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7159100000002

第2章 有问题孩子,就有问题父母(2)

父母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表现关爱之情,解释自己的行为,或者让孩子选择其它方案,指导他们认清自己的作为以及更好的行为选择。若他不听从,继续发脾气打人,就必须承担后果﹕“继续发脾气,就等于花掉那几分钟不能玩耍了,不如你快快收拾,等一下便可以多点时间玩。”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不要担心冲突,更不要回避冲突。

如果害怕孩子会因此而认为你过于严厉,那么等他长大面对上级的时候,他可能会不知道如何应对真正的严厉。

对于许多不愿意接受冲突的母亲而言,逃避冲突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只有清晰而坚定的要求,加上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制止他的行为。其次是要保持平静,来展示你自己的自制力。他们需要知道他们的反应已经过度,但如果你也大喊大叫的话,他们就无法知道这一点。

4

淬火效应:“挫折教育”≠“挫折体验”

很多人对挫折教育有一个误解,认为挫折教育就是为孩子人为地制作挫折,然后让他习惯挫折。

在很多现代家庭中,对挫折教育都是存在误解的,而且这种误解有可能让父母和孩子都受到困扰。

在生活中,孩子是全家的心头肉,大人们都是围着他转,处处充当“保护伞”,他做了什么事都是“真好啊,太棒了”“还是你厉害”。所以,孩子的自信心超级爆棚。可是,这也让他们越来越受不起失败了,越来越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娇生惯养,依赖感会越来越强,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就会手足无措。

妈妈给三岁的女儿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完后,妈妈问女儿:“你和小朋友玩,如果小朋友掉进缸里,你该怎么办?”

女儿想了想,认真地说:“去找司马光呀!”

如何面对挫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比如你现在可以说正在经历挫折)。而这,也恰恰是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一个原因。

锻造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工匠会快速将其浸入冷水中,进行冷却处理,这样工件的性能会更好。这个道理运用到生活中,被心理学家称为“淬火效应”。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淬火”,也就是要经历一点挫折,正如英国儿童心理专家卡特邦奇所说:“过于幸福的童年,常常会造成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打击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环境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但是,很多人对挫折教育有一个误解,认为挫折教育就是为孩子人为地制造挫折,然后让他习惯挫折。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如果运用不当,对孩子的伤害可能比娇生惯养更严重。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可以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让他对挫折有一个形象具体的认识。但是应当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由于年龄阶段、性格、环境的不同,每个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对比较敏感的孩子,就不应当一味地为了让他坚强起来,而牺牲了他的快乐与健康。

挫折体验只是挫折教育的一个工具,真正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对挫折的认识,让他意识到:这个世界经常不会关注他的感受,在他自我感觉良好之前,世界期待他有所成就。

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所谓挫折,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或干扰,导致无法实现动机和无法满足需要的情绪状态,包括学习挫折、交际挫折和情感挫折等几个方面。

一个人的一生要面临很多困难和挫折,如果没有坚强的性格,就很难有与困难、挫折做斗争的勇气。挫折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

他的父母四十得子,对他宠爱有加。

松下七岁那年上了小学,性格有点毛躁。他走路喜欢东张西望,不是弄湿了鞋子,就是弄脏了裤子。一天,父亲松下三郎在儿子上学必经的田埂上挖了几道缺口,然后用木棍搭成一座座小桥。

那天放学,松下背着书包通过小桥时,惊出一身冷汗。

他第一次没有哭鼻子。吃饭的时候,他讲了今天走过一座座小桥的经历,脸上满是神气。父亲坐在一旁夸他勇敢。

父亲松下三郎在松下幸之助九岁那年因病去世,去世前他一再叮嘱小松下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一定要设置一些他能独自跨越的障碍,如果你一味地给他提供顺境,等长大后,一旦遭遇挫折,必然会经受不住打击,而产生种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但是挫折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心灵力量,但另一方面,运用不当也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甚至自信心受到伤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家长特别需要掌握这点,千万别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进行了一次实验。他把一群学生分成三组: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组,没有任何噪音。

噪音折磨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实验的下一个阶段:

实验装置是一种叫“手指穿梭箱”的装置,当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强烈的噪音,而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噪音。

心理学家发现,在原来的实验中通过努力能够使噪音停止的第二组,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在第二阶段实验中,都很快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从而使噪音停止。

而第一组,也就是说在第一阶段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使噪音停止的学生,手指却仍然停留在原处,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却想不到尝试把手指移到箱子另一边。

塞里格曼接着进行了实验的第三阶段:要求所有学生把一堆无序的字母排列成字,比如ISOEN,DERRO,可以排成NOISE和ORDER。实验结果表明,在前面的实验中产生了无助感的第一组学生很难完成任务。

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的存在,以及它对学习的影响:在经历了某种证明自己无能的学习后,人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都会表现消极。

在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经历了挫折或几次失败以后,他们就开始寻找理由为自己解脱:“生意太难做”或“我太年轻了”,或“我书读得太多”或“我书读得太少”,或“我的经验不足”或“我的缺点太多了”等。

这说明,外在的挫折,变成了他们内在的“习得性无助”。

他们的沮丧和焦虑,往往以愤怒抗拒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变化造成的伤害,比挫折本身要大得多。要让孩子成功,除了适度地从磨难中体验挫折和学到技能外,还必须让他有更多成功的体验,以及忘记过去的挫折。

网球名将李娜在夺得法网冠军的采访中说,青少年时期,她的教练经常呵斥她这里做得不够好,那里做得不够出色,这让她一直有一种怀疑自己实力的困扰。

在法网赛前,她更换了教练,新教练在技术上并没有带给她太多内容,但却带给她最重要的讯息──就是他一次一次地告诉她,她能够做得更好,她可以做得更好。李娜说,教练的鼓舞是帮助她夺得法网冠军的重要因素。

我们常常用“好了伤疤忘了疼”来批评一个人不知道吸取教训。但是实际上,对于那些曾经遭遇打击和挫折的人来说,忘记过去的伤痛,避免习得性无助的影响,比时时抚摸着伤疤全身心垂泪更容易复原,也更容易获得新的成功。

心理学家托尔曼说:“当我们的孩子或我们自己,面对人类世界这一上帝恩赐的‘大迷宫’的时候,我们必须使自己和孩子处于能激发适度动机,而没有多余挫败感的最理想状态中。”

5

德韦克实验:不要夸孩子聪明,夸孩子能干

被赞赏聪明的孩子以成绩为目标,而被赞赏努力的孩子则以学习为目标。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懂得对孩子多夸奖而少指责,每当孩子完成了一项任务或者是取得好成绩之后,父母会实时地夸奖他聪明。而孩子听了大人的赞扬,也确实表现得非常高兴。

应该说,相对于不断批评孩子,表扬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不过这还不够,要让夸奖产生好的效果,我们还需要努力变得更聪明一点。让我们先来看下这个小故事。

一位中国老师到美国访问,住进了一位美国朋友的家里。

那一家有两个孩子,分别是9岁和5岁。大人坐在客厅聊天,两个孩子则在地上摆弄玩具,不一会儿就建起了一座“兵工厂”。中国老师对美国朋友说:“您这两个孩子真聪明!”

但是对方一听,却马上把食指竖在嘴巴中间,提醒中国老师:千万不要让他们听见。他拉着中国老师离开客厅,这才说:相对于夸他的孩子聪明,他更喜欢别人夸他们能干。

面对中国老师的不解,他解释说:“长期表扬孩子聪明,会使他们觉得事情很容易做,碰上困难问题会想到躲避。比如,考试时遇到自己不会做的试题,往往会想,连我这么聪明的人都做不出来,那一定是老师弄错了。”

这种观念,相信很多中国人是不大赞同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并且认为这种聪明是天生的。古代有一句话叫“书到今生读已迟”,意思就是说无论怎么努力,也不如天生的聪明。

正是因为这么想,在生活中,很多大人把“你真聪明”

作为表扬的口头语,而且还会用赞赏的语气。但是这种表扬,确实如上面故事中所说,会带给孩子不良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可能使孩子变得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只要表现稍不如意,可能就会问:“爸爸,我是不是很笨?”

20世纪90年代,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Dweck),曾经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这个问题。她在一所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中,抽样一百多个十岁左右的孩子,然后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所有的孩子被要求做三套题。无论做的结果好坏,一律给予正面的肯定。

第一套题对孩子来说都是很容易的。第一组孩子做完了题后,实验者给出的反馈是,“你真聪明!”当然所有的孩子都感觉不错。在第二组的孩子完成了题目后,给出的反馈有所不同,其赞赏是,“哇,你真努力,做题非常认真!”

然后,对这些孩子做了第二部分实验。给两组孩子同样的两道题,其中一道相对简单,很容易做出答案;另一道则非常困难,但能从解题中学到很多东西。两组孩子可以随意选择其中一道做。

结果,被赞美“聪明”的小组里,50%的孩子选择了简单的题目,另外50%选了难的题目。被赞美“努力认真”

的小组,90%的孩子选择了困难的题目。

(第三部分)实验是,让同一群孩子做一道非常难的题目,这道题基本上无解。这组实验是想测试两组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作出的反应。

实验的结果是,被赞赏“聪明”组的孩子,没有坚持多久,很快就放弃了努力,而且因为解不出题来表现得很沮丧。

相反,被赞赏“努力”组的孩子则能坚持很长的时间。即使最后他们也没有解开这道题,但在整个解题的过程中表现得兴致盎然。

德韦克和助手们还对纽约市12所学校的100名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另一次研究。这些孩子同样被随机分为两组来做适龄的智商测试。测试完之后,第一组得到的赞誉是“你真聪明”,第二组得到的是“你真努力”。

接下来,这两组学生要对付难得多的智商测试,即八年级程度的测试题。结果发现,第一组孩子意志消沉,第二组孩子则竭尽全力。

最后一轮测试,难度回到第一次测试的水平。第一组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平均成绩居然下降了将近20%;第二组被夸奖“努力”的孩子,成绩则提高了30%。德韦克的研究结论是,赞赏聪明比赞赏努力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更多的负面效果。

被赞赏聪明的孩子以成绩为目标,而被赞赏努力的孩子则以学习为目标(相信您对这句话有切身体会)。当他们都遇到挫败时,被赞赏聪明的孩子比后者表现的耐性和持久力更差,更少享受做事的过程,他们本能的反应就是“天呀,我不行”!这最终导致成绩更糟。而第二组学生遇到失败,则采取了面对现实的态度:“我这套做法看来不行,要换个方法试试。”

此外,德韦克利用哥伦比亚大学的脑电图室,让具有这两种精神气质的人回答各种问题,然后给他们回馈,同时检测他们的脑电波活动情况。结果显示: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在思维模式上表现为封闭保守,而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则倾向于拓展和发展。

前者特别关心自己所显示出来的能力是什么,特别注意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当提供一些能帮助他们学习的信息时,他们的脑电波中没有信号显示出任何兴趣。甚至当他们答错了问题时,他们也没有兴趣追究什么是正确答案。与此相反,后者则对各种问题中所包含的能够增长他们知识的信息感兴趣,似乎并不在乎会把自己排到什么智力水平上。

原因很简单: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心思全花在琢磨“自己是老几”的问题上,既然他们相信人的聪明是天生的,他们要做的就是“显示”自己的聪明,自己究竟是老大还是老二、老三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证明自己,生怕自己不聪明,乃至于通过躲避挑战来躲避失败。

而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则是学习者,更希望“发展”

自己的才能。对他们来说,才能是一个过程,是在不停地发展之中,发展的引擎是自己的努力。为了发现自己的问题,他们宁愿去尝试失败,因而总愿意迎接新的挑战。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应多表扬他的“努力”“能干”,别再夸奖他有多“聪明”了。

6

情绪记忆:要不要鼓励孩子写日记?

把日记当成情绪载体的时候,注意不要沉溺其中。

2030年的一个周末,你突然发现你的孩子坐在书桌前出神,面前摊着一个陈旧的笔记本。他已经是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了,是什么事情让他如此安静呢?

他可能是在看自己小时候的日记。

与喜欢照相一样,很多孩子也喜欢记日记,把自己喜怒哀乐都付诸笔端记下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纾缓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也锻炼文笔和思维。即使是把经历过的挫折写下来,也有助于宣泄不良情绪以及抚平创伤。

加州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和心理学教授杰夫·科恩(GeoffCohen)表示,书写情绪的确具有疏导作用:“将思维和感受抒发出来,不但能够使情绪舒畅,对身体也不无裨益。”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统计显示,曾经记录过创伤经历的写日记的人,对头痛或者其它类似症状确实更为敏感。

英国格拉斯哥喀里多尼安大学的伊莱恩·邓肯(ElaineDuncan)和斯塔福德郡大学的戴维·谢菲尔德(DavidSheffield)主持的一项调查表明:经常写日记的人的心理,不如不写日记的人健康。邓肯认为,这是由于挫折的记录,让人经常咀嚼他们的不幸和挫折,无法将情绪一次性地宣泄出来,因此形成了更深的挫折感。

有一个孩子大学毕业后,让父母看她小学时的日记,上面写:“……考试没考好,爸爸对我说:孩子,成绩不重要,你才重要,考多少都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要开心,要快乐……”

看到这儿,父母都被自己感动了,再翻一页:“……然后我妈妈回来了,俩人合伙把我揍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