他敢管,别人不敢捅的马蜂窝他敢捅。骂他可以,骂党不行。他说:

“一个党员干部有问题,不等于一个政党有问题,政党是共产同盟下的治国誓约,分别让每一个党员去践行,谁违反了最初的约定谁就是叛徒,党组织就有权力处罚谁。”

他以实际行动树立党的威信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大同人敬重他,留恋他,他真正让人感受到了传说中的共产党人……笔者有幸得到当时任大同政协副主席吴滨江女士祭奠裴庆生逝世一周年的一封信,可见端倪。吴滨江女士是裴庆生在大同任职期间时,她任大同市政协副主席,后任山西省政协常委,全国妇联执行委员等职,信的页眉上写着这么几句话:

“原玉兰同志:在裴书记去世一周年之际,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以表示我对他的敬佩之情和我的哀思,请您把此信在裴书记的照片前放一个星期,相信在天之灵有知,会让裴书记看到的!好友滨江1995年11月13日。”全信抄录如下:

裴书记:

转眼间,您去世一周年了,作为一个无党派人士,您的朋友、下级,我向您说几句话以表达我对您的敬佩之心和怀念之情。

那是七八年前的事了,您在大同市当市委副书记,我有幸在您的领导下工作,从工作中和日常待人接物中使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

您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敢作敢为、勇于坚持,是我们非中共人士的知心朋友,您经常找我们了解工作情况、征求意见,您支持和鼓励我们参政、议政,在您的领导下,我们感到党的政策的温暖。有心里话愿意向您说,有意见敢于向您反映,有委屈愿意对您倾诉。

您工作细致、深入,常常废寝忘食。有一次,您中午正在理发,忽然想起下午的统战会议还有一件事没有布置下去,立刻叫来秘书赶快去办。还有一次您工作到深夜,忽然想起大同矿务局还有一个民主人士的问题需要解决,您立刻给局领导打电话,叮嘱他一定尽快解决。像这样的事真是举不胜举,事虽不大却件件感人,以致我们在办公方面不敢马虎懈怠。在您的领导下,短短的几十天,就落实了多年沉积下来的数百件统战方面的老大难问题,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

为了使党内各级领导干部注重统战工作,您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亲自决策并组织了“大同县团级干部统战理论培训班”,分批分期的让所有县团级干部受到了一次关于党的统战理论和实践的正规教育。当时大同市的统战工作轰轰烈烈,成绩斐然,并且受到了中央统战部的表扬。

您关心老干部,在您的亲自督促下,大同市振华南街的几幢老干部楼如期完工,老干部们高兴地搬进新居,觉得没有因退休而受到冷落,反而得到孝慈之感。您很注重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关心他们离退后的生活,甚至亲自督促有关部门,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为他们订阅报纸杂志,给他们尽快安装电话、设立信箱,希望他们为治理大同提出好建议,受到老干部一致好评!

您以身作则、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凡是接触过您的干部群众,无不为您的品行所感动。您大刀阔斧处理过的几桩大案要案,震动了大同人,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誉。在您将要调离大同之际的一次会议上,您说:“我不信鬼,也不信邪,依靠群众、相信党,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决不让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解决问题绝不眷顾身份、地位、名号,原则就是准绳??”您的话铿锵有力,博得全场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因为您确实做在前说在后,严格践行了自己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