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杜甫的故事
6741200000009

第9章 唐都风云

在长安住了几年后,杜甫渐渐看到长安繁华背后的一面:那就是统治集团的腐化和人民的痛苦。

这时的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兆。李隆基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眼看着海内升平,社会富庶(shu),觉得国内再也没有什么事值得忧虑,太平思想麻痹了他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

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要做女皇的时候,所以他小时候就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宫廷变故,这也许促使他形成了意志坚定的性格。

他小时候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

在他7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yi)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弄得武懿宗看着这个小孩儿目瞪口呆。

武则天得知后,不但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对这个年小志高的小孙子倍加喜欢。到了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为临淄郡王。

在奶奶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懦弱无能,结果朝政大权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原来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也被她们贬官驱逐,太子李崇俊被杀。

韦皇后效仿原来武则天的做法,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对于女儿安乐公主的卖官鬻(yu)爵非但不加制止,反而大加纵容。

公元710年,中宗暴死。然后,韦皇后便想学习婆婆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

没有等韦皇后动手,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便抢先发动了兵变,率领御林军万余人攻占了皇宫,把韦皇后一派全部消灭。然后,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李隆基也因功被立为太子。

但父亲李旦也和中宗一样是个软弱的皇帝,不愿和太平公主发生正面冲突,总是忍让。而太平公主则认为是自己给了他做皇帝的机会,功劳巨大,所以她掌握了朝政大权。随着自己势力的壮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做女皇。

太平公主的主要对手便是太子李隆基,开始她没把他放在眼里,觉得他还年轻,但后来了解了李隆基的英勇果断之后,就开始防范他。她制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做太子,更不能继承皇位。太平公主的目的是要废除李隆基的太子身份,为自己以后做女皇帝开路。

到公元712年,太平公主借助天象,散布流言,言太子不利于君主,将要夺位。她本以为睿宗会对李隆基有所提防,但由于睿宗厌倦了做皇帝的生活,却把帝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但是太平公主仍然掌握着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睿宗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在公元713年的7月3日,唐玄宗李隆基果断地先下了手,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

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当年,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唐玄宗虽然在清除太平公主之后,彻底巩固了皇权,但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兵变大大地伤了朝廷元气,吏治的混乱、腐败亟待治理。所以,唐玄宗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

在这方面唐玄宗还是有伯乐眼光的。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都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著名大臣。

现在玄宗已经年过六十了,十几年来迷信道教,不是自己在恍惚中听见神仙在空中说话,就是有人向他报告在紫云里看见玄元皇帝(即老君),或是某处有符瑞出现,使他相信自己将要在一个永久升平的世界里永生不死。同时他又把自己关闭在宫禁中,寻求感官的享乐,终日沉溺声色,过着骄奢无度的生活。他把一切权力都交付给中书令李林甫。

李林甫是一个“口有蜜腹有剑”的阴谋家。他谄媚玄宗左右,迎合玄宗的心意,以巩固他已经获得的宠信;他杜绝讽谏,打击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僚,以完成他的奸诈;他忌妒贤才,压抑比他有能力的人,以保持他的地位;并且一再制造大狱,诬陷与他不合作的重要官员,以扩张他的势力。因此开元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比较正直的、耿介的、有才能的或是放诞的、狷(juan)介的人士,几乎没有一个人不遭受他的暗算与陷害。

杜甫所推崇的张九龄、严挺之都被他排挤,离开京师,不久便先后死去;惊赏李白的天才、相与金龟换酒的贺知章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随后李邕在北海太守的任上被李林甫的打手杀害,左丞相李适之被贬为宜春太守,不久也被迫自杀;与李适之友好、后来与杜甫关系非常密切的房琯也被贬为宜春太守。

这时的长安被阴谋和恐怖的空气笼罩着,几年前饮中八仙的那种浪漫的气氛几乎扫荡无余了。李林甫以外,朝廷里的人物不是像杨国忠那样的贪污,就是像陈希烈那样的庸懦。

和长安的现实接触渐多,杜甫胸中豪放的情绪也就逐渐收敛,这中间他对于过去自由的生活感到无限的依恋。一种矛盾的心情充分地反映在他长安前期的诗里: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致使他常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尤其是从外面回到寂寞的书斋,无论在风霜逼人的冬天,或是望着渭北的春天,他终日只思念着李白;杜甫在长安十分孤寂苦闷,常常想念好友李白。

他先后写了《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三首诗,表达了对李白的深切思念。《春日忆李白》一诗说: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前四句对李白的诗歌创作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说李白的诗天下无敌,诗思飘逸,奇特不凡,意境清新,风格超逸,像南北朝的诗人庾信和鲍照一样独具风貌。后四句写了对李白的深挚怀念。春天来到了渭北(渭北是指长安一带,江东指江浙一带),花木欣欣向荣,这个时节杜甫思念远方的李白。他想,在江东日落时,李白是不是也在眷念着我呢?什么时候好朋友才能再次见面,细细地论文长谈呢?

孔巢父从长安回江东时,别筵上他也一再托付他,向李白问讯。他这样怀念李白,就是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

唐玄宗终日在深宫里纵情声色,对于外边的情况也越来越不了解,从一个精干有为的帝王变成一个糊涂天子。他有时偶然想到人民,豁免百姓的租税,但那些贪污的权臣的横征暴敛比他所豁免的要超过许多倍。

玄宗在751年(天宝十年)正月八日到十日的三天内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太庙和天地。杜甫正感到无路可走,于是趁这机会写成三篇《大礼赋》。想不到这三篇赋竟产生了效果,玄宗读后,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察他的文章。

这一段时间是杜甫在长安十载内最值得炫耀的一个时期。他在一天内声名大噪,考试时集贤院的学士们围绕着观看他。可是这个好机会一闪便过去了。

考试后他等候颁布结果,却永无下文,这也是李林甫在从中作祟。他只好长期地等待,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又回到洛阳小住时,他绝望地向集贤院的两个学士说,仕进的前途没有多大希望了,只有继承祖父的名声努力做诗吧。

但他并不完全断念,此后几年,杜甫一直在长安寻找得到推荐的机会。754年,又接连进了两篇赋:《封西岳赋》和《鹏赋》,他在这两篇赋的进表里仍旧表明渴望仕进,把他穷苦的生活写得十分凄凉。同时他也不加选择,投诗给那些他并不十分尊重的权要,请求他们援引。

他写诗给翰林张珀、京兆尹鲜于仲通、来长安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这些诗都是用排律写成的,具有一定的格式:首先颂扬他们的功业,随后陈述自己的窘况,最后说出投诗的本意,说得既可怜、又迫切,排律里堆砌的典故也掩盖不住他凄苦的心情。

在投诗的同时,杜甫还直接向玄宗献赋,以求天子赏识。从这里我们看到,杜甫一方面被贫穷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这个时候,杜甫已经四十多岁了。751年秋天,长安下了许多天雨,到处墙屋倒塌,杜甫在旅舍里整整病了一秋,门外积水中生了小鱼,床前的地上也长遍青苔。他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这次又染上沉重的疟疾。

朋友王倚见到杜甫时,他面黄肌瘦,身体还未恢复,又饥肠辘辘。王倚连忙让妻子准备了米饭、冬菹,买了鲜肉和酒,让杜甫饱餐了一顿。

杜甫恢复了一点力气,精神也焕发了一些。他十分感谢王倚的关照和情谊,他病后到友人王倚家中,向王倚表示感谢:

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同年冬天,他寄诗给咸阳、华原两县县府里的友人说他饥寒的情况:

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这一年的除夕之夜,杜甫是在他的一个从弟杜位家度过的。杜位当时任考功郎中,是李林甫的女婿,应该是有一定权势的,但在史料中似乎看不到他对杜甫有过什么帮助。

杜甫一事无成,连生活都没有着落,除夕的夜晚,本应该和家人在一起守岁,但他却只能在长安困守,心里十分痛苦,因而拼命喝酒,想喝个烂醉,忘却烦恼。杜甫在长安多年,仕途上没有什么收获,生活上越来越贫困,但是对社会的观察却越来越细致,思考越来越深刻。

一次,他路过咸阳桥的时候,看见远征的军队正在告别亲人,准备往前线开拔,父母妻子不愿意他们离开,牵衣顿足,哭声震天。

原来,公元751年(天宝十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攻打远在云南的南诏,结果大败,基本上全军覆没,死亡6万人,只有鲜于仲通一人逃脱。

但杨国忠隐瞒失败的真相,欺骗唐玄宗说打了胜仗,还要叙功封赏,同时在长安、洛阳等地大肆征兵,要再次攻打南诏。当时传闻云南有瘴疠,还没等到打仗,士兵们大都会因病而死。人们都不愿意亲人到那里送死,没有人应征。

杨国忠派官差到各处捉人,强行征兵并发往前线。这些被强行派往云南的兵士离开长安时,正是寒冬季节,使得送别亲人时哭声震野的场面更为凄惨。杜甫目睹了这一场面,抑制不住心头的悲痛和愤怒,写下了长诗《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巳。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虽然,引发诗人激情的是征伐南诏的兵士与家人在咸阳桥告别的事件,但杜甫在诗中写到的却不只是咸阳桥,他写到“边庭”,写到“青海头”,写的不只是一件事,他针对的是天宝后期不断发动边疆战争的皇帝和朝廷。

朝廷不断发动战争,不仅葬送了无数兵士的生命,破坏了无数家庭的正常生活,也破坏了农业生产,使大量的田地荒芜,庄稼歉收,还加重了老百姓的租税。县官仍然不停地催逼租税,弄得民不聊生。

这首诗的标题属于新题乐府,是杜甫的独创。从齐梁以来,诗人们都喜欢写乐府诗,但主要是模仿前代,陈陈相因,题目不变,诗的内容与题目基本上不沾边。杜甫这首诗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感触和诗歌的内容来设定题目。

后来,杜甫还用新题乐府的形式写出很多更为有名的诗篇。这首诗的出现,标志着杜甫思想和诗歌创作已经有了裔新的变化。

在写《兵车行》之后不久,杜甫又写了组诗《前出塞九首》。这组诗写了一个兵士十年从军戍边的遭遇和感受,反映了远征兵士们的痛苦,讽刺了唐玄宗好大喜功、开边黩武的行径,暴露了不义战争的罪恶。

诗中这样写道:“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君指的就是唐玄宗。这首诗谴责统治者:疆域已经十分广阔,为什么还要派兵到遥远的地方去开拓疆土呢?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当朝的皇帝,这在当时是需要有相当胆识的。

诗中还写道:“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杜甫借远征兵士之口呼喊道,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国家本来已经有一定的疆域,为何还要天天打仗呢?如果说是为了制止别国的侵略,又何必要多多地杀伤人命呢?这组诗对战争充满了控诉,对士兵的生命充满了关爱,杜甫对人类的仁爱胸怀,超越了国界和民族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