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防御的孩子,往往也是过于注重别人评价者。只有独立的自尊心,才能让孩子摆脱蛋壳效应。不仅如此,它还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和有创造力的人:能坦诚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倾向于独立做事,求异思维能力强,想与他人比较获得的自信与自身比较获得的自信取决于他人的自我尊重依赖性自尊心取决于自己的自我尊重独立自尊心象力丰富,不在乎群体的压力,能够站出来为自己辩护。
无论是父母还是学校,都过于强调外在的奖励和竞争,结果导致孩子自尊心的依赖性压倒了独立性,使孩子越来越依靠自我保护或者自我增强来维持自我。2003年,澳大利亚学者斯蒂芬·凯米斯(StephenKemmis)提出“脆弱高自尊”的概念,来形容这种情况。
很多教育书籍告诉家长,孩子像一朵小花一样脆弱,需要家长无微不至地关心,即使是铅笔尖断了这样的小事,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受到打击。在这种观念下,不仅孩子,连父母和老师也变得越来越保守和脆弱。
绝大多数父母的做法,也是习惯于让孩子增强依赖性自尊心——获得外在的肯定和比别人优越。他们觉得表扬是培养孩子自信自尊最好的甚至是仅有的方法,通过赞扬孩子做的每件事,就能够在孩子的心中创造积极的自尊。但问题是,他们对所有的事情都大加赞扬,弄得孩子根本不知道是他真的做得很好,还是无论他做什么,爸爸妈妈都会说:“哦,你真是太棒了……”
这种不假思索的赞扬,让孩子很不自信,于是就更喜欢向周围的人来寻求认同。比如,他会把作业或者画的东西给朋友们看,还会焦急地询问说:“还行吗?我做得对吗?”
在学校里,他也总会问老师:“这次我做得对吗?”很显然,孩子的独立自尊已经受到了伤害。
要想让孩子摆脱蛋壳效应,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建立独立性的自尊,变得自信和悦纳自我。
独立性的自尊,不是以毫无原则的表扬为基础的,而是来源于孩子在克服困难之时所体会到的那种快感——这种感觉可能来自孩子学会了弹一支曲子,也可能来自孩子成功地解答出一道题。他遇到和克服的挑战越多,有越多人能够看到他的成功,他的独立性自尊就越强。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尊,父母首先要记住的是不要把他和别的孩子作比较。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都应获得重视和赏识。比较不仅是愚蠢,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它只会打击孩子。曾经有一个孩子在网上向我留言抱怨说——从小他就有一个宿敌,叫“别人家孩子”,这个“别人家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从来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成绩年级第一,会做饭,会家务,会三门外语,我恨这个“别人家孩子”!!但是这个“别人家孩子”就像鬼魂一样,家长们都在谈论他,但从来没有人亲眼见过……
另外要引导孩子去尝试新事物,允许孩子独立做事。孩子最初的自尊,就是以要求自主的形式积极进行各种活动。
自主性是自尊心形成的基石。孩子在二、三岁时便有了自主性的要求,喜欢独立做事。父母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培养他的独立性,要给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要避免按大人的意愿来设计孩子的生活,要让他自己想办法来获得自己的成功,并且懂得把精力集中在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成人应帮助他们想办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不是取而代之。
9
萨盖定律:“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真的有效吗?
家里所有大人对孩子的要求一致,并注意减少矛盾,给孩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有“严父慈母”的说法,就是指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父母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试想,如果夫妻协作分工,父亲扮“红脸”,母亲扮“白脸”,“红脸”过于严厉苛刻,而“白脸”过于温和宽容,一味迁就、姑息、放纵。不难想象,就会出现以下的情形:
孩子当着“红脸”家长的面,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有事不敢放手去做,有话不敢去说,有理不敢申辩;而当着“白脸”家长的面,则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行为放肆,对所说的话置若罔闻,当成耳旁风。
从情感上来说,被一些人认为效果不错的“红黑”配合,也不是那么和谐。父亲和母亲的立场不一致,会让孩子以为妈妈更爱自己一些,爸爸是一个冷酷的人。
由此可见,这种搭配不仅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会导致孩子性格的缺陷。因为一个孩子无法接受父母双方不一致的教育,否则,他将无所适从。这就是家庭教育中的“萨盖定律(Segal,slaw)”。
萨盖定律又称为两只手表定律、矛盾选择定律,它的内容是: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它的深层含义在于:
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必将陷入混乱。
从这个定律我们可以知道,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提出两个不同的要求,因为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行为陷于混乱。
战国时思想家韩非子说过:“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持政,子无适从。”就是说,一个家庭里如果大人各有所见,互不相让,家里就什么事也做不成;对孩子进行教育,各持各的观点,孩子就不知听从谁的。像上面故事里所讲,家庭里因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分歧而产生的冲突,在“隔代抚养”
的情况下尤其突出。
家长要想避免“萨盖定律”,首先要有相对统一的教育观念,家里所有大人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并注意减少矛盾,给孩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比如爸爸教育孩子的时候,妈妈总是诋毁爸爸的方法不对,并对孩子说“别听你爸爸的,他不懂”,孩子就会左右为难,心中充满了矛盾,不知道自己到底怎样做才对。更进一步,孩子会对爸爸的教导不以为然,导致家庭矛盾加剧。
家长一定要树立合作教育意识,可以开个统一家庭教育方法的家庭会议,坦诚地交流想法,求同存异。在教育孩子时,按照已经统一的方法、认识去做,看看效果如何。这样的家庭会议要定期召开。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是受教育的对象,对大人的教育行为有最直接的感受。孩子往往能很客观地评价爸爸、妈妈教育行为的优点与不足。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对改进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是很有帮助的。
由于当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的父母经常没时间抚养孩子,一些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便奋然挑起了照料孙子、孙女的重担,人们习惯把这种方式称为“隔代抚养”。
如果父母的要求和爷爷奶奶的要求不一致,也同样会产生不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因此产生一些家庭矛盾。因此,孩子父母应该在尊重理解祖辈的前提下,进行分析,提供一些书报、录音、录像等,给祖辈灌输一些现代家庭教育理念。
最后一点,也是最起码的,就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一旦家长在子女面前呈现出了差异和矛盾,最好有一方先让步,事后再和另一方交流,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争吵起来,因为这样会使夫妻双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都降低。如果有一方的观点偏向于孩子,正合孩子心意,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了依靠,有了与另一方对抗的底气,还会加重两代间的矛盾。
10
示弱效应:孩子依赖性太强怎么办?
在生活中,如果看到父母向孩子“示弱”,对他们的心理冲击力比“示威”还要大。
一朋友带小孩来家玩,趁孩子到楼下玩的时间,朋友就向我诉苦,说他的孩子胆小、懒惰、依赖性强。他边说边摇头叹气,不知该如何是好?
我问他:“你经常帮孩子的忙吗?”
他点点头说:“是的!不管大小事情,我都帮。”
我又问朋友:“孩子主动帮过你的忙吗?”
朋友说:“偶尔有的,但我担心他做不好,所以没让他帮。”
我直接给他开出了药方:“那从今以后你就和孩子交换一个位置吧。让孩子多帮你的忙,你尽量少帮孩子的忙。你太能干,孩子就不能干,你要在孩子的面前尽量多表现得‘无能’些,让孩子在你的面前表现得能干些。”
向孩子示威几乎每个家长都会,但是会向孩子示弱的却寥寥无几,因为示弱比示威需要的智慧和勇气要多得多。
在生活中,大多数家长都会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成人心态教育孩子。然而,很少有家长知道,适当地向孩子“示弱”,更能拉近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并使孩子在各方面能干起来。
“示弱效应”本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心理效应,多应用在各类组织中的领导与下属之间。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10个月大的小孩已经把身高和力量强弱等同而视。当一个动作片里两个不同身高的形象发生矛盾的时候,孩子会预计矮小的将对高大的做出妥协。如果情况相反,高大的让位于矮小的,孩子会表现出惊讶,然后盯着这个意料之外的画面看很久。
罗特·托马森(LotteThomsen)和她的同事在着名的哈佛大学进行研究后发布此报道。他们的研究结果说明,婴儿已经懂得什么是社会支配地位,并且会根据身高判断矛盾中的胜者。研究人员说明,孩子在8个月至10个月大之间培养出这个意识。
科学家由此推断,高大者屈服的情况让孩子惊讶。而相应地,在生活中,如果看到父母向他们“示弱”,对他们的心理冲击力比“示威”还要大。
说我们家长有意识地“示弱”,并不是说随便依从孩子的要求,而是指放下“架子”向孩子请教,那就相当于掌握了家庭教育的一把利器。也许有的家长觉得不可取,认为家长怎么能向孩子示弱,那孩子还不上天了。其实,向孩子示弱,好处多多。
一是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始终处于引导地位,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万能的,似乎没有什么能难倒父母。如果在必要的时候,父母恰当地向孩子示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妈妈带儿子爬山的时候,碰到一个很陡的坡,儿子站在前面犹豫不前,妈妈看了就会试探着说:“儿子,妈妈有点不敢过去,你敢吗?”
于是,儿子回过头看看妈妈,然后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妈妈会在后面让他牵着自己的手。实际上,她根本没什么危险,但是这种换位的感觉绝对不一样。
终于走过去了,妈妈长叹一口气说:“儿子,今天要不是你,我真的不敢过呢。”
儿子马上得意地说:“没有我在你就不敢吧。”
二是能增强孩子的成就感。
当孩子解答了你提出的问题后,他就会产生成就感。在成就感的影响下,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产生,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也就有了,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乐乐问爸爸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家谁是老大?”爸爸开始不知道怎么回答,后来告诉他:“在家里谁的答案正确谁是老大。比如问一道题3加3等于几,妈妈的答案是8,爸爸的答案是9,乐乐的答案是6,那么乐乐就是老大。”
三是能增强孩子的成人感。
在孩子心目中,大人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如果他连大人提出的问题都解答了,他自然会有成人感。于是,孩子会一点点成熟起来,再不是父母眼中的小不点儿了,什么事情他都会愿意与家长分享和分担。
一位作家问一位农民父亲:“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重点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
农民父亲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原来,这位父亲小时候家穷没念过书,但他又不能由着孩子瞎混,于是每天等孩子放学回家,就让孩子把学校老师讲的内容跟自己讲一遍;然后孩子做作业,他自己也跟着在旁边做作业,弄不懂的地方就问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让孩子第二天去问老师。
这样一来,孩子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学习的主动性就甭提多大了……
确切来讲,当家长向孩子“求教”时,孩子心里一定会想:这些问题连爸爸妈妈都不会,我一定要好好表现,帮爸爸妈妈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孩子就会得到一股无形的鼓励,从而会表现得更加出色。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亚说:“对于父母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上面的这位父亲,可以算是这句话的成功实践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