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孙留下尽可能多的遗产,这可以说是大多数人都在暗下决心的事情。普通人虽然这样想,但假若没有能力实现,也就罢了,麻烦的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如果不能给儿孙留下可观的遗产,不但担心子孙生活遇到困难时会怨恨,而且即使子孙不说什么,自己也感觉对不住后代。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谁不愿意自己的后代生活得好一点呢?可是,爱之实是以害之,你不留下大笔的遗产还好,你留下的遗产越多,害他们就越深。其中的道理何在?请看曾国藩的说法和做法。
曾国藩不是一个拥有大笔财产的人,但也绝不是一位没有财产的人。还远远没有到临终前,他就在思考如何处理遗产的问题。
曾家先祖星冈公在世时,常常讥笑那些喜欢积攒私财的人家。他认为积攒私财是败家之兆。对此,曾国藩十分信服。他以为,与其给子孙留下大笔遗产,不如教子孙走入正道。他说,如果子孙误人卑鄙自私的歧途,将来必定计较锱铢,心胸日益狭隘,到了那时就难以挽回了。明朝钱琦说:“处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衰之始也。”说的就是品德不正,即使身处富贵,也要注定败亡的道理。与曾国藩同时的清代名将左宗棠在教子上和曾国藩不谋而合,也以德性为本。他说:“尔曹能谨慎齐家,不至困饿。若任意花销,以豪华为体面;恣情流荡,以沉溺为欢娱,则吾多积金,尔曹但多积过,所损不已大哉!”如果你们品行不正,我积的钱越多,你们犯的错就越大。这确有一点警世恒言的意味。曾国藩没有左宗棠的咄咄逼人的气势,他说的很平和:子孙之贫富,各有命定。命果应富,虽无私家产亦必自有饭吃;命果应贫,虽有田产千万亩,亦仍归于无饭可吃。我闯荡了数十年,于人世的穷通得失,思之烂熟。
他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为之。做人要庄敬自强,走正大光明之路。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请弟弟国潢将自己在家乡的五马冲的田产设法出手,或议作星冈公的祭田,或转售他人,所得的钱银供家中日用之需。
曾国藩说: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惰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至嘱。
1854年2月上旬,曾国藩的父亲命曾国藩书一联于厅中,写道: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曾国藩对此十分推崇。他说:“身居京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他还在1866年7月6日致澄弟的信中说:我觉得我们弟兄身处这样的时代,名声远扬,应以钱少、产业少为好。一则可以平日里避免别人看了抱着掠取的期望,有动荡的时候也可避免遭抢掠。二则子弟之辈看到家中窘迫的状况,也不至于一味讲究奢侈了。
不给后代留下大笔钱财。主要是为了使他们能自立、成才。正是为这个目的,曾国藩在外做官,始终不忘对子女殷殷教诲。从咸丰二年到同治十年这二十年中,他写给两个儿子的信近二百封,包括其教子如何读书、作文、做人。在家书中曾国藩不厌其烦地教育儿子,只求读书明理,不求做官发财。他教导儿子读圣人之书,不可与自己的内心生活、日常言行不相关涉,而必须“体到身上去”。他说:明德行、做新人、办好事,这都是我们分内的事情。如果读书不能落实到自己身上,认为以上三项与我们毫不相干,那么读书还有什么用处?尽管能写文章、作诗篇,卖弄自己的高雅,也只能算得上一个识字的放牧仔,怎么能够说得上是什么深明大理的有用人才呢?现在,国家依据考试中文章的优劣选用人才,认为这些人既然能够按照贤明领导者的意图立论做文章,也就必然懂得有益于人类社会的道理,做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事情,身居官位而不脱离平民百姓,兢兢业业地遵循常规办事。如果以为深明德行,造福于民是分外的事,那么,虽然能写文章、作诗词,却丝毫不懂得修养自己、治理社会的道理,国家用这样的人做官,同用放牧仔做官又有什么区别呢?
曾国藩又说:自身修养以及治理国家的道理,有四句话终身用之而受益无穷,这就是:“勤于政事,节俭治家,所说的话忠信可靠,行事诚恳无欺。”
他教育儿子学习、做事贵在有恒:在子女遭遇挫折或失败时,曾国藩没有指责。他说:今年初次下场,或中或不中,无甚关系。榜后即当看《诗经注疏》,以后穷经读史,二者迭进。国朝大儒,如顾、闽、江、戴、段、王数先生之书,不可不熟读而深思之。光阴难得,一刻千金。
曾国藩不给后代留下大笔财产,而是努力培养他们读书做人。其用心是良苦的,方法是得当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曾国藩的两个儿子:曾纪泽与曾纪鸿同属“高干子弟”,门庭显耀,却都未变成“衙内”和“大少爷”之类的角色。考究起曾氏的后人,我们可以看到:先有曾纪泽涛文书画俱佳,又以自学通英文,成为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曾纪鸿不幸早亡,研究古算学也已取得相当的成就。除此之外,曾家的孙辈还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现了曾宝荪和曾约农这样的教育家和学者,足够叫人艳羡了。
曾家后人之所以如此“争气”,应该归之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亦即“爱之以其道”。有人总结其具体的成功经验有以下三条:第一,对于子孙,只求其读书明理,不求其做官发财,甚至也不求其早日成名。第二,绝不为子女谋求“特殊化”待遇。第三,无论在读书或做人方面,曾国藩对子侄晚辈的要求都极其严格,但又不是一味督责,而是视身教重于言教。
此外,《曾国藩家训》的作者还认为,曾国藩在教育子女方面有以下几点,足为世人取法:
一、欲提出希望,先做出表率;
二、欲提出要求,先给予表扬;
三、欲予以责备,先自我批评;
四、既指示目标,又指明方法;
五、既磨砺品性,又培养才学;
六、既明确规定,又切实检查;
七、养其自尊,响鼓不用重锤;
八、定其方向,反复训诲叮嘱;
九、鼓励发问,耐心答疑;
十、重视保健,劳逸结合。
至于“透彻”,也有以下几点:
一、用浅近的语言,说朴实的道理;
二、认准性格短处,反复切实针砭;
三、参验生平得失,讲说自己确有心得且深信不疑的经验体会。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世上有很多事情,说得到,不一定做得到;平时做得到,关键时刻不一定做得到;偶尔做得到,长期却不一定做得到;看到别人做得到便自以为做得到,事到临头却不一定做得到。上述各条,曾国藩却是一一做到了的。
无论哪个时代,哪个阶级,无论出自于何种理由,人们都不能不承认曾国藩的学问和能力。他集严父、慈父于一身,时时注意教子的方式方法,“爱之以其道”。其教子成功的经验,时至今日也颇具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