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6995800000009

第9章 镜头下的灾区瞬间

兰州晨报 蒋生连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四川汶川。甘肃陇南也作为重灾区受到了世界的关注。5月13日,接到报社的指令,在报社周玉兰副总编辑的带领下我们星夜兼程奔赴灾区陇南文县。

文县这个默默无闻的地方,片刻之间村庄变成了废墟。在大自然面前,人们变得无辜和无奈。

在大自然的浩劫面前,人类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工程,竟然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车过天水后,路况就变得很差了,巨石不时横在马路中央……越临近灾区,道路也越难行;倒塌的房屋,惊恐的表情,无助的眼神……一切都让人震惊。这是一场空前的劫难。作为一名记者,尤其是一名摄影记者,在灾难面前我们别无选择,能够参加这样的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这样的经历,我的记者生涯会更加完整。

在地震灾区报道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都奔波在乡村和乡村之间,行走在灾区的道路上。24小时不间断的余震虽然让我有点心惊胆战,但是每一幅影像都是来之不易的。为了让外界读者尽快了解灾区的情况,我一刻也没有懈怠,及时将图片传输到了报社。5月19日,凌晨1点多,当时我还在文县政府大院临时搭建的发稿中心传输图片,突然轰隆隆的巨响声由远而近传来了,顿时大院内乱作一团,伴随着“怎么办、怎么办”的叫喊声人们开始四处逃窜。处于人的本能反应,我迅速背起了摄影包,撒腿向政府大院院门外跑去。但院门外发生的一切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院门外街道两旁商铺的金属卷帘门被余震震地“啪啪”乱响,街道两旁楼房高耸,街道又比较窄,睡在街道上的居民从帐篷内也跑了出来慌乱不已。眼前的一切让我绝望了,拖着颤抖的双腿我不得不急忙重又跑回政府大院。

那时我感觉到了什么叫渺小!人在那时候是没有思维的,脑子一片空白。余震持续了大约十几秒时间。余震过后人们陆续回到了各自留守的避难场所。我忐忑不安地又坐到了发稿中心的电脑桌旁继续我的工作。稿件快要发完时,坐在旁边电脑桌的一名小姑娘望着我偷偷地笑。我问她干吗这么好笑?她用手指了指我的背后,我才恍然大悟,紧张的我都忘记将摄影包从肩上卸下来了。

能够去地震灾区一线采访,是每一个记者的愿望,我很荣幸地实现了这个愿望。在非常紧张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为全省的读者提供真实而详尽的地震灾情报道,这也就成为我在地震灾区跋山涉水的动力。

从5月13日进入灾区开始,到5月26日,离开灾区,我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数千张图片,大量来自灾区的详尽报道,通过网络传向了全国各地。

地球发威的情形的确令人害怕,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值得敬佩的人是为重建家园而奋斗的灾民们。尽管地震摧毁了他们的家园,但没有压垮他们。

震后一个多星期,灾区逐渐恢复了正常。这时,我听说,在距离文县县城十几公里的一村庄里,一对恋人要结婚了,他们的婚期在地震之前就定好了,亲朋好友也早已请好,谁知突如其来的地震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但未能打乱他们的人生节奏。尽管地震过去才几天,但他们婚期依然按时举行,没有婚车他们徒步而行;没有新房,有刚刚搭起来的抗震帐篷;没有丰盛的酒席,但场面依旧热闹。什么都可以没有,可婚纱不能少,那是一对新人的标志。于是,在乡间泥泞的道路上,这对新人身着婚纱,结伴而行,他们的背后是倒塌的房屋,前面是泥泞不堪的道路。我按下快门,记住了这个特殊的瞬间。报社整整拿出了一个版面刊发了这组照片,灾区的婚礼,成为这次灾区采访最为难忘的一幕。

灾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灾害面前的懦弱和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