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告诉孩子,受欺负的时候,流泪只会让欺负他的人更加肆无忌惮,甚至变本加厉。学会镇定自若地面对嘲笑、捉弄,反而会让对方自讨没趣。
告诉孩子,仅仅对恃强欺弱的人视而不见,还不一定有效果。因为有些人会连续纠缠。这时,应该勇敢、理直气壮地训斥他的行为。
如果孩子由于性格懦弱或别的原因不敢反击,可以和孩子在家里轮流扮演欺负与被欺负的角色,教他学会斥责想欺负他的人,绝不能低着头或怯生生地吞吞吐吐。必要的时候,父母也可以陪伴孩子去解决问题,但切记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处理,父母不能包办代替。
此外,可以寻求老师和学校的支持。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意识到受人欺负时需要主动还击,但并非一定以牙还牙,而应该让主持“公道”的人去管。孩子接受这些观念,能够提高他的自立能力和规则意识,对他将来如何在一个有规范、秩序的社会中为人处事,也是很有帮助的。
总而言之,当孩子受到欺负时,父母应该会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勇敢地向欺负他的孩子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不是软弱可欺的。
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矫枉过正。有些父母为了避免孩子被欺负,往往会鼓励孩子的攻击行为,甚至夸奖孩子“全班的同学都怕他”或“谁都敢打”。有位妈妈为“自己的女儿打遍天下,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敢打”而自豪。但实际上,这不仅无法让他在同伴中获得尊重,恐怕还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因为害怕并不意味着尊重,让孩子获得别人尊敬的最好方法,是教会他尊重别人。
从长期来看,为了提高孩子在交往圈中的地位,可以教孩子几个“绝活”。因为多数孩子往往崇拜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对于这样的同伴,他们比较少产生欺负的动机。因此,在业余时间教孩子一些技能,如折纸、变魔术等,有助于他们“震慑”住喜欢欺负人的同伴。
44
链状效应:孩子交上了“坏朋友”怎么办?
长篇的说教,远不如让事实说话来得有效。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好孩子交朋友,在良好的圈子里学到更多的东西。然而,孩子到底交什么样的朋友,却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这也是很多家长所头痛的事情。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有选择朋友的自由。由孩子自己选择,并在交朋友的实践中摸索经验,对他会有什么影响呢?
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Newcomb)曾在密执安大学做过一项实验,实验对象是17名大学生。实验者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4个月,交换条件是要求他们定期接受谈话和测验。
在被试进入宿舍前,先测定他们关于政治、经济、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然后,将那些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房间里一起生活4个月。4个月后,定期测定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并让他们相互评定室内人,喜欢谁不喜欢谁。
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些学生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的邻近决定人际之间的吸引。但是到了后期,相互吸引的动力发生了变化,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学生,相互吸引力越强。
而且,只要对方和自己的态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样也会产生很大吸引力。
这个实验说明,学生在交往中受到态度观点相似的人的吸引,而不注重对方的其它方面。伊索有一句名言:“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可见朋友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由于孩子的心智发展不成熟以及社会经验的欠缺,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是比较弱的,父母不应该替孩子决定与什么人交往,但是有责任教给孩子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特别是男孩子,好动爱玩,很容易和那些爱打架的同学交朋友并模仿他们的行为,认为那是威风是勇敢。久而久之,无故旷课、夜不归家、抽烟、酗酒、打架骂街都有可能发生。
出现这种情况,要主动介入,帮助孩子提高辨别能力。
所谓的介入,并不是要气急败坏地谴责孩子,也不是一味“棒打友谊”,强制孩子与那些“坏朋友”割席绝交。而先要通过和孩子聊天、与老师沟通、约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等方式,了解一下那些“坏朋友”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他们为什么会吸引你的孩子,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
举个成功的案例来说吧。
曾经有一位父亲发现儿子的手指有烟熏的痕迹,再三追问才知道,原来儿子与一个小“烟民”交上了朋友,逐渐由一个“旁观者”发展成吞云吐雾的“实践者”。父亲多次讲解吸烟危害,甚至“动武”要他与小“烟民”保持距离,可儿子仍然与其藕断丝连。
后来,父亲和孩子的舅舅说起了这件事。舅舅在医院工作,很快就带这个孩子参观了医院的呼吸科病房,从窗外看着病人咳嗽不断、呼吸困难的样子,孩子顿感惊诧与恐惧。
舅舅只告诉孩子一句话:这些人患病的原因很多都是吸烟引起的。从此,孩子再也不与小“烟民”来往了。
长篇的说教,远不如让事实说话来得有效。你的孩子不是崇拜那个男孩儿会“拳脚”么,那就带他去看真正的武术训练,甚至可以让他参加一些武术训练班。我相信,当他见识到真正的功夫后,恐怕再也不会对那个男孩儿的花架子有什么崇拜,自然也就疏远他了。
此外,有些家长以成绩好坏作为给孩子定下的交友标准,也是值得商榷的。
诚然,与成绩好的学生交友会有利于提高成绩,但若所有父母都以此来干涉孩子交友,您的孩子相对于更优秀的学生也是“差生”,跟他交往自然会影响人家的成绩,人家怎么会跟他交朋友呢?
45
早恋现象:不要干涉,要八卦
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并进行交往,这实际上是标志孩子在成长。
早恋,也有叫作青春期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在中国,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为多。
其实,“早恋”这个词,本来就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这个概念。严格来说,这个词只是用来压制孩子的一个经不起推敲的理由。
对于孩子来说,在学习、生活上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更愿意跟同龄人倾诉。有个比较谈得来的异性朋友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自然和值得开心的事情,而到了青春期以后,他们对异性产生兴趣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是一些父母不了解孩子的特点,只要男女生经常在一起,就先入为主地认为是“早恋”会影响学习成绩,就要采取“专政”,要么恫吓威胁,要么全面管制。然而,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
首先,压制打击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糟糕。
您的女儿与一个男同学联系密切,可能只是一种友情和朦胧的好感。而她受到的高压,反而有可能使她真的把这种友情当作是爱情。
原因很简单,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好奇心和个性的互补,在与异性交往中获得友谊和满足感。但一旦这种交往受到外部干涉甚至明确反对,认知出现了不平衡,只好把内在的情感因素升级,以解释双方的交往,使自己的认知重新处于平衡状态。这时,孩子就可能把满足感解释为双方的“爱”,从而误认为自己已经坠入爱河。
其次,高压政策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莱姆在一个实验中,分别让被试面临A与B两个选项。在低压力条件下,另一个人告诉他:“我们选择的是A项。”在高压力条件下,另一个人告诉他:“我认为我们两个人都应该选择A项。”
结果发现,低压力条件下,被试实际选择A项的比例为70%,而在高压力条件下,只有40%的被试选择A项。
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选择,在自愿条件下,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这个选择的好感;反之,在被强迫的时候,便会降低对选择对象的好感。
包括孩子在内,每个人都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拥有控制权,而不喜欢有人限制他们的自由。当自由受到限制时,他们会采取对抗的方式来保持自由,消除不舒服的感觉。
你强迫自己的女儿与那男同学断绝关系,可能使孩子从本身还比较理智的状态变成不理智,触发子女和父母的一场战争,她在高度的心理抗拒之下,会倾向于做出相反的选择,不但不放弃,还会增加对对方的依恋程度。
早在1972年,美国心理学家德瑞斯科(R.Driscoll)曾经调查了91对夫妇和相恋8个月的41对恋人,发现父母干涉程度越高,恋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更紧密。他们借用莎士比亚的戏剧名,把这种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theRomeoandJulieteffect)。
正确的做法是先冷静下来,不要说与男生交往一定会影响学习,或者对方有多么糟糕。如果这样告诉孩子,势必会使她的内心承受分裂性的痛苦。毕竟,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并进行交往,这实际上标志孩子在成长。
然后,可以通过交流,帮助孩子分清对人的好感、友情、爱情和婚姻都是各不相同的事情,可以提醒她,爱情不仅会使女生在学习上退步,也会使男生的行为像个傻子,这都是为爱情让路。
新闻报道、电影片段甚至是广告,都可以引出这方面话题。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随时拈出这些例子,找到机会与他们讨论如何定义一段健康的恋爱关系,要向他们指出虚拟时空和现实世界不同的地方,并讨论不同的原因以及不同的后果。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OrhanPamuk),曾经向人们讲起过自己的一段“早恋”
经历。在这个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父亲如何成功处理这个问题。
奥罕·帕慕克年少时在一所私立学校上学,与一位叫依丝米忒的女孩陷入了情网。
他的异常举止,使父亲察觉到儿子一定有了心上人。但是父亲并未急于“棒打鸳鸯”,而是挑选了一个晚上单独与帕慕克进行了交流。父亲直言不讳地问道:“告诉爸爸,你喜欢的那个女孩子叫什么?”
帕慕克怔了片刻,随即交代了整件事。父亲听了后说:
“还是到此为止吧,听爸爸的话。”
帕慕克辩解:“爸爸,是她主动……”
“奥罕,你还太小。”
帕慕克反抓住了父亲当年只有17岁就和妈妈恋爱的把柄,并得意地等着父亲妥协:“太小?爸爸,我已经是19岁的男子汉了,而你当年只有17岁不就和妈妈相爱了?”
“你说的没错。可是你知道吗?我17岁时已经在葡萄酒作坊当酿酒师了,每月能拿二万里拉。我是说,我当时已经能够为爱情埋单。你现在一个里拉都挣不到,凭什么心安理得地谈恋爱?”
帕慕克一声不吭。父亲继续说:“奥罕,你想想看,一个男人,如果没有经济基础,不能为他的爱人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如果你是女孩,你会怎么看待这样的男人?儿子,我告诉你,我一直认为,一个男人,如果不能自食其力,哪怕他40岁甚至50岁,都不配谈恋爱,谈了,就是早恋……
相反,只要他立业了,有了挣钱养家的本事,哪怕15岁恋爱也不算早恋。”
成名后的他多次提起当年这件事,并坦言感谢父亲当年“温柔地扼杀了一种愚蠢而羞赧的情绪”,让自己没有虚度青春年华。
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把握交往的对象,并教会孩子处理这种关系的具体策略。孩子如果交了一个家庭和睦、学习好的孩子,双方交往可能对学习还有促进作用。
但如果孩子交了不爱学习的朋友,无一例外,学习都变得退步起来。可以先了解一下:“有人开始追求我女儿了,做妈妈的很高兴,但是我不清楚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怎么来处理这种情感的?”出于对父母的依赖和取得谅解的考虑,相信孩子不会隐瞒双方的交往。
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多交往,多交流学习上的问题。因为在学校有老师,孩子之间相互聊聊天,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有一点亲密感,实际上是有益于学习的。如果放学后男孩再相约活动的话,可以了解一下活动的地点场合,保证孩子的安全。
46
心理断乳: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啃老族”?
父母独立意识的缺乏,或者说对孩子的依赖意识,培养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意识。
邻居家有个儿子,大学毕业一年多了,却不上班,长期住在父母这儿,吃用都是拿父母的。父母对此很焦虑,知道不是长久之计,但是却无计可施。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啃老”。
说到“啃老”,其实并非中国独有。在法国,1998年就已经出现了“袋鼠族”的说法。在美国,根据哈佛大学住房研究联合中心(JointCenterforHousingStudies)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1年,约有400万年龄在25至34岁的年轻人仍与父母住在一起。
有一个笑话形容了这些人的心态。有一对白领夫妻工作没几个月就辞职把家还。他的朋友问他们:“回去咋办?”
丈夫回答:“啃老。”朋友再问:“将来生了孩子谁养?”
妻子说:“老的养。”
朋友继续追问:“老的过世了咋办?”
丈夫和妻子对视一眼,齐声回答:“啃小。”
这股遍及世界的“啃老”潮流之所以产生,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经济的发展,使父母拥有充裕的经济能力和相对宽敞的住房,可以让子女来“啃”。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断乳”障碍却是最关键的因素。
一个人的成熟,需要经过两次断乳:第一次是生理上脱离对母乳的依赖;第二次则是摆脱家庭的照管和扶持,成为一名独立的社会成员。后一种脱离被称为“心理断乳”。它不像实际断乳那样有明显的界限,具体时间可从童年期一直延续到成年期。
在目前中国的很多家庭里,尽管孩子与母亲的连接脐带一出生就已切断,但是孩子与父母间的那根心理“脐带”却长期存在,结果让双方成了心理上的“连体人”,彼此的权利与责任界限模糊,变成“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方面,父母认为自己一生的努力目标就是孩子的幸福,心甘情愿被“啃”;另一方面,孩子心安理得地“啃老”,视之为理所当然。这就是出现“心理断乳”障碍的根本原因。
严格来说,出现这种障碍,父母应该要负相当一部分责任:是他们独立意识的缺乏,或者说对孩子的依赖意识,培养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意识。“啃老”,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结局。
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成熟的神话》一书作者特里·阿普特(TerriApter)指出,欧洲的研究表明,获得父母大力支持的年轻人往往更加乐观、更有抱负,在事业选择上更大胆。但是,如果父母给予了太多的支持,最后的结果也许是子女们依赖成性,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最终父母只能是毁了自己的退休计划。
要解决“啃老”问题,必须要两代人共同进行心理自救和互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