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指鹿为马:赵高
7201600000002

第2章 赵高的身世

赵高是沙丘政变的主谋,也是毁灭秦帝国的主要人物。有关赵高的身世,几千年来了解甚少而曲解甚多。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为赵高立传,是因为他鄙薄这个人物,还是觉得赵高的身份不足以立传,今人不得而知。但是,从《秦始皇本纪》《蒙恬列传》《李斯列传》等文中,可以散见赵高的生平行事。所以,赵高身世,从各种书籍的记载中还是能够比较清晰地找到一些线索的。

据《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中记载:“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从《蒙恬列传》中的记载来看,赵高兄弟的卑贱地位好像是由母亲造成的。“其母被刑僇”,这句话的意思是“其母被处以耻辱刑”。赵高的母亲犯了什么法,受了哪一种耻辱刑,由于没有明确记载,也无法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受刑之后,她在“隐宫”中生活,并从事由“隐宫”分配的劳动任务。因此,“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是说“赵高兄弟数人都是在隐宫中出生的”,而非“赵高兄弟数人都是一出生就是隐宫”。隐宫,《正义》说:“余刑见于市朝。宫刑,一百日隐于荫室养之乃可,故曰隐宫,下蚕室是。”将“隐宫”解释为“蚕室”,为处宫刑以及宫刑者疗养康复之处。这个解释,姑且不论其正确与否,依照这个解释,对于赵高的母亲受刑,赵高兄弟数人为何生于这种地方,道理上完全讲不通。马非百先生以为,隐宫当为“隐官”之文误。他根据《云梦秦简》秦律十八种军爵律及法律问答,隐官为官府的手工作坊,收容赦免后身体有残缺的受刑者工作,也用来指称刑满人员的身份,与宫刑和去势完全没有关系。赵高的母亲有罪“被刑僇”,身体有残缺,赦免后在“隐官”做工生活,赵高及其兄弟数人,出生于这里。马先生所论,甚为恰当。据《张家山汉简·户律》,隐官一词,不仅用来指称收容刑余者的官府手工作坊,更用来指称被收容于隐官的刑余之人。在以爵制等级确定身份的秦汉社会中,隐官是一种法律定义明确的身份,其身份与(减刑有期)刑徒的司寇同等,在没有爵位的什伍、公卒和庶人之下一等,其田宅名有量的限制,为半顷半宅,也就是说隐官地位在普通庶民之下,所能占有的土地和住宅,相当于普通庶民等级的一半,允许单独立户。也就是说,隐官是介于庶人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而且古代法律注重公正,隐官虽然地位低下,其婚姻却不受限制,隐官子女的身份也同于普通庶民。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赵高的母亲受过刑罚,身份为刑余隐官,赵高兄弟数人都出生于“隐官”,所以史称赵高世世卑贱。

而且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我们了解到,赵高是有儿女的人。他的女儿嫁与阎乐。阎乐任咸阳令,曾经参与望夷宫政变。所以现在有些论断说赵高是阉臣是缺乏根据的。实际上,司马迁从来没有说过赵高是宦阉,不仅司马迁没有说过,东汉以前的所有史籍中都没有赵高是宦阉的记载。说赵高是宦阉的误解,一是出于对“宦”字理解的错误,二是基于错误的文字“隐宫”所作的丑化曲解。《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说赵高是“宦人”,有“宦籍”。这是赵高被误解为宦阉的一条材料。然而,根据新出土的《张家山汉墓竹简》,“宦”,就是在宫中内廷任职的意思。宦人,就是任职于宫内之人,相当于王或者皇帝的亲近侍卫之臣。宦籍,就是用来登录出入于宫门者的登记册。秦汉时代,不管是“宦人”“宦籍”,还是“宦官”的用语,都没有指被去势的男人出仕宫内官职,也就是后代所谓的“宦官”的语义。当时,被去势的男人被称为“奄(阉)人”,在宫中任职的阉人被称为“宦奄(阉)”,定义非常清楚。根据这个最新的材料,赵高是任职于宫中的宦人,也就是皇帝的亲近之臣,而不是被去势的宦阉。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傅律》:“公士、公卒及士五(伍)、司寇、隐官子,皆为士五(伍)。”据此,隐官产子,其身份当是无爵的士五。也就是说,尽管赵高的母亲是刑余隐官,身份低贱,但是,赵高兄弟的法律身份是士五,与普通的庶民相同。赵高有兄弟数人,史书上见到名字的有弟弟赵成。赵高出任丞相以后,赵成接替赵高担任郎中令,参与了废杀二世皇帝的望夷宫政变。赵高的身份仕途,主要受父亲的影响。然而,关于赵高的父亲,史书完全没有提及。

我们可以做一番推测。战国时代,天下合纵连横,各国间结盟换约,相互间以王室公子作为人质。这些作为人质的公子,多是国君众多子女中不受宠爱的疏远者,被当做交换的人质后往往长期滞留异国他乡,不少人潦倒终生,至死不得归还。赵是赵国王族的姓氏,赵高的父系是赵国王室的疏族。赵高祖上大概是由赵国到秦国作为交换人质的这一类公子,在赵国无宠,在秦国无援,不得已而滞留于秦,后来在秦国娶妻生子,子孙后代流落于咸阳市井当中,成为秦人,与普通庶民无异。

据《云梦秦简·秦律十八种》之《内史杂》:“非史子殹(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上引《张家山汉墓竹简》史律也说史之子学史。史是世袭,史之子才能作为史学童入学室学习。已如前述,赵高出仕,走的是学史入仕的途径,以史之子学史而论,他的父亲,当然也是史了。作为一种可能,赵高的父亲大概是在隐官工作的下级文法官吏,通晓法律,精于书法,而且长于刀笔,在隐官做下级文牍官吏。赵高的父亲,在隐官任职时结识了同在隐官工作的赵高的母亲,组建了家庭,生下赵高兄弟。秦是注重世业的国家,子承父业、以吏为师成了秦国的国策。如此,我们也便于解释赵高成年以后能够走文法的道路入仕,成为第一流的书法家和法学家,能够步步高中,出人头地,都与父亲的职业和影响密切相关。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赵高的生平。我们知道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以耕战立国,以法律治国。军人,最受社会推崇;官吏,最为民人敬畏。秦国男子走上仕途的途径,不外从军和为吏两条正道。男子17岁成年,开始承担国家的徭役租税,或者应征参军,杀敌立功,或者入学室学习,通过选考出任官吏。学室是专门培养文法官吏的官设学校,分别设置在首都和各郡。学生多从文法官吏的子弟当中选拔,17岁入学,学习三年,主要学习识字、书法和法律。学满三年以后,在所在学室参加资格考试,可以背写五千字以上者为合格,除授为史,即可以担当文法事务的小吏,也就是办事员。除授为史者,进而可以参加中央政府主持的初等选拔考试。初等选拔考试在各地举行,各郡的试卷送到首都咸阳,统一由少府属下的大史审阅判定。判定的结果,提拔最优,处罚最劣。成绩最优秀者被任命为出身县的令史,相当于秘书一类,直接在县令的手下工作;成绩最差者,其所除授的史职将被取消。三年后,出任令史者还有一次高等选拔考试,经过严格的考试和审查,选拔最优秀者一人,进入宫廷担当尚书卒史,以内廷秘书的职务,直接在秦王的左右工作。

根据《史记·李斯列传》载赵高说:“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世者也,卒皆以诛亡。”赵高说李斯,是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的沙丘之谋。此时,赵高进入秦宫为吏,已有二十余年。据此前推二十余年,以21到29年计算,赵高进入秦宫当在秦王政八年到十六年之间。取其中间,以25年计算,可以大致将赵高进入秦宫的时间定在秦王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

那么,赵高进入秦宫时的年龄究竟是多少岁呢?已如上述,赵高的仕宦经历是:史学童—史—令史—尚书卒史—中车府令—郎中令—丞相。根据上引《张家山汉墓竹简》史律,史学童入学室是17岁,三年后有揄史的考试,三年后再有统一考试。以此推测,赵高17岁入学室为史学童,20岁太史考试合格揄史,23岁参加统一考试,以第一名除为尚书卒史入宫任职,时间在秦王政十二年。也就是说,秦王政十二年,赵高23岁。以此计算,赵高出生于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死于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活了52岁。赵高任郎中令,是在50岁时,出任丞相,是在51岁时。赵高一生经历简单概述如下:

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赵高1岁。

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赵高17岁,入学室为史学童。

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赵高20岁,考试除为史。

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赵高23岁,并课第一,除为尚书卒史,进入秦宫。

40岁以前担任中车府令。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赵高50岁,郎中令。

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赵高 51岁,丞相。

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赵高52岁,死。

从上面的简单介绍可以看出年轻的赵高虽然地位低贱,但他的智力并不低,并且比其他人要勤奋许多。他不甘心永远处于卑微的地位,永远供人驱使,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时,秦国这种任用贤能的制度让赵高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学习当时很受人们重视的狱律,到了青年时期,赵高长得身材魁伟,而且学有长进,熟悉了许多案例,达到了“通于狱法”的境界,还能写一手漂亮的篆字,加上他为人谨慎,善见风使舵,左右逢源,在宫中很讨人喜欢。于是,在人们的夸奖声中,赵高终于得到秦始皇的青睐,被“举以为中车府令”。虽说中车府令是一个同县令级别差不多的官儿,但由奴隶变成了掌管皇宫车马,常常在皇帝身边出入的近臣,这就非同小可,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自由出入王宫内苑的官员身份。很快赵高就得到了皇帝的赏识,秦始皇对赵高也很放心,常让他接触一些朝廷机密,并委以赵高重任。由于赵高善于察言观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秦始皇和胡亥的赏识和信任。有一次,赵高犯下重罪,蒙毅按律要处他死刑,秦始皇却赦免了他并复其原职,由此不难看出秦始皇对赵高的偏爱。秦始皇还让赵高写了《爱历篇》,与丞相李斯一起写的《仓颉篇》,与太史令胡毋敬一起写的《博学篇》作为统一全国文字的小篆范文颁行全国。

赵高得到了秦始皇的宠信,可是他对这种地位并不满足,他梦想着能有一天爬到万人之上的位置,成为权力的主宰。为此,他处心积虑,寻找机会创造条件。他生活在皇帝身边,出入于王宫内苑,对宫廷之事无所不知。秦始皇的大公子扶苏是一个耿直忠厚,有治国安邦之志的人,所以在众公子之上。但他多次劝谏父皇宽政减刑,屡屡激怒父皇,被父皇渐渐疏远。一次,扶苏又上书秦始皇,陈说减少酷刑,安抚民心之理,惹得刚愎自用的秦始皇大怒。始皇降旨,令扶苏到北方蒙恬率领的军中做监军。当时,秦始皇还没确立继承皇位的储君,而公子扶苏对赵高一类巧舌如簧之人十分鄙视。他被派往边境,远离宫廷,赵高自然暗喜。有才能且有条件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扶苏被皇帝疏远,赵高开始思量众公子中哪一个最受皇帝喜欢。如果能得到皇帝喜欢的公子的信任,日后皇权易手,赵高自然会成为新皇帝的亲信宠臣。说来也怪,雄才伟略的秦始皇,偏偏娇宠10岁的幼子胡亥。而胡亥却幼稚无知,心无大志。赵高出入宫闱,对胡亥十分了解,若是胡亥一朝登基,将会为他提供弄权的广阔天地。于是,赵高抓住时机,想方设法笼络幼稚平庸的公子胡亥。他整日陪在胡亥的左右,陪他玩耍,有时还教他一些文章、书法、狱律等知识。秦始皇见此自然高兴,后来便让赵高指点胡亥学习狱法和书法。

但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位在自己眼中“敏于事”的宠臣,日后会成为断送大秦江山的祸首。所以,这个台阶也就为赵高奠定了发迹的基石,也为秦王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