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6785900000015

第15章 甘肃中短篇小说的发展脉络及走向

王家达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省中短篇小说一直长盛不衰,高潮迭起,是甘肃文学创作中成就最大、最有生气的门类之一,也是获得各种奖项最多、成名作最多的门类。几十年来,出现了《桑金兰错》、《麦客》、《风雪茫茫》、《天桥腰岘》、《甲光》、《哈一刀》等一大批耳熟能详,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中短篇小说以及赵燕翼、路野、何岳、邵振国、牛正寰、柏原、张弛、浩岭、马步升、张存学、叶舟、史生荣、王新军等一大批在中国文坛有影响的作家。甘肃的中短篇小说,一直和诗歌创作争奇斗艳,争相辉映,给我省文坛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光荣。其中的一些作品,将会长久地流传下去,成为甘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句话,正是有了数以千计的中短篇小说,甘肃文学的星空才变得这样明亮,这样光辉灿烂;正是有了数以百计的中短篇小说作家,甘肃文学的大花园才会如此多姿多彩,百花盛开。

一、“文革”前十七年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1.最早是上世纪50年代初曹杰同志在《延河》等刊发了一批反映石油工人和少数民族生活的短篇小说引起关注。如《晨曲》、《金莲花》等。

2.上世纪60年代初,赵燕翼同志连续在《上海文学》、《人民文学》、《延河》等刊发表了《老官布小传》、《三头牦牛的下落》、《桑金兰错》等~系列反映藏族人民生活的短篇小说,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成熟的艺术技巧,在我国文坛引起了广泛关注,茅盾在文章中曾提到他的作品,《草原新传奇》这部作品被译介到日本。以上小说的发表标志着甘肃小说创作进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而赵燕翼也成为甘肃小说创作的一面旗帜。

3.这个阶段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引起全省乃至全国文坛关注的还有郑重的《荷包记》、路野的《蓝雨》、徐绍武的《夜宿落凤寨》、徐剐的《银杏海棠花》、张承智的《火烧林家寨》、李禾的《山东姑娘》、杨忠的《补充材料》、金吉泰的《醉瓜王》、高天白的《回声》、滕鸿涛的《小城忆旧》、黄英的《配角》、刘玉的《翅膀》、潘竞万的《老朱进山》、朱光亚的《女儿》等作品。

二、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这是甘肃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1.景风一马当先,最先打了出去,连续在《延河》、《飞天》发表了一系列引起反响的小说,《鱼竿》、《献上一束玫瑰花》等,是甘肃小说创作中思想解放的先声。

2.紧随其后,女作家牛正寰写出了令人振聋发聩的短篇小说《风雪茫茫》,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甘肃第一篇引起强烈反响的短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甘肃农民的悲惨生活,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后被朱虹(我国着名美学家、翻译家)推荐到美国讲学。

3.1984年,邵振国的《麦客》横空出世,标志着甘肃中短篇小说创作攀上了新的高峰。这篇小说在《当代》一发表,即风靡大江南北,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麦客》的发表,使甘肃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更深的层面。脱离了讲故事的范畴,而开始了对人性、对真善美的挖掘,因而也就更靠近了文学即人学的本义,这是一篇可以流传下去的小说。得益于:

(1)生活的积累,下农村蹲点(会宁农村);

(2)作家的良知,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特别是对于压在生活最底层的农家妇女的同情;

(3)深厚的文学功底,大量读书、读文学作品、哲学着作、基本上是手不释卷,下乡采风时车上都在看书;

(4)刻苦,埋头苦干精神堪称甘肃第一,曾因写作过度劳累昏倒;

(5)得益于戏剧创作,情节编排得非常好,跌宕起伏,引人人胜。

4.柏原的短篇小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文坛冲出了一匹黑马——柏原,他以其深厚的生活底蕴,老到的文学笔触,精致的艺术结构,为甘肃文坛也为全国文坛奉献了一批堪称杰作的短篇小说。《天桥腰岘》、《喊会》、《毛家沟蹲点》、《憋沟》等作品全方位地反映了陇东高原农民的喜怒哀乐,深刻地挖掘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且一篇比一篇精彩,堪称短篇小说创作的圣手。《喊会》获198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毛家沟蹲点》和《憋沟》分获第一届和第三届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一等奖。

5.张弛的创作。粉碎“四人帮”后,张弛是最早在《人民文学》发表小说的甘肃作家中的一位,如《杏林风水》等。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张弛的中短篇小说像井喷一样,在《十月》、《当代》等全国大型刊物上显着位置发表,《甲光》等作品获得了一系列大奖,赢得了全国声誉。在此基础上,一发不可收,又创作出版了产生很大影响的长篇小说《汗血马》、《红鸟国秘史》等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过长期磨砺,又于近期出版了带有哲学性质的长篇论着《命运论》,震撼了文坛。《命运论》的出版,标志着张弛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这部书不仅是对甘肃文坛,也是对中国文坛的一个特殊贡献。一些年后,其他作品可能都消失了,但《命运论》肯定会活在世上。

6.这个时期活跃在甘肃文坛,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取得很大成绩的还有浩岭的《春夜》、《血炕》、《黄河从这里穿过》、《风雨红领巾》等一系列清新、隽逸的作品。浩岭是写陇南生活的第一人。

冉丹的《金色的大雁》《闪光的石头》、王萌鲜的《白雪》《落叶无声》、李百川《蓝蓝的天》、尕藏才旦的《最新最美的画》、何生祖的《采棉时节》、张锐的《胜利的时刻》、李益裕的《特别试验田》、陆新、李胜果的《演员日记》、刘晓冬的《心扉》、曹永安的《妈妈的眼泪》、田瞳的《一篇未完的小说》等,这些作品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是甘肃小说创作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三、新时期以来。从上世纪90年代到二千年以后甘肃文坛又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作家。以全新的文学理念。多样化的写作方式,为甘肃中短篇小说创作迎来了第三个黄金时代。张存学、马步升、王新军、史生荣、叶舟、雷漠、和军校、阎强国等同志的小说创作。给我省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血液,新的活力。使甘肃文坛的形势欣欣向荣。一片大好。同时也给中国文坛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新时期我省中短篇小说创作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征:

1.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一大批作品反映了改革开放的生活,描述了我省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中的心声,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为新世纪的宏伟目标擂鼓助阵,弘扬主旋律,弘扬真善美,这是甘肃中短篇小说创作的主流;

2.更加人性化,以人为本的作品多了。许多作品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生活,讲述了他们的艰辛,他们的疾苦,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普通百姓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角。

3.敢于直面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敢于揭露,敢于鞭笞,使文学成为生活的一面镜子,起到了警钟长鸣的作用。

4.在题材多样化的同时,写作形式更加多样化,也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既有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也有现代派、后现代新写实的创作方法,使我们的文学大花园显现出争奇斗艳、百花竞放的大好局面。

我省中短篇小说和文学创作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的重视和有力支持。特别是最近几年,省委宣传部直接抓文学创作,给予多方面的关心和具体指导。省文联领导班子把文学艺术的繁荣兴旺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全力以赴地做好领导和服务工作。从2000年以来,省委宣传部把抓文学创作列人重要的日程,有规划,有目标,有方向,有具体措施,而且是部领导深入一线和作家、评论家共商文学创作的根本大计,给作者鼓了劲,加了油,有力地促进了甘肃文学创作的发展,使我省文学创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3年5月在“非典”肆虐的非常时期,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联合召开了第一次长篇小说研讨会,并在当年连续召开了六次长篇小说研讨会,主管文艺工作的副部长张瑞民同志自始至终参加了研讨活动,而且每次都发表了言之有物提纲挈领的讲话。

今年以来,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励小捷的关怀下,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又举行了甘肃文学创作的系列研讨活动,使我省文学创作出现了新的喜人局面。九月份,省文联党组书记冯树林同志率领甘肃最有实力的八位青年作家赴上海进行文学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全国文坛引起强烈反响,紧接着,省文联党组副书记高泽坤同志率领部分作家重走长征路,赴延安瞻仰革命圣地,并和陕北作家交流了创作经验,进行了精神洗礼,丰富了创作经验。

正是由于领导的重视,再加上甘肃作家的埋头苦干,吃苦精神,以及他们对文学的深情挚爱,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才使我省文学创作一直保持着意趣盎然,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也才使甘肃的文学作品放诸全国文坛而毫无愧色。

(作者: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