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6787900000029

第29章 沟通:人与人和谐的武义(3)

第三,搭建平台,扩大影响。武义县委、县政府通过职业培训等方式,积极为“超市经济”搭建创业平台,并加强宣传,不断扩大“超市经济”的影响。近年来,昆山武义商会、武义昆山党支部会同武义县有关部门,对超市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他们与县教育局、县人劳社保局合作,由政府出钱,聘请县职校教师,对超市工作人员就学说普通话、经商中的礼仪、如何解决经商中的矛盾等问题进行培训,并为1000多人颁发了上岗证。武义县委、县政府还加强宣传引导,新闻单位也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积极推广“超市经济”的先进经验,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创立武义超市品牌,把“超市经济”的影响推广,使之成为武义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扩大武义超市在全国的知名度。目前,武义县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扶持超市业发展的政策,并组织农民举办超市业务培训,开展农民“超市经济”宣传,为超市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重点服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武义县的政府服务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重点服务”。重点服务就是为某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服务,前述下山脱贫,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中心工作。当下,新农村建设成了中心工作。对此,武义县不仅在组织形式上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更重要的是确定了八大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这八大工程是:

1.大力实施农业产业优化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1)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扩大特色农产品专业化生产规模,强化绿色品牌经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积极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发展优质米的同时,着力在茶叶、畜牧业、蔬菜、优质干鲜果等产业确立竞争优势,积极培育花木、笋竹两用林、节木型食用菌、宣莲、蚕桑等产业优势,逐步形成农业块状特色经济。不断加强农业功能建设,积极开发和培育农业新领域,强化农业的生态功能、旅游功能建设。

(2)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提高农业基地技术承载能力、抗灾避灾能力、投入产出能力为目标,通过增加投入,完善设施,改善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土地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积极引导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做好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全面实施源口水库和清溪口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加快生态景观林和生物防护林建设步伐,加大绿化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健全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治、防汛和森林防火应急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应急能力。

(3)实施“强龙兴农”工程,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发挥政府组织和政策激励作用,引导农民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精心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推进农业集群专业化生产。实现品牌共建、技术共享、生产分工、运输销售集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武义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大力实施农村富民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树立“跳出三农抓三农”的理念,坚持增量提质并举,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努力形成块状经济优势,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有力的产业支撑。发挥武义中南部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旅休闲用品和食品加工、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且环保型产业,吸纳农民进厂务工,获取稳定的工资性收入,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

(2)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实现增值增效。切实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继续鼓励发展“超市经济”。进一步加强引导,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为超市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鼓励更多农民“走出去”。加强外地商会工作网络建设。

(3)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制定切实有效激励政策,吸引外资和社会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扶持和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培育力度,提高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度开发能力。完善农产品销售市场网络。继续推进生态农贸市场、集镇市场等各类市场和商业网点的发展,加强与义乌、杭州、温州、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农贸市场的联系,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出口。

(4)加快以“农家乐”为重点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温泉休闲养生、古建筑、古生态和畲族风情等特色旅游优势,依托“一泉一山一镇两村”的旅游发展格局,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鼓励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积极发展以“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农家乐”旅游推介、客源集散、经营指导、技术培训等有偿服务,培育一批“农家乐”龙头企业和经纪人。切实改善“农家乐”旅游点的硬件设施,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5)发展壮大来料加工业。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鼓励各类人才积极参与来料加工或创办加工型生产企业。加大经纪人培训力度,强化安全生产和诚信经营意识,不断提高经纪人素质,规范经纪人行为。进一步扶持壮大来料加工龙头企业,促进集约化、规模化加工基地的发展,逐步培育特色产品加工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服务环境,对加工企业在供电、用地、运输等方面给予优惠和补助。

(6)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农村宽带、电信、电视、广播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农民信箱工程”。强化面向农村的信息服务,提高信息入户率。用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农业管理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

3.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和生态县建设,建设农村新社区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村庄整治和生态创建工作为龙头,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农村新社区。全面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工作。着眼于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及人口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完成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提升整治建设水平。坚持村庄整治和农村危房空房整治、生态村建设相结合,推进“改路、改水、改厕、改房”,加快中心村和乡镇所在地村的示范整治建设。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运输处理,大力推广应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生产污水净化治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全面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农村电气化事业发展。以争创全国新农村电气化示范县为目标,“十一五”期间投入1.8亿元,大力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乡村康庄工程、农民饮水工程、清水河道工程、绿色生态家园等系列工程建设。

4.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要按照促进乡风文明,培育现代农民的目标,针对农村农民的实际,加大培训教育和示范引导力度,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高度重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关心公益、惩恶扬善的社会风尚,营造诚信友爱、谅解宽容的人际关系,建设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社会氛围。要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利用乡镇、社区等教育网点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积极构建集科普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民学习平台。广泛开展适合农民、寓教于乐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农民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要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素质。加快建立上下联运、条块结合的农民培训体系,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继续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被征地农民、下山移民、农村后备劳动力等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要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以创建文明村镇为载体,“百家文明单位结百村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现代文明养成教育,自觉养成现代文明生活习惯。

5.大力实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公共事业综合水平

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长效机制,以建设“文化先进县”、“科技强县”“教育强县”、“卫生强县”“体育强县”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进“东海明珠”工程和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四个一”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文艺活动。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巩固教育强县创建成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四项工程”。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的政策。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完善合作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稳步实施门诊医疗费报销制度,推进农民健康体检。加强农村消费安全建设。积极实施“千镇连锁超市”工程、“万村放心店”工程。以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为重点,健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加快推进农村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消费维权监督网络,切实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安全。

6.大力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工程,做到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以推进“新五保”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继续实施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的体制,扩大县域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教育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体系,做到应援尽援。

7.大力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加快南部地区发展步伐

以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和结对帮扶工程为载体,开展发达镇(街道)与欠发达乡镇结对帮扶,使发达乡镇的工业发展优势、劳动力优势紧密结合,把南部地区建设成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来料加工基地、农村劳动力输出基地、旅游观光胜地和绿色生态屏障。充分发挥南部山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做大有机茶、宣莲、高山蔬菜等绿色农产品的基地规模。依托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畲族文化,加快南部地区休闲观光特色旅游业的发展。继续抓好下山脱贫。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实施下山脱贫攻坚,引导山区农民向中心镇村集聚。结合农民技能培训,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建立完善来料加工优惠政策,努力建立来料加工集散基地。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的贫困户帮持措施,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积极倡导“一企一村”结对帮扶活动,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8.大力实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平安

(1)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结合农村实际,以“三级联创”和“先锋工程”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深入开展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加大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健全关爱基层、落实“三真”长效制度,规范干部实绩评价和奖惩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2)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要求,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制度、村务管理制度和村民“一事一议”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明确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之间的关系,切实推进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3)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各种开展创建“平安武义”,以建设“法治武义”和争创“优良村(居)”为载体,全面开展平安村(居)创建活动。做好“五五”普法工作,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农民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加强农村治保、调解等综治组织建设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创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正如县委主管农业的陈增加副书记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所说:

我在主管农业工作中,特别是在“三农”工作方面,主要是抓好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村庄整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下山脱贫、新型农村保障体系建设、计划生育等工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按照“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保障农民”的工作思路,牵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新农村建设和扶持“三农”的政策文件,为“三农”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了“三农”工作机制,使“三农”工作地位更突出、重点更明确、计划更有序、扶持更有力。

六、“有限”政府:新农村建设中社会控制机制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