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的防山之上,阳光明媚,蜿蜒的山路上绿水萦回,两旁花草鲜艳錦簇,鸟语花香,令人神清气爽。
孔子与弟子们正走在上路之上,前往父亲和母亲的坟前拜祭。当年还初出世道的小伙子,如今已学业有成,收徒作师了,孔子心想,父母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的吧。
一行人说着聊着,穿过了蜿蜒的山路,在孔子的带领下终于来到了孔纥和徵在的坟前。大家都神情肃穆恭敬,点上蜡烛香器,整齐立在两旁,跟随着老师孔子向坟前行三拜九叩之礼。
孔子看着母亲徵在的坟墓,往事历历,浮上心头。每个人,都需要关怀和依靠,都需要长辈的安抚,来减轻自己的压力。而孔子从小心中的依靠,就是母亲徵在了。他想起这些年来自己独立成人,为民作官,宴前受辱,四处学习,为的正是实现当年对母亲许下的志愿,传承母亲一直信仰的周礼仁道。当年守孝的小茅屋还在不远的山坡上,随风摇晃,仿佛也在欢迎故人的归来……
弟子们见孔子独自在思亲,也不敢打扰,各自散开,纷纷弯身给坟旁除起了杂草。
孔子用布细心地把碑文擦拭干净,又拜了三拜。最后在父亲和母亲的坟前伫立凝视了很久,才缓缓转过身来,带着弟子们向山下走去。
一行人沿着来路,径直下山,比来时少了一份吃力,却多了一份哀意,彼此都没有了说笑的心情。连上天也好像被哀愁所感染,不一会儿就乌云密布,雷声轰轰地响了起来。
众人连忙加快了脚步,在山路上小跑前进……
突然,天上雷光一闪,响亮的雷声震耳欲聋!伴随着雷声,一个魁梧的黑影从山路旁的树丛里蹿了出来,手执长剑,挡在了众人身前。
大家都以为是山贼挡道,吓了一跳,瞧清只有一个人后,心才松了下来。借着微光,众人看清了来者,只见他生得虎背熊腰,粗眉刚目,身穿着用猪皮围着的紧袍,头戴高帽,上面还插着几条公鸡的羽毛,看起来像是个山野游荡的猎手。
一个弟子壮着胆向前问道:“你是何人?为什么挡住我们的去路!”
那人闷哼一声,也不答话,拔出了剑嚢里的长剑,挥舞着向众人攻来!剑光闪烁,剑声呼嘯,吓得众人不由得后退了几步……唯独孔子神情泰然,察觉出此人剑式中并无杀气,于是静静地站立着不动。
剑锋在距离孔子的鼻子不足两寸的地方停下,惊得众弟子一阵心颤。那人见孔子并未被自己吓倒,心里一怔,收回了长剑,嘴里却道:“瞧你们这样文弱的书生,连剑光都害怕,还谈什么为国为民!”
孔子面不改色,依然平淡道:“身体发肤,受诸父母,身体受伤就会令双亲疼惜,人们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生命,又怎么能和贪生怕死扯上关系呢?”一席话,说得对方无言以对。
那大汉想了想,又叉起手臂,傲然道:“我只凭着手中的剑,就能斩敌杀贼,为民除害,不知道你又有什么本领?”孔子道:“我凭着心中的仁义和礼道,可以改变人的思想,让他们祛除杂性,改掉恶性和脾气,让他们为成为懂礼的君子,不再成为强盗和小偷,也让人人都互相尊敬而没有战争。这个时候你的长剑又该用在什么地方呢?”
大汉心中一震,连续两回都被孔子驳倒,心里顿时产生了恭敬,于是放下了傲慢的态度,向孔子做礼,道:“我叫仲由,字子路,是这鲁城边境的人。听别人说起先生你的事迹,一直很想亲自讨教,所以就等候在了这里,刚才惊扰先生,十分抱歉。”
孔子微笑着点头道:“原来是子路先生。”
子路憨笑地点点头,一副好学又疑惑的样子,向孔子问道:“请问先生,学习知识真的可以有所作为吗?单靠着竹简上的几个字,就真的能令天下太平吗?”
孔子耐心地对他解说:“井不是这样去想的。学习,除了有所作为之外,更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修养和学识,增加他判断是非的能力;而我所教授的学业,包括了礼道、音乐、书法、算术、射术、御车等等,其中,礼可以匡正人的心灵,乐可以净化人的习性,书法包括为官行政的道理……所以,一个人一定要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君子。”
子路听了孔子的话,被深深打动了,就像一直住在沙漠的人看到原来世上还有绿洲一样,一股求知的强烈欲望深深徘徊在他的脑中,压下了他天生不羁的傲性。没等孔子反应过来,他就躬身跪了下来,恭敬道:“请先生原谅仲由之前的卤莽和无礼!我今年21岁,一直在山间行猎为生,不曾了解礼道六艺,今天听到先生的教导,就像饥渴的人见到食物和甘泉一样!请先生收下我作为弟子吧!仲由愿追随你的左右,学习知识和道理!”
孔子连忙上前扶起了子路,欣然道:“仲由言重了,你心地正直无私,勇敢直率,愿以手中剑维护世道的公正,实在难得,如果愿意留下,我自当教授你想学的知识。”
这时一旁的弟子们都纷纷围了上来,对子路热情地问好,好奇地观看着子路的配剑,并询问他的剑术为什么这么厉害。他们都受到了孔子仁义宽厚的德学教导,并没有因为刚才子路的无礼而耿耿于怀。
子路更为自己鲁莽的行为感到慚愧了,向来习惯独来独往的他第一次被众人的热情包围,心里欢喜又不知该怎么表达,甚至打算把帽子和配剑都解下来赠送给大家。
就这样,子路便加入了一行人的行列,一行人有说有笑,沿着蜿蜒的山道向山下走去。
天空放晴,温暖的太阳重新出现,将雨后青翠的树木花草照得晶莹水润,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