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生命的尊严与临终护理
7225900000056

第56章 死亡教育(7)

虽然“死亡学”的概念20世纪初即已产生,但有关“死亡学”系统深入的研究却只是在近50年才积极展开起来。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HermanEiffel)出版了《死亡的意义》一书,运用文化人类学、艺术、文学、医学、哲学、生理学、精神分析和精神医学、宗教学等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死亡问题,该书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研究和论述死亡学的权威著作,该书一经出版后即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对死亡问题研究的兴趣,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69年,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库博库伯·罗斯(KublerRoss)出版了《论死亡和濒死》()一书,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癌症末期病人的感受和需要,并尝试向他们提供关怀。到现在“死亡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学术团体和组织,并出版了专业性刊物。

伴随着“死亡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死亡教育(deatheducation)也开始起步。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一批有识之士通过在大众传媒上撰文和著书立说等方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死亡觉醒运动”

(DeathAwarenessMovement),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题是“如何降低死亡焦虑”。与此同时第一个正式的死亡教育学课程在美国出现。

20世纪60年代开始死亡教育逐步开端,到了20世纪70年代则进入推广和普及阶段。1977年美国创刊了《死亡教育》杂志,列温顿(Leviton)在创刊号的一篇文章中,将死亡教育定义为:“向社会大众传达与死亡相关的知识,并使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的过程。”

“死亡学”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大大促进了美国的死亡教育运动的开展。美国著名诗人艾略特(T.S.Elliot)于1955年提出死亡教育与性教育同等重要的观点。195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开始开设“死亡学”课程。到了20世纪60年代,死亡教育在美国的大学和学院开始有系统、有计划地推广。1974年,全美大学学院设有“死亡与死亡过程”等课的已达165所,中学程度以上的有关死亡教育的课程已达1100以上。1985年全美已有60%的大学提供至少一个学时的时间来研讨有关死亡教育的问题。到了1987年,全美有85%的药学专业和医学专业为学生提供死亡教育课程。1992年美国有52%的医学系及78%的护理系都设有3个必修学分的“死亡与濒死”的课程。

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里专门开设了一个死亡教育馆,专门辅导孩子有关死亡的观念。博物馆用动物和植物活着的、成长的以及死亡了的标本,使孩子们懂得地球上所有具有生命的物质都会死亡,人也是一样,人的生老病死同样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像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植物有花开花谢一样。使所以孩子从小就对死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理解和懂得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美国与“死亡学”和“死亡教育”的相关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大量引进美国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日本大阪大学的柏木哲夫教授就是最早开展此方面研究的,堪称日本死亡学和临终关怀研究第一人。

由以上美国为例的西方有关“死亡学”研究和死亡教育的模式而言,“死亡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需求。“死亡学”的产生直接与现代化社会中的人们所遇到的生死问题密切相关,如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癌症艾滋病等疾病问题、自杀问题、堕胎问题、安乐死问题、核战争的威胁和自然灾害问题,等等。尤其是现代人在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的同时,渴望提升死亡的品质。因此“死亡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死亡学”是从医学实践中(临终关怀实践)引申、催发而出的。有关死亡的教育问题,又是在“死亡学”研究基础上不断拓展和深入开始的,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基础。

二、死亡教育的内容

“死亡学”和死亡教育的研究对象及范围都非常广泛,如患有艾滋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者面对死亡的观念及心理问题;自杀、堕胎、安乐死、死刑等涉及死亡的各种法律的、政治的和道德的问题;晚期病人及其家属的精神心理问题;死后生命、安身立命和生命的终极解脱问题;文学艺术中表现的死亡问题;晚期儿童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问题;医院设备、临床管理、养老院或临终关怀院的设立问题;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死亡所持有的看法或态度,以及人类历史上对于死亡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待死亡问题的演变过程;集体死亡(自然灾荒、战争等)问题。“死亡学”不但涉及极其复杂的现代人死亡问题,而且涉及与死亡直接有关的许多问题,需要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

三、死亡教育方法

在美国费城天普大学宗教系执教的傅伟勋教授在《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死亡与死亡过程”课程的经验。傅伟勋教授在费城天普大学开设“死亡与死亡过程”课程已有十几年,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成功的经验,非常值得为做死亡教育的工作人员借鉴。傅伟勋教授在上目,学生们意识到对死亡问题的探索非常复杂,而对死亡的精神层面的超越,又完全依靠自我主体的对生死的态度,这些是旁人无法替代的。傅教授接着介绍世界各大宗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原始宗教、民间宗教)对生死问题,以及“死后是否有灵魂”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解释。再引导学生对临终心理学与精神医学和精神心理治疗进行探讨,指导学生阅读库伯·罗斯的名著《论死亡与濒死》(),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巨著《伊凡·伊里奇之死》,使学生真实地了解晚期病人的精神状态以及相关问题。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意义治疗学的具体应用,傅教授在课堂上还放映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电影《活下去》(),让学生通过这部电影领悟“死亡的尊严”

问题,并深入探讨生命意义。必要时还将放映其他有关死亡问题的欧洲电影,如瑞典导演伯格曼执导的《目,让学生们对具体问题有更加深刻的亲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