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7201000000007

第7章 在绘画艺术上硕果累累(2)

徐悲鸿一到重庆,就发现这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城市,其房屋一座座随山上升,街道也多是斜坡,有层层石梯。在他住的沙坪坝,常常看见人们用双肩挑水,爬越百丈以上的阶梯,将一担担水从江边送上来。这种极为艰苦的劳动深深触动了徐悲鸿的同情心,徐悲鸿经过长时间的仔细观察,创作了国画《巴人汲水图》。他还在画面上题了一首诗:“忍看巴人惯担挑,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忝血汗熬。”

《巴人汲水图》创作于1938年,高300厘米,宽62厘米,是一幅真实记录民众生活的艺术珍品,被誉为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代表作。2010年12月10日下午举行的翰海秋拍会上,《巴人汲水图》最后以1.71亿元成交,刷新了中国绘画拍卖成交的世界纪录。

在这幅珍贵的画作中,画家融入西洋画法,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将蜀地人民传统汲水的宏大场面分解为舀水、让路、登高前行三个段落再现于笔端,蜀人勤劳朴实的形象呼之欲出。

《巴人汲水图》创作成功,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作品于1938年展出时,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作”。

(十一)《风雨鸡鸣图》

《风雨鸡鸣图》创作于1937年,画面上一只公鸡在风雨如晦中引吭高歌。这是画家在唤起全国人民奋起抗战,又是对抗日将士的高度赞扬,也表现了画家渴望漫漫长夜过去,黎明快快到来的心情。全画笔墨酣畅,造型准确鲜明,神完气足,是徐悲鸿将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杰作。

此画纵132厘米,横76.6厘米,画中背景风雨如晦,大有乌云压城之势。但雄鸡站立在山岩之上毫无畏惧,昂首高唱,形态生动,有如民族英雄在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此画表现了画家的爱国之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十二)《负伤之狮》

《负伤之狮》创作于1938年。这年,日寇侵占了大半个中国,生灵涂炭,同胞遭难。面对此情此景,徐悲鸿悲愤难忍。于是,他画了一只负伤的雄狮,象征中国虽伤犹战,绝不向日寇屈服的英雄气概。

画面上一只负伤的雄狮坐于荒野,回首凝视后方。天空茫茫一片,无任何衬景,从而突出了这只雄狮。狮子双眼怒目圆睁,炯炯有神,表现了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前爪紧紧抓地,表示雄狮正准备奋起再战。雄狮虽然负伤在身,但大义凛然,不屈不挠。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表现了徐悲鸿的爱国之心和必胜信心。

(十三)《圣雄甘地像》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哲学见解,他被印度人称为“诗圣”。

泰戈尔十分喜欢中国及中国文化,具有深沉的中国结,一再强调中印友好的必要性。他在印度圣蒂尼克坦创办的国际大学中建立了一座中国学院,于1937年4月14日举行揭幕典礼。为了把中国学院办好,泰戈尔先后邀请一些中国学者和艺术家到印度访问、讲学,徐悲鸿就是应邀于1939年冬抵达中国学院的。

次年2月,印度国大党党首、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甘地偕夫人莅临国际大学,拜访泰戈尔。在盛大的欢迎会上,泰戈尔热情地将徐悲鸿介绍给甘地。在短暂的接触中,徐悲鸿为甘地画了一幅速写半身像。甘地看过后十分高兴,立即在像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甘地在英印之战中带领印度人民英勇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甘地极受印度人民爱戴,被称为“国父”。这次徐悲鸿与甘地相见,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晤。在甘地的赞许下,徐悲鸿分别在圣蒂尼克坦和加尔各答举办两次个人画展,影响极大,其经济收入全部捐寄祖国,用于抗战和救济难民了。

为甘地画速写时,徐悲鸿本想让甘地坐在山石上,好用山石衬托他的性格。但当徐悲鸿退后几步正准备动笔时,一群爱戴甘地的老百姓一下子将甘地包围起来,有的儿童甚至骑在甘地的脖子上。于是,徐悲鸿只好以他敏锐的观察和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在瞬间完成了一张速写。后来,徐悲鸿根据这张速写画出了油画《圣雄甘地像》。

画中,甘地的慈祥、稳健被描绘得恰到好处,表现出徐悲鸿善于深入观察生活,把握瞬间动感,并将其跃然纸上的极强能力。

(十四)《泰戈尔像》

徐悲鸿在印度举办画展时,泰戈尔亲自为他写了前言:“美的语言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其音调毕竟是多种多样的。中国艺术大师徐悲鸿在有韵律的线条和色彩中,为我们提供一个在记忆中已经消失的远古景象,而无损于他自己经验里所具有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

泰戈尔的介绍使徐悲鸿的画展获得巨大成功。

在印度期间,徐悲鸿和泰戈尔有了较多的接触。他先后为泰戈尔画了十几幅素描和速写,《泰戈尔像》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

画面上,在阳光照耀下,花园里鸟语花香,大诗人泰戈尔背靠在树荫下的椅子上,正凝神构思美妙的诗歌。

《泰戈尔像》是徐悲鸿写生肖像画的代表作,也是融汇中西绘画艺术风格的完美体现。画中既有西方的绘画方法,又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既有现代的浪漫激情,又有古典的深刻内涵。徐悲鸿说:“西洋的素描是一种科学,因为它能够非常写实地反映客观真实,在这一点上它比我国的传统造型技巧完备而先进。”

在《泰戈尔像》中,人物造型以线条为主,面部染色结合素描,以形写神,体现徐悲鸿提出的“学画必须从人物入手,且必须能画人像”的原则。

整幅画中,人物的肢体语言丰富微妙,双手紧握笔记本,显示出认真的态度,特别重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一双眼睛凝视远方,充满沉思的眼神显然已经进入了哲学境界。整个画面洋溢着典雅、宁静、和平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伟大生命的震撼力。

徐悲鸿的画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用生命和鲜血凝结而成的。

徐悲鸿的画融汇中西,博大精深,堪称艺术绝唱。

徐悲鸿为了民族艺术的发展、繁荣和昌盛,孜孜不倦,勇于创新。其作品凝练动人,意境深远,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十五)《愚公移山图》

《愚公移山图》创作于1940年7月,高143厘米,宽424厘米,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为中国重要文化艺术财产,不许出口或买卖。

1940年,日本侵略者疯狂进攻我国,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支援抗战,赈济灾民。这期间,徐悲鸿创作了这幅《愚公移山图》。

当时,虽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但徐悲鸿坚信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奋战不已,一定能够移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战胜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它鼓舞了人民群众,长了革命者的志气。

画中人物顶天立地,有雷霆万钧之势。

徐悲鸿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了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在笔法和色彩方面,此画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勾勒手法被用于人物外形轮廓、衣纹处理和树草等植物的表现上,而西方传统绘画强调的透视关系、解剖比例、明暗关系等,在整个构图、人物动态、肌肉表现等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

徐悲鸿在这幅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为一体,开创了写实艺术的独特风格,人称中西合璧。

(十六)《灵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