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快”“好”这些词作为聪明孩子的代名词:作业完成得真快,回答问题回答得真好,就说明孩子很聪明,好像“快”“好”成了智力发展的标志。反应迅速、动作敏捷、判断准确是孩子智力最明显的外部表现,聪明的孩子往往能够迅速地理解事物的内涵。导致这种迅速的原因是这个人有从外界接受信息、精心编织意象以及使大脑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的能力。
实际上孩子作出的迅速反应不仅跟训练有关,也跟建立的内部条理有关。做事有条理是反应迅速的关键。对人们熟悉的工作进行有组织的、条理有序的、层次清晰的再安排本身就是智力的形成过程。思维混乱的大脑很难知觉某一对象,而且在一切事物中,正是有内部条理的存在,才具有迅速发展的可能。
能够把事物区别开来是智力的重要特征,它是进行创造的基础,而创造必须要有条理地进行。意识的内容可能多种多样,但是当一个人思维混乱的时候,他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会停止。因此,要想促进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就要帮助他把意识中的意象有条理地进行分类。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3岁的孩子面对这个世界时的心理状态吧!一下子看到那么多的东西,他会感到筋疲力尽,以至于昏昏入睡。他身边的人没有想到,他还要走路——这才是他实际需要完成的“工作”。在孩子器官发展协调一致之前,必须要纠正孩子在感官方面所犯的错误。因此,这个被过多刺激压迫的小孩子,就只会哭闹或者睡觉了。
3岁孩子的思维很混乱,他就好比一个收藏很多书籍的人,胡乱地把这么多的书堆放在一起,苦恼地说:“这些书我该怎么办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书收拾整齐、有条理,并自豪地说,我有了一座‘图书馆’呢?”
通过感觉训练,孩子们能够把事物区别开来,并能够对此加以分类。实际上,训练孩子感觉器官的材料描述了事物的特征:大小、形状、颜色、表面光滑或者粗糙、重量、温度、味道等,最重要的是它揭示的物质的性质,而不是它本身,虽然这些性质是由物质代表的。我们能够找到一系列相同数量的对应物来描述长、短、厚、薄、大、小、冷、热、光滑、粗糙、香、臭、昏暗和光明等特征。这种分类对于条理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事物的性质不仅有质的差别,也有量的不同。它们可能高一些或低一些,厚一些或薄一些等。
用于感觉训练的材料可以让孩子区分事物。首先,它可以使孩子通过分析和比较能区分两个刺激物的特征;然后,当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向外部一系列事物——长短、光明、黑暗的时候,他们便感知到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最后,孩子就可以区分不同事物特征的差异程度。
凭借物质的特征来区分事物是最可行的办法,而对不同物质的分类涉及每种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基本排序。所以,对孩子来说,世界不再显得那么混乱不堪了。于是,他的思维便有点像图书馆里摆放整齐的书架一样,每样东西都各归其位,他学到的知识也得到了适当的分类,而不再仅仅被储藏起来。这种基本的顺序绝不会被打乱,而只会被新的材料加以丰富。
孩子在具备能够区分事物的能力后便为智力奠定了基础。因此,孩子认识了外界环境中的事物。当他惊喜地发现云朵是白色的,玻璃是透明的,桌子是长方形的时候,其实他并没有真正发现云朵的颜色,没有看见玻璃,也没有看见桌子,而只是发现了它们在大脑中的位置而已,这就决定了孩子内心个性的稳定平衡。这种稳定平衡的作用就好像能够使身体运动协调的肌肉,它能使身体保持平衡,从而保证从事各种运动时的安全,并且为孩子带来了力量。一座布置得井然有序的图书馆可以为读者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因为图书馆很有条理。有了这种条理,孩子就能很轻松地完成更多的“工作”,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对刺激做出反应。
在大脑已经建立稳定条理的基础上,对周围事物进行区分和归类,这是一个人的智力表现,也是对人的精神的熏陶。如果一个人凭借画家对颜色的选择,就能知道画家的性格,我们就可以说他对艺术很精通了。同样,如果一个人能够通过作者的写作风格,就能了解作者,我们也可以说他对文学很精通了。科学家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人,他们观察事物很仔细,能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对这些事物的价值作出准确地评价,从而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
造就鉴赏家、文学家和科学家这种能力的并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他们头脑中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而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并且对事物没有深入了解的人,他们的经验没有条理,并且条理也只局限于他们能够直接接触的事物之中。科学家的知识很丰富,他们能够把事物区分开,并且能够识别所有物质并确定它们的种类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尽管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有可能是陌生的。我们要教育孩子像科学家那样,对一切事物都敏感,并且可以凭借事物的外部特征加以区分和分类。相反,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从艺术品旁边路过或者听到古典音乐时,都不会欣赏。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不感兴趣。
事实上,每一个事物的特征都有无限种被描述的可能。比如,在上关于咖啡的自然课上,教师对咖啡加以详细地描述,当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咖啡豆的大小、颜色、形状、气味和温度上时,如果接下来教师描述的是咖啡树以及先辈们是怎样把咖啡豆运到欧洲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被弄得不知所云。教师这样的讲解就像从锅里溅出来的油,四处飞溅,没有任何作用。如果我们问上过这节课的孩子:“咖啡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他可能会这样说:“说来话长了,我也记不住了。”教师讲述的模糊的概念填充着孩子的大脑,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大脑疲惫不堪,根本无法进行积极的联想。孩子能够努力做的最多的是回忆一下咖啡豆的历史。换句话说,当他的思想允许自己脱离连续被动的联想的时候,懒散的大脑便处在了胡思乱想之中,这样孩子就沉湎于幻想之中,思维没有活动,更谈不上什么个性的差异了。所以,教育要使孩子的大脑成为一个不断装载新东西的仓库,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接受各种不同的新观念。
我们知道,如果孩子想认识一件事物的本质,但是他却以静止的方法形成印象,不参与关于这一事物的任何活动,这样做是不行的。因为他的大脑不能把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并加以思考。我们在凭着物质的相似性联想它们的不同意象时,我们要从总体上抽取这些物质共同的特征。例如,如果我们说两个长方形的书桌很相似,我们已经从它们众多特征中抽取如下特征:它们都是木质的,表面都是光滑的,都被染成了黑色,都是长方形的以及都是供学生写字用的等。这些也许会让人联想到一系列的事物。但是在得出这些结果之前,大脑可以从众多特征中提取出长方形的概念。大脑要灵活,必须能够分析事物,并且从中抽取某种特征,在这种特征的指引下作用其他的事物。如果大脑不能从众多特征中选取它们固有的特征,那么即使通过比较、联想,也不可能产生更高水平的智力活动。
智力的根本特征并不像照相机拍摄物体时会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后再将它们一张一张地保存下来。智力独特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辨别能力是能够把事物区分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智力才建立起自己的内部结构。于是孩子在事物特征的分类上有了条理,他们不但要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特征来分析观察它,而且还要区分他们的相同、不同和相似之处。这个“工作”使孩子能够清楚地识别某一事物的特征。例如,对孩子来说,注意某一物体的形状、颜色以及相似之处是很容易的。因为形状以及颜色已经被他们分了类,他们根据这些类似的特征很容易联想起其他的物体,这种联想就像是一种机械工作。
为什么一个孩子看到的窗帘是淡粉色的,而一个孩子看到的窗帘是被风吹得飘了起来的?为什么一个孩子观察到手是白皙的,而一个孩子注意到手的皮肤是光滑的?为什么一个孩子看见的窗户是长方形的,而另一个孩子把窗户看成欣赏蔚蓝天空的工具?这是因为孩子对事物主要特征的选择与他们的性格有关,孩子的个性在这种积极的活动中表现了出来。而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就是要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进行。
蒙台梭利箴言:
每一个事物的特征都有无限的可能,要想开发孩子的智力,父母要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和性格特点,让他们去不断认识外界环境中的事物,在此基础上对周围事物进行区分和归类,使孩子的大脑成为不断更新的仓库,挖掘自身无穷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