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世界
6767300000002

第2章 上善若水——写在黄灿章先生《老子与世界》一书付梓之际(序言二)

杨慎

拿到黄灿章先生送来的沉甸甸的《老子与世界》一书的书稿清样,我连天加夜一口气通读了两遍。全书收录了黄灿章先生在老子道学研究方面有影响的大作25篇,不但篇篇厚重,见解独到,精妙精彩,而且是尚未付梓,已经誉满天下(许多文章被境内外著名网站全文转载)。作为黄灿章先生老乡老友老同学,面对眼前这部会给历史留下记忆的大作,在吃惊惊叹之余,有三个没有想到。

一、没有想到黄灿章先生在老子道学研究方面有如此深厚的造诣

作为安徽亳州老乡,我和黄灿章先生是初中同学,他比我低两届,当时并没有很深的交往。真正相交相识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那时我担任中纪委信访室主任,黄灿章先生担任安徽亳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因亳州撤县建市和报批亳州为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争取京九铁路经过亳县为亳州人民圆铁路梦、火车梦的等相关事宜,黄灿章代表亳州市人民十多次来京向有关部门汇报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之间的友谊也越来越深。

1985年5月,为了完成亳州人民期盼的撤县建市和报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愿望,黄灿章先生先后两次去合肥向安徽省参事室和省民政厅民政处反映亳县的基本情况,后经亳县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由黄灿章起草关于建立亳州市的请示报告,并通过阜阳行署转报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10月13日以政函字(1985)92号文的形式,向国家民政部上报了关于要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报告。

1985年11月下旬,黄灿章和其他两名同志带着安徽省政府的报告来到京城,首先找到了我并说明了此次来京的主要任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国务院于1986年3月11日,以国函(1986)39号文的形式下达了同意安徽省撤消亳县设立亳州市的批复。1986年3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政正式下发了(1986)29号文即关于设立亳州市的通知。

与亳州撤县建市的工作相比,亳州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却相对坎坷曲折。1984年7月9日安徽省建设厅、文化厅将安徽的亳县、寿县、歙县、安庆推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5年底,经国家建设部、文化部和文物局审议初定的第二批3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只有寿县、歙县榜上有名,而亳县、安庆却名落孙山。

1986年3月19日,黄灿章带领有关专业人员来到北京,代表县政府正式邀请国家建设部建筑学专家郑孝燮、文化部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故宫博物院院长申士元三位老专家前往亳县考察。1986年5月13日郑孝燮、罗哲文、单士元亲自考察了亳县的曹操、华佗、老子故里以及曹腾墓、曹嵩墓等曹操家族墓群,参观了曹操的地下运兵道和华祖庵、道德中宫,查看了汤都南亳故地等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和明清时代全国四大药都之一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及北关商贸重镇的历史街区。这些权威专家被亳州历史文物景观深深吸引,流连忘返,并亲自提笔向万里副总理书写了推荐安徽省亳州古城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的紧急请示报告。1986年6月28日下午,全国政协文化组全体会议顺利通过亳州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9月国务院召开历史文化名城审议会,亳州被顺利通过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至今我还保留了黄灿章先生起草的亳州撤县建市那份请示报告的复印件,其开头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亳以雄伟高雅社稷稳定之意为汤都专用字,故以历史悠久汤都南亳故地著称。周武王克殷封神农之后于此称焦,为焦国都城。春秋时兼并入陈,楚灭陈,改焦为谯。秦置谯县,属泗水郡,汉属沛郡。光武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移豫州治所于谯,即为重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文帝代汉于公元220年建立魏国以后,改为谯郡,并与许昌、洛阳、长安、邺谯为五都。西晋封司马士会为谯定王称谯国。东晋南北朝时期北齐年间谯为南兖州治所,于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改南兖州为亳州,唐为全国十望州之一,宋为集庆军节度使治所。唐宋时期全国闻明的商贸重镇。明清时期的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毫无疑问,当时看到这个报告后,黄灿章先生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精炼的文字功夫着实让我这个老校友暗暗佩服。接下来,他的执著、认真和为亳州人民忘我工作的热情,更是让我感动不已。我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的工作提供积极的帮助,同时也算是为家乡人民的福祉贡献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黄灿章先生自从退休后,除了偶然通一次电话外,因为地域关系,我们之间的交往不是很多。此次,阅读了《老子与世界》的书稿清样,深深体会到为什么古人会创造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样流传千古的名句。我确实没有想到黄灿章先生在老子道学研究方面会有如此深厚的造诣。不过回头一想,如果按照当年他那种勤奋学习、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的精神,再加上20年的功夫(老黄退休已经有20余年),又是“一切皆有可能”。

二、没有想到黄灿章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如此深入而科学的理解

与亳州撤县建市和报批历史文化名城相比,为实现亳州人民铁路梦、火车梦——京九铁路经过亳州,黄灿章先生更是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经历了一波三折,多次“山重水复”之后,最终迎来了“柳暗花明”。这也是黄灿章先生为亳州人民谋得的一宗最大的福利。

1983年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经调组到亳县考察调研,时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黄灿章先生负责接待,他从调研专家那里得知,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京九铁路确定合理的走向。这一消息让黄灿章先生兴奋不已。他深深地懂得,将来的京九铁路能不能经过亳州,对亳州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京九铁路的事,他又是经常往返于亳州、合肥、北京三地之间。在谈到京九铁路经过亳州的重要意义时,黄灿章先生更是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他说,自从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设立亳州以来,亳州一直处在南北公路交通的主干道上,加之涡河航运水陆交通便捷,亳州历来都是中原大地的政治中心和商贸重镇。自从1905年修建陇海铁路,1908年—1936年陆续建成京浦、京广铁路以后,加之涡河航运中断,亳州便逐渐蔽塞萧条,被降为一般县城。如果京九铁路能够路经亳州,必将使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再次焕发出新的青春。受黄灿章先生激情的感染,我作为亳州人也加入到追寻亳州人民铁路梦、火车梦的征程之中。

1983年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经调组来到亳县,传达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计委以计交字(1983)1091号文下达的京九铁路衡水阜阳段设计任务书。亳县县政府于1983年9月2日以亳政(1983)203号文的形式上报了关于京九铁路亳县站、场布置及公、铁路立交问题的请示报告。

当亳州人民为即将能够坐上火车而兴奋不已时,1984年9月国务院组织专家在成都召开国家“七五”计划研讨会,铁路和交通部门的专家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战略方针方面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主张多建东西铁路;有的主张利用我国海岸线长的优势发展海运;有的主张发展高速公路;有的人甚至提出这样的质问:国外都在扒铁路,你们还修铁路……成都会议的结果是,国务院收回京九铁路衡水阜阳段设计任务书,铁道部收回前期准备工作投资1500万元,暂留了300万元,进点人员就地待命。这个消息,对亳州人民的铁路梦来说,无异于一盆凉水。

富有激情的黄灿章先生并没有气馁,他带着亳县交通部门的领导来京摸底。当他们得知铁道部为了解决我国铁路南北运输的紧张状况,正在构思打通华东第二通道应急方案的设想,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的内部情况后,感到亳州人民的铁路梦并没有完全破灭。于是他连夜返回,跑阜阳、上合肥,积极运作。1984年9月下旬,黄灿章带着亳县政府(1984)224号文和阜阳行署(1984)75号文以及安徽省政函字(1984)158号文即关于上报国务院“要求继续兴建商阜铁路的报告”。

所谓铁道部的华东第二通道方案,就是从陇海铁路的商丘南下,经过亳县至阜阳修一条新线,接通阜淮(阜阳至淮北)、淮南线(阜阳至淮南),经过合肥至芜湖过江,连接宣杭线(宣城至杭州)、皖赣线(芜湖至赣州)。这条华东第二通道形成以后与京沪干线基本平衡,全长840公里,可以减轻京沪干线的压力,有利于近期应急,远期形成京九骨干线路的条件。

1985年3月份,全国人代会期间,黄灿章再次来京,然而得到的消息是,铁道部的华东第二通道方案也遭到了上面的否决。这对黄灿章和亳州人民的铁路梦来说,等于又遭到一记重拳。

黄灿章深知铁路对于亳州未来和亳州人民福祉的重大意义,在追寻亳州人民的铁路梦这个问题上,他的确有着一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精神。他根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面对安徽阜阳行署专员汇报商阜铁路问题时说的“修铁路我赞成,谁有钱谁修”言外之意,与铁道部计划司的同志一起,制定出了河南的商丘与安徽的阜阳地区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联合修建商阜地方铁路,待国家决定兴建京九铁路时交给国家改造为骨干线路的方案。这个方案不仅符合铁道部近期应急、远期形成骨干线路的设想,也有利于实现未来京九铁路经过亳州的愿望。

又经过一番精心运作,1985年9月,黄灿章先生一行三人带着亳县政府亳政(1985)163号文即关于商阜铁路变通方案的请示报告与阜阳行署阜发(1985)54号文即修建商阜地方铁路的报告来到北京,请正在北京参加党代会的安徽省省长审批。王郁昭省长听完黄灿章先生的汇报后,当即在阜行发(1985)54号报告上签字:原则同意这个方案,请向铁道部、国家计委报告。据铁道部计划司的同志透露,安徽省兴建商阜地方铁路的报告送到万里办公室后,万里副总理批示:“国家出钱,地方出地,两条腿建铁路是新生事物,提交国务会议讨论决定。”于是,亳州人民的铁路梦、火车梦在经历了“一盆凉水”和“一记重拳”之后,在以黄灿章为代表的亳州人民共同努力下,又绝处逢生。

1986年8月,铁道部在山海关组织了商阜铁路论证会,在讨论未来京九铁路的走向时,先后又有五种不同的方案,即砀山—淮南方案;商丘—涡阳方案;商丘—亳州—阜阳方案;商丘—十八里方案;商丘—鹿邑—潢川—麻城方案。特别是商丘—鹿邑—潢川—麻城方案,因国家前主席和原铁道部长主张直线方案,所以这个方案对亳州人的铁路梦的威胁最大。

又经过一番运作,相关领导和专家突出民主化、科学化决策这一重点,多数同志从路网布局,近期应急和远期发展的结合考虑,认为从商丘到阜阳(亳州)这条线路位置适中,具有形成路网中骨干线路的条件,工程量比较小,亳阜段已经作好了充分准备,而且阜阳以南的通路也已具备了一定基础。特别是这个方案的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做完,具有投资省,见效快,布局比较合理的特点……

1986年10月6日,铁道部以铁鉴(1986)957号文下达了关于商丘至阜阳线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通知。1987年2月20日铁十四局接标。2月31日施工队伍进场。至此,黄灿章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先后八次进京,向中央相关部门汇报情况,使得亳州人民的铁路梦和火车梦迎来了“柳暗花明”。

1987年7月29日,安徽省召开了铁路建设会议,省长卢荣景在会上说,我省210公里铁路新线建成了,南北两通道就打通了,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早就盼望的事,是做过很多努力,争取要办的事。……这条线建成后,不仅对加快我省经济建设,尽快摆脱贫困面貌,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华东以至全国的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建设商阜线,许多同志曾多次去北京汇报、请示,争上这个项目,他们为安徽未来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正如黄灿章先生当年分析的那样,随着大京九铁路的通车,30年来,亳州从普通的县城,变成了县级市(1985年3月)、地级市(2000年9月),这座最年轻的地级市,在广阔的皖北平原上奋力崛起。

从黄灿章先生为亳州人民追寻铁路梦、火车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对亳州、安徽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当时就认为他是一位既有战略思维,又有很强执行力和行动力的干部。当我在20多年后阅读了他的《老子与世界》的专著,特别是《老子的“返朴归真”与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建设》、《老子的大道之邦与科学社会主义》、《老子“天人合一”的道德观与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道家的“和谐共生论”与循环经济》等重要篇目,使我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没有想到黄灿章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如此深入而科学的理解。

三、没有想到退休之后的黄灿章先生因研究哲学问题走红网络

“上善若水”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其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是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的人。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之王。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乃至仁至善……

所以老子认为人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研究老子,学习老子,遵循老子倡导的精神,做一名有利于人民的人,这就是黄灿章先生人生的最大追求。黄灿章先生出生于1932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为亳州撤县建市和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事宜而来北京时,已经是知天命之年,当时只是亳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是一名科级干部。我长期在中央组织部工作,后又担任中纪委信访室主任,在我们的接触和交往之中,他从来没有提到过他的职务升迁和待遇问题,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工作,都是为人民做事情,这是很值得我钦佩的。

在追寻亳州人的铁路梦、火车梦的征程中,他与阜阳行署和安徽省的主要领导均有过密切接触,安徽省省长卢荣景曾经在大会上表扬过他……

更难能可贵的是,黄灿章先生退休以后,仍然醉心于为亳州人民谋利益,他研究亳州历史文化,研究曹操、华佗、花木兰,研究老子道学以及老子故里和老子文化资源……其根本目的都是与当年为亳州撤县建市、报批历史文化名城、想方设法让大京九铁路经过亳州一样,想让亳州的经济发展的更快更好,想让亳州的人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发展的成果……

古圣先贤曾提出“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有立言,经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立德,就是常怀爱心,积德行善,争做一个从内涵修养到外在风范的典范;立功,就是严谨做事,不仅限于惊天动地的大事,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仍然可以建功立业;立言,是立德立功的延续,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和途径。立言是把人们立德做人、立功做事经历中发生的思想、经验、矛盾和方略用文字记载其要,传之与世,供人欣赏、借鉴,给人以启迪和鞭策,这是功在当时、功在后世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时至今日,“三立”仍然是人们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人生在世,要活得有意义,主观上离不开“立德立功立言”的愿望,客观上也就是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是物质财富或是精神财富。那么怎么去做,取决于每个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黄灿章先生把为亳州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由于他常年专心致志的研究,在老子道学和老子文化资源方面的研究成果不胫而走,摆在我面前的这本《老子与世界》的书稿清样,其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被许多著名的境内外网站全文转载,一不小心黄灿章先生成了网络红人,成就了人们梦寐以求的“三立”之目标。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黄灿章先生,依然思维敏捷,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步履稳健……这一切,都应验了老子关于上善若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哲学论断。

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拉拉杂杂说了许多,不知是否能够称得上序。

(本文作者系中纪委信访室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