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太极道德
7108000000019

第19章 实相无相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

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尹子,你问道象,还是着于名识了。)(道)是无状可见的,所以是无象;听则无声可寻,因而是无声;如果是触碰则更是枉妄,本就无形,自然无迹,如何触摸呢?然而,虽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但又确确实实地存在着,混然无分,所以姑且笼统地称之为 “一”。

这 “一”还是无法穷其尽,不似有形,有形即有象,有明即有暗,因其无形,所以也不见上部的明亮或下部的阴暗;绵绵不绝而不息,只能说是 “无”,是空空如也;说无,但又实实地存在着;说有,根本却是虚无(之体)。终是无象之象,无状之状,这即是恍惚。迎着去,看不到它的 “来”;随着去,无法找寻它的 “在”,本是无体之体,如何见其首尾呢?

圣人之所以为贤圣,就是懂得和把握了这个理律,坦然面对现实和当下的问题。能博古通今,懂得古今一体一律,就略算明白大道纲常了。

解曰:

无象无名无声无臭,究竟何处呢?

道归何处

黄庭坚老先生有《清平乐》一篇,说: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意思是,春天到哪里去了呢?真让人落寞难寻,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去寻找春意。如果有人知道春天到哪里去了,一定欣然寻回,常相依伴。老先生够是风雅。可惜的是,没人知道春之所去,只有找黄鹂鸟探询了。问这小东西,结果哼叽半天,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原来是蔷薇花开了,它急着探花去。

道在哪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恰如春意。春意在哪里?可以看到春之意否,听到春之意否,抚摸春之意否?迎之不见其首矣。不知不觉间,草长了,树绿了,花开了,还有动物发情了: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写春的是人,依然不是春天春意。但他们的勃发体现了春天的在,春意的在。不知不觉间,蔷薇花开了,这是春天的尾巴还是夏天的开始?随之不见其后!还是黄鹂鸟活得现实,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已经到来,它叽歪了半天,原来是说夏天到了,须抓紧时间把握夏天;免得夏天走了,再来的就是秋天了。这叫把握当下。道在哪里?当下即是。当下者何?心也。释迦老人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春天过去了,这是过去心作主;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个痴心妄想,是未来心作主;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是现在心作主。这三种心皆属动心,实不可住,犹如人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一样。昨天本想晒太阳,不料被一场大雨浇得一身不爽,然而今天太阳出来了,趁机好好晒太阳便是;若斤斤计较昨天之不爽,今天的大好就在不爽的昨天情绪中流走了,太可惜了!到明天,会不会再感叹今天的空逝与失意呢?于修炼,这些都属于动心而为事。

所以,生命只在、正在把握当下。把握当下一刻,那一刻即是自家真命之有;把握住每一个当下,就是时时把握了自家性命。若能于修炼中时时无前无后无心,不视不听不搏,当下间,心头那点春意豁然一动,蓦然一觉,这个 “一”便是修炼的春天。

书法之道,“一”字之奥

有谚语说:一字大,一字大,一字出来管天下。

这一字,颇是令人回味无穷。

数数,从一开始,二三四五依次数过去,数到无穷大,终是一个 “一”。第一个 “一”是开始,最后一个 “一”是结束。

写字,开始是 “一”个笔画,接着再 “一”个笔画,最后还是 “一”个笔画。而所有的字,根本只是一个 “一”的朴散而为器(诸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开始一步是 “一”,千里之行终结者,是最后 “一”步。

九层高台之土,可以分解为一筐一筐或一车一车,这一筐还是一把一把一锹一锹之累,这一锹一把,细分下去,能分至一粒一粒,因而九层高台乃至高山一座,是一粒一粒之累。

一个一个细胞,组成一个器官。

一个一个器官,组成一个人体。

一个一个人体,组成一个集体。

一个一个集体,组成一个国家。

一个一个国家,构成了一个联合国。

一个 “一众 ”联合国,占据了一个地球。

一个一个星球,构成了太阳系。

一个一个系,组成了银河大系。

一个一个大系,构成了一个宇宙。

如果地球只是宇宙的一个细胞,那么我们眼中的大气层,只相当于这个细胞的细胞壁,宇宙世界真是大无其极!

然而世界之在,一自道生,都遵从一个道的规律,道的律也只有一个。这一个,便是老人家说的 “一”。后文有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的论述,也是在阐说这个 “一”。老人所阐五千言,后人分为八十一章,表面上貌似支离,实际是 “一”以贯之。开篇说大道不可道,勉强道之以有无,然后说有无相生,接着说如何认识有无,如何把握有无,如何破有无,如何持有无,最后老人家还是彻底扔掉有无,从来没有 “有”也从来没有 “无”,只是自然无为。

这里以 “一”字代表道,一字出来管天下,就是说大道出来管天下。其实不需要出来,对人类而言,她从来没有来过,也没有去过;她从没有出生,也没有消亡。她只是一个“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这个 “在”性,时时都是,处处都是。但是如何看到她的在?如何听到她的在?如何触摸她的在呢?看不到、听不到、触不到,又处处存在、时时存在,哪里有个首尾呢?因而,老人家说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只有圣人能悟,感悟、体悟、证悟,然后能 “明白”她的存在性,以阴阳鱼太极图的形式有形地表现了出来。

从阴阳太极图可以看出,阴阳二相相生相克,此消彼长,一来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长中有短,短中见长;一生一死一轮回,即来即往,即进即退,不来不往不进不退,怎么说都可以,又都似不足。即空即有,即有即无;非空非有,非空非无。

这个太极图,就是一个 “一”字,按古书法的规则写,开始是微微一触,随即回笔,然后右行,至势末笔尾,再轻轻一个回笔。这个回笔放大,再圆润些,则整个用笔的过程,就是画一个阴阳图!这是书法之道机。所以,所谓书法,只是把汉字拆成五行八卦,再组合在九分格或八卦格中,而整个五行八卦九宫,只是演绎了一个 “一”字。不管颜体、柳体还是欧体乃至所有体,不管是王圣羲之还是米芾、张旭乃至所有书人,都是遵从这个道理,笔下才得饱满圆润的;而书体的变化,只是字体的两仪四相配备有不同。整个字里面,也是搭配有序,阴阳和合,所以无论字体如何千变万化,无非 “一”字;高下必相倾有致,左右必呼应有致,内外必相辅相成,于是所书之字遂呈生灵可爱之相。而整幅书法亦如此理,也是 “一”气流行,才看上去灵动而不呆板,畅顺而不凝滞。可见,能成书法巨匠者,只是以心笔把握了这个 “一”,以此 “一”彰显了阴阳而已。

书法之道,其理 “一”也,国画亦如是;“一”真是无穷之大,无穷之小,因此,祖先们说,“吾道一以贯之 ”,“天道人道,一诚而已矣 ”。

练太极就是把握这个 “一”,先知二知三知万相,至练透所有相,复归于一个 “一”:理之一贯,拳之一圈;因而拳论说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鑫公说 “打拳之道,不外一圈”。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太极拳练的是道性,于打手上体现了道性。

拳架显现的,是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不管手上动作如何复杂,只是守住一个中土,不过不及。如云手一式,即是太极拳动功之代表,不管动云、静云、正云、反云或进退云,只是将中土守定,任由劲力此消彼长、忽隐忽现,总是一个阴阳和合。所以正一云手诀说:

手中万般有,太极我玄宗球中纷乱事,无外我手中五行随势转,八卦运而生阴阳和合换,四相朗朗明无形即有形,无意是真意以身应天地,我即为太极 “阴阳和合换,四相朗朗明 ”,此 “合”,即是左右相合、上下相合、前后相合、内外相合,总之四维上下内外,无处不合。

合体现的是阴阳相济之理,表现的是虚如真空、实如球转。表现在太极打手上,是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弥促。这犹如对一个球作用一个力,这个球完全是一个舍己而从人,却是从未从人。所以,力使得越大,栽得越惨;施之多少,“还”之多少,丝毫不爽。

不懂拳者,敬之畏之,懂者则说 “因敌变化示神奇 ”,实际只是把劲练成了 “一”,从一个身上寻出二劲,千揉万化后再合成一劲,完成一个物理学的杠杆作用;正如道之性,生之杀之,根本由之,全然不是道之所为。恰如《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所以,人之一生,何争之有?不如坐进此道,是谓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尔时,什么也不想争了。

以心印心: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老人家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又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这也是拳者把握劲力的必然法用或道理。

太极拳于技击上,运用避实击虚、隐真示假的兵法,讲究粘黏连随,处处时时不以强取,即便双手相搏相接,依然不以力敌,而以走化为主,示之以柔,动之以柔。因柔,而至无力无形,贯彻了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涧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的兵法思想。依拳论叙述就是 “左重则左虚,右重由右杳 ”,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弥促 ”以及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这些是太极拳基于应敌需要,而必须练习的。接手时,对手觉得明明就在眼前就在手下,却始终找不到着力的地方,这就叫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有力而无处可用,必然失其准头,处处挨打,这是太极拳能以弱胜强的必杀秘技。

因为太极拳技击上的科学性和神秘感,以及冷兵器时代武术技击的重要性,使太极拳在传承上强调 “非遇知己莫轻传 ”,故而 “代不数人 ”。即便发展到当代社会,武术的主要功能已是健身,此拳在传承方面依然相对保守,并不是每个习者都能有机会得以正确掌握的。一如修炼,不是人人得法,所以古人称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毫不为过。

做到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于听劲要做到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于反应上要做到 “动急则急用,动缓则缓随 ”,显示的全是道性。

释迦老人说众生若干种心,他悉知悉见,这并不需要什么大神通,只是凭一个听劲:以心印心。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指太极拳化劲练到一定程度,能感知细微的劲力变化,一根羽毛落到身上也可通过听劲而察知,并随即化去,到此境界,一只蝇蚊也无法在身上降落,极言听劲的灵敏性与化劲的及时性。

太极拳通过推手练习 “粘黏连随 ”与化发,功久,听劲会准确而灵敏,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做到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因此,传说杨班侯曾于掌中停鸟不飞,是有理论根据的,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本人在温县随师练拳期间,夏夜蚊虫多,人处于半睡不睡、半醒不醒状态时,神意反应很是灵敏,蚊子自远处嗡嗡而来,落到皮肤上时,能清楚地感觉到蚊子的下落过程— ——蚊虫或鸟飞行下落再起飞时,需要一个蹬腿的过程,以助展翅飞遁。其下落的过程,也是收翅的过程,在其下落但未落实时,一掌拍去,刚好可以把蚊子打死,而且不至于溅血,屡试不爽。大多数人都能做到— ——只是一心一意之所为。

实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需要在练架时做到神静体松,于推手时做到不丢不顶。

于修炼呢?

于日常诸事,任他人事纷扰来来去去,我自行在当下,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有多大的碗就装多少饭;如此不争处下,知足常乐,何事还能扰我呢?

于功中,任他念头纷呈进进出出,我自一个不观不随,魔来不逐撵,佛来不请坐,他是他我是我,明白 “相濡以沫,未若相望于江湖”,自能湛然如如。

功夫至此,身上那点春意一动,动急则急用之,动缓则缓随之,便是不采而采,不炼而炼了,因而说不神而神。

夫妻之间,相念始终如初如一,还有什么人能插足呢?

虽说大道无形无名无情不可说,但总有个下手处。老人家已再三透阐性命之功,还有没有别的角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