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鲇鱼效应:赢得起,更要输得起
一个孩子正常的成长状态是,既要有竞争对手,也要有亲密的伙伴。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世界,父母也都越来越认识到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会竞争,成为无数父母教育子女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孩子参与竞争。
竞争意识,是指对外部活动的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反应。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对孩子的成长很有意义。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首先要让他有自己做主的权力。
有人开玩笑地说,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就是一个“报”
字——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这样的孩子,恐怕不只是没有竞争意识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奴隶化的问题:他已经不属于自己。这种情况下,父母的教导再多也是没有用的。孩子习惯了一切由父母包办,他怎么能主动竞争呢,他已经被剥夺了自主和主动的权力。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海岸都已经死了。但有一条渔船总能带着活鱼上岸,活鱼比死鱼可是贵上好几倍呢。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渔人在这船的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鲇鱼出于天性不断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潜能,从而活了下来。
这就是“鲇鱼效应”,它告诉我们,竞争可以激发人的内部潜能。
不过,凡事都有一个度。培养竞争意识也不能过头。如果盲目地鼓励孩子竞争,却没有让孩子了解到竞争的意义,恐怕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过度竞争或恶性竞争,在成功时沾沾自喜,在失败时怨天尤人,甚至仇恨和伤害对手,这就过犹不及了。
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科学地引导孩子参与竞争,而不要陷入盲目鼓励孩子竞争的误区。
盲目的竞争容易使孩子沉湎于成败得失的算计中不能自拔,在一个以获胜为荣、而对失败无法容忍的世界里,是很危险的。
现在很多家长在谈论的“狼性教育”,把孩子教育成眼里只有个人成就的“狼”,并不是好事。因为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竞争意识太强并不一定是好事。
美国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Deutsch,1960)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该实验要求被试者两两成对,分别充当两家运输公司的经理,任务都是使自己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从起点到达终点,如果速度越快,则赚钱越多,要求尽可能多赚钱。
每人都有两条路线可选,一条是个人专用线,另一条是两人共同的近道线,但道近路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辆车,因此使用这条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种办法:双方合作交替使用。
研究者明确告诉被试者,即使交替使用单行线,也必须要有一点等待时间,但走单行道远比启用个人专线经济、有效。
实验最后,以被试起点至终点的运营速度记分,分数越高越好。
实验的结果表明,双方都不愿意合作,狭路相逢,僵持不下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在实验中也会偶有合作,但大多数都是竞争的形态。
当研究者要求被试者阐明宁可投入竞争也不愿选择合作的理由时,大多数被试者表示自己希望战胜其它竞争者,而并不重视自己在实验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要去竞争和胜过他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这个实验,一方面证实了人心理上倾向竞争的结论,另一方面也表明,在个人竞争的条件下,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的工作,不会相互支持,因而反而可能降低效率。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竞争意识很强的孩子,未能积极、正确地面对竞争,对竞争伙伴充满敌对情绪,采取“封闭”
和“打击”的方法,不再和对方交朋友,甚至怂恿别的伙伴孤立他,严重的甚至毁坏对方的资料等。父母要提高孩子的竞争道德水平,教育孩子在竞争中要学会宽容。
父母要告诉孩子,竞争并非就是不择手段地战胜对方,同学之间的竞争应该有利于促进相互督促,相互学习,以竞争促进进步。竞争也要珍惜同学间的友谊,要运用正当的竞争手段,不能做出伤害同学的事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发展孩子的个性,应从其本身的需要、兴趣出发,让孩子不但在学习成绩上有竞争力,更要掌握几种特殊的才能和本领,具有较完善的人格。而且,能自理、自主、自律、自信的孩子,其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往往强于他人。
有竞争,就会有输赢,就会产生成功者和失败者。在竞争中,没有常胜将军,没有哪个人能在各方面都次次取胜。
因此父母应该引导孩子知道强中还有强中手。有的孩子在家中与父母下棋,只能赢,不能输,一输就要耍赖,于是父母便只能让他赢,长期这样,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使孩子变得“输不起”。
任何竞赛,有胜利者也要有旁听鼓掌的人,鼓励孩子欣赏别人的胜利,能培养他宽大的心胸。同时,也要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能培养孩子的意志,让孩子感到失败并不可怕,只有在失败之后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忧虑和自卑等消极情绪,才能争取到下一次的成功。
在必要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选择竞争者。让孩子把某个同学当作竞争者,能极大地鼓舞孩子,是可以的,但不要目标太高,每次都盯着第一名,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个比较熟悉、成绩略好于自己的同学作为竞争对象。
一个孩子正常的成长状态是,既要有竞争对手,也要有亲密的伙伴。让他们既与别人竞争,同时又有相互支持的同伴,他们共同活动,彼此交流及时,相互理解和友好。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能学会和人进行良性的竞争。
42
社交恐惧:孩子太害羞要不要批评?
现在科学家越来越认为,害羞是一种优势性格,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笔者认识一位朋友的孩子,今年9岁,很听话,但就是不太善于与别人打交道。他的父母都十分有礼,看见邻居等都会打招呼,外出前都告诫孩子见了长辈要主动问好,别人问问题时要好好回答等等。
可是这孩子在遇到外人时都很害羞,要么紧低着头,要么把脸扭向一边或者涨红了脸没有一句话,有时甚至干脆躲到父母的身后,弄得父母很尴尬。虽然父母多次批评他,也不见改善。
这个孩子遇到的问题,是社交恐惧,我们在生活中称之为害羞。
在这个世界上,大约有1/5的孩子是天生害羞的。根据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菲力普·津巴多博士的观点,害羞是孩子们固有的个性之一。
首先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尽管害羞的孩子看起来在外人面前表现不好,但现在科学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害羞是一种优势性格,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华盛顿大学教授戴维·霍金斯(DavidHawkins)说:“害羞存在着危险因素,但它也具有一种保护性质量。”
比如,害羞的孩子较为聪明,看起来少言寡语,但勤于思考,多于行动,能吃苦耐劳,更富有创造性和实干精神,成年后也不会搬弄是非,因而大多能受到他人的信任。害羞孩子也许比那些开朗孩子的朋友少,但他们涉及暴力犯罪或团伙犯罪的几率更低。
同时,害羞者往往心态宁静,不怒不躁,宽容豁达,对坎坷、挫折、失败等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有利于身心健康与事业的成功。至于其中的奥妙,据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乃是得益于害羞孩子的神经系统天生较为发达之故。
研究者指出,亚伯拉罕·林肯、穆罕达斯·甘地、纳尔逊·曼德拉等伟人的性格中都有害羞的成分。英国历史上的着名首相本杰明·迪斯累里(BenjaminDisraeli)坦白说,他宁愿率领一支骑兵去冲锋陷阵,也不愿意面对下议院做首次演讲。
当然,也不容讳言害羞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正因为害羞的儿童天生神经系统较为发达,在社会交往中,会因自我意识强烈和惊慌而过于胆怯与退缩,难以与环境融洽相处,不易交朋友,可能影响其日后的事业与工作。
因此,对孩子的害羞个性加以适当的引导和矫正,是有必要的。
首先,对孩子的害羞个性,家长应当正确认识并勇于接纳,完全没有必要过分关注或大惊小怪,而要以平常心来对待。
要理解和体贴孩子,使孩子放松下来。如果孩子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不愿打招呼,不宜硬要孩子开口问好,更不要反复提醒和批评。即使孩子的声音很小,也要多给一些正面的鼓励和表扬,有时甚至可以夸张一点,以增强他的信心。
其次,一定要注意,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指责和嘲笑孩子。
当众的批评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孩子对他人的恐惧,使孩子更加害羞。
因为孩子心理本来就比较脆弱,而且很相信父母的评价,会认为自己的确就是一个性格内向、好害羞的人,他以后会经常以“我是一个害羞的人”来暗示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依据,并以此来作为自己退缩行为的理由和借口,愈发回避与别人打招呼。下面就是一个负面激励孩子的例子。
一位父亲带着四岁的儿子来朋友家做客。朋友拿了个橘子给他,父亲说:“儿子,叔叔给你橘子你该说什么呀?”
孩子低着头不说话,那朋友赶紧说:“不用谢了,吃吧。”
父亲不好意思地说:“我这儿子太害羞了,不敢说话。”
这时,小孩子小声地冲父亲的朋友说:“叔叔,能帮我剥开吗?”
第三,要鼓励孩子多进行人际交往,但必须让他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并采取由易到难的交际方式。
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孩子事先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知道将要面对的情况,他就不会那么紧张、焦虑和不安,害羞情绪也会减少许多。正如美国学者梅阿利·罗斯巴德所说:
“只要不让孩子突然遭遇未知事物而受过强刺激,而是让他们在松弛状态下接触新事物,孩子就会自然适应。”
比如带孩子参加聚会,应该事先告诉他要到哪里去、要去干什么、最好能先让孩子结识一下要见的人;陌生客人到访,可以先告诉孩子会来多少客人、客人来后孩子应该怎样打招呼;安排打招呼的次序,应由熟人开始。如果在学校需要公开发言或演讲,可以事先在家里对孩子多加辅导和演练,让孩子熟悉整个的程序,减少临场的慌乱与失误。
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社交沟通的形式有很多,友好地望着对方微笑、点头、挥手等行为都是交际方式的一种,鼓励孩子先选择以最简单的方式开始,由易到难地掌握其中的技巧,比如可以先教他挥手、说“HELLO”等来示意,但不应反复提醒。
第四,大多数孩子的害羞是有选择的。在安排孩子增加社会交往时,要选择好对象,要注意使孩子能从中体会到与人交往的愉快。
带孩子去做客时,要选择那些态度和蔼、容易亲近的亲戚朋友;在安排孩子与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活动时,要选择比他年龄小、攻击性不强的孩子;在安排孩子参加集体营地活动时,要选择人数较少的场次,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在活动中经受惊吓、挫折、拘束、不安全等不良心理体验。
如果您想对害羞心理有更详细的了解,建议找菲力普·津巴多博士的着作《害羞心理学》(Shyness:WhatItIs,WhattoDoAboutIt)读一下。但无论如何,只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在交往中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相信随着体验的积累,他就会变得不那么害羞了。
43
避雷针效应:孩子被欺负,家长忌包办
必要的时候,父母也可以陪伴孩子去解决问题,但切记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处理,父母不能包办代替。
但凡为人父母者,看到孩子从外面哭着回来,含泪说“有人欺负我”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些不舒服。这时怎么办呢?
从定义上说,欺负(bullyin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可归属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目前,研究者普遍采用英国哥德斯密斯学院的史密斯教授对欺负所作的界定,即欺负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对较弱的一方重复进行的攻击。
显然,听之任之是不可取的。孩子之间的纠纷,在大人眼中可能是小事一桩,但却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欺负就是矛盾的升级,它通常以微不足道的方式开始,并且愈演愈烈。研究发现,长期受人欺负的孩子会产生心理障碍,他们往往会变得抑郁、沮丧,甚至认为自己毫无用处。
找对方的家长或直接插手惩罚欺负孩子的人呢?也都是不可取的——既不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找对方家长或直接插手,无疑是在暗示孩子,犯了错可以由家长承担。孩子有了这种观念后,容易产生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失去独立性,而且养成不辨是非的习惯。
妈妈训斥儿子:“你和最好的朋友打架,你难道不害羞吗?”
儿子委屈地回答:“他先用石头扔我的。”
妈妈很生气:“他用石头扔你时,你该马上回来告诉我。”
儿子回答说:“那有什么用?我扔得比你准。”
我们大家都看到过避雷针,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避雷针效应”(Lightningrodeffect),就是用来形容只有疏导和调节情绪,才能冷静正确地做出各种决策。
在孩子受了别人欺负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就要做孩子的“避雷针”,发挥疏通和引导的作用,使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这一类问题。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在学习如何和伙伴通过竞争或合作来达到交际目标。这是他的必经阶段。通过竞争和合作,孩子会领悟到人与人的互相牵引和影响,并努力建构自己的社交圈子。孩子对交际的判断只是靠一些短期情感影响,变化很大,今天发生冲突,明天又可以是好朋友,所以没有必要大动干戈。
孩子在冲突中“被欺负”,首先要设法让孩子平静下来,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他弄清楚究竟是“谁错了”。在这一过程中,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既然是孩子受了欺负,那么一定是对方的责任。其实,有些冲突恰恰是最后受了“委屈”的孩子挑起的。
如果孩子受到“欺负”是他自己引起的,要先告诉他,对方打人是不对的,不能做“打人的孩子”,但同时也要你指出他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告诉他以后应该怎么做。
如果主要的责任在对方,一定要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告诉孩子正确的解决方式。孩子不能去伤害别人,但也不能一味承受别人的伤害。过于忍让,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如果冲突不严重,只是口角之争,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和对方交涉,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让他懂得如何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比如,鼓励孩子对欺负人的孩子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做”“你再这样,我就不客气了”等等。
如果冲突严重到皮肉受苦,可以先对孩子表示安慰,让他觉得自己并不孤立,然后告诉他,以后再有人这样欺负你,应该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