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戚子的故事
6762900000018

第18章 荣誉身世

父亲过世,戚子因伤心劳累过度病倒了,到医院挂盐水,在家躺了三天才到校上课,人病怏怏的。

半月后,她基本上恢复了健康,一个精神十足的戚子又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调入苕溪中学那年开始,戚子担任高一(6)班的班主任。现在已进入冬季,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早上开展长跑活动。为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还发通知告诉各班,元旦前要分年段开展比赛,还要进行评奖,以活动促锻炼,以比赛庆元旦。

戚子爱好运动,大学里几乎每天早晨跑步,走上工作岗位后,基本上一直在锻炼身体。她做事不拘于形式,喜欢开动脑筋,讲究管用和有效。所以接到通知后,她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关起门来,对学生讲一番加强锻炼身体的大道理,也不讲大家要共同努力,为班里去争集体荣誉之类的话。她认为,对高二的学生来讲,这些话是多余的,道理谁不懂,她要来点创新,刺激学生去积极参加运动。学生都去吃中饭了,她来到教室,在前面的黑板上写了下面几句简单的话,就算做好了宣传发动工作:

同学们,中午好!

根据学校通知,明天早上7点,我班开展长跑活动,锻炼身体,聪明脑袋,我与大家一起跑。你们别以为自己是小伙子、大姑娘,身体好、腿力足,我不一定会落在后面,信不信,跑道上见分晓。

1985年11月12日 戚子

高二(6)班的学生都很尊敬和佩服他们的戚老师,今天也是如此,因为除他们班外,其他班都推迟放学,班主任都在关门给学生讲大道理,而他们可以回家了,感到轻松和高兴。

除星期天外,戚子每天与学生一起长跑。由于她经常锻炼,开始几天,她一直跑在队伍前面,让学生佩服,再加上她跑步的姿势非常好看,这不但吸引了学生,更激发了学生不服输的性格。

一星期后,学生已经适应跑步,第一小分队的人越来越多。戚子有时故意说今天身体不是很好,放慢速度,夹在后面的学生堆里一起跑,边跑边结合自己,讲锻炼身体的好处,调动他们跑步的积极性。

一个月后,他们班跑步的整体速度大为提高,学生爱上了长跑,觉得锻炼后,胃口变好,精神状态也转好。

明天是12月28日,学校要举行迎元旦长跑比赛。为此,日前,各班主任都在班里强调集体荣誉感,鼓励学生要努力去拼搏。戚子当然也是,但更注重实战训练,已调整好学生整体前进的速度,连跑三步呼吸一次那样的细节都注意到了。至于精神鼓励,今天中午,她只在班里的黑板上写了下面几句话:

一个半月的晨跑,你们跑出了健康,跑出了精神,跑出了团结。我相信你们明天还会跑出水平,跑出荣誉,跑出欢笑。如果言中,我不但要祝贺,还要奖励(暂且保密)你们,说话算数。

1985年12月27日 戚子

学生们不知道戚老师又要玩啥新名堂,感到好奇和刺激,所以互相鼓励,争取拿到荣誉,要看看戚老师究竟奖给他们什么。

12月28日下午,苕溪中学的老师和60个班级的学生集合在市人民广场上,大家穿着校服,气势壮观。

台上,彩旗飘扬,“苕溪中学迎元旦长跑比赛”的横幅标语,醒目地挂在台上。市教育局副局长、学校所有领导在台上就坐。领导、师生代表讲话完毕,比赛开始,分年段进行。

比赛结果,戚子班获得高二年段第一名,同学们兴奋啊、高兴啊,每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

戚子被学生激扬的青春、高涨的热情深深感染了,并迅速感染出了灵感。全体师生就地分散回家,戚子余兴未了,一看时间还早,回到学校,在班里为学生备好了奖品。

第二天早上,高二(6)班的同学陆续来了,一进门,就被教室后面新出的黑板报吸引住了。通栏标题是“献给学生的歌”六个中国红隶书大字,十分醒目。题目两边,画有两束用彩色飘带捆扎的鲜花。下面是用白粉笔写的诗,是用清秀、流畅的行书所写。黑板下方,从中间偏右开始,用透视方法,画有一条向上延伸的弧形跑道,还有数个跑步姿态的人。

同学们这才知道老师的奖励,这份奖品独特又美好,大家非常喜欢。他们想不到戚老师还会写诗、会画画,敬佩之情油然而升。

班长是个机灵鬼,突然喊了一声:“向后转!以组为单位,从南面开始,每组朗读一节,开始!”

在班长的统一指挥下,同学们兴奋地朗读起下面的诗来:

西风寒

冬阳淡

青春燃烧迎元旦

彩旗扬

跑道热

骏马飞奔五十匹

赛场上

斗志旺

试比苕溪谁好汉

战鼓息

捷报传

高二(6)班尽开颜

同学们响亮、充满激情的朗诵,传到门外,飞出窗口,引来了其他班里的学生来观看和聆听,也引来了一些老师。

戚子从走廊上慢慢过来了,一进门,大家笑着使尽鼓掌、鼓掌!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谢谢戚老师的奖励!”顿时,全班同学跟着喊了起来,戚子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

她的这一创举,很快成为美谈,在学校里传开了。戚子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智慧,在学校里口碑越来越好,也给甄哥脸上添了光。

戚大毛过世后,因戚子身体欠佳,陈兰英从南京大女儿那里回家了。

这天太阳好,她来到儿子房间,打开大衣柜橱门,拿出冬衣、厚棉被等东西到外面晒晒。

突然,右边角落里的那个花布小包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急忙打开一看,瘫在地上,晕了过去。

不一会儿醒了过来,大哭起来:“老天,你眼睛瞎了吗?为什么对我这样不公平、不公平? ?”

30多年前的痛心、悲哀的往事又清晰地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1954年七八月份,长江流域暴发特大洪灾,河水猛涨,武汉一带洪水突破警戒线二三十米,城区严重渍水,郊区及周边湖泊一片汪洋。当时的飞英市虽没有武汉那样危急,但严重受洪水困扰。甄哥的父亲叫甄英华,是水利局的工程师。洪水暴发后,他主动加班加点,战斗在抗洪前线。

7月26日那天夜里12点,天下着雨,他值班回家,途经一条旧木桥,刚走到中间,突来一阵狂风,“咯吱”一声,身旁的桥栏被吹断,掉入水中。他还来不及反应,又一阵狂风吹来,他连人带伞被风吹向缺口、吹入湍急的河里。他不会游泳,深夜又无旁人,马上被洪水卷走,吞没了,是年31岁。

丈夫一夜未归,陈兰英以为他还在单位值班。第二天下午,他单位里的小张上门来找甄工程师时,才知道情况。小张说:“估计甄工在抗洪前线指挥部里。”说完马上走了。陈兰英带着两虚岁的儿子甄哥去上中班了,她当时是飞英市一家绸厂的三班倒工人。

小张先与单位后半夜值班的人联系,那人说甄工撑着油布雨伞回家的。小张说你这么肯定,那人又说,甄工走时说身体有点累,要回家去好好睡一觉。

单位派人四处联系、寻找,都说不见甄工踪影,大家开始紧张起来。

陈兰英拖着疲劳的身子下班回家,不见丈夫,心生埋怨,埋怨他只顾工作不要家。不一会儿,她睡着了。

7月26日上午9点半左右,她把儿子托给隔壁阿婆照看一下,准备去菜场买菜。

丈夫单位里的小张急冲冲地走过来:“甄师母,甄工找到了。”

“她连家都不要了,死到哪里去了?”

“在医院里。”

陈兰英一听急了:“他生病了?”

“嗯。”

两人急急忙忙来到本市的人民医院,小张带路,往太平间方向走。

陈兰英感到奇怪,丈夫单位的领导都迎了上来,个个神色凝重。原来,单位有人察看了当晚甄工回家的必经路线,发现旧木桥一侧栏杆中间部分已荡然无存,猜想甄工可能在此出事,故顺着河流往下游方向去找。第三天上午8点多,在郊区一条河港的弯道处找到的,人浮在水面上,已经变形,是凭他当天穿的衣服才认出来的。

听到这突然降临的噩耗,陈兰英发疯似地扑向太平间。一看到丈夫的尸体,就昏了过去,醒后嚎啕大哭,很快又昏了过去? ?周围的人都痛断肝肠。

安葬了丈夫,处理好后事,陈兰英病到了,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星期。当时,陈兰英已有身孕,将近两个月。

1955年2月12日深夜,女儿在家突然降临,这是陈兰英的第三胎了,母亲帮她接生。她无力养活这个女儿了,本想把她溺死在马桶里,转念一想,觉得这个遗腹子可怜,故留了下来。第五天,天还未亮,黑兮兮的,她忍着悲哀和心痛,叫母亲将婴儿包好,放在人民医院的大门旁,这个被抛弃的婴儿就是戚子。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陈兰英感到那样的心痛和绝望!她哭干了眼泪,已经哭不动了,呆呆地望着那个花布包,感到无法去面对儿女,只有一死了之。转念一想,觉得自己死了什么也不知道了,但儿女们怎么办?怎么办?自己到九泉之下又怎样去向丈夫交代? ?

陈兰英虽是工人,但为人处事有主见。丈夫过世时,她只有29岁,但没有再婚。工作、生活、抚养两个孩子的担子基本上压在她一人身上,被迫磨练出了坚强不屈和沉稳的性格。她洗了脸,喝了口水,静静地思考如何处理的问题。她想好了,准备分几步走,并放在寒假里讲。

时间一晃,进入寒假第二天。吃好晚饭,戚子洗好碗筷出来,见陈兰英一反常态,心事重重地坐在布沙发里发呆,就上前询问:“妈,身体不舒服?”

“心里有些难过。”

甄哥闻声出来:“妈,上医院去看看。”

“勿用、勿用。今天下午,我在人民公园里白相,听了一件十分心痛的事,到现在心里还难过。”

戚子说:“什么事,让你这样难过?”

“你们听了,保证也会难过。”

甄哥接口:“那你讲给我们听听。”

陈兰英感到时机到了,就把上述内容讲了出来,不过她说这是前段时间发生在江苏某地的真人真事,她想先在儿女们心里打个底。

他俩听后都感到非常难过,心情沉重。戚子还悲叹了一声:“想勿到世界上真有这么倒霉、凑巧的事。”

第二天晚饭后,陈兰英像昨天一样,心事重重坐在沙发里发呆。夫妻俩见状问她又为何事发呆,陈兰英说还是昨天的事,心里还难过。又说不知他们是如何处理的,明天想再去打听打听。两人都劝:算了,算了,这是别人家的事,不用你去操心。

这时,陈兰英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们碰到这件事,会这么想、这么处理?”

甄哥说:“这样倒霉的事碰到了只好认命,面对现实,想开点,总不能三人都去自杀? ?”

戚子接口:“甄哥说得对,这家人家倒霉透了,要是再想不开的话,真的完了。做母亲的也不用过多责怪自己,她当时抛弃女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想到后来会发生这么巧的事。这件事也有好的一面,母亲找到了亲生女儿,女儿找到了亲生母亲。”

陈兰英听后,心里感到轻松了一些,她本想说出真相,但又想事情真的摊到自己头上,想法又会两样,还是缓一两天再讲比较好。

第五天晚上,三人看完新闻联播节目,陈兰英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儿女面前,说出了真相。“都是我不好,我不好? ?”她悲痛欲绝,满脸泪水,自责不停。

夫妻俩好似听到晴天霹雳,一下子弄懵了,甄哥迅速回过神来,心想:“家里的天要塌下来了,我是顶梁柱,不能倒、不能倒? ?”

他马上扶起母亲,让她坐在沙发上,并劝慰:“妈,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我不怪你,不怪你。”

他回头一看戚子,糟了,一直以来,戚子碰到辛酸、痛苦的事爱以哭来发泄,现在一滴眼泪都没有,像木偶似的端坐着,两眼直愣愣的。

陈兰英也注意到了,两人各握着戚子的一只手,亲切地叫她的名字,不停地叫、不停地叫,还是没有反应。

突然,陈兰英伸出右手母指,掐她的人中。

“嗝”,轻轻一声,戚子终于透出了一口微弱之气,慢慢醒过来了,无声地流出了两道泪水,直淌下来。接着,“妈”一声惨叫,放声大哭起来,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

你听,声音是何等的凄惨!

三人相拥,抱头痛哭起来? ?

你看,场面是何等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