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来就是化装舞会,你真我假,你实我虚,你追我躲,个中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怕看清对方的心理活动。曾国藩的绝招是轻轻松松地驾驭各种权力,含而不露,随机应变,隐身玄秘,因此,他常把“脸”藏在面具里,常把“心”藏在面具里,常把“手”藏在面具里。照此说来,曾氏是用面具伪装自我的大公,他隐藏了自己,却成了最大、最全的自己。
炫耀自己是最虚的一件事。太虚的人,只能自己毁掉自己。曾国藩的个性,非常反对在别人的夸赞面前矫揉身心。就意志方面来讲,是很坚强倔强的。这在曾国藩的家世中也曾提到。龙梦荪写的《曾文正公学案》,序中写道:“遇到困难激励自己去克服,力图赶上从前的贤人;下定决心立即行动起来,自己不甘流于鄙俗。虽然遇到千般艰苦的事情,但也不改变自己的决心;即使遇到千折百阻,也没改变自己的志向。坚贞自信的人,不受外界的改变;狂妄的人必定不能坚持,古人的话果然是对的。”这一段把曾国藩的意志坚强刻画得淋漓尽致。只有意志坚强,才能遇到困难而不放弃,不追求于眼前的功利,才有巨大的成就。
曾国藩的个性,就其发展来看,与其年龄的增长也大有关系,早年时期,举止行为非常活泼,而且态度乐观,但也不免有点轻浮,大概是和多血质有关。到了京城以后,学习宋时理学,言行举止,都规规矩矩,感情上虽然沉静没有变化,但理智异常丰富,大概和神经质(忧郁质)有点相近。统率军队之后,意志变得坚强起来,态度沉着冷静,虽然屡次遭到挫败,但仍能本“屡败屡战”的精神,始终如一的战斗,这一时期的个性,又与胆汁质相似。到了晚年,经历了许多忧患挫折,对世上的事情,也看得很清楚,因而一举一动都权衡利害,深思熟虑,即使因为过于谨慎小心而受人非难,也在所不惜,这又与黏液质极为相近。一般认为,才子的气质是多血质,学者的气质是忧郁质,豪杰英雄多是胆汁质,依曾国藩的生平来看,也觉得差不多是这样的。曾国藩年轻的时候,爱好诗文,行为浪漫,自然就是风度翩翩的才子。后来专心研究义理,讲究个人修养,思想谨慎,自然又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学者。曾国藩的个性发展,都是靠勤奋、踏实、观察、学习而实现的。他戒矫揉是真知人生大道。
曾国藩说:“人生有矫揉的一面,故唯有掩面待人。”
持矫揉之说者,譬杞柳以为己害,不知性命,必致戕贼仁义,是理以逆施而不顺矣。高虚无主见者,若浮萍遇于江湖,空谈性命,不复求诸形色,是理以豕恍不顺矣。惟察之以精,私意不白敝,私吩欲不自挠,惺惺长存,斯随时见其顺焉。守之以一,以不贰自惕,以不已自循,粟粟惟惧,斯终身无不顺焉。此圣人尽性立命之极,亦即中人复性知命之功也夫!
近来礼察物情,大抵以鄙人用事太久,兵柄过重,利以过广。远者震惊,近者疑忌。按之消息盈虚之常,即合藏势收声,引嫌谢事。拟于近日,毅然行之,未审遂如人愿否?
曾国藩谈“私意”、“私欲”都是戕贼仁义,这是他体察物情的结果。也许,人世问有笑面、有苦面、有傻面、有呆面,但是争夺私意、私欲乃为世情。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例子:
曾国荃在功名事业渐臻全盛的时候,犹存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心念,这与曾国藩时惧盈满的想法,恰成强烈的对比。所以曾国藩在写给曾国荃的信中,要时时以此为戒,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切实履践,他在这些地方看得破,认得清。其实,他在一开始就有这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戒惧心情。对待同僚及幕友的“劝进”,曾国藩更是多加规劝,不生妄念。为此,使晚清大怪杰王骤运心中生恨,引发一场文墨大官司。
瞧,曾国藩眼力多么尖锐,他怕人世混乱,总有一种戒惧之心活着,这实为他不拒绝面具的特殊反应。人世间有许多狗脸,狗脸比狗眼还可怕。曾国藩戒惧什么脸面呢?他有什么可以汗颜的呢?不妨听他真言:“余不得不隐于面貌者,盖须藏锋而已。”
曾国藩是用面具向别人说话的高手,掩饰了自己,却成就了自己。别人还看不见,这是一种神功。
曾国落行世天下,乃有秘笈可循,左左右右,明明暗暗,东东西西,全在一付“面具”。“面具”是什么?面具是隐身,是包装,是伪造,是活法。
世人有君子、有高官、有大人,有小人模仿曾氏面具,活得有滋有味,洒洒脱脱。这是曾氏面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