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人生智慧
6727400000046

第46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中国自古就有俗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民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的向背和得失可能就决定了一个朝代统治集团的兴亡更迭。曾国藩于此也有深刻的认识,他一再上疏希望统治者爱惜民力,收拾民心,减免捐税,改革经济。同时,他自己在从政上也是刻刻存爱民之心,凡事体恤民情、关注民生。

曾国藩一生的重要的时间都用在率军剿灭太平军、捻军的j江两湖战场上,为了给湘军筹来足够的购粮经费,他施展一系列辗转腾挪的功夫,想尽办法才勉强维持了全军数万宵兵的俸银、粮饷。在此过程中,他充分地看到了饱经战乱,贪官污吏搜括和天灾人祸中的“民间疾苦”。于是主张所有的“官”都要发自“真心”地去爱民,惜民力。

曾国藩于咸丰元年上《备陈民间疾苦疏》,有云:“臣窃闻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自古莫富于隋文之季,而忽致乱亡,民心去也;莫贫于汉昭之初,而渐致必安,能抚民也。我康熙元年至十六年,中间惟一年无河患,其余岁岁河决,而新庄高堰各案,为患极巨;其时又有三藩之变,骚动九省,用兵七载,天下财赋去其大半,府藏之空虚,殆有甚于今日,卒能金瓯无缺,寰宇清谧,盖圣祖爱民如伤,民心团结而不可懈也一”

由于当时银价过昂,人民为完赋税,卖粮换银,负苛沉重。他接着又上《平银价疏》,希望设法平抑银价,减轻人民负担,并提出了平抑银价的六种方法:一,规定当时物价,每年一换;二,京城以外的军饷,都改为发放制钱,少发银两;三,户部各项收入,也可以收取制钱;四,地丁款项,分县收钱;五,卅省各项名目的开支,都改为发放制钱;六,适当减少铜矿的开采,以抬高制钱的价格。

此外,他在这份奏折里提到了关及民生的两个问题:“盗贼太众,良民难安”与“冤狱太多,民气难伸”。并且认为,“此三者皆目前之急务。其盗贼太众,冤狱太多二条,求皇上申谕外省,严饬督抚,务思所以更张之;其银价太昂一条,必须变通平价之法。”

后来曾国藩又参与发行钞票和大钱的讨论,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反对发行钞票和大钱。同治二年,在给友人的信中,又指出:“钱价不平,由于钱少,此是探源之论。”希望能够多铸铜钱,满足民众需要。

对于关注民生的盐务问题,曾国藩也很动了一番脑筋。同治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在所上的《截停淮北饷盐并设法整理以复旧制折》中,曾国藩指出:本来淮北的盐务,自从前任的督臣陶澍改行了票盐后,方法得当,商民称便,盐路畅通,如果能够按这个章程循序实行,经历一百年也不会出现弊端。但是后来战事漫延,促使盐道塞阻,销售畅滞不定,盐既不能按时足额运售,盐税也无法正常收报。这些积弊一出,一些商贩便开始在其中捣鬼,一些军人也依凭强力到盐坝中任意提取,以至于旧制虽好,却无法再正常施用了。

曾国藩希望能够通过四项因势利导的办法整顿盐务:第一,规定明确盐务税收的项目和数额,清除一些不必要的、名目繁多的厘税项目,以促使盐道的便利畅通;第二,体恤盐商,削减一些地区和河运盐税,降低商人的运输成本,使其有利可图;第三,将从盐务中抽取的支付军费的钱款重新规划分配,厘清盐税的用途去向;第四,为了防止一些盐商从盐包大小的随意改换上钻空子,下令使用一定规格的盐包,阻绝漏洞。

至于四川盐运走私兴盛的原因,曾国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四川距两湖地区较淮扬为近,而且淮盐逆江而上,路途遥远,中间遭遇风暴,生死不测因素更多,本来就不利盐运,而四川居长江上游,距两湖途近,航运便捷,于是私盐的运输十分兴盛。为了恢复旧制,完成淮盐正常地向湘鄂地区输出,曾曰藩希望能够采用严厉查禁川运私盐的方法,便利淮北盐务的整顿事宜。

为了彻底整顿淮南盐务的运输秩序,曾国藩还制定了《淮盐运行楚岸章程》,其中明确规定了八条盐务政策:第一,在泰州设立招商局,规定每年淮盐楚运的数量,让有资力的商队前去登记认购,分期分批运输,使盐运规范化;第二,在两湖地区设置督销局,保护盐价平稳,缉查私盐;第三;采用四处截角查私,盐道上分四处关口,分别查验运盐的分量,每验一次减去盐销凭证的一角,运抵湘鄂后验票即知是否私盐,并且有效地避免了商人的作弊;第四,加重邻私厘税,使从邻近省份私自运输的食盐畏重税而退却;第五,计算盐运的成本款项,根据成本费用支付补偿盐商的运输等费用;第六,补完各处厘金,规定盐运各关卡的收税数目、方式,以及税钱的接济军饷的去向;第七,商运、官运之盐务规程应按划一处理;第八,保证长江盐道的畅通,严禁勒索收税。以上八条章程的施行,不可不谓之缜密,足见曾国藩对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是颇费了一番苦心的。

曾国藩说,“官不爱民,余所痛恨。”他在总结自己的为官之道时,也曾提到自己的“爱民发自内心”。他认为,爱民不是一句空话,也不只是一首《爱民歌》,不是做几件事就可以摆摆样子,而是要真心实意地去爱,要出乎“真心”。利民而不损民,助民而不累民,这是任何统治者都不可违背的基本规律。