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关系即时性。咨询者就自己对咨询关系的感受或想法做出反应。例如:“我很感谢你能告诉我这件事。”“我有点不安,觉得我俩在相互迁就。”
做出即时性反应的时机可能会令初学者感到困难。综合科米儿和伊根的分类,以下情况往往需要做出反应:
(1)当说话或行为出现犹豫或“小心翼翼”的时候。例如:“阿平,我发现自己(或你)在刚刚这一段说话中变得非常小心,好像怕说错了什么似的。”
(2)当发现关系中存在敌对、生气、愤恨和苦恼的时候。例如:“小乔,我看你显得很生气,你感到我的话冒犯了你吗?”“虽然我了解你刚才的愤怒,但你的话的确令我感到受伤,因为事情不是那样的。”
(3)当觉察到一方或双方存在被吸引的情况的时候。例如:“一开始我们就很投机,但现在我想知道,会不会因此使我们有所迁就或隐瞒,因为怕使对方不高兴?”
(4)当发现当事人在谈话中变得越来越被动,被咨询者推一下才走一步的时候。例如:“我在刚才一段谈话中觉得挺费劲,觉得必须不停地推你……”
(5)当发现当事人在谈话中变得越来越抗拒,不肯做出合作交流的时候。例如:“我发现我们之间的谈话像在较劲,如果我没错的话,我们俩都在暗暗地想要压倒对方。”
(6)发觉谈话缺乏焦点或方向的时候。例如:“你有没有一种感觉:我们迷路了?”
(7)当感到信任出现问题的时候。例如:“我发现你在很努力地选择用词,并且在所谈的问题上显得很犹豫。”
做出即时性反应时要注意以下一些要点:
(1)真诚、积极关注和同感的态度是帮助即时性反应的前提。即时性反应主要是调控咨询关系的,所以关系的基本决定因素自然起着前提性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要件作为基本背景,即时性反应有可能变成纯粹的攻击、讨好、自我发泄,或者投射。
(2)咨询者要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做出反应,不要等到过了好久之后。即时性的特征就是“即时”,是对当时当地的事情做出反应。
(3)用中性的描述,避免用评价性的形式。无论谈论发生的事情、情形、态度还是感受,都尽可能用客观的陈述,避免附带评价。
(4)清晰地使用人称代词。表述中要清晰地使用人称代词,以便双方清楚地知道是谁的感受、谁的意见。尤其是“我”、“你”、“我们”三个主语,只要是有可能造成混淆的地方都要明确使用。
(5)考虑时机是否合适。
###第四 以人为中心疗法案例
一、当事人基本情况女,25岁,名牌大学毕业,原外企员工,自信不足,思虑过多。
二、 治疗过程
当事人:我常常一个问题想通了,又有一个问题出现。
咨询者:(期待的眼神、鼓励她多讲)
当事人:比如说,一会儿觉得知识学多了没用,看看书觉得还是有用。可听说,(大气中)臭氧层减少了(对人类健康不利),这还不是知识太多了吗?(觉得好笑,自己笑了)
咨询者:你经常为许多事情担忧。
当事人:(点头)我还担心现在与一个人关系挺好,以后不好了怎么办?我翻译时,怕上句听懂了,下句听不懂……
咨询者:听不懂,再问一句不成吗?比如,我在心理治疗时,没听清或没听懂对方的话,就再问一问。
当事人:(微笑)我怕面子上过不去。
咨询者:(点头)工作几年了?
当事人:快五年了,我在外企工作。和我一起工作的另外一个人工作十多年了,又出过国。经理总希望我能顶替那个人(的工作),常问我:“你能担得起来吗?”我觉得我怎么也超不过他,我生怕自己的过错影响(自己的)形象,我(把工作)给辞了。我原是借调的,回原单位有点那个……
咨询者:觉得不好意思,面子上有点过意不去。
当事人:(点头)
咨询者:你原本想在这里干出点成绩来,现在却怀疑自己的能力难以满足经理的期望和要求,不得不辞掉原本喜欢的工作。工作辞了,又有些遗憾。
当事人:我一开始(工作时)期望值挺高的,我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我不愿让人家说什么,我相信我的基础不错,以后不会差的。
咨询者:你回来了,是否又一次面临着对自己前途的抉择和设计?
当事人:那当然。我已发现自己的不足,我报了××大学外语提高班,我得充实自己——我现在收入是原来的一半,回来了,人家怎么看我呢?是不是会说我不行呢?
咨询者:你一方面感觉到职业对你的压力,有进一步充实、提高自己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不足是否影响了个人的形象而担忧。三十多年前,我刚工作时也有这些担忧。
当事人:(沉默15秒,注视咨询者)
咨询者:你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觉得自己是科班出身,事业上应该有较好的表现。工作几年,你感觉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期望有一定距离,你有些焦虑和紧迫感。
当事人:嗯哪!(沉默20秒)
当事人:在我小时候,我妈说的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小孩子在家长生气时,自己不生气。”所以我一不高兴,只是自己想,不跟她说……
咨询者:对不起,打断一下,我还没弄明白你母亲的话的意思,这与你向不向她说自己的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当事人:我妈的话的意思“是大人不高兴时,(子女)应该哄着他们”。所以我一不高兴就自己想,不跟她说。
咨询者:你的意思是你应该听你母亲的话,家长不高兴时,子女应该体贴家长,想办法让他们忘掉不高兴的事。为避免家长的不高兴,自己不高兴的事,就不要跟家长说了……
当事人:其实可以跟家长说,这样能解脱(自己的痛苦)。自己有事憋着,不好。
咨询者:看得出,你比较开朗、健谈,但仍有一些小秘密需要向他人倾诉。
当事人:有(能够接受)倾诉的人,挺幸福的。
咨询者:你挺渴望友谊,希望有关心你的朋友。
当事人:(点头)……
三、治疗分析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治疗过程中当事人没有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咨询者对当事人诉说的内容,不加判断、评论、不予指导,只是引导她表达内心的情绪。在所提供的良好气氛中,让患者做出自己的发现和决定。该案例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咨询者无条件(言语、非言语)的积极关注——对患者的完全接受。
(2)坦诚地交流,咨询者适时袒露自我,如我在心理治疗时……
(3)多处感情移入地理解,不仅理解患者言语、动作、表情浅层的意思,而且理解其深层蕴含的内容。
###第五 人本主义疗法评价
一、贡献
第一,人本主义治疗理论对于咨访关系研究的影响。首先,它使人们从实践中发现了咨访关系对促成来访者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后,它从理论上阐明了何种咨访关系会导致积极改变;最后,它令人信服地提炼出良好的咨访关系的一些基本条件,影响了对治疗范式整合趋势的探讨,成为大多数咨询者的共识,成为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的共同基础。
第二,人本主义治疗理论对人的能力抱着积极的信念。每个人都有巨大的不断自我实现的潜能,都有自我指导以及自我负责的能力。因此,在治疗中反对用外部的力量来解释人的行为,否认可以随意地去塑造人的行为。人本主义治疗理论相信人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周围的世界,相信人的选择自由性,强调人的尊严必须获得尊重。此观点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它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和美国现存教育制度的束缚,促进了当代西方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
第三,人本主义治疗范式强调咨询者个人,以及他的人格和态度的作用,而不是方法技巧的作用,这对咨询者形成自己的咨询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些学者所进行的文献分析表明,在理想的治疗效果中,治疗技术所起的作用只有10%~12%。咨询师伯根和兰伯特指出,心理治疗的结果极大地取决于“患者”自身的一些因素,如渴望变化的动机,与咨询者有关的那些因素是第二位的,而技术的因素则应摆在末位,相比较而言,它是最不重要的。当许多咨询者把注意力从治疗技术转向患者的人格特点、需要、治愈的愿望,以及患者与咨询者相互关系和特点时,他们就不能不从原先的某种特定的治疗取向中走出来,以更为宽广的视野去理解和思考问题,修改和扩充自己的治疗理论和实践。
第四,人本主义治疗范式在解决由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人自身的异化,以及人生的无价值感和无意义感方面,无疑优于其他治疗范式。
二、局限
第一,人本主义疗法的整个体系透露出一股强烈的重情轻理的气息。它把人的情绪感受摆在第一位,理性的力量退居到不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已有不少人予以批评。人对生活价值的选择和评价,既不依据他们认为这种选择的正确与否,也不需要逻辑的合理性,而主要依靠人的情绪感受,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恐怕都是难以接受的。也有不少学者怀疑机体估价过程是否真如罗杰斯相信的那么值得依赖,多数“机能充分发挥的人”是否真是主要依靠其感受来指导生活的。
第二,人本主义疗法的局限使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咨询者显得过于消极,有时简直是易受来访者的操纵,而仅仅满足于倾听和反映来访者的感受,这并不适合所有问题的解决,对一些来访者收获也很少。人本主义的治疗目标大都缺乏可把握的标准和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判断。
第三,以人为中心治疗体系排斥任何诊断或评估,不对障碍进行任何分类,也忽视具体策略和技术的运用。我们同意罗杰斯对常规做法的大部分批评,但这并不意味着咨询在采用某些方法时不能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评估手段更迅速有效地理解来访者,利用某些有针对性的技术更直接地促进改变。
第四,重视人的因素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我们在肯定罗杰斯重视人际关系的同时,也必须指出,他把个体不能受到他人无条件的尊重看作心理不协调的原因,因而认为个人只有不附带任何条件地受到尊重时,他的人格才能正常发展。不难看出,罗杰斯重视的是人性中自然因素的研究,忽视了人的本质更为重要、复杂的社会性问题。
第五,只注重治疗环境和气氛,不注重治疗技巧。一些人本主义咨询者也努力在治疗实践中尝试使用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如罗杰斯关于非指导性治疗技术。但从总体上来看,人本主义疗法因强调理论的分析而不太注重关于方法技术的讨论,即使谈及方法和技术时,也明显缺乏系统性、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思考题
1.什么是人本主义?
2.人本主义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3.人本主义的基本治疗方法是什么?
4.人本主义疗法的特点是什么?
5.谈谈您对人本主义治疗的看法? 非言语信号插曲四:一眼识人
撒谎时最常见的六种手势(一)
用手遮住嘴巴:
表示撒谎者试图抑制所说的谎话。
假装咳嗽掩饰自己遮住嘴巴的手势。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遮住自己的嘴巴,他很可能是在撒谎,或者至少隐瞒了某些事情。
撒谎时最常见的六种手势(二)
触摸鼻子:
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轻触。
与“用手遮住嘴”相似。
“苯酚胺”会引起鼻子肿胀;血流增大,引发刺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