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6882900000027

第27章 源论篇(4)

近代的资产阶级人性论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为反对宗教禁欲主义,为反对神性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强调人的感性欲望,以人的感性欲望为人性,主要通过绘画、雕塑、戏剧和文学作品来反映人性论。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做感性欲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他们主张人性本善,符合意大利、荷兰人文主义者的见解并占有主导地位。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德法英人文主义者则强调人的理性,而且把人的理性看做是人的主要特征,他们主张人性本恶。

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感性主义人性论的理论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就是自我保存,趋善避恶。英国的思想家孟德威尔认为人是极为狡猾和自私专横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利己。

18世纪法国的爱尔维修提出,人的本性就是自保自爱。趋乐避苦。他认为,人是能够感觉到肉体的快乐和痛苦的,因此。他逃避前者寻求后者,就是这种逃避和追求,我们称之为自爱。((18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03页)此外还有理性主义人性论的主张。如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儿把理性看做是人特有的本质。他认为:“人和机器的区别,人是有理性的灵魂”(《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14页)。

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康德为主要代表的德国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主张理性主义的人性论。他认为,人如果没有理性,那么人就具有工具的价值。正因为人有理性,所以就不能仅仅看做是工具,而应看做是目的。“人自身实在有个使他与万物有别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理性。”(《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65页)

(1)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公元前384-前322年),出生于希腊北方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的一个医学世家。他17岁时到雅典。进柏拉图学园学习各科知识达20年,被柏拉图誉为“学园的精英”。他是古希腊知识最渊博的学者,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其着作繁多,现仅存47部,涉及自然科学、哲学、政治伦理学、美学和逻辑学等,多为在学园为学生写的比较深奥的讲稿和笔记。

亚里士多德思想的一个最显着的特点,就是他十分重视经验事实。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对经验事实的分析概括的基础上的,所以虽然是不自觉的,他却能得出许多合乎辩证法的结论。亚里士多德又是政治学的创始人。他和当时许多科学家一样,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简单向复杂,由不完善向完善发展的。他有一句名言:“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这里的“政治”指的是城邦国家、社会集体。他的意思是说:人不能单个独立生活,只能在社会中合群生活,所以是社会的动物。这里透露出在社会关系中去规定人的善的思想。但是在对道德问题的具体研究和分析中,亚里士多德局限于对人的灵魂的功能即人性作抽象的分析。他认为人的灵魂有两个部分,即理性和非理性部分。理性功能是人独有的。是人的本性所在,非理性功能中有一部分是人同生物共有的,不是人所独具的,即养育和生长的要素,当然对于人来说是没有差异的。他说:“这一点,可以由这个事实证明,就是人在睡眠的时候,这一部分的心灵或这个才能最活动。同时,好人和坏人在睡眠的时候,除了流行于他们的身体之内的东西对于他们有轻微的激动,因而好人的梦比寻常人的好些以外,其间是没有区别的。”非理性功能的另一部分“虽然是非理性的,却是多少有些理性”。或称之为服从于理性原则的非理性,即道德的德性(与此相对应,理性功能则是理智的德性)。理性在控制和指导非理性(如感官需要)的时候产生了善恶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不要“过”或“不及”,通常称之为中庸之道。例如,勇敢是鲁莽和怯懦的中道,节制是放纵和禁欲的中道。

自然给我们以获得德性的才能,这种才能是由习惯而完善的。这和荀子的思想是相近的。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获得实践美德。但理性是人的本质所在,所以纯粹的理性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当然,所谓纯粹的理性生活是和社会实际生活相背离的。

(2)黑格尔的学说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e,WilliamFriedrichHegel,1770-1831年)是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的伟大哲学家。他出生于德国南部符腾堡公国斯图加特城的一个税务局书记官的家庭。1788年入图平根大学学习。1793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去瑞士的伯尔尼、德国的法兰克福当过家庭教师,在耶拿大学任过教,当过中学校长,干过报纸编辑。1816年到海德堡大学任教,1818年应普鲁士文教大臣邀请到柏林大学任教并子1830年升任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死于霍乱。黑格尔形成了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发挥了辩证法思想。成为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的人。

在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看来,人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思考自己”。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是一个能够摆脱物质必然性的束缚而实行独立自决的自由的精神实体。人即精神,精神即人。“精神哲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最后的一个部分。“精神哲学”的任务就是描述“绝对理念”通过自己的最高产物——人回复到自己,自己认识自己,实现思维和存在同一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人这个精神实体本身也是一个发展过程。按照正、反、合的公式,“精神哲学”被划分为三个阶段:“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主观精神”着重讨论的是个人意识的成长,即个人意识从“意识”到“自我意识”、到“理性”的成长过程。作为个人意识发展的顶点的“自由精神”仍然是主观的、抽象的,因此,“主观精神”就必定要异化为“客观精神”,以便在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得到实现。黑格尔的“客观精神”便是“法”。在他看来,“法”是自由的实现,只有在“法”中自由才是现实的,为所欲为的任性的自由是主观的、偶然的、抽象的,真正的自由是受限制的自由,即受到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法”的限制。第三个阶段“绝对精神”则是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黑格尔着重研究了艺术,宗教和哲学三种意识形态。他认为,艺术、宗教和哲学均以“绝对理念”为对象,艺术以感性形象把握理念,宗教以表象把握理念,哲学则以概念把握理念。“绝对理念”在哲学中最终认识了自己,达到了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的绝对统一。在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体系中,客观精神是中心环节,客观精神主宰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人类社会历史的运动不过是“客观精神”的表现。人们占有财产不是为了满足个人主观的需要,而是客观精神规定的权利,是“自由意志”的最初的实现,是只有抽象的形式的自由。可以看出,黑格尔把人看做是一个纯粹的精神实体,但他的内容还是丰富的、现实的.黑格尔所讲的人并非超越社会、超越历史的生物,也不是生活在天国的天使,而是生活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的人,形式上是唯心的,但内容是现实的。黑格尔对作为精神实体的人作了辩证的分析,有许多合理因素,如对劳动的分析等观点。但其资产阶级立场所决定的局限性又使他常常忘了辩证法。例如,他不懂得私有制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也必定在一定历史阶段扬弃自身而转化为其反面。因此常常又充满了矛盾。可见,黑格尔对人,对人的社会历史生活作了辩证唯心主义的分析,但却多少有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暴露出下这样的一个深刻的思想;人的本质是它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一切关系(法律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的)的总和。

(3)费尔巴哈的学说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LudwigFeuerbach,1804-1872年)。出生于巴伐利亚州兰得休特城的一个法律世家。1822年中学毕业,1823年入德国海德堡大学神学系学习,1824年7月入柏林大学神学系,1825年转入哲学系,在柏林大学听完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1826年4月因经济原因转学到爱尔兰根大学,转学自然科学。

费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他在和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和思辨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建立起以人本主义为特征的唯物主义哲学。人及其本质的问题在费尔巴哈哲学中占有核心的地位。他在同黑格尔哲学决裂后,更加注意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他认为,思辨哲学和神学都是把人的实体的自然本质作为非人的实体的人的非自然本质,这样就把人同自然割裂开来了.因此他强调,只有把人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才能理解人和解释人,只有在与自然的联系中人才能认识自己的真正本质,也就是首先要把人还原其本来的健全状态,成为完整的人。他断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所能具有的就只是自然所给予的,因而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他甚至将“人就是人所吃的东西”作为一篇论文的副标题。当然他是针对思辨哲学和神学对人的本质的歪曲而写的。他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强调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没有作为思维器官的大脑,也就没有思维。因此,思维、精神不能作为独立自由的实体,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我欲故我在”,感官是人同自然和人们之间直接沟通的要素,通过感觉人从自然得到生存的养料和美的享受,通过人们之间的“爱”才能证明人的感性存在,强调人的感性本质。

费尔巴哈用自然的人去否定上帝,用自然的(感性的)人去否定思辨的人,恢复人的现实价值和地位,具有反神学、反唯心主义的积极态度,但是如果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还是感性的,那么超出一个个单个人之外时,人只有人的类本质许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共同性是“爱”,诸如友谊感、同情感、快乐感……作为人本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费尔巴哈很重视研究社会,但不是现实的社会,而是以“爱”为基础的伦理学。费尔巴哈认为道德的主体是人,是感性的物质的人。而不是神或者“纯粹理性”。人,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要吃要喝的感性存在物,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幸福的利己主义者,离开利己主义的所谓道德,必定是虚伪的,道德的基础是利己主义和爱。费尔巴哈的利己主义指的是人和自然的其他动物一样具有饮食、性爱,趋利避害的本能,人的行为的出发点就是努力满足这种生理本能的需要,追求幸福。利己主义是人固有的永恒不变的本性。这对于批判宗教的禁欲主义,还人以自然属性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还只是费尔巴哈的“单个的人”或相对自然的人。道德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如果只想到实现自己的利己主义,那势必会遭到别人的利己主义的对抗以至手妨碍自己的利己主义的实现.这时他求助于“爱”.他将在我得到幸福的同时也让别人得到幸福的利己主义称为“爱”。他认为“爱”是人们感情中最根本的感情,是维持人的整个族类的脉络,是人类的本性,而道德的作用就是引导人们去认清这种“爱”的本性,按照“爱”的本性去生活。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他的道德学说的基本原则;合理地节制自己和对人以爱。他还引用了孔子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也反对损人利己,反对阶级压迫和剥削。但显得苍白无力,因为他求助的超阶级、超历史、超出社会现实之外的抽象的爱,也正是剥削阶级用以欺骗人民的骗术所在。

费尔巴哈在研究和自然相关系的人时是唯物主义的。他也强调人和自然界的生物之间的区别,说人具有社会性,是文化、历史的产物,可是又想从他的自然观中直接推演出人的本质。撇开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去观察人。最后又陷入了唯心主义。

尽管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对人性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都始终围绕着个人利益、个人权利、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发展在人性问题上的理论反映。欧洲思想史上对人性的看法与中国古代人性论的诸种见解类似,只是更具有理论色彩而已。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中外思想家对人性的看法虽然有某些合理的因素。指出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但从根本上说,是脱离了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去考察人性和人的本质,因而不能揭示出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真正含义。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同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有直接的关联。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基础上确立的人生观。必然是科学的、正确的、有利于指导人们实现真正人生价值的人生观。与此相反,资产阶级人性论离开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把人看成是脱离社会的孤立个人,把人的本质抽象化。这样,其人生观必然以个人为核心,把个人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因此,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对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的存在表现为本质和属性两个方面。人性和人的本质都是标志人的特性的范畴,然而它们对人的特性的揭示所显示的深度是不同的。人性与兽性、神性相对立,是人所共有的、存在于人类每个个体当中的特性,是区别于动物的诸多属性的总和。它处于人性结构的表层。人的本质则是人性结构中占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最根本的内容,藏于人性结构的深层。如果说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和标志,那么人的本质就是这些特征和标志产生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哲学家是关于宇宙的本体与人的本质的终极探询者,在宇宙这个总系统中,人是什么?即人的本质是什么?人是宇宙这个硕大花朵中的花蕊粉儿。人者,天地之心尖也。所以,人的本质是与动物本质区别与兽性相对而言的。人的本质即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属性以及人的精神属性,人是理智与感情复合的能够创造生活的动物。

人之一生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展现,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诸多特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同时又批判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历史唯心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人的本质问题,从而建立了无产阶级的人的本质的学说,实现了人的本质理论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